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杨照谈尼古拉·布维耶“世界之道”(三)

杨照谈尼古拉·布维耶“世界之道”(三)

2020/7/24
logo of podcast 杨照书话

杨照书话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是旅行文学当中的一本重要的经典的作品,所记录的是在1953年的一趟旅程。经历旅程的两位当年的年轻人,一位是布维耶(Bouvier) ,他就留下了文字的记录;同行另外有一位是维尔内(Vernet),他就在这个书里面用了四十八幅的画来记录他们路上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有文字、有插画,而组成了这样的一本书,书名叫做《世界之用》。   在那个时代去旅行,跟我们现代的旅行当然很不一样。旅行就是去到了自己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物的,特别的陌生的地方。而且旅行当中会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困扰,必须要予以排除。这两个瑞士的年轻人,当时他们开了一辆翻修过的老旧的意大利菲亚特的车,就这样一路往东边走,走到了南斯拉夫,接下来去到了马其顿,在路上就有了各种有趣的事情要发生。   当然最有趣的事情是,等到十年之后当布维耶来写这个经验的时候,那很有趣。可是当下这其实是巨大的困扰,有的时候甚至是惊慌。他就描述了有这么样一件事情:“在我们的地图上,法特萨跟巴巴里这两座村庄之间的距离,不过短短一分钟。地势落差最多也才五百米,可是从第一道上坡开始,我们就得跳下来推车子。狭窄油滑的土路穿越一片针树还有花楸树林,盘旋直上。坡度变得太陡的时候,驾驶就得拉出手动的风门,一边自己还要跳下车,透过车窗操纵方向盘,然后用肩膀顶着车身帮忙推。如果连引擎也赌气熄了火,那就得赶紧冲向手刹车,或者是在后轮下方垫一块石头,以免负载沉重的车子在倒退的时候,把某个变速箱的齿轮给弄断。”   “到了这个地步什么办法也没有,就只好吹哨、叫喊,干嘛呢?直到一两个农夫扛着锄头应声前来。他们弄清楚我们是需要他们帮忙推车之后,他们反应是什么?他们的脸亮了起来,立刻在车轮边挖了两个坑,来抵住他们的双脚,然后牢牢抓住车子推,让我们几乎是直接冲上了坡顶。而且他们会不要钱,纯粹只是觉得推车这件事情好玩。经过这一番暖身,他们已经精力高涨,如果能够让他们接着来几场徒手的角力,他们会更开心。”   “尽管我们早就听说土耳其人力气大”,这个时候到了土耳其了,“真实的情况还是超乎想象,不过呢,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找到这种好心的农夫,在最惨的几个路段也就只能够自己来。所以花了6个小时的时间,只走了22公里,所以没有比走路快到哪里去。”   在山口最高处的几栋破烂木头房舍之间,这时候看到什么?“有三十几个村民正随着尖细的音乐声在泥地里跳舞”,完全无法预期,你到了那里,人家刚好在跳舞。而且是什么样的天气呢?“细雨把周遭的山岭笼罩在一片朦胧当中。这些村民们挽着手肘或者是拉着用细绳缝补过的黑色旧外套的袖子,在雨中慢慢地转圈子。他们脚上不是裹着黄麻布,就是包着破布块,没有鞋子哦。然后他们都长了鹰勾鼻,一脸凶神恶煞,脸上平坦的部位泛着胡渣的青光。”   这种人在跳舞,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声音呢?“有大鼓、有双簧管,慢条斯理可是不会停下来,某种紧张的气氛逐渐地升起,所有的人不发一语,我真恨不得可以听到他们讲讲话。在这个当头,争论——哪怕是凶巴巴的争吵,都会忽然让我觉得是所有行为当中最平和的表现反而是他们不说话在那里跳舞,非常的紧张、非常恐怖。我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仿佛他们正一丝不苟在枪膛里装子弹,要是这雾气弥漫的山林里有另外一座敌对的村子,那里的人睡觉最好只闭上一只眼睛,不能够睡熟的。”   “就连那个音乐听起来也充满了威胁跟灾厄,我们试着凑过去,想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样乐器。这时,一个个绷紧的肩膀和背脊宛如一波海浪,硬是把我们往外推回去。我的录音机就扛在肩上,不过碰到这种情景,我实在不敢用录音机。所以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又下了山,回到雾气缭绕的黑海畔。”从这样的一段经验,突如其来的音乐、舞蹈,但是带来的是恐惧,所以接着布维耶就帮我们描述那个时代的旅行最常有的感受叫做恐惧。   “现在该稍微谈谈恐惧这个话题了,旅行时总有那么些时刻,恐惧的感觉会冒出来,结果我们吃进嘴里的面包突然就卡在喉头上了。如果太疲累或太寂寞的时间过于长久,或者是在诗兴大发之后,身心陷入涣散,这时候只要路途拐个弯,恐惧随时会从天而降,就像一捧冰水泼你一身。突然想到接下来这个月要怎么过,恐惧夜里那些盘踞在村庄四周,随时准备攻击移动目标的凶狗,狗来了怎么办?恐惧那些一边捡石头一边走下坡,朝你而来的那些放牧的人。甚至恐惧我们在上一段旅途当中租用的马匹,不知道到了夜里它会不会突然之间转身,还是一头诡计深藏不露的恶兽呢?”   “我们竭力克服恐惧,特别是跟工作有关的情况底下。怎么克服呢?很关键的元素叫做幽默。这是两个人旅行的好处,因为要有两个人才幽默得起来。如果你只有一个人怎么办呢?那你就只好深呼吸,咽下一口口水,努力地来化解恐惧。如果恐惧迟迟不去,那你的恐惧的对象你就尽量躲着:你就不要走进到这条街,你就不要踏进这座清真寺,或者是你就放弃拍这张照片的念头。然后等到第二天回想起这件事,这是旅行当中的另外一种趣味。我们会怀着浪漫的心里自责说,‘哎呀应该走进去的,应该拍的’,不过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恐惧跟不安,这种感觉至少有一半是人的本能,对某种真正的危险所做的抵制,不能够轻忽这种情绪。”   “当然走过这些地方,那种满山土匪恶狼的故事一定是夸大其词的,可是在安纳托利亚跟开伯尔山口之间,的确遇到的有几个地方,曾经有一些慷慨激昂的浪漫英雄前去。他们不知好歹,把赤子之心拎在手上,不顾一切想要冒险,最后这些人都消失了,渺无音讯。这种事情不需要强盗动手都有可能发生,只要到了那样一种穷苦偏僻的小山村,有那么样一场为了一块面包或者是一只鸡就怒目相向的争执,因为没有语言可以沟通,甚至连表情跟手势都不见得彼此能够有同样的解读。比手划脚的动作越来越大,眼神越来越惶恐,结果六根棍子很快就朝你的方向挥了起来。这时候你就算满脑子平等博爱、世界大同也无法阻止棍子落在你的头上。”   这是旅行当中会遇到的恐惧。旅行当中,恐惧跟人有关系,因为你就在一群跟你语言不通的陌生人当中。怎么样跟陌生人沟通,或者怎么样看待陌生人,在布维耶的书里面也有很多很多的记录。那样的一个时代,他们的旅行很大的部分不是在看风景,那个时代也没有观光景点。旅行就是走到陌生的人当中,去处理各种陌生的人,同时观察他们的生活有一些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不去找这些人,那你去旅行干什么呢?所以布维耶他们在1953年的旅行当中,他就记录了,例如说他们住在亚美尼亚人居住区的一条巷道,那对亚美尼亚人来说,过了这个巷道,那一头住的是土耳其人,所以是不好的那一头。我们知道在1910年代,土耳其人大幅地屠杀亚美尼亚人,那是很恐怖的悲剧,也因而种下了土耳其人跟罗马尼亚人这两种种族之间非常深刻的仇恨。对亚美尼亚人来说,他们只用简单、他们能够用的英文来形容土耳其人,叫做bad people。   然后亚美尼亚人对布维耶他们说了一大堆,有一位土耳其老人的坏话,但越说,结果反而引发了他们更大的好奇。这两个年轻人出于单纯的好奇,就决定要去登门拜访这位叫做M先生:“其实我们心中还有一个盘算,他在离我们住处几步路的地方拥有一个棚库,如果可以把车停进去应该会比较好。”这个M先生马上答应见面,他们会见到一个什么样的bad people?亚美尼亚人心里面看起来再坏不过的这个M先生长什么样子?又会跟他们有些什么样互动呢?       注1: 音频内讲者使用书籍为中国台湾版译名《世界之用》;内地版书名为《世界之道》。   注2: “杨照书话”系列节目由杨照和方所联合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由方所剪辑和编写而成,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