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是河合隼雄的精神分析上面,用荣格派精神分析来解读日本文化,解读日本人心灵的经典作品。这个作品原来只有日文版,是1982年出版的。我们来看一下河合隼雄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分析日本的传说。 例如说他用了岩手县远野(城市名),这个地方采集到的一个故事。故事说一个年轻的樵夫,在一片荒野的森林里面发现了一座他之前从来没有看过的气派的豪宅。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人有的时候就是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突然遇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机遇——这是他对这个传说背后心理的解释。 这个樵夫在豪宅里面就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这女子看到樵夫也蛮高兴的,因为她正要外出,所以她就拜托樵夫帮她看家。不过,临走的时候,特别告诫说:“你不可以去看后面的那栋房子。” 但是这种故事在任何的社会都是这样,越是禁止就会越是勾起好奇心。所以这个樵夫终于忍不住犯下了禁忌,进到了那栋房子。房子里面拥有很多间美丽绝伦的房间。他进到第七间的时候,里面摆了三个蛋。但是他在拿这三颗蛋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蛋都给打破了。 房子的主人,那个女子回来的时候看到这个状况,一面她就变身,变成了一只黄莺鸟;另外一面她就恨恨地哽咽着说:“我可怜的女儿啊,我可怜的女儿啊。”然后一边叫着,一边就隐身而去了。所以故事的最后是以这位樵夫呆站着,然后突然之间豪宅消失了,荒野当中空无一物的这个景象作为完结。 对于故事主人翁的这位樵夫来说,这片荒野的森林应该是他熟悉的地方,可是却在偶然之间发现了一座从未见过、从未听说过的气派的豪宅。我们大家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熟悉的现实生活里,突然发现一个自己从未注意过的事物。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风景里面,可能隐藏着耀眼夺目的美景,当然也有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可怕的深渊威胁我们。也许一个我们一直认为非常美丽的人,他/她会突然之间现出他非常丑恶的一面,有时候甚至会化身为夜叉。 所以在这里,河合隼雄有他的第一层的分析。分析就是:所谓的现实,现实其实是有太多太多不同的现象,各种不同的层面叠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的。不过我们为了要应付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会把所谓的现实整合成为一个不具威胁性的表面的形象。 当然这个表面的形象毕竟是我们去把它拼凑起来的,或者是我们选择性相信的。这个表象,有的时候会突然被拆开来,当它被拆开来的时候,里面的深层结构就会被曝露出来。而这种民间故事,这种传说,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故事来描述这种特殊的经验。 接下来,这种特殊的经验,这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这个樵夫他不是迷路,他也不是被父母遗弃了他找不到路。他是在自己原来非常非常熟悉的路上,突然之间遇到了他从来不知道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他的提醒:有些人,也许到现在为止,你都不曾理解现实的多层面,但是有一天你可能会因为某一个契机而意识到。如果这个未曾认知的意识叫做无意识层,那么可以说人类的心理包含意识、无意识等多个层面。所谓的深层心理学,就是假定人的心理具有多层性,进而解读心理深层结构的学说。 所以这个《黄莺之居》的这个故事,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象征代表了我们平常都活在我们的显意识的层次,可是我们的潜意识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所以不小心,有的时候不是我们自主的选择,而是在我们不预期的情况底下,我们就进入到、我们就碰触到那个潜意识。 而当我们跟潜意识相遇的时候,往往我们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样处理,所以我们经常会犯错。而犯错,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就会使得我们失去了跟潜意识之间的联结。 不过再下来,他还要再跟我们探究,那就是如果把这种类似的故事,日本的故事跟全世界的其他民间故事跟传说来相比,又有什么特性呢?在全世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当中,都有描写平凡的男性和不属于这个凡世的美女相遇的类似的情节。 例如说著名的天鹅湖的故事,天鹅湖开场在哪里?就是森林里边迷路的王子,结果他跑到了水边,看到了天鹅幻化而成的美女,然后一见倾心。这也就反映了在男性的无意识、潜意识的层次里面,向来都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女性的形象。并且,期待可以跟她相遇。 不过在日本人的故事里,非正常生活空间里相遇的男女会发生的事情,跟像《天鹅湖》那样的故事里会发生的事很不一样。樵夫所住的村庄很明显属于平常的世界,对于他来说,山跟原野也是他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从未看过的豪宅。 这个房子就算是介于平常世界和非平常世界的一个中间地带。而屋子里那间女性不准他偷看的房间,那就叫做非平常的世界。当这种结构,我们把它还原成为人类的心理的时候,那么前者,也就是平常世界,那就是显意识的世界;而后者,非平常世界就是无意识或者是潜意识的区域。 在平常和非平常世界的中间地带,这对男女他们相遇了。相遇了之后,这位女主人就说她要外出,所以他们马上分开。当女子外出去村子里买东西的时候,这个男子他就进到了禁忌的房间。等到他们再度相会的时候,就是这个女主人回来发现他在禁忌的房间里,而且他把三颗蛋给打破了,那这个时候也同时是他们分离的时刻。 男子跟女子——女子就回到她自己黄莺的本身,也就是回到了她原来的那个世界里;那男子,突然之间,豪宅消失了,他就在原来的荒野里面,也回到了自己平常的世界。河合隼雄就形容这就像两条慧星行进路线的抛物线,当两次霎那相遇,就再也不可能相遇了。 这个故事主要的情节,就是男女有如两条抛物线一样,相遇两次就分开了。在相当程度上面同时也反映出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告诉我们潜意识的特性:潜意识一直在那里,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容易探触到我们自己的潜意识。有的时候是在做梦的时候;有的时候如果像荣格,是在这种集体的传说的内在,我们才偶尔能够窥见能够探触到我们的潜意识。 可是我们不可能就进到潜意识里面。例如说,如果在梦的状况底下,等到你醒来了,这个潜意识又不见了。而且往往你越深入到你的潜意识,你越害怕或者越带来强烈的冲击,就让你从梦里面惊醒过来,你就回到原来的这个状况,原来的世界。所以我们跟潜意识之间都是这种短暂的相逢或短暂的相遇,就像是那个男性,就像是遇到了由黄莺鸟化身的女性的男性一样。 不过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们看男性跟女性之间的关系,在日本传说里面的特性。河合隼雄讲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性,他就说:日本的民间故事似乎有强烈回避结婚情结的倾向。在相对于日本的故事,例如说,在日本的故事里立下禁令,不让人进到那个房间里的,跟触犯禁令的人的他们的关系多半是丈夫跟妻子、父亲跟女儿,或者是儿子、圣母和女儿。 换句话说——通常(编按:此处指西方故事中)立下禁令的、所规定不能够去看是男性,然后必须要遵守禁令却打破禁令的是女性。然后,当立下禁令者是丈夫的时候,场所都是在丈夫的家中。如果考虑到丈夫的这个角色的两面性,就会发现家——尤其是丈夫所主宰的这个家,正好处于日常世界和非日常世界的中间地带。 再回头来看日本的故事,就可以清楚了解日本故事没有类似西方故事的那种规律。无论是在意识无意识或者是日常、非日常的分类当中,都没有明确的规范说到底是谁立下禁令。而且顶多可以说,在日本,在中间地带立下禁令者多半跟西方相反,是以年轻女性居多。 在描述禁忌被破坏的时候,西方跟日本故事的差异就更加地明朗。在日本的故事里,这个樵夫并没有遭受任何的处罚,而是被破坏禁令的这个女子她变回黄莺,然后悲伤地隐身而去。相对地,在西方故事里,犯下禁令的人必须要承受触犯禁令的各种不同的惩罚。 日本民间故事整体来说它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戏剧性,也没有那么直接的角色之间的互动。 所以他也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就是俄罗斯的民间故事研究者,叫做契斯妥夫,他曾经把日本最有名的民间故事《浦岛太郎》念给他的孙子听,他就发现,孙子听到浦岛太郎到了水里面、到了龙宫,然后描述龙宫美景的时候,他的小孩一点兴趣都没有,而在等待着什么。到底在等待什么?孙子就是说:“他什么时候才要跟这个家伙打架呢?”原来孙子在期待英雄浦岛应该要打败怪物龙王的场面。 可是,在日本的民间故事偏偏没有这种场景。所以就可以了解日本的民间故事跟西方的类似故事有极大的差异,人类的心理以整体来说并没有差异,但是在表层的意识结构会因为个人和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 这就说明了这本书的方法,以及这本书的价值。它就是要探索在这种普遍的潜意识构造上面,日本的传说反映了一些什么样特别的文化。这个方法对我们有启示,它所揭露或它所得到的日本文化的种种描述,也对我们有高度的参考价值。这就是原版出版于1982年的河合隼雄的经典著作《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 注: “杨照书话”系列节目由杨照和方所联合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由方所剪辑和编写而成,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