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歡迎來到藝術電影第五十七的活動現場今年是英國文學大師簡奧斯丁誕辰 250 週年就在昨天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公佈了紀念簡奧斯丁的相關影片的片單根據他小說改編的諸多電影名作也在其中
那为何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改编至今人经久不衰那简奥斯汀的作品在现在这个年代会被如何地诠释呢如果他活在现在他会对现如今的年轻人的生存环境和婚恋形式会写点什么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找找答案吧下面就有请今天的分享嘉宾英语文学翻译家资深出版人冯涛老师掌声欢迎
下面是著有《有且仅有》《茶无此人》等小说和散文文学翻译于氏老师欢迎先来问一下文涛老师你之前其实有翻译过简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你最早是怎么接触到简奥斯丁小说的其实就是说来话长因为我们是文学青年出生来的
我是中学的时候中学的时候看到了王克一先生也是我们上海英文出版社一直在出的版本《傲慢与天见》当时从来没看到这么有趣这么光彩夺目又这么机智这么幽默的东西然后就开始迷上奥斯丁了但是恰恰就是那个时候还没出权后来特意去找了《以至于情感》来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小男生就读不下去了
就觉得好像完全不一样嘛《傲慢与偏见》是个多么光彩多么机智的事件理智与情感就是一个多么无聊多么无聊多么要理智嘛就是那么多么无趣多么读不下去的根本没读完当时这就是我跟那个我们祖师奶奶文艺青年的祖师奶奶这是真正的祖师奶奶啊
这个就第一次认识是这样子的后来长大成人以后有了一点阅历以后才慢慢地才开始欣赏他其他的作品这么无聊结果你翻译了这本书对对因为这个可能我们后面再详细聊到奥斯丁就是怎么认识他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一个点就是他可能他的无聊就是在你小年轻的时候理解的那个无趣无聊可能才真正是他能够长久不衰的那个
那个蜜月所在那个关键词那我稍微再往下延伸一点就是你自己觉得当你翻译了这本《理智与情感》的时候你自己觉得它的字里行间是怎么样子的对你的印象是什么样大家不要忘了蒋·奥斯汀事实上已经是个两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他出生的时候是 177 几年他逝世的时候是 181 几年也就是说他逝世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
英语在这两百多年里面是有挺大的变化的但是它有个好处啊它不像后面的像维多利亚时代像典型的迪恩斯他们那种
迪宫斯他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的长句就是我们做英语专业作为一开始入门的时候最难的就是拆解长句一个主句然后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复合句从句来说但奥斯丁不是这样子的奥斯丁他还是比较
相对于狄更斯这批人来说它还是比较的不那么繁复的但是我们之前开会沟通的时候我也提到过事实上他们那个时候的很多词汇跟现在的词汇用法已经有了一些微妙的改变所以在翻译在你读原文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这一点怎么样一个翻译的不一样呢好像据说你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注释
就是提到我那个译本因为我是比较晚出既然晚出你肯定要比人家之前的那些译本多少有点特色或者多少有点优点了因为我比较晚我就有
有这个好处可以参考到好多的这些年来的英语的注释本详注本详注本里面除了有些关于词汇我前面说的有些不同的编辑以外很多事实上是一些事实的和背景的注比如说两百年前的那个英格兰他是怎么生活的你如果深入到他的文本里面你会发现
那时候的多少磅跟现在的多少磅是完全两个概念的就是说一个体面人家一年收入 200 磅以上 300 磅以上这已经是可以维持一个体面人家的生活了他可以雇有一两个佣人甚至可能 400 磅以上你就可以养一辆马车了
是这样的概念那么它是怎么变化包括这个壁纸只是一个最明显的体现了包括各种日常的吃穿用度包括房屋的结构包括花园的布置这些我都尽可能按照一些现在的想著本做了一点注释就是帮助我们读者想深入了解的话就我们比如说谈《红楼梦》吧谈到最后都是一些细节生活的细节
他吃的什么菜穿的什么衣服然后谁是谁是什么样的对吧就这种东西是挺有意思的如果深入下去的话我那个一本可能好处我首先要追求更加精准就是我说的这个字意词意方面的辨析方面然后就是可能加了比较多的我认为会对读者有帮助的这样的一些背景方面的注视就是说这本书的插图也非常的好看对 Hugh ThompsonHugh Thompson 是
应该晚了奥斯丁半个多世纪的一个插画家他的插图非常漂亮我们一文版的所有的奥斯丁的作品都收入了全幅的插图因为这个插图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一个它很漂亮很好看啊很古典的然后呢又可以让大家体会到一些当时的一些
衣着最典型的就是衣着然后当时的家庭的布置还有一些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场景觉得这个非常有趣于诗老师呢你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简奥斯丁的小说的我们那个年代也是文艺青年但是呢我们那个时候女孩子们都喜欢看言情小说就是言情小说最火的那个时代所以呢全阿姨时代是吧哈哈哈哈
所以呢大家都会觉得说像简张思音的很多作品都是讲婚姻恋爱嘛就很多女生都在那边传看然后当时我还小拿出来看了之后我就觉得我看不下去我说这个里面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充满着金钱的气息
每个人都在算钱然后那个妈妈什么的都是急功近利的要把女儿们都嫁出去所以当时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讲我觉得这个跟爱情好像没有一点点的关系不是我要看的所以一开始我其实对他是有傲慢与偏见的对对对
这个不够纯情不够唯美对然后呢就是隔了也是跟冯老师一样就隔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然后自己有了一点所谓的阅历了之后然后就发现祖师奶奶说的一点都没错对就开始当你带着姨母笑能够看懂她里面说的那些内容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老了
你已经是一个经历过婚姻跟爱情或者我们说我们已经成熟了好的好的换个词要保持理智与情感成熟了一点了之后呢然后那个时候刚好就是到了 2000 年前后嘛然后那个时候其实是奥斯汀的作品就是景喷式的影视化的那个阶段所以呢就是虽然有一些书我没有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完但是电影和影视我是可以看的
这个非常奇怪非常奇妙为什么 200 年以后它甚至是一个井喷器而且到现在为止尤其是 95 96 年那个时候就是我读大学的那个时候所以现在回过头来再去想
我又觉得说奥斯汀的作品其实非常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化然后这件事情要说起来的话你就会深深的觉得祖师奶奶非常的有先见之明就是不知不觉当中就是两百年前的那个先锋式的女性的写作跟现在我们这个影视界对于大众的这个不能说趋势吧就是
相对来讲也是可以吻合的这个里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点包括就是说婚姻这件事情的经济效益其实从两百年前一直到现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等等等等好像自
自从有了私有制自从有了婚姻制度以后制上面就没怎么变过所以我觉得我读奥斯汀这些年来掐指一算也蛮多年了就是从读不下去到开始研究他到后来跟大家一起做活动谈论他这个里面几次三番的回顾我觉得奥斯汀其实是可以换好几种读法的
它是这种作品首先年轻的时候可能有些人看的都是剧情
就是对话啦他们怎么好的 怎么吵的 大团圆的结局然后再往后看的话可能就可以看得深入一点比如说在 20 一几年之后女性主义这个理论普及了之后很多人你可以用这个理论去套用去套用 200 年前的这些先锋女性的写作她们所呈现出来的当时的那个先锋性在哪里
然后还可以怎么讲呢还可以怎么看呢就是你回过头去看两百年前那个《时代性》的时候就好像刚才冯老师说的他的小说里面有非常多的细节跟生活有关 跟经济有关但是在那个背后还有很多当时就是后也不能后了吧就是殖民时代晚期的时候的那种状况那种状况决定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女性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它就变成有很多的层次你可以去挖掘那你最喜欢她的哪本小说我其实比较喜欢的是《Emma》非常有趣啊《Emma》就是奥斯汀自己本人我没有去调查过他好像是在书信还是日记当中提到过他说《Emma》有可能是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喜欢的一个女主人公
尤其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来讲可能没人会喜欢她有没有看来多管闲事给人家那个撮合这个撮合那个就很不懂事然后就很自以为是嘛对对对但是我觉得这个女孩子太好玩了而且作为一个单身女性而且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其实她的奥斯丁的
她的主角肯定是女性这个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她的女性从一开始登场到后面她都会给她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在她有资格承受这个大团圆结局之前她一定已经受到了教育已经从一开始的那个有些各方面毛病的那个少女变成了一个
就是配得到这个大团圆结局的这样一个成熟的女人配得感对是不是这样是的就是 Emma 其实就是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就是 Emma 这个形象她比较写的晚期所以呢你仔细去想的话她其实是结合了前面大家有时候能想到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当中的女主人公的所有的缺点
都在他身上然后他最后其实是有一个湖光的他是经历了重创了之后然后他改变了他成长了他受到了教育然后最后还得到了爱情就是等你教育好了以后你就配得到爱情了配得到幸福了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被改造不能叫改造被教育好如果你没有到这一步的话你就不会得到这个好的幸福
听说好像简耀斯丁在写《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的时候他在 12 岁到 15 岁的时候就已经写了初稿当时就已经是在构思了他是有这么多时间去写这些小说吗他生活的家庭环境是怎么样他当然有这些时间对 我要引出来
有些话说来太长我们就尽量长话短说因为前面也提到过他们当时生活的环境我简单拎几个点吧就是说因为英国是一个传统的贵族社会它现在还是君主立宪的那么我们因为从几种
语种的小说里面去了解这个贵族社会其实是不一样的那么最多的是英语世界里面比如说像奥斯汀像迪根斯这一块的然后俄语小说我们也很熟悉尤其是托尔斯泰是吧托尔斯泰写的都是上流社会的生活法语里面我们也比较熟悉就巴扎克巴扎克就是他是个贵族迷你知道吗巴扎克是个贵族迷
他本来不是贵族但是后来他自己硬要在前面加个德德就是贵族的标志德巴尔扎克他是个贵族迷所以他的小说里面也法国的贵族上层社会什么样子的我们大家小说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比如说我说英国跟俄国吧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一点其实比如说同样是有爵位的在英国跟俄国的不一样在于哪里呢英国一直强调一个长子继承制
长子不但有资格继承他的 title 也就是继承他的爵位而且要继承他全部的财产这个规定就是为了保证他的财产不被分割保证这个产业不是比如说几代以后就已经成了破落贵族了俄罗斯不一样俄罗斯你看《战争与和平》里面比如说娜塔莎娜塔莎的父亲是伯爵
马塔莎也可以叫伯爵小姐她的姐姐也是伯爵小姐她的哥哥是小伯爵她有几个哥哥都可以是伯爵但在英国不是这样子的在英国你比如说如果你的家族是有贵族你只有长子可以被称 Lord 叫爵爷或者你叫不同的爵位 Duke 是公爵 O 是伯爵之类的而你第二个儿子
第二个儿子就不能叫 Lord 了就只能叫 Mr 所以在英国里面我们看大家如果是比较资深的读者的话你一定要注意他原文到底用的是什么比如说其实是有些误义的比如说吴尔夫的作品有一部名著叫达洛威夫人实际上是 Mrs. Dallery 应该是达洛威太太其实里面差别大了如果是达洛威夫人的话这位女士就是贵族
如果是塔拉维太太她中产阶级也好或者很有钱也好她就不是贵族说这么多目的就是大家可以拿来理解当时的迪根斯坦和奥斯汀他们这些人创作的背景本来想说什么
主要就是说他的一个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吧我接着冯老师这个话说下去我先回去就长就是这个传承的这个事情其实很重要因为就是说我当时不是也重新译了《一见自己的房间》吗你还译了《简爱》呢对对对然后呢就是译那个《一见自己的房间》的时候吴尔夫其实特别提到了也是前前前前前
然后当时我其实因为重新译我才看得特别的仔细就不像是小的时候那种看过去就算然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吴尔夫一直在谈钱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女性是没有继承权的对
对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为什么你不结婚你就没有钱这件事情跟我刚才说的那个长子继承这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那个老大那个男性的老大才有权利继承家族遗产另外的你自己找出路去吧
所以这个就是这个就是理智与情感的背景是真正的背景为什么这个戏一出来就是老爷子过世一上来就是要给他的女儿找然后接下去就是小的时候最不爱看的就是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着急地把女儿们都嫁出去因为如果不嫁出去的话他们就是赤贫对
他们就是赤贫而且在那个年代就是沃尔夫也写到就是女性是没有办法去找工作的你没有办法接受教育就是接受教育沃尔夫还是沃尔夫沃尔夫那个时候就说过他就说没有办法去做一些职业然后像沃尔夫这种想要靠写作就包括杰纳斯丁如果你是靠要靠写作来养活自己的话沃尔夫举了一个例子就是 18 世纪末的时候的那个贝恩夫人贝恩夫人就是贝恩
太太应该是
没死一次今天才知道原来太太跟夫人是有区别的天差地别啊以前只知道两个可以混用今天才知道我们不是英国我们可以混用我们在中国的环境里是可以混用的在法国的环境里也是可以混用的但是在英国的如果你严谨一点的话最好不要混用现在呢现在还是有啊他们还是有这个区别呀那不现在还是有贵族嘛嗯
那你比如说凯特王妃她一定是 Lady 而且她要 Duchess 她一定要是 Duchess 她一定要有这种 title 她妹妹可能就不是了比如说戴安娜王妃戴安娜王妃也是她虽然挺穷但是她也是有 title 的戴安娜王妃离婚了之后呢离婚了以后要看她的她的爵位其实还是保持的不保持要看王室是怎么规定的王室如果还是比较
保留的前提是王室要让她保留如果王室部门她保留的话她就不是了就是这个道理果然很复杂于是老师继续总之就是说女性是没有自立的能力的你只有靠婚姻这一条路然后要不然就是没有要不然了没有要不然包括就是
包括就是说如果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男人得到了一个头衔得到了一片财产如果她的丈夫去世她都不一定能够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唐顿庄园唐顿庄园为什么为什么最后有个大表哥出现嘛那是她的直系继承人她是直系继承人的话其实所有的女眷就是寄生在她的兵壁之下以前她们甚至都不认识她
好像那个简奥斯汀他自己的生活也是这样也是很多次的经济潦倒就是因为他的长子继承制的问题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前面说的是有贵族 title 的贵族头衔的那么英国还有一个词叫 gentleman 就是所谓士绅阶层或者绅士阶层绅士阶层跟非绅士阶层也是有制的不同的
那么绅士阶层当然包括我们前面说的那些贵族然后还有一些像奥斯丁他们这种出身的奥斯丁出身什么呢他父亲是一个教士对就是叫什么叫教区的牧师他们是新教他们是国教不叫新教
这些人也都是要读过牛建才有资格去做这个的对 老伯朗特也是郊区的牧师老伯朗特出生在爱尔兰更加不容易但是奥斯丁的父亲出生比老伯朗特要稍微高一点但是 还是但是他其实有很多孩子我好像计算了一下奥斯丁是有六个哥哥
还有一个姐姐是这样的情况她的父亲在年纪很大的时候就告老了告老以后就把自己的牧师的工作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给了她的长子但是她这个长子呢就有点像李志宇情感里面那个儿子其实是对她的母亲对她的妹妹是不太好的
这个老奥斯丁就带着他们去了巴斯巴斯是一个英国的一个有矿权疗养院性的小镇但是当时它是除了伦敦以外的第二大的社交场所因为是疗养贵族有钱人都到那边云集
老奥斯丁刚刚告老以后去就在那边买了房子安定下来但是呢每况愈下因为收入没有这种稳定的收入了就是越搬越差差不多十年以后老奥斯丁去世那个时候姐奥斯丁才只有二十几岁
又经历了十年的颠沛流离当然这颠沛流离是我们的说法不至于就是没有吃没有喝但是就是像于是老师说的他只能依附于自己的亲属在几个哥哥家在几个亲戚家住了十年最后才跟自己的一个哥哥一起又回到了乡村这时候才稳定下来
稳定下来了以后才开始整理自己十几岁开始写的那些文稿才慢慢地开始出版第一部出版的是《理智与情感》第一部就是《理智与情感》1811 年 1811 年是第一版然后 1812 年马上出了第二版有不少的改动然后后面是奥曼
这些作品你也说过,其实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开始写了初稿的。就是说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其实就是有一个点是很好玩的,就是有研究者发现,就像你说的李知宇情感写得很早,他当时可能也就十几岁出头的样子,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写这个情节,等于是命中了未来。对。
就是在她写《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她们的家道还没有成为后来这个样子包括她姐姐也是那个时候还有希望嫁人包括她自己也有希望嫁人但是等她写完了这个书之后又过了一些年就确实印证了这本书里面写的两姐妹的命运她们两个人都没有结婚所以就必须要想办法自己生存就于是老师说的就是嫁人没有第二选择就是划山一条路就这一条路
她姐姐当时是有一个海军军官后来那个海军军官牺牲了所以她姐姐就终身未嫁而奥斯丁后来一直到他 27 岁的时候大家如果有信的话你可以查一下 27 岁是他小说里面的一个关键的年岁主要主人公如果到了 27 岁还没嫁就很危险了他一直会写到 27 岁因为 27 岁对他来说很重要那一年
他有一个邻居的朋友就是一直玩的姐妹们这些姐妹们有一个兄弟是家里的唯一的儿子嘛就继承了家产而这些姐妹们就劝他跟他们的兄弟结婚那个兄弟比较懦弱因为从小独子嘛也愿意
奥斯丁在百般思考下你知道大家奥斯丁绝对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知道这个婚姻知道这个经济的重要性他考虑了很长时间以后答应了这个相生的也是继承人的求婚如果答应了以后他就可以衣食无忧做太太了做相生太太了天一晚上答应了他想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起来跟他说对不起我还是不能答应为什么他前前后后你想这未眠一夜里面他想了多少事情奥斯丁爱他想了几本书奥斯丁爱他想了多少事情前前后后反反复复他想了多少遍他非常清楚自己做出这个结果就是做出这个决定以后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他还是接受这个结果
我宁愿一点依靠都没有一点保障都没有这么到处依附于人家可能到最后只能去帮人家做做家庭教师唯一的出路就是家庭教师如果还算体面的话唯一的出路减碍减碍 对吧她非常清楚 但是还是拒绝了因为没有爱情所以
我说到底就是说其实如果说奥斯丁的小说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的话就是理智与情感这本书其实已经是囊括了差不多是他的心理活动我是这样想当然并不是说我一人就是说我这边我是觉得都可以归到这上面来都可以归到这上面来我们先聊下去吧到时候再聊
其实不用先聊下去了就从这个地方顺着聊下去就是你现在可以理解了理智与情感里面的东西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它就是怎么一个深邃怎么一个击中你的点了我们不是一直在讲吗为什么一个两百多年前的一个老处女到现在为止像于诗老师说这么多的影视剧来给她现在这么多的读者全世界有这么多的简尔斯丁的读书会
为什么大家一直还在读它就因为它有现代性有当代性它这个现代性当代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啊说明它不过时啊它为什么没有过时啊我觉得其实人嘛吃饱了喝足了以后其实无非就是面对理智与情感这两个情感上面的这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而且一种传统的说法比如说像说傲慢与偏见说 Dassie 先生代表了傲慢然后那个 Lizzie 代表了
偏见两个人然后他抛弃了他的偏见他克服了他的傲慢所以到一起来了
比较简单的理解理智与情感也是这样简单的就是说姐妹两个嘛那个 Elinor 是姐姐她代表了理智然后那个 Marie-Anne 是妹妹她代表了情感然后这个情感嘛就不顾一切了就是我要宠爱啊就是我要怎么样怎么样而代表理智的这个姐姐呢就是起到了这种理性的作用最后因为妹妹配的你就碰的那个你
到处碰壁然后回来以后所以明白了我们要理智简单的解释是这样子的其实这个简单解释你也不能说它不对但是肯定是不全面的大家如果仔细看看的话会看到事实上里面的这个玛丽安就是我们传统上说代表理智的这个姐姐事实上是很像奥斯汀本人的形象的
他是理智因为在他的娃母在他的妹妹啥也不顾根本就不顾自己一年收入多少就想租一个多大的房子就想弄多好的马车就想办多好的宴会的时候是他在精打细算他帮他们怎么算我们只能支付得起是哪一类的就只能过哪一类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像奥斯丁一样
他知道这个金钱的重要经济的重要但是他绝对不会为了这个金钱和这个理智而放弃自己的感情而委屈自己的感情而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所以是这样的情况包括这个他所有的主人公其实都是这样的情况
就是一个权衡她把婚姻当中需要做的权衡都写在这个故事当中了然后像那个《理智与情感》她 95 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李安的那个版本李安的那个版本的编剧就是 Emma Thompson 就是主演然后 Emma Thompson 她其实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关于
Jane Austen 说过一些非常精辟的话她说为什么这个改编她用了五年的时间去改这个本子然后她说最难的点在哪里呢她说 Austen 是少有的能够把讽刺就是反讽跟浪漫结合得那么好的一个作家就一般来讲如果你是去描写一个
浪漫的爱情你很难用讽刺的手法去写因为这是两种问题两种问题会冲突的对然后你要用一个讽刺的手法去写一个故事你就很难让它很浪漫对
所以 Emma Thompson 的一个改编的最大的重点就是放在能够把英式的或者说是奥斯汀式的英国式的讽刺跟这个人物心里面想要的那个浪漫并且实际的爱情真正结合在一起我刚突然想到那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如果要结婚那结婚之前是不是考虑应该先读一读《理智与情感》
应该把所有的都读一遍吧所以我就是说文学青年年轻的时候的喜好跟那个你比较成熟以后你进入社会以后你要自己决定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要住什么样的房子那个以后的那个想法跟打算是很不一样的而奥斯丁可能更重要的我前面那个半截话他为什么到现在为什么奥斯丁还是这么重要我觉得是他得把这一点说透了
刚刚又想到一个点就是你们刚刚说的他喜欢就是会把那种两种文体就是运用的很好然后我就想到就是之前他还有一本小说是《诺桑爵士》他自己是其实很喜欢看哥特小说的但是他就在《诺桑爵士》里面又提到就是有点讽刺这个哥特小说这个是怎么一个情况就是他
那种好像是吸收了这么多歌特小说的特点但是丝毫没有在小说里面体现出来是这样的就是他喜欢读什么喜欢可能就是肖浅因为我们当代很多大学者也喜欢看推理小说钱中书也喜欢看推理小说他肯定不是喜欢他肯定不是比如说他写小说你让他写这种肯定不是这样子的
我简单把它的背景讲一下因为奥斯丁事实上是比较早他是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的创作时期他那个时代还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他是维多利亚时代之前的乔治王时代乔治王一共有四个乔治从乔治一世到乔治四世持续了一百多年是从 17 几年到 183 几年
然后后面才是维多利亚时代因为维多利亚时代大家都知道都挂在嘴边它是从什么时候呢它是从 183 几年一直到了 190 几年 1910 年这么蛮长的因为维多利亚女王活得比较长那个时候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些文学那时候还没有呢对不对你比如说丁克斯在她后面 马朗特在她后面对吧这些人都在她后面
萨克雷他们都在他们后面他当时看得比较多的最实心的就是你说的哥特式小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还有一点你没说到的就是 Romance 就是罗曼斯罗曼斯可以直译成罗曼斯就是它是一种小说文体
一直存在的就是写骑士骑士救美女孩子小时候比较喜欢的那种小说浪漫啊为了爱情要忠于一个女主人公反正就是那种小说
而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们说到理智与情感里面那个马里安他们所继承的那一块基本上就是罗曼斯这一块下来的当然后来严肃化以后就成了浪漫主义嘛浪漫主义嘛就是前期浪漫主义这时候也还没有到拜伦啊没有到雪莱那个时代但是他是前期浪漫主义已经蔚然成风了
而那个时候呢因为工业革命已经相当大程度上已经成功了英国已经部分地进入了一个工业社会或者半工业社会由此带来了英国的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也由此带来了当时很多的负面的一些后果比如说像悟都啊像这些工业社会带来的对人性的大家会觉得这种异化啊什么东西的所以当时在文学和文化上特别推崇情感
特别推崇纯正的情感当时叫 Count of SensibilityCount 就是邪教那个词呀就是崇拜那个词就是崇拜情感对情感的崇拜所以马里安她自以为她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我就是伤春悲秋我爱上了一个跟我志同道合的男人我就可以不顾礼节不顾礼仪那时候礼节是很重要的你在没有订婚之前男女双方甚至不能直接通信
你是不能直接叫对方的 given name 就是他的那个
Marianne 是她的给名字的她的家族姓叫达什伍德你只能叫她 Marianne 达什伍德小姐还不能叫她达什伍德小姐因为 Eleanor 才可以称为达什伍德小姐家里最大的那个女孩子才可以叫她那个家族姓氏的小姐家里最大的那个儿子才可以叫如果他有爵位的话就是爵位如果没有爵位的话才可以叫达什伍德先生
如果他有个弟弟那叫联名带姓的比如说他的姓姓叫汤姆吧叫汤姆大师武的先生而不能叫大师武的先生就这些规矩非常多的那个马里安他觉得他就是那种崇拜情感嘛他就可以完全不顾这些东西那么其实奥斯丁以他的创作同时在反对的不光是那个哥特小说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这个罗曼斯的这个小说为什么要反对这两种呢因为这两种都不现实呀
所以我一直觉得奥斯汀是一个自发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没有去沉什么文脉也没有什么他完全是从自己的乡村生活当中得到了这么一个启示就是这些女人是这样生活的我要写一个这样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当下的状况对
然后呢就是要说到这个大结局嘛就是其实他自己的生活当中也不是大结局但是为什么他写的故事都是大结局大团圆对对对大团圆的结局然后我小的时候一直认为就是怀着傲慢与偏见我一直认为这个是讨好读者的一个做法但是后来我看了那个电影
成为简尔斯汀那个片子改的也挺多但是他第一次让我意识到简尔斯汀会写这些大团圆的结尾很有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可能有团圆的结尾然后他跟他姐姐在那个生活当中在那样的现实生活当中其实已经
不能说看破红尘吧但是就是说已经看破了自己跟所谓的幸福之间的那个关联然后他就每一次就是会写一个这样子的大团圆的结尾好像是有一点点在投射自己的某一种未完成的或者说是所谓别人看好的一种一种
理想但是看那个电影的时候我觉得还挺悲伤的就是我第一次能够从这种大团圆当中看出了作者的悲伤对其实就是或者我换一种说法跟你刚才描述的这种就是他们其实一眼就能望到头了就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非常清楚了不过我前面说的他那个一夜未眠以后第二天早上把那个婚拒掉他已经
想过多少回了就是后面会什么样子他已经非常清楚了这样的情况
所以就是到后来她出了那个书了之后嘛就是一开始她不就是匿名来出后来就是正式的就是开始赚钱了然后赚钱了之后你也会看到她很具体的会把赚了多少钱写在那个日记和信件当中就你如果不了解她的整个背景的话会觉得啊这个女作家怎么那么爱钱这么做琐碎啊对吧但是如果你知道了这些背景呢其实挺心酸的对嗯
刚刚提到他是匿名写作嘛就是当时那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他当时是要匿名而不是直接把简奥斯汀就一直到博朗特那个年代女性作家都还没有说堂而皇之能够出版小说的克勒贝尔克勒贝尔兄弟对吧然后像那个简奥斯汀那个时代其实就比他还要再早将近三四十年半个世纪不到嘛
那个时候写小说或者说不管是歌特小说还是什么小说你像我前面提到的靠写作来赚钱养活自己的那个寡妇贝恩太太贝恩太太其实就是写类型小说的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类型小说现在的说法就是类型小说很薄的然后很便宜然后她写这些书其实主流社会是认为不入流的对
也不会说我们现在说一个女性作家你出了一本书你就有一个作家的身份了恰恰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他一开始出版的时候并没有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谁一直到后来就是说赚钱了他能够养活自己了他能够从中得到了一点包括就是评论界的一些好评然后他才有了一点点的自信最后才用了自己的名字但是真正他用他自己名字了之后其实也就走到了他人生的他才活了 42 岁嘛王姐奥斯丁也是这样就是到了很后王姐奥斯丁那
那他那个后面就是伯朗特姐妹他们也是匿名好像之前冯涛老师说他们是有一个就是伪装成男性那种本来是姐妹三个发表第一篇小说的时候是贝尔三兄弟对一直到什么时候一直到他已经很有名了一定要卖美国版权对一定要卖美国版权了然后他们不得已才跑到伦敦去见自己的出版商然后才发现哇原来是
他们的他们理想中的那个大作者原来是三个小女人那后来就是像乔治艾略特呢他也是你知道乔治艾略特是个男名你知道吗我现在才知道跟那个乔治桑是一样法国作家乔治桑乔治桑也是男名故意取一个男名
其实是不是有一种怕被男性其实是这样子的一方面就是不想让人家知道因为也没有成名毕竟是女性比如再有说像奥斯汀那个时代像于世老师说的你就是写小说也能怎么样你本来就是淑女淑女其实是这个东西玩玩也行但是这不是正义
对呀 这不是属于淑女必备的一项记忆写得好又能怎么样写得坏还给你带来恶名就是说哪个那个女人什么什么写了什么什么很烂的东西一方面是这个另外一方面呢尤其是像乔治·埃略特他其实上是隐隐也有一种叫要跟男性别描头你们不要把我当女人你们把我当男性作者来要求我不会比男性作者差一点点果然他那个
利维斯算是英国最严苛的大批评家他说乔治·阿列克的《Middlemarch》是最伟大的英语小说最伟大的英语小说是个女人写的也有这样的影然其实波朗特的生活环境可能比奥斯汀他们更加逼色一点因为他们那个教区也是更荒凉的在荒原上面的一个
奥斯丁是一个比较富庶的教区所以他们那个时候杰梅萨已经沦落到要去做家庭教师了奥斯丁至少还没有沦落到那个地位是这样的情况那个时候他们也因为这种写作它是一种
于是你是写小说的 Called Nature 是吧就一种本能的呼唤你不知不觉会暴露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也并不是说尽管它没有一点点名利的吸引它还是有写的
你比如说奥斯汀你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写巴朗特他们不光是三姐妹还有他一个弟弟他们四个小时候就写诗在一个那种迷你的小本子上他们虚构了整整一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世界世界里面发生什么什么事最近好像中文也翻译了一点点出来以前一直没有译过来这是一种本能的一种创造力的一种发泄它一定要出来的一定要的
那我们谈了那么多就是关于他的作品本身嘛那我们来聊聊这个电影好了就是今年其实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是列了这个蒋小斯丁的纪念的片单嘛但是这一次要放的片子很奇特就是有傲慢与偏见的这个 1940 年版本没看过那跟我们
那正好就有一个期待因为这个版本我们也就是比较少见想正好是看一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子的一个改编因为很早期嘛那么应该 2005 年版就是我们前面在预热的时候有放映其实大家已经也是看的是蛮投入的就是
大西对丽丝说的那一段告白其实大家好像也是非常喜欢的那是不是就是所谓大西先生的师生是这个吗就是那个衣服师不是那个师生不是这个因为我看电影看的比较少那个好像是另一方面的偏见
这个好像应该是李玲表白的表白的也蛮多的我们来聊一下两位老师对于这个版本的改编有什么样的想法吗于树老师
这个版本因为它的导演是乔赖特然后乔赖特导演他本人我不知不觉基本上把乔赖特的电影都看过了但是很奇怪就是说他有各种各样类型的但是
对的 就是不知不觉的就是还真的就是把他的电影都有看过乔赖特很多的电影都是改编文学的文学作品的比如说这一个《理智与情感》还有就是《赎罪》《奥曼与偏见》《赎罪》是他的对吧对 《赎罪》也是他拍的然后还有之前还有一个美国的小说《窗里的女人》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安娜卡丽娜是她
反正就是拍了很多关于女子他很喜欢肯达赖特利我发现他赎罪之后就是拍了这个之后就拍赎罪了就是乔赖特是一个非常善于用电影语言的导演
我看过一些评论我非常赞同的就是有一篇评论他说出了我当时看这个片子当中的一个最大的感想就是有很多写在小说当中可能会被忽略或者说看起来比较乏味的那种片段当它用电影语言去呈现的时候就非常的饱满而且镜头画面当中的信息量很大
所以你在一个镜头当中其实可以看到书里书外的内容这个信息量其实代言了很多作家想要表达的很多背景的资料比如说刚才冯老师提到的那些什么家具啦什么吃的东西啦这些阶级差异
还有就是表现在他们这种反讽的语言背后的那种微妙的微表情等等这些很大的信息量的东西都是很适合用电影语言来表现的然后乔赖特确实就是一个很善于用这种镜头语言的一个导演
然后你去看它每一个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它的整个节奏就控制得很好就是你去看它的每一个基本上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个片子它都其实有一个悬念的
她在这个拍看起来像是比较乏味的乡村爱情故事当中其实保持了一种悬念感就是这种剧情感把它给抓出来了就是有一些人可能在看简奥斯汀小说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乏味因为都是对白
但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你的脑内呈现讲话的那个人的表情和姿态和小动作的时候你就入不了那个戏但是他在拍这个电影的时候就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里面的男主他就有一个非常细小的动作设计这个动作设计我没有去查原著里面有没有写我觉得应该是没有写了就是他每一次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的时候他就会用那个手去做表达
就有好几次拉他的手还有就碰到什么的时候他会这个样子一下就你他的表情是一个 poker face 你什么都看不出来但是他只要拍到他那个手你就会觉得啊万麻崩腾
心里万把昆称泄露了内心的那个马脚对的就是它有很多的东西是可以通过镜头上面的细节特写中景什么什么这种来表现这种就是镜头语言它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弥补了就是普通读者在看简道斯丁小说的时候会觉得乏味和沉闷
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可能是很多人入简道斯丁这个坑的一个入坑的一个戏我也就看过这个版本然后那理智与情感的话那冯涛老师你看过这个电影版本的李安的那个其实我说来惭愧啊我那个文学青年的时候也很喜欢看电影的因为后来
因为有些片子看了也不方便嘛有各种限制嘛后来就干脆懒得看了以至于我现在跟电影界非常隔膜人家在讲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但是这个我看过这个看过是因为是冲着李安嘛因为李安确实是一个不知道为什么会叫李安
你透露一下这个以前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后来因为这次活动我去查了一下我后来才知道其实主导的是 Emma Thompson 并不是李亚也不能这么说她整个这个故事呢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戏呢其实从构思一直到拍出来当中一共经历了 17 年这个不是始作俑者就是最初有这个想法的人是他的制片制片是叫 Doran 然后 Doran 呢跟 Emma Thompson 在拍戏的时候认识然后呢他们就聊到了 Jan Austin 因为当时 Doran 也在做一个 Austin 的舞台剧好像还是一个剧那个什么剧
然后他们两个人就说到了剪刀丝钉然后制片人就发现说原来 Emma Thompson 这个学
他不是学历很高的他是哈佛的英语文学系的然后就发现他对于简道斯丁的理解非常的好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然后多兰这个制片人他就跟我一样就是小的时候没有看完然后长大了之后不看然后不看出了很多东西然后多兰就是一个死忠粉就是一个简道斯丁的死忠粉他最想把他搬上荧幕的一部作品就是
就是这部戏然后他就邀请 Emma Thompson 来写剧本 Emma Thompson 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演员她只编过一个戏就是在 BBC 上面拍的一个情景喜剧那个喜剧里面有很多台词嘛就是很搞笑的那种台词就是很毒舌的然后恰恰就是这个毒舌吸引了多兰多兰就觉得你肯定很适合把 Austin 的那种毒舌拍出来
然后她就邀请了 Emma Thompson 来做这个编剧好 这个邀约开始了之后 Emma Thompson 就开始 Emma Thompson 那个时候已经拿了刚刚就是她在写这个剧的时候拿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演霍华德中原
所以她写了就写了五年等她写完五年了之后呢多兰再去找那个导演然后那个时候导演就是有人推荐了李安但是当时李安在国际影坛上面还没有特别的知名还没有像后来这种国际级的大导演然后呢就是因为李安拍了《喜宴》然后又拍了《饮食男女》然后那个制片人就觉得说李安是一个很善于处理家务事姐妹情
然后细节的这么一个婚姻的这么一个故事的这么一个导演然后电影的语言用的也很好然后他们就把这个剧本发给了李安然后李安在台湾看了之后呢也觉得非常的诧异就说我一个在台湾的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你们竟然让我来拍一个简张 C 的戏国际大卡丝而且还是一个古装剧
所以大家都非常的惊讶但是看了剧本了之后 Emma Thompson 的剧本李扬看了之后就很赞赏因为里面 Emma Thompson 写了很多很好的地方的就比如说那个戏最后一段就是
马丽安结婚的时候抛那个钱币那个钱币那场戏其实是有很大的寓意的就是我不是说了吗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它其实是想隐喻金钱对于婚姻的种种的这种意义然后是写在剧本里面的所以李安是直接地呈现了这个剧本而不是李安在现场或者是她拍出来的总之就是这个剧本得到了李安的首肯然后李安就飞到了
飞到了英国然后他们就开始筹备这个戏然后为了这个就是在筹备这个戏的时候是李安提出说我有一个要求让 Emma Thompson 来演因为本来不是让 Emma Thompson 来演因为 Emma Thompson 这个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她演大姐其实有一点点老有一点点老她等于要比凯特·温赛特要大十多岁了嘛那个时候所以呢就是她导演邀请了编剧来做主演
然后再进行了一个全所有的卡司那种然后 Emma Thompson 写这个男主角的 Adler 的时候呢其实他脑子里面就是有薛格兰特的这个样子他是按照这个来写的所以就自然而然就把薛格兰特也拉过来了然后这个拍了之后呢就是在拍戏的那个时间呢大不多有三四个月吧然后拍戏的时候 Emma Thompson 还写了一个日记她写了一个拍摄日记那个后来也出版了
然后那个封面上面封底上面就是他跟凯特文斯莱特两个人在片场把李安抱起来的那张照片就很有意思就是你会看到这样一个演员这个女演员然后她这个这个这个做了这个编剧然后大家所有的人是怎么来理解奥斯丁这个
女作家的气质的然后怎么样把它用电影的语言呈现出来片场拍戏有多么的苦然后凯特凯特拍那个就是她不是有那场在大雨当中的戏吗她就真的把自己给弄得高烧不退了什么什么总之就是非常非常的辛苦然后那个日记也非常的好玩下次你们可以就是在电影节或者什么上面顺便来说一下她那个
是很难得的第一手材料能够看到拍这个戏的第一手材料李安是不是当时还要克服一些语言不通之类的有吗他跟他太太一起去的应该也还好吧因为大家李安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其实他是一直他很恐惧他有点受恐的一个受恐做导演很难为他
但是可能也就是我说的那 call of nature 它就一定要有这种呼唤对 他们都觉得很奇怪就是说跨越时空 跨越性别竟然有一个亚裔的导演能够这么懂这个两百年前的电脑戏这个真的很奇妙因为我当初因为我这些背景我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去看这个片子而且看这个片子主要是冲着奥斯丁冲着李安这两个名字去看的
看了以后我当时就觉得这是我看过的两个最好的片子那时候其实已经看过《断背山》了我觉得这个片子是更好的就是它处理的这个中间拿捏的这个因为要不是于是讲我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它里面统一了多少
貌似不可統一的東西比如說嘲諷就是喜劇跟這種真誠真誠跟純情之間的這種這個東西本身是一個矛盾的是兩種審美去向它能夠把它很完美地揉合在一起還有那個整個片子裡面呈現出來的那種又東方又西式的那種
我们中国叫中庸嘛那么这种和谐 这种中和之美让我叹为观止就像你看《十黑一雄》写的那个《长逝将近》一样因为它是一个东方人 一个日本人居然写了一个比英国人更英国的一个题材但是里面确实有东方的审美的东西在里面
我看了以后我是烫着关注我觉得这个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理由后来才多多少少意识到说是她竟然不是主导而且 Emma Thompson 可能是因为 Emma Thompson 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对 因为她真的是一个你说她是戏霸也好她真的是个戏痴而且她又真的是高学历包括休克兰特也是休克兰特我忘了是牛还是剑了反正他们都是这种出身
牛津剑桥牛剑他们都是这种牛剑是什么对就是他们牛剑他们一方面以出那种政治人物著称比如说他们几届的你去巴拉一下每一届的英国首相必然不是牛就是剑然后还有就是文学方面的你去看看那些大作家你去看看他的背景
80%以上 因为现在比较少了以前是差不多 90%以上因为后来就是很多新兴的大学出现了还有演员因为全世界公认最会演戏的是英国人
其实牛津剑桥尤其是牛津它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戏剧就是他们业余的学生会性质的他们有各种学生会它就有一个戏剧的学生会戏剧社之类的戏剧社就是牛津的戏剧社你查查里面很多的包括还有好几个著名的音乐演员都是从里面出来的休克兰特也是
都是这样的情况他们绝对是高智商高学历而且是高颜值这样的一个结果后来我刚刚看到那个说是因为我开始以解释那个艾玛特夫森主导的我还有点吃惊我说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居然对是所以他这部片子后来也是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这个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拿最佳改编奖的女演员没有
他既是拿过这个既是拿过女演员奖又拿过这个是的所以理智与情感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到时候电影节抢票还有凯特·温特莱斯对温特·温特莱斯也是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感觉对非常好的
我们来聊聊另外一部电影其实这部片子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我是有点惊讶就是《独领风骚》这部片子它是一个以贵族现代的贵族学校为背景然后来讲述一个跟蒋尔斯汀的小说有关那两位能不能谈一下这个电影它是怎么结合要知道
这个片子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片子就很美国派的那种然后你们这个电影节如果不放的话我根本不知道这个片子是根据 Emma 改的对然后我是因为这次电影节我才看到了这个片子然后我才去调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导演他也是自编自导然后根据 Emma 为原型然后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拍完了这个电影之后其实后来还有一个剧集同名的剧集一共有 62 集就是你想象一下就是 Emma 的这个故事竟然能够衍生出 62 集的美剧这个也是令人震惊的一个演化但是这就是等于是这个女主角要撮合多少一对年轻人
她要犯多少错误她要讨多少人的厌对啊但是我觉得就是说你从这个核心精神上来讲是没错的就是 Emma 这个人物形象然后她把它移植到了一个美国的当代的生活当中一点都不违和这个其实就是我以前也喜欢 Emma 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在所有的这些姐妹故事啦婚姻故事啦这些当中她写了一个女孩子一个特立
自以为特立独行的女孩子的成长过程然后这个女孩子因为她的天资很高身份也就是天资当然也包括这个身家吧就是经济基础也好还有头脑智识的基础也好她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要高但是呢她这个优越感的体现非常的有意思她不是炫耀
她是去改造别人她是去撮合别人这种带来成就感对 这些其实就是说是她的一个这个就很有意思这个就很有意思就是她其实内心并不是恶的人就是她的这个炫耀她都是美好的愿望出发的对 就是这个里面很复杂的有几个转折点然后她跟这个女孩子叫
Helene 然後她看到 Helene 是一個很樸實的然後身世也不是很好的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她就覺得說在我的幫助下你怎麼最後會得到了
得到了你成为了全校最受关注的一个女生这个时候她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我说的是这个改编的方式然后这个其实就非常的典型的美国式的写法然后这个片子获得当时的观众们的喜爱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形象
女主角很漂亮不不不就是说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他们把当时的流行文化全都加在了这个人物身上包括她的衣着 发型 配饰就是那种加州的富豪的生活跑车还有就是刚刚流行起来的那些黑人音乐黑人音乐的那些嘻哈族的装扮这些全部都融合在这些里面所以就是很受当时年轻人的喜欢
等于是一部时代电影就是很当时 90 年代的美国时代的一部电影各种流行元素其实你顺着这个思路往下面想后来我们看到的很多火爆的剧像《绯闻女孩》什么的难道不是这个思路吗对对对也是啊嗯
好像是说美国的改编的话可能更侧重于像是什么 Queen B Queen S 那种那像后来不是 2020 年又出了一版那个英国的那个 Emma 吗那这一版的改编你觉得比较一下的话是怎么样我肯定很喜欢英国的那个改编就是对就是这个因为首先我是很喜欢这两个演员就是大家都知道吧这个安娅泰勒她刚刚这个时候刚刚演了后翼骑兵
后一期片也是我翻的嘛所以他那个戏我看了对他那个剧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所以呢就是对他的整个的一个形象还有对他的呃
特制非常的熟悉然后她的那个配角就是演哈利的那个姑娘米娅高斯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年轻界的演员然后她之前是演过很多另类的戏就是有一点马克星这种对对对恐怖另类的戏就是这样的两个演员你把它放在 Emma 这个戏里面就是复古乡村的这个环境里面就很就很
反冲 有很多对冲的那种力量他们是美国演员对吧 美国演员来的英国的啊没有 Tyler 不是英国的 Tyler 是美国出身的但是他是一个混血他混了四五个国家好像的血
然后米扬高斯也是基本上这些年都是在好莱坞发展的但是他是英国人他这个改编的话侧重的是什么就是美国改编可能是有点像是侧重于一个少年对对对那这个改编的话他是怎么
我觉得这一版的改编最妙的地方就是把它改成了一个比较非现实感的戏它的这种画面的呈现就是糖果色的这种用色还有就是非常精致的这种装发它就有一种跟我们 BBC 那个时代的简陶斯汀的戏完全的脱离开来了
就是风格化对吧?非常的风格化这个是一个很大的点还有就是他们这两个演员的表演我觉得比之前的几版的 Emma 都要好很多
因为之前 Emma 也是一个简道斯丁的所有的作品当中翻拍率超高的一个戏她一共改过五版还是六版好像格文尼斯派出也演过对小辣椒演过一个小辣椒那个版本就是被大家诟病为就是说最漂亮但是演技最差的一个 Emma 就是你看那个小辣椒的表演包括她射箭什么那种动作你就会觉得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很难以捉摸
美则美矣但是就是像这一版呢就是《哎呀》这个戏它就本人就是一个那种古怪精灵的那种感觉它可以不露声色所以它说台词的功力也很好
所以当他来说这些古灵精冠的台词的时候就是干脆利落很符合现在年轻人对于那种好看的剧的网红剧的那种期待值好像又是英国演员是最好的演员又是回到这个结论改编上面也是这个是英国英国人改编奥斯丁这个绝对是这个血脉相连在跟这个戏同一期的就是同一批次的
还有一些改编都是这种风格包括远大虔诚远大虔诚的改革也是跟这个一样就是风格化的画面高浓度高配高对比色的这种画面然后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运镜很过瘾的那种运镜像是拍动作片一样的运镜然后还有一些像奇幻的那种感觉都融合在
你想远大前尘它融合了奇幻的拍法是不是就很年轻人入坑戏绝了这个确实可能是增加了一些新元素因为前面我们聊到奥斯丁是一个最实事求是最普实最忠实于生活的这样的一个作家他的小说里面的各种生活的现实也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把它给弄得非常风格化了
但是你就觉得很我会觉得很奇妙的一点就是你不管怎么改就是奥斯汀的东西它里面会有一个
对 她那个主心骨永远都不会丢比如说她即便改成了这个样子就是 Emma 跟这个 Talith 她去撮合她的时候一开始做了一件错事就是那个相对来讲算农夫吧就是马丁跟她求婚的时候反对她嫁给他这件事情就是说这件事情里面充满着就是女性对女性之间的误解和偏见还有就是对于阶级上面的阶级差异的这种东西
这些不管在哪个版本当中都保留了还有就是像那个就是像刚才我们说 Emma Thompson 改情感与理智理智与情感的那个时候她其实删掉了好多戏就是原著当中的一些戏这个就属于当代人对于以前的那个故事的理解她可以去掉一些东西但是不影响就比如说她去掉了那个决斗的那场戏对对对那
那还有一部就是这次电影节还会放那个简奥斯丁毁了我的生活这个其实看标题也是蛮奇特的就是当时我是在想是不是简奥斯丁做了就是她读她是一个书迷可能是读了这个简奥斯丁书读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找不到现在的男朋友还是什么那其实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引出你一看
我反客为主了我看到第三个镜头的时候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环境戏空镜的戏看到第三个镜头的时候想为什么那么眼熟呢然后再往下放到镜子墙我就认出来了那个就是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
然后我当时就很惊讶我想这个是在莎士比亚书店里面拍了一个奥斯丁倒是也很搭结果我再看下去发现并不是然后就然后又出现了新的怀疑就是当这个女主人这个故事讲的我现在要剧透吗大家不用太多剧透就是总之呢这个姑娘就是女主角呢她在那个
《莎士比亚书店》里面工作她是一个店员这个店员其实就是主创的身份这个编剧和导演就是当年在《莎士比亚书店》当店员的然后她后来就是说自己去写东西去学拍电影了之后这个是她的处女作这个是导演 Lori 的处女作
上次我说处女作的时候有被下载现在要改成首作了其实我觉得以后就要处男作好不好好的下次呢不是下次了这个片子呢是这个导演的首作然后呢他就是要他自己本人也是很喜欢奥斯汀的作品吧然后他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其实呢就是多多少少是有他个人的故事在里面的
然后他要去投资不是找到投资要去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他就专门联系了那个莎士比亚书店所以这个是史上第一次莎士比亚书店开放给一个剧组拍电影而且是就是只能是在那个关店之后和开店之前拍嗯这个是背景的八卦资料因为我不能说剧情嘛其实已经蛮吸引人了就是想要去了解看看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可以在电影里面看
不单单只是《爱在系列》这个电影里面对的而且除了莎士比亚书店是一个热点之外还有一个热点就是 Jannalstein 协会就 Jannalstein Society 这个 Society 它里面会有一些作家住 Residency 的这种活动所以
我就去也好奇的去看了一下就是 Generals in Society 的这个动态啦什么的就是全世界他们其实有好多个分店的不是分部分部就是北美分部就是那个英国分部等等等等所以呢就是有中国分部吗没有我帮我帮冯老师查个了你你其实是可以代表译文出版社跟他们联系的下次我们就可以
我年轻二十年可能很想做这个事现在也可以啊
就是 Genocidine Society 反正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组织但是这个片子里面拍到的场景并不是真的 Genocidine Society 因为这个片子是在法国拍的不是在真正的 Genocidine 然后 Genocidine Society 确实就是推动了很多 Genocidine 作品的在当代的发展就是包括 Emma Thompson 拍这个戏的时候
就是 Emma Thompson 在日记里面写的她说社会社会给她打了个电话说你们选休格兰特来演她太帅了书里面的她没有那么帅那回过头来我们稍微总结一下就是对于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就是现在为什么还要再读简阳斯丁的小说
每年都在推出新的蒋老师的出版书我又突然想到那个澳门语片界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开篇大家知道不知道我看我能不能想起来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in possession of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应该是这样子的 应该没有错这个开篇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开篇就像《安娜·凯特·尼娜》里面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自有各自的不幸或者像白金的那个开篇《请教我以施玛丽》这都是一个那种著名的开篇而这个开篇大家一看就知道它奠定了一个喜剧的腔调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个
事实一个真理 It is a truth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是全宇宙都公认的对不是的一个真理是什么呢 That a singleman 单身男人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有财产的有很多财产的也单身的男人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就一定得必须要 in want of 等于 in need ofwant 当时就是这样来用的 want 就是 need 来用就一定需要一个一定要讨一个老婆
这个开篇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喜剧的开篇但这也是一个前面我们跟于诗老师也聊到这好像自打有婚姻制度有私有财产以来这就是一个确实是一个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ruth 而一个女人想要安身立命尤其在英国我们前面介绍的这个背景下她没有权利继承家族的财产这种情况下她唯一的出路她就是要嫁一个男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嘛
一直到张爱玲她写的还是这样的东西那现在女性都是自力更生我知道呀我知道所以这句话可能放在现在的女孩子来说要被骂了不是就是说现在的女孩子可能不管有没有这个财富女人也需要有一个老婆吧就是如果你们男人都需要一个
不是你们男人就是大部分的男人如果都是需要这种会持家 会生孩会养育孩子 会社交什么什么都会的一个老婆那女人也好想要一个这样的老婆开个玩笑我就说我们跑除了这些外部的因素来说就是我们现在比如说就女性的女性的这个地位跟身份跟两百多年前的奥斯汀的时代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
跟赵爱玲的时代也已经有很大的不一样了但其实面对的东西还是一样的面对的人生的课题还是一样的其实我前面一直说我愿意把奥斯汀的所有的作品就理解成是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理智 一个就是情感就是奥斯汀无论他多么现实主义
前面我们提到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他无论多么清楚一个女性如果失去了这个家庭她就会落到什么样的地步他仍然不肯屈辱自己仍然不肯只是为了经济的原因而嫁人他觉得奥斯汀其实归根结底是秉持这一面的
她不管是《傲慢与天见》也好不管是《理智与情感》也好不管是《爱马》也好她最后秉持的那个我就说只有在她的女主人公受到了教育然后确立了正确的三观以后她才配得到她那个大团圆的结果那么其实说到底从 18 世纪开始进入维多利亚时代那个时候英语小说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
包括马克思主义就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他都非常重视这种对于小说的评论那么马克思当时列举了几位作家包括盖斯泰尔夫人也包括伯朗特他们在内迪根斯 萨格雷他说这些人从这些人的小说里面学到的知识比从一切什么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什么学者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是马克思本人的话可能我的引用不是很准确
那么从这一点也就是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严肃的创作从奥斯汀开始一直到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些大师们的创作他们是要认真地用自己的作品来探讨他们面对的社会问题以及情感问题其实我更愿意把这种小说或者是广义的这种文艺作品包括艺术作为一种叫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它是教育人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你才能够成为一个 better manbetter woman 或者成为一个更有理性的人或者成为一个情感更加成熟的人你要经受各种各样的教育的而其实小说跟艺术作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觉得劳斯汀的作品就可以作为一个完美的典范呈现给大家他小说里面的人物都是要受过这样的教育的
而受的这样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我们说的这种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就可以概括出就是简奥斯丁他不是说是一个婚恋的言情小说作家完全不是他是一个基于现实主义然后从现实出发然后谈一些我们人他们当时社会时代遇到的那些问题我们用一些词的时候这些词其实已经被引燃地赋予了一些情感色彩
有些时候可能会引起人的反感比如说现实主义对吧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陈旧的词那我们就说事事求是吧或者面对现实吧或者什么东西脚踏实地吧还有一点呢就是我前面一直强调的就是奥斯汀的创作他是引然对抗两种传统一种传统就是哥特式小说另外一种传统就是浪漫词这样的这样的传统那么后来兴起了浪漫主义风潮
或者一直到现代派这种风潮都一直是标榜自我认为我就是最正确的我就是我命由我 没有天之力的这种话说出来都特别爽大家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也特别爱听这些话
而且觉得那个时候正好是寻找自我的时候你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认可自我是第一步首先要认可自己的价值在这个时候特别喜欢那种浪漫主义的那种激情澎湃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它宣扬的就是自我它宣扬的就是你就是社会的对立面整个社会都错了只有你是对的
你的一切都是对的你就要任凭你的情感去发泄你的诉求去得到满足这是人年轻的时候一个自然的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在文学史上也有相对应的这个历程一直到现代派也是讲现代派是讲究人和社会的对立社会把我变成了一个异化的人那我要对抗这种异化是怎么样的我必须要坚持自我我越坚持自我我就越能够保持自己的那个真我
是到了现代派的一种解读但奥斯丁丢恰恰不一不是这样子的它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比较中庸的比较平和的比较时中的一样的一个也就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一种叫踏实地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事实上可能是等我们有比较多的阅历有比较多的受过一些情感方面的历练挫折经受过生活的痛击以后你才会觉得它的东西尤其可贵它实际上是讲出了一种真正的它强调的也不是理智也不是情感它是强调理智与情感的这种综合这种结合
对不对所以我觉得如果说奥斯丁他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的话我觉得是在这方面
这是我个人的一种看法那么前面我看到一本好书啊就是黄梅老师写了一本就专门写奥斯丁的奥斯丁问题嘛奥斯丁问题他就是认为奥斯丁主要探讨一个什么问题呢他的副标题是方寸象牙上的群己之私群己这个他用的是一个老的说法所谓群己就是人和我就是我和群体他也是认为奥斯丁的这个
探讨的永恒的话题就是人如何跟其他人相处那我觉得奥斯汀讲的就是这个而且他把它讲透了你要想看他是怎么讲透的话你真的要去看看他的小说感觉今天的这个讲座不光光只是 PPT 应该要背一块黑板在旁边因为今天讨论了很多爵位的问题然后还有这个那是常识那是一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常识那今天
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在这个观众提问环节之前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策展人范静雯老师来做客然后跟我们来聊一下介绍一下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简耀斯丁单元的选片思路是怎么样的那掌声欢迎两位老师好我这个不好意思我前面从办公室一路杀过来还是迟到了
两位也辛苦了就是我前面在旁边偷听两位老师的这个对于奥斯丁的小说和创作理念包括也很感激这次为了我们这个片单做了很多的广告当然还是做得非常好做了很多工作
尤其是像于氏老师还看了几部片子也做了很多功课我先补充一下前面我听说 1940 年的《澳门语片界》的版本其实两位老师可能没有能聊太多我刚好也是看过所以在此也跟大家推荐一下这是不是第一个改编版本啊
是的就是当然我觉得也是我们说话要严谨就目前所知来说它应该是第一部被改编的奥斯丁长篇小说的电影然后呢它是 1940 年大家可以从这个剧照上看出来就是非常的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这种范儿这个不管是打光啊俊男美女啊这个感觉一看就是好莱坞古典的这个时候的作品然后呢
1940 年算算到现在也有已经 85 年了就是超过半个世纪了所以这个时候再回过去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我还是觉得非常欣喜其实也是因为今年做这个影展到过去看了很多奥斯汀相关的影视作品然后呢《奥曼与圈》其实有很多的改编版本除了有名的 95 年的凯勒·纳特利的 05 年的凯勒·纳特利的
凱勒·奈茲利的版本其实也是大家可能知道最多的一个版本因为也是一个方面比较近也有明星那么最后还是挤相权衡之后努力争取到了来放这个版本
一方面是觉得 05 年其实很多人可能看过了当然再多看一遍相信大家也是愿意的不过我觉得电影节的很大的一个功能还是想跟大家去介绍更多可能不为人知的经典尤其是第一部第一部确实是有非常佳的对 所以这个也是我们本次策划里面的一个第一
和一个最新最新就是前面我们讲的这个奥斯汀回了我的生活那么所以占了一头和一尾啊所以把整个这个单元的时间线就拉了就是超过半个世纪的一个时间线也可以从这里面看出呃
一个时间的变化电影创作风格的变化还有各国不同导演的这个解读的变化等等那么再回到过来讲这部片其实我自己看完之后呢我是觉得哇还是很经典经典不愧是经典就是尤其是好莱坞黄金时期的那段时间的作品它为什么能呃
到现在我们很多观众看起来都依旧很喜欢那么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是演员都表演得非常精湛的一个演技也都是通常是俊男美女有名的演员通常都是黄金的这个卡丝所以从演员的这一点来说至少非常养眼
这个就是我们首先要考虑一个视觉的观赏性其次从那个时候其实本身从电影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好莱坞黄金时期为什么称之为黄金时期也是因为在美国的大制片厂的时代下他们的整个电影制作的一套生产机制已经非常的完熟那么对于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拍法他们都已经进入到相对就是
现在说起来就是你觉得很套路但是刚当套路
套路刚开始作效的时候那个时候是设置套路的时候或者是确立套路的时候确立套路的时候它其实是创立某种叙事风格创立某种剧本写作的规范的时候所以你倒过去回来看它其实的剧本设置得非常精彩我仔细因为我以前的工作也会涉及到看剧本等等所以我就很关注这个层面就发现其实它的戏不太
它的场景不是很多就几个场景一个场景就很多是室内戏一个是室内的舞会
一个是室内的聚会还有吃饭通常就是这么几场戏但是它会通过反复利用一些场景的重复然后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那么这个当然也是本身剧本写作中重复也是一个剧本写作里很重要的一个手段这个相信两位老师在研究小说和翻译小说的过程中也经常其实也是叙事的方法吧
当然在电影里也是奏效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用非常简练的一个场景设置和剧情设置但是非常有效地去推进这里面人物的几个变化就是没有拍得很复杂也没有特别多的外景你没有说一会儿到天南一会儿到海北
那么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人物他已经经过了几次见面但是每一次的这个关系都在一点点的有变化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是觉得他的配角都非常精彩前面我说了主角主角就是俊男美女然后也都是黄金卡丝表演非常好的那么他的配角也都非常值得一看这是我看这部片的时候非常大的一个乐趣了就是因为里面几个老太太嘛
就是这个妈妈啦那个阿姨啦这个什么姨母啦对吧就是各种各种三姑六婆然后蒋镜的戏很多有家庭的成分有那个 gossiping 的部分有八卦的地方这里讲讲谁的坏话那里讲讲自家人家的故事就是他们把这种八卦的
或者家长里短的部分演绎得非常非常生动然后这个我也是在自己想当然也跟两位老师探讨就是说影视改编剪奥斯丁它要抓住哪些核心的东西我们会觉得它是个成功的改编那么我自己觉得当然就是我
抛砖引玉啊我是砖聊一聊老师一会儿可以多聊聊就是我感觉可能改变简昂斯汀我们自己会比较认可的几点首先还是他是否能够反映他原著里面的精妙的语言
那么这个时候表演它的台词功力也好那就变得很重要包括这个演员本身的一个表演状态它是不是能很生动地这个这个在线里面这些人物的形象这个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至少这部片子的这一点做得还不错其次还有哪些就是核心的点会让你觉得这部片改得不错呢就是
他是不是能够抓住里面一些人物情感和角色的这个核心那么就像前面那个提到李安的部分我觉得其实他的这个《理智与情感》就是在这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去把奥斯丁对于人的观察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太其实很生活化的部分用不是很 Drama 的方式去显示出来因为有很多
其实在选片的过程中也看了很多就是觉得哎呀还是别选了吧这样的片子就是觉得是有点改的过度了或者是魔改的这种可能我觉得还不是太合适的这个不太那么成功的影视作品所以这个我觉得可能也是一点那另外就是从美术层面当然这个就很跟电影本身的发展和创作有关系了
像这个 1940 年我们当然看不出色彩了因为它是黑白片嘛但是你能看到它里面精致的制作精致的服装
还有一些空间的设定打光等等那么另外呢就是像到 90 就是这次选片特地是横跨了一些时间特地是想把这个时间感拉长能看出我们通过这个电影制作时间的变化来看出每个时代当时的一个审美取向那么 90 年代就是所以选了《离之于情感》因此就没有选更多 90 年除了《独领风骚》之外因为我觉得这个太特别了
所以是一定想要塞进来介绍给大家的因为我觉得也是这次最特别的一部片子吧杜琳同志就是它看似跟简阳斯丁没有关系但实际呢是又非常有趣的一个当时当代化的一个就像那个莎士比亚有很多当代化的演绎它是已经 spy 的把这些灵柱就是因为就是一个精髓嘛
当然也会有一些版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这个片单其实
我们其实去年下半年 11 月份的时候电影界有办了一个活动就已经官宣了说我们要做简阳斯丁这个题目但是前两天才官宣这个片单也是因为在这五部片子联系版权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困难其实心里早就想说选这些但是中间也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很开心的是还是赶上了我们这次的活动能够跟大家正式的介绍
我差不多就讲这些了现在可以观众提问了有问题的可以尽情的问三位老师都可以可以举手发言老师好今天受益匪浅长话短说就是一个问题就是那个
如果电影和书你们都看过你们是先看电影还是先看书为什么第二个还就是如果这个问题很不好但是如果电影和书只能选一样从来没看过到底先你们就选电影就不能选书了选书我选看书我就不能选看电影了但是我想知道背后的原因
不是啊 这个就是很确实不合理就是好像硬要比个优劣一样的我可以提供给你一个新的思路就是书跟电影呢你不妨一起看对
就是你看对 你看比如说你看电影的时候你先看前面的开场十分钟或者你先看书前面的一百五十页然后呢你去看相对应的因为因为 Jane Austen 的改编据我现在来看呢基本都是顺着那个书的对对对顺着书的那个顺序来改的所以你可以看一段然后看看
你看一段電影了之後看看原書是怎麼寫的就是這兩個演員在這邊這樣一個對話那原書當中他們是怎麼說的呢你可以這樣對著來看這樣不是兩全其美了嗎
因为刚才这位观众提的这个问题呢生发出来有一点感想想跟大家分享因为这确实是两种不同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方式因为小说啊书它诉诸的是语言语言它对应的是你的大脑的那个思考的功能而这个电影它是画面画面对应的是你的眼睛所以它是对应的不同的层面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扯开一点讲吧比如说《十黑一雄》吧《十黑一雄》他年少的时候就比较喜欢讲真话因为年纪大了以后有些话就不好讲了他说他就要立志创造出那种不能被改变成电影的小说对不对对 因为文学性它是独一无二的我就是不能让你改你没法改的那种文学才是好文学
但是呢结果呢他的小说成为当代小说家里面改编成电影最多的但确实不一样确实不一样比如说因为他为什么他说他小说不能改呢因为他写的是一些记忆啊时间记忆与自我欺骗嘛这种东西你怎么去呈现你呈现出来的你的记忆本来就是一种虚假的记忆是经过篡改的记忆但是你在电影里面出现的那个画面是实实在在的那你到底它是真的还是假
这当然是比较浅的层面上真正好的电影大师可能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能够把这个东西化解掉最近有一部就是《远山弹影》在港大电影街上映我也很期待能看看它怎么改因为它里面最大的那个 trick 就是它自动篡改的记忆
对啊 她的回忆因为她痛苦了她不敢执念它所以她自己篡改了那个记忆这是小说里面最大的那个梗那你电影怎么呈现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真的呀你怎么说我本来是这样子的怎么又成假的呢说到底就是这个意思但奥斯丁不存在这个情况奥斯丁因为它是古典的这种叙事
可能真正比較忠實的或者能夠切中它的文學核心的改編是有利於你去理解原著的比如說因為我看的比較少但是我真的我到現在為止也仍然認為李安版的李治愈情感也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影片之一因為它真的能切中了小說的那個小說的那個核心小說的那個真正核心的價值所在非常了不起這個很難做到還有
非常感谢三位老师今天的介绍我是 60 后对于英国文学我是十几岁的时候看完了朱生豪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然后查尔斯·蒂格斯的《双城记》还有那个《双城记》对对对《远大前程》然后就是
像那个伯朗特三姐妹嘛简爱和那个胡小山庄那我是更喜欢乌泽林海特特别震撼但是我就是没有看过简奥斯汀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十几岁的时候没有看过我还是 22 年的时候这个特殊的时期看了简奥斯汀的但是是英文版的 Pride and Prejudice 对
对对对 先看的电影我是先看的电影后来看的英文版的《傲慢与偏见》然后电影《理智与情感》也是看的电影是不一样的感受你看了他的文字你会觉得哇 这个文艺的主司奶奶真的是名不虚传文字太有趣了而且还特别地动人这个太聪明了
我是想谈一下感受而已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两百多年了还依然记得它还依然纪念它因为人性是不变的它具有现实意义谢谢
谢谢这个话 Emma Thompson 也说过她改编的时候说现代人这个傲慢偏见都在对 可能更甚了还有虚伪 还有阶级刚才这位读者也提到莎士比亚让我想到一个想到就是爱德蒙威尔逊有个著名的评价爱德蒙威尔逊是二世纪美国顶尖的大批评价
他说过在 1943 几年的时候英国文学的趣味经过了几次革命性的改变唯有莎士比亚和奥斯丁屹立不倒他对英国文学的确实是啊但是我们小时候不能想象莎士比亚当然他多么磅礴对呀 奥斯丁
居然可以跟這樣的一個並列最后一个问题啊谢谢两位老师今天分享这么多很深刻的知识吧我只是个普通读者刚才彭老师提到那个艾巴·利瑞斯对乔治·艾雷特的评价对,然后我很多年前看过他就是翻译版的英文也不是特别好那个《伟大与传统》
对那本书我觉得写得非常有意思然后他前言里面提到了说他这本书里面评论的三位作家是就是继承了 J. Austin 所以我就是好奇说那个 Abraham Lewis 或者是英国其他的一些类似这种有没有对 Austin 就推荐的那个
类似《伟大与传统》这样子评论非常有意思也很深刻的这种文学评论吧我其实真的我不建议当然我也不是什么我不建议普通读者去过多地看这种作品评论因为确实你应该更多地看了很多的文本以后再去看可能才有意思
其实利维斯的这个论断当然说起来很惊世骇俗,但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他的后辈的很多批评家同行的挑战嘛,那么比如说布鲁姆他写的西方正典嘛,
也是一个类似的这样的书当然它囊括的内容就非常广泛了从古希腊的悲剧一直到当代的二十世纪的作品它囊括了非常多如果您想看这种类似指南性质的他这个《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一个因为它比较简明而且里面的作品作家都罗列得非常的详细利维斯这个肯定你可以说他的论断很
你也可以说他非常武断因为他所谓的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实际上是省略了英国文学他认为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就这几个人哪几个人呢 聊聊你直头翻着就可以数出来奥斯汀算一个然后亨利詹姆斯亨利詹姆斯其实是个美国人后来加入英国籍的 对吧
然后康拉德康拉德本来是一个波兰人还是什么人是个东欧的人然后加入英国的对吧就是他这个大师那么还有乔治亚略特狄更斯他只把他的一部作品也列入去了就是就是 hard time 艰难时事而且认为这只是半部
他所谓的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就这几个人五个手指头就可以数出来当然他的评论非常精辟还有一个我倒想起来比较持中平和的一个态度我翻译过的《福斯特的小生面面观》《小生面面观》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一本入门书
他讲的也是英国小说的指点文静的他不是以某一部作品和某一个作家他是把小说分门别类比如从他小说的故事小说的情节一直到小说的人物比如说我们著名的原型人物点评人物的论断就是从这里面出来的还有比较深一层美学的小说的节奏小说的形式美这方面我觉得那是一个比较好的
那时间其实也就差不多了那我们今天非常感谢其实三位嘉宾的分享那我们今天又是看了解了这个简奥斯丁又是了解了他的那些改编作品那希望接下来可能就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抢票了那希望大家都能够抢得到票然后对简奥斯丁的作品有更好的了解了那非常感谢大家大家晚安再见我补充一些信息好的
不好意思我再补充一些信息就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下来不然也可以回去赶车就是
我们其实已经公布了奥斯汀的这次电影节的五个片单然后电影节的抢票应该也是六月头我们回来之后可以关注官宣然后到时候抢票之前会公布排片表所以可以先看排片表来安排自己想要看哪个片在哪个电影院但是还有一个很重点的消息其实也想跟大家分享就是今年其实
还有个上海电视节每年跟电影节差不多时间一起办那么今年会在电影节之后所以今年整个奥斯丁的这个特别的策划是会跨电视和电影节的电影节我们会放这五部电视节我们会放什么呢大家可以期待一下这个之后会等电视节这边的同事来官宣那么 hopefully 我们可以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的作品嗯
那个时候应该会电视节我们每年有个品牌活动叫惠民放映那么大家可以关注上海电视节的公众号然后了解相关的信息到时候可以抢票预约另外奥斯汀今年我们也会有一些衍生品供大家来选购可以作为一个纪念别的就先是这些信息大家晚安我们六月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