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头认为这是理科思维的诅咒,他习惯于追问知识背后的规律,而英语学习中很多知识点缺乏清晰的逻辑规律,尤其是语法中的例外让他感到困惑和不适。
他通过将英语视为一种建模工具,利用理科思维重新理解语言的本质,尤其是通过5W2H分析框架,将语言的结构与编程语言中的类、对象、属性等概念进行类比,从而克服了学习障碍。
王木头硕士毕业于北大计算机系,并在B站开设了名为“王木头学科学”的频道,专门讲解数学和人工智能算法。
他认为理科生并非天生社交能力差,而是因为过于专注于追问知识背后的规律,导致在社交中显得内向和不擅长表达,但他通过多次顿悟逐渐改善了这一问题。
研学营将基于理科思维,涵盖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传媒、社会、历史、政治、商业等,旨在通过案例展示如何灵活运用理科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顿悟时刻。
福州赛德文学校是一所国际化双语学校,硬件投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拥有最现代化的校园设施,包括室内恒温泳池、室内攀岩、高尔夫球场等。
他认为理科生擅长总结和归纳,喜欢在表象之下寻找本质规律,但如果局限在某个知识领域,容易钻牛角尖,因此需要拓宽视野,将知识面扩展到更多领域。
研学营面向13到18岁之间热爱理科的学生,招生名额为32个,满员即止。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科学声音的成员王木头老师,一起探讨理科生的成长之路。从木头自身的经历出发,我们剖析了13-18岁的「典型理科生」在学习上的特点与挑战;木头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克服文科、尤其是英语学习的困境,以及如何将「理科思维」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正面临类似的挑战,或是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梦想,那这期节目不容错过,推荐你们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