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我又开始上班了。这一次的身份是咖啡师,其实就是咖啡店服务员。
作为一个30+的人,从广告转行到餐饮,身边不止一次有人问:“为什么来干这行?”
因为之前的工作太累了;
因为希望生活和工作分开;
因为不想在洗澡时还在回复消息;
因为想对他人和自己重拾信心;
因为想学个手艺;
……
因为有很多“因为”,所以我只能简单回答:“喜欢咖啡。”不是敷衍,也不算谎话。
在触摸咖啡机之前,先要经历两周的后厨试炼。百分百的真人版“分手厨房”,烘焙、卷饼、包装……把大脑里背下的配方,输出为一套连贯的身体动作,再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被翻译成肌肉记忆。
下班时只有一个念头:“真舒服啊。”汗水带走了积压的负能量,劳作使人放松。
原来体力劳动有按摩大脑和心灵的作用,就像《刀锋》中拉里说的:“我喜欢体力劳动。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书看不下去了,我就从事一个时候体力劳动。我觉得这样能使人精神振作起来。”
身边同样从事过餐饮行业的,还有18岁成年就去烤肉店打工的苗苗。对于服务行业,我们有一些初体验,也达成了很多共识。
“你去上班,就是你上班的这一天,没有前一天,也没有后一天。”这就是做餐饮打工人的感觉。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01:39 苗苗的“打工人”初体验
▷03:00 从顾客心态到服务员意识的转换
▷06:15**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居酒屋选酒
▷13:44 阿柴的某家居品牌面试奇遇
▷29:50 体力劳动消解了心理负能量
▷35:35** 咖啡屋里的人间百态
▷51:34** 30+的人转行再就业困难重重
▷54:48** 我们的餐饮工作后遗症
主播
阿柴
小盐粒
嘉宾
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