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点亮生活推翻精度馆的书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黄峥博士今天我要讲的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会很感兴趣书名叫做《给人好印象的秘诀》
生活当中我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但很多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是按照自己的习惯的方式就去做了但是并没有起到好效果比方说有些人会采用讨好别人的方式结果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累别人还可能不领情觉得你就是耳根子软好欺负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难那就需要好好听一听这本书了
它将会结合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有效的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在开始讲这本书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别人描述的你跟你自己真实的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比方说上学那会儿组织班级活动经常有一个环节就是老师会让其他的同学描述对你的印象
结果你发现同学描述的这个人真的是我吗我在他眼里就是这个样子的再比方说进入职场之后关于你的八卦在公司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你的耳朵里你一听
他们讲的这个人真的是我吗这也太离谱了吧上面的这个现象其实揭露了人际交往当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我们很难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尤其是在很多半生不熟的人际关系当中
比方说普通的同学同事之间还有你的用户客户合作方等等的有些你不方便直接问有些是问了别人也会做出一般的社交性的回答所以你想象的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与别人对你真正的印象是不是相一致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好的途径去验证
那会不会二者其实大相径庭呢这本书会告诉你确实如此这个情况非常普遍书中就举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奥巴马是一个演讲高手
但是你知道吗他的第一场总统竞选辩论会竟然以失败告终这件事是这样的奥巴马本来跟他的竞选团队商量好了在辩论的时候他要尽量避免争论要想方设法避开对方挖的坑奥巴马的想法是我要让选民们看到我是一个沉稳有决断力有总统气度的候选人
结果选民们看到的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很多观众看完辩论会都会觉得奥巴马整个人就是毫无声息而且心不在焉对手不断的攻击他他却杵在那不回应也没有反驳辩论会结束之后 CNN 做了一场民调结果显示 67%的观众认为奥巴马的对手赢了辩论只有 25%的人认为是奥巴马赢了
这个案例其实说明每个人都比他自认为的更难让人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是美国总统竞选啊每一位候选人的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团队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来帮助这个候选人制定能受到民众喜爱的并且适合他的人设和表现对吧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表现还可以有好多种解读的方向呢而人们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去理解这个其实很难预料但是我们却认为别人眼中的我们就跟我们眼中的自己是一样的
我们误以为别人洞悉了真实的我们这时候我们就落入了一种叫做被洞悉错觉的心理陷阱所以我们在表露自己的时候其实需要在我们以为适当的程度上再更加主动一点放开一点这样才能打破被洞悉错觉带来的理解错位让对方更准确的了解到我们明白到我们的意思
可能有的社友会说了我不想表露那么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啊我是个内向型的人是哀人我不善言辞或者说我有很强的社交边界难道这样的话我就没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了吗啊
其实这本书教给大家的自我表露方法并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夸夸其谈自我展示绝对不只是艺人才适合的方法书中教授的方法是有技巧的符合人际交往和认知规律的自我表露心理学把这个过程叫做印象管理这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非常重要
了解了人际交往和印象产生的底层逻辑你仍然可以自己来决定要不要更多做一些自我表露我们在这里能告诉大家的就是如果不去做自我表露的话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你的行为很有可能被别人误读第二呢当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来找你说来让我多了解你一下也不会发挥钻研的精神到处去搜集信息来去理解你他们会任由大脑的自动想象来填补对你的认知空白这些想象偶尔是准确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完全背离你的情况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书里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所有的人际交往其实都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泛泛之交的阶段就像咱们开头说的彼此顶多算是个熟人关系一些交往不太密切的同事同学老师跨级别的一些领导客户邻居等等的都可能处在这种交往阶段而且终身都是如此
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你的认识主要就是依据第一印象或者是跟你很有限的接触而第二阶段呢才是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阶段这个时候对方对你的认识啊才是更深层次更真实的不过一个跟你原本只是泛泛之交的人他要有啊非常强的动机才会想要跟你把关系推进到这个第二阶段
比方说他可能是你的领导或者是下属需要通过你才能有更好的工作产出或者是呢出于某种原因他对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好奇愿意进行更多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泛泛之交的阶段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还有机会在进一步的交往里得到修正和完善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周围的人可能 80%以上都不会发展到这个第二阶段所以最好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尽量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是更适合我们用来应对大部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你也许会很好奇为什么人们在泛泛之交的时候就很容易误读别人这
这其实跟人的大脑功能有关我们在认识或者思考某个对我们来说不太重要的人或者不太重要的事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尽可能少调用大脑资源减少大脑的负荷
心理学对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认知吝啬鬼凡能老师在解读好奇心这本书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概念就是说人脑在思考和认知上都是小气鬼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认知吝啬鬼导致我们在认识和了解别人的时候喜欢走捷径这是我们不自觉就会启动的大脑运作方式它是一类以启发法为代表的直觉缺陷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本书里作者挑选了几个对人际交往影响比较大的直觉缺陷来提醒我们如何管理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
这几个直觉缺陷包括确认偏差初始效应呈现光环效应还有虚假同感偏差我下面简略的说一下第一个确认偏差也就是别人怎么问你就会去找确认他这个说法的依据
比方说有个跟小王合作过的同事对他的领导说小王做事挺认真的嘛领导的大脑里就会自动想起来小王做事认真的那些例子并且留下小王确实做事认真这种印象
但是如果同事对领导说的是小王做事挺较真的脾气挺固执那么即便回想起来的是同样的往事领导的大脑也会更多的在其中搜索小王比较较真脾气固执的细节并且又留下了这种印象这就是确认偏差的效果我们怎么说别人就容易往那个方向去想
同理别人怎么说我们其他听到的人也更容易往那个方向去寻找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第二个是初始效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件事上半场的表现都更关键可能会影响别人对你看法的定性有的时候我们也把它叫做第一印象效应接下来第三种直觉缺陷就是成见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分享知识给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如果您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把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当中或者给到您指定的某一个人都可以您关心谁就把知识分享给他谢谢本音档是由凡登读书小潮远志提供解锁本书精华解读全集请搜寻 www.dushu.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