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野梨:再好的戏超过10欧就不看!| X for Cinéma

野梨:再好的戏超过10欧就不看!| X for Cinéma

2024/11/5
logo of podcast 艺述电影

艺述电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野梨
Topics
我长期居住在巴黎,对巴黎的观影和看戏体验有很多感受。巴黎有一些放映艺术电影的老电影院,它们放映的电影不是新片,而是老电影或某个大师的回顾展,比如王家卫的电影在法国也很受欢迎。法国对26岁以下的青年有文化消费优惠政策,电影票会有很大的折扣,我曾经办过一张电影院的包月卡,可以无限看电影。但是法国很多电影没有字幕,对外国人很不友好。巴黎的艺术电影院硬件条件普遍较差,简陋老旧。巴黎看戏的门槛较高,语言是门槛之一,戏剧信息比电影少,需要做更多功课。我开始看的是大IP、大导演的作品,之后才慢慢去看一些小剧院的先锋作品。巴黎的剧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剧院多为艺术创作类作品,私立剧院多为商业性作品。公立剧院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私立剧院则依靠票房盈利。我通常不看超过10欧元的戏,巴黎三大戏剧学院有自己的票务系统,可以买到很多剧院的便宜票。巴黎剧院官网上有演出信息和优惠政策,每个剧院的优惠力度不同。我更喜欢看巴黎郊区公益剧院的戏,更贴近生活。Bouffes du Nord剧院很有特色,是一个没有后台的私立剧院,但作品质量很高。我喜欢收集剧院的节目册,它们体现了剧院不同的风格。我会订阅自己喜欢的剧院的newsletter,以便收到演出信息。巴黎的生活:精神生活便宜,物质生活贵。

Deep Dive

Chapters
分享了在巴黎艺术电影院的观影体验,包括放映的电影类型、观影人群和影院硬件条件。提到法国人对王家卫的喜爱,以及艺术电影院的简陋但独特的氛围。
  • 巴黎艺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多为老电影或大师回顾展
  • 法国人很喜欢王家卫的电影
  • 艺术电影院硬件条件简陋,但氛围独特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回到 Temple Cinema 本次我们请到的是从巴黎回来的耶莉来给我们做一个戏剧和电影分享推荐让我们欢迎她大家好,我是耶莉

我之前呢在美其大志愿当过实习生后来我去那个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上研究生戏剧专业的研究生然后今年毕业了刚好毕业之后回到那个乌真西蒂姐当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很荣幸回到美其看到以前的同事很开心然后我们也很开心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法国的生活还有可能要分享一些乌镇的体验可以的可以的那我们还是从法国开始聊起了好的好的你在去法国之前其实在国内的时候应该是一直喜欢看电影和看演出的那到法国之后就是你会在当地就是进行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吗

对的因为之前工作在上海就是可能同事和朋友都是比较喜欢看电影和看演出或者看展览这一块的所以

基本上工作之外的自己休息的时间都会去上海看看展啊看看电影啊然后上海有很多电影节嘛不仅有上海电影节还有一些主题影展就是就会跟大家一起抢票啊然后拍戏啊然后大家约着一起看感觉氛围就很好然后到法国之后就是也是习惯性的去找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来看就是

我上学校一直都是在巴黎嘛所以就是我也就只了解巴黎的情况会多一点其他的城市我可能不太了解然后我就是到巴黎之后我就了解到那边有一些那种艺术电影院就是比较老的电影院然后他放的电影呢都不是那种怎么说上院线的那种片就是新片对都不是新片都是放一些老电影

然后会排期就有点像上海那种主题音展它会排比如说某个大师的那种回顾展比如说一个星期就放那个大师的片子然后之前也也会有很多中国的导演比如说王家卫啊什么的

然后我感觉法国人还是很喜欢王家卫的就是说起中国电影他们心理的导演就是王家卫如果说中国的电影人的话除了那个成龙就是王家卫了然后还有巴黎的那个法国电影资料馆他也是经常会办那种影展放映的

然后我感觉最开始到法国的时候就是看电影比较多因为那个时候法语也没有特别好看戏剧的话就是完全看不懂的所以我是到后面过了好几年之后才开始去剧院看戏

那你之前因为去法国的时候年纪还比较小嘛就是听说法国是有一些就是对于青年人是有一些比较大的文化类的优惠优惠的一个措施福利你之前有享受到吗对的我也是到了那边才知道它就是基本上所有的文化类的场馆对 26 岁以下都是

免费或者是半价反正就是折扣还蛮大的所以就是建议 26 岁之前到法国去的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的年轻人这个身份然后

然后我当时记得大概是五年前吧那个电影票全价的话是大概十块钱一张十欧元一张然后青年票的话可能是 7.5 就相当于可能 70%挺高的一个质量现在的话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去看电影了因为就是对我记得疫情之前就是我还没有到 26 岁的时候我办了一张那个电影院的卡就法国它有一个院线的品牌吧怎么讲就是它有很多很多电影院

然后它就有一种卡就是包月相当于然后一个月好像是二十几欧然后你就相当于看三部电影就可以回本然后那个时候我就办了一张卡然后有的时候没事情干我就去那个电影院里面随便看一个电影因为它就是无线看就相当于那个二十几欧元就可以有一个无线看的一个卡

那段时间还看挺多电影的但是法国电影有一个对外国人很不友好的地方就它好多电影都没有字幕就是你说的是法语片没有字幕还是对 法语片没有字幕然后英文片的话应该有法语字幕

然后他也有那些有字幕的法语片也有有字幕的但是就是比较少上次好像欧洲的电影都有这个公并对然后就当时法语不太好的情况下就是半懂不懂的就只能这样了你刚才提到说有一些比如说国内的像王家卫他们的片子在那边做影展或者其他国家的大师过去做影展那他们这个观影人群就是

比如上王家卫的你会觉得中国人会比较多吗或者说还是法国人也挺多的法国人也挺多的

就感觉他们的影迷群体的年龄跨度可能还挺大的但是应该还是大部分是年轻人为主学艺术的学文学的这类年轻人然后可能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他就是纯属是爱好者他可能什么都会看一点然后尤其是我记得当时去那个电影资料馆还挺多比较年纪大一点的观众他们可能就是

他們空閒就是他們有點就像退休生活的生活對 休閒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什麼都看一點這種那你在巴黎或者說法國看了那麼多電影然後

你刚才也说去的很多是那种就是放文艺片的电影院嘛那他们这个硬件会跟普通在国内的商业电影院有什么区别吗就那些艺术电影院硬件条件实在是太差了真的就是一个非常简陋的一个屏幕非常老旧的一些座椅然后

听与听之间可能隔音也不是很好嗯电影资料馆会稍微好一点但是就是在拉丁区的那几个艺术电影院吧就其实挺就是老破小的感觉嗯但是他们也就这样子经营了很多很多年嗯就是可能大家看看片子就真的是在看片子没有在意这么多做得舒不舒服啊然后或者其他的这些因素吧嗯

那再接下来再谈一谈你在那边看戏的经历好了你在那边在法国看戏的话你觉得跟看电影有什么比较大的区别或者说你自己体验上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看戏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讲我仅限巴黎我觉得巴黎看戏的门槛还是有点高的首先就是可能语言就是一个门槛去了真的可能 50%听懂就已经很不错了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戏剧它可能不像电影因为电影可能你能看到它宣传的资料

资料会比较多然后你去看之前对这个电影会有一个大概的预期或者怎么样但是戏剧的话你可能得做很多的功课有一些戏剧它并不会有很多的物料出来它可能就以几张图片然后一段介绍然后最开始去的时候你可能也不知道这个导演他到底是是有经验的导演还是新人导演还是他的口碑怎么样

就是国外不太像国内有豆瓣这种网站这种比较综合性的评分网站我感觉大家看了也没有一个习惯去要标记一下或者去打个分更多的可能就是口耳相传这种形式所以最开始想要去看戏的话你可能需要花一点时间

那你是不是因为自己也是学戏剧的所以会更喜欢选择一些比较先锋的作品或者比较实验性的作品然后所以评论比较少不像比如说像《剧院魅影》这种就是大家都大热知道的 IP 就是我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也是看这种大 IP 嘛大导演然后比较有名的剧院然后才开始慢慢地去看一些其他的剧院

最开始就是像法兰西西剧院然后奥德温剧院这种国家型的剧院放在国内的话可能就有点像那种仁义或者是国家大剧院或者是上海大剧院这种剧院它会有那种比较出名的那种导演可能我们在国内也有机会看到过那种导演的作品

之后才会渐渐地去看那种比较小一点的当然也是公立剧院然后或者是郊区的那些剧院然后包括在学校里面可能会有一些同学他自己做了个作品去演或者他认识的人做了作品去演他们

因为都是学生嘛都是年轻人去的剧院都是比较小的或者是在郊区的就所以渐渐地也稍微知道了一些那些小的剧院嗯

你刚刚说就是大家都会你去的是什么一些公立性剧院那它还有些私立的剧院吗对就不说法国吧我就说巴黎吧就是公立和私立感觉就是区分的还挺开的就是公立的话会比较多的那种自我表达和艺术创作那种作品但是私立的话

有很多的那种商业性的作品就也有比较多那种喜剧啊就是或者是歌舞啊或者是音乐剧这种

像可能大家知道的那个风马秀啊什么的红莫方啊什么的他们其实也算是剧院但是就是这类的就是可能会接地气一点然后如果是公立剧院的话就国内所说的会比较先锋的那些其实它会怎么它会反映社会现实然后它会为一些少数群体发声这样子的一些作品那再问问就是做这些作品原创的这些作品的话

或者说这些先锋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它的盈利模式或者说它还是靠政府资助为主还是说要自己出去拉赞助我感觉是的就是如果是你做原创的剧团的话

你需要去申请一些政府的资金然后剧院方面的话剧院也是有政府的资金在的所以其实他们不完全靠那个票房来盈利私立剧院的话就是靠票房盈利这样子那那边的话就是你刚刚说的公立剧院的话它一般一张票价大概在什么区别也要看剧场比如说像那个法兰西喜剧院的话这种它可能会稍微贵一点

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谈的话就是我一般看戏不太会超过 10 欧或者最多最多到 15 欧那很便宜对的然后我要就是安利一下我们学校就是巴黎三大它这个这个学校的戏剧学院其实是

最好的算是巴黎和法国就是最好的做研究方面最好的然后师资力量什么的然后他们现在有一个我们学校有一个单独的那个票务系统然后他们就有几乎巴黎所有的公益剧院还包括个别私立剧院的一些票然后那些票都很便宜嗯

基本上就是它是对三大的学生和教职员工都是开放的然后你在上面买票的话可能 8 欧 9 欧 10 欧就可以买一张票然后稍微贵一点的可能也就 15 欧这样子所以我一直在那个上面买票以导致我就是看到高的票价我就嗯

No no no 就不看我现在看戏就是有一种感觉没有什么戏是我必须要看的就是看得多对对我就觉得如果票价太贵的话我就觉得不看也关系不大这样子那你给我们再推荐一下因为我们不是巴黎三大的学生的话那会有什么比较合适的

合适的购票的渠道就是我感觉法国没有一个没有像大麦那样的系统对没有这么好它有是有但是我

反正我也没怎么用过我自己的用法呢就是去每个剧院他们的官网然后他们官网上面都会有那种一整个演出季的所有的那个演出项目然后他每一年新的演出季发布的时候他也会同时发布他的优惠政策他要么就是比如说你同时买三部剧或者买五部剧可以有一个套票的优惠要么就是你呃

30 岁以下或者 26 岁以下然后你再买好几部戏就是它有一个叠加的优惠还是怎么样反正就是每个剧院我觉得他们优惠力度都不一样然后可以去研究看看而且我是感觉巴黎地区的这些剧院它每一个剧院的选戏的

这个品味方向都挺独特的所以如果你喜欢某一种类型的戏的话你基本就在这个剧院看就可以了假设就是在常规旅行以外在巴黎有空闲的一天然后我们又想走文化之旅的话你会推荐一条怎么样的线吗

这个很难我都没想好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就是你自己假设今天是空闲的你在巴黎然后你会怎么样去安排你是说就是什么卢浮宫啊什么都看过了那些就比较大众的特别大众的可能卢浮宫可以先撇掉卢浮宫和阿富汗铁塔可以先撇掉就比如说你会推荐什么在哪个公园发呆

然后再去哪一个稍微小众一点的博物馆或者说艺术类场馆最后看哪一个剧院的戏你会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推荐公园的话我觉得可以去门帕纳斯公墓或者是我觉得可以去公墓比如说门帕纳斯公墓和宁拉雪兹公墓环境都不错

然后或者可以去卢森堡公园发发呆然后我觉得如果是比如说巴黎的那些比较古典的或者比较现当代的都彭皮杜啊什么都逛过之后可以去马黑区的有一些小的艺术空间之类的那种它会更加的当代要么就是如果是剧院的话

其实我后来看戏越来越就是越看越偏就是去交区的一些那种公益区员看戏他们会就是怎么说呢更

能更引起我的共鸣就是觉得它更贴近我的生活就可能是圈层的问题就是如果是小巴黎地区的话我知道小巴黎地区可以去一个剧院叫做 Bouffes du Nord 好像是这个剧院到时候可以我可以打在胸脯打一下

我不知道他的中文翻译是什么但是他那个剧院是彼得布鲁克他之前是做艺术总监的就是他好像是发现了这个剧院当时已经被荒废了然后他就想要振兴对想要就是在这个剧院里面做他的戏包括他就是喜欢做那种极简的舞美嘛然后所以这个剧院他就是没有后台的

但是

但是那个剧院还挺有特色它是一个私立的剧院但是它的作品呢还是就跟公立剧院的质量是一样的就是是那种有艺术表达原创的那种作品然后包括也有像比特布鲁克这种大师的作品然后它的就感觉能看到那种时光的流逝就是那种沧桑感吧就是你可以看到

废弃的剧院但是还有不断有新的作品在内但是这个剧院票价有点贵的嗯

因为它是私立的嘛没关系因为如果大家只是去玩一天的话就很好的对的对的如果碰到有项目的话去看一下蛮好的然后这次因为你也给我们背回来很多漂亮的节目册你觉得就是就感觉就是所有的节目册的设计就会感觉巴黎的大部分的戏剧啊都会是非常的先锋就是拿到的这些册子里面你有最喜欢就因为都是你看过的嘛所以你有最喜欢哪一个吗

然后我看到还有邵彬娜的戏然后也有我读出来的几个句我还蛮喜欢那个今年秋季艺术节的那个节目册的秋季艺术节就是一个艺术节然后它是会在巴黎很多很多很多剧院里面然后它跨度也很长可能是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整个秋天很长嗯嗯嗯

就是为什么喜欢拿节目册呢是因为就是法国他们那边没有像我们有什么公众号这种东西所以他们还是会比较传统的做一个节目册我感觉国内好像也不太会做现在也是为了环保或者公共职业对对对但是他们也有说为了环保然后会精简一些做一些小一点的册子这种然后

可能也是我自己个人习惯因为也感觉每一个剧院它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那我就好好地研究每个剧院好了我觉得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我要是

觉得这个剧院它的风格是我喜欢那我就会一直一直看这个剧院高收费就会订阅然后还有就是他们每个剧院都会有一个网站嘛然后在网站上面可以订阅他们的那个 newsletter 好像是你去网站上面购票然后你也会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啊什么的嗯

手机啊地址啊邮箱这种然后到下一年他演出记的时候他就会给你记一本他的册字对对对是这样子的还蛮好的有的时候会觉得然后有的时候因为我搬家了好多次嘛搬家了之后

他寄到我原来那个地址没人收退回去了他就会给我发一封邮件说我们给你寄了节目册但是退回来了如果你想要收到新的节目册的话把你的新地址发过来然后我就会发过去我当时就觉得那管这个人他工作得多忙有多少观众他得去联系

你是卢浮宫的会员吗就是买了年卡对的对的再次要安利一下这个巴黎三大这个学校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大学就是所有喜欢文学艺术的人都可以报考这个学校而且是不是三大是就是公立大学所以学费都还比较合理那倒不是巴黎三大是唯一几个涨学费的大学涨的很多啊

长完之后研究生就是三千七然后我每次跟法国人说这个话他们都觉得啊法国这个国家完蛋了对就是就是因为对法国人来说公立大学就是免费的吧嗯免费的嘛然后他们就觉得长家这件事他们也觉得对外国人很不公平嗯

但是呢没办法就是话又说回来就是你会感觉这些钱花在哪儿了因为他们就是做了这个票务系统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跟其他那种艺术机构的合作嗯确实是蛮多的就是比如说这个卢浮宫还有包括其他的奥赛啊呃

蓬皮杜啊这些大的博物馆就是三大的学生去买他们的那个年卡都是有优惠的就是比他们原本的优惠更优惠一点就是如果你是 26 岁以下的话本来就有一个优惠然后可能在叠加上的话就是更优惠然后我记得

我买那个卢浮宫的年卡它原价是 80 还是 90 是那种单人的年卡我买的好像就是 35 块钱彭皮舵也是反正就是 20 块钱 30 块钱一年它一张票就要卢浮宫现在票一张就有 22 欧耶

对就有客话单词对对对你可能去过两次就只会票价了在巴黎做学生还是很幸福的对的是的就是巴黎就是精神生活非常的便宜物质生活非常的贵就对于青年人来说对的对的

你之前有去过爱丁堡艺术节和阿维尼温艺术节是吧对的对的然后你今年又回来到乌镇艺术节去当了志愿者你觉得这些英国欧洲大陆和中国内地的艺术节有什么区别吗

我觉得区别还是蛮大的吧首先那个乌镇它是一个景区封闭就是有点像半封闭的对有点像半封闭的然后我那个接待剧团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可以想象这里是一个迪斯尼乐园你是需要买门票进去的然后你在里面你就可以玩得很开心有吃的有住的

所以这个乌争戏剧节其实有点像那种迪士尼搞的一个活动这种感觉就比如说它那种嘉年华你就感觉像花车巡游或者这种感觉就是它是定时的你就蹲在那个地址门口就是那个地点门口等这些演员出来然后可以跟他们走一路这种感觉然后像阿维尼文跟爱丁堡的话

那他街头的这些就完全就是跟城市里面的街头没有任何区别他不会告诉你他什么时候出来就是很随机对你可能就是路过的时候看到这个人在这里

那你想可能明天他也在明天他也许在这里明天他也许不在这里然后爱丁堡艺术节的话它其实就不算是戏剧节了我感觉因为它同时就有好多其他的节什么电影院也在放电影然后就是博物馆也有它自己的展览然后剧院也有在演就是

就这三个城市都是旅游城市但是爱丁堡它可能作为旅游城市里面发展的最好可能它体量比较大一点对 而且它可能说英语所以它更开放更国际化然后爱丁堡你是可以看到很多全球各地过去的包括从欧洲过去的从美国过去的或者从

南边大洋洲过去的然后在爱丁堡还看到了很多华裔的作品不管是在欧洲生活的华裔还是在那个美国生活的华裔都可以看到但是阿维尼旺西姐她的语言就就是一道门槛发育为主对 发育为主她好像近几年有在渐渐地多一些那个

英语的作品但是还是不够因为阿维尼翁它是分为 in 和 offin 的话就相当于是物证细节的那种特邀剧目那种感觉要么是去邀请

一个很有名的导演带他的作品过来要么就是跟着导演合作就是说你为戏剧节创作一个作品这样子对所以在 AIM 的这一块呢好像他们有在增加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这种比例但是如果是 off 的话基本上就是法国大部分还都是法国的作品还是需要有法语基础才能安慰你了才会比较方便

问一个已经问了很多遍的问题你在乌镇戏剧节的 highlight 是什么 highlight 我感觉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还是那些好吃的

长桌宴长桌宴然后还有一些开幕酒会闭幕酒会这种就是可能因为因为是对这种吃的东西是没有预期的吧所以就是特别惊喜的感觉对戏是有预期的对对对戏是有预期的就是今年戏节多了一个单元是叫戏梦粮仓

他在北渣司场那边就是不在西渣景区里面感觉是介于青年进演跟特摇剧目之间的他也是那种年轻的导演但那些导演可能已经有过一些作品有一定的经验的那种就不是纯学生作品对对对就是感觉就是对七夕节的这些板块可能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预期吧嗯

然后要是你买了这个票或者是你想看这个演出你可能也会看这个演出介绍然后稍微了解一下创作者的背景然后你就会心里会有个预期但是可能吃的就是而且尤其是对我们工作人员来说就是辛苦了一天然后有好吃的就很开心嗯

因为你这次也带了比较多的外国团嘛没有没有很多一个带了一个外国团然后但今年也是有比较多外国的戏嘛然后你觉得就是国内观众对于中国戏或者说外国戏会有什么意图吗他们会对于就是比如说外国戏不是很能了解的语言的这种戏会更宽容一些吗

这个问题非常的吊钻因为在小红书上看到很多人就是会对一些戏发表一些自己的评论和看法我感觉就是戏剧节期间一打开小红书就是壁垒对就是戏剧节的内容然后我感觉就是有没有一点两极分化就是有一种是

非常喜欢物质细节的就是觉得它是个乌托邦啊然后就是这个早两年感觉刷到比较多对然后可能今年会多一些要么就是那种很

就去过好多次续节了他觉得是没有再进步或者怎么样然后有一些会觉得说好像去太先锋了看不懂或者怎么样我也不是年年都去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到底有没有再进步或者怎么样

但是我感觉观众对于国外的戏或多或少会更宽容吧会有一些大师的滤镜吧可能国内的其他人在觉得说这个人是大师那我就会已经先打上这个标签了就不敢随意批判对的对的那你下一部会有计划再去什么戏剧节吗国内吗世界范围吗可能想要去奥运

奥地利或者是德国的一些艺术界虽然我也不会德语但是可以去感受一下那你上次看那个少彼纳是他寻到他寻到巴黎就晚上在剧场那个也是个大事因为你现在也是一直在坚持做社交媒体创号嘛要不要聊一聊因为看到你的小红书是一直在更新特别在奥运会期间其实是更新的比较多是不是

我就后悔没有一出国的时候就做小红书不然肯定已经外粉了最开始做小红书是就是发一些我的看戏的观后感嘛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水花的就是阅读量都不过百吧应该然后后来突然有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个在奥德温剧院的一个戏

然后那个戏上面有一只狗然后那个狗演得很逼真那狗死了我现在就来打开你的小本书那个狗他要演去世然后他演得非常逼真被人抱起来的时候他一动不动然后我就记得那篇笔记爆了就是有一点点爆了快到了找到了真狗家死探牛了吧对 86 个赞那是哪一年啊二

22 年吧应该 23 年 2 月 3 号那我才两年一年多已经做得很好了

继续看戏继续更新对然后那个刚刚不是说到票价这个吗然后这个 Odeon 它有一个活动就是每周四它对 28 岁以下的青年就是免费就是免费就很好然后我每次都去抢而且它是每场 100 张票就比如说今天周四是线下抢吗

不是往上抢比如说今天周四它开放的是下周四那个演出的票反正五点还是六点的时候订个闹钟去抢就可以了但是还蛮好抢的就是有的时候我已经过了好几分钟想起来去抢还是能抢到的然后反正它就是需要你证明你的出生日期是这个时间之前对对对然后就可以了

然后反正那时间我就每周都抢然后后来就是年纪过了之后我就很乖的我就没有再抢很遵守规则看着就记忆就是还挺神奇的因为我发的这些戏就当时不觉得当时是觉得我看完戏觉得很感动然后发点

有的没的突然发现居然有一天会有一些神奇的联动就是我发的好几个戏他们后来都来中国巡演就

就比如说我之前看的那个童话传奇就去年在乌镇这个戏我是真的很喜欢我在巴黎看了两遍他们寻了两次我看了两遍但是去年我没有来乌镇奇迹节然后包括今年那个少比娜在样剧场会上演真的非常的推荐每一个女人你这个播客啥时候剪出来已经演完了吧应该每个女人八号好像是看一看我尽量之前看完剪完了

对这周是演那个 Humley 腿下周演那个加油老师靠你了

然后还有一个我去年在爱丁堡戏剧节看的戏今年在乌镇 After All 接归成徒然后这个戏的口碑也很好去看的人都哭了哭得很惨像是营销后的标题去看的人都哭了每一个去看的女孩子都哭了女孩子必看你之前也在录播客吗现在还在录吗

对那个播客是跟一个朋友就是想聊一点生活的东西我昨天还看了一下我上次给播客写的那个叫什么 show notes 我感觉就全忘了感觉不是我自己写的感觉跟信息不够平衡不是就可能就可能就是人的心理变化得非常快吧

今天的我已经不是昨天的我了这种感觉很哲学又变得很哲学好的那我们差不多聊到这里之前说要录下的话我都说了吗基本都说了应该都说了期待你回巴黎之后看更多的戏我会的以后自己带戏过来嗯我努力这个很难的首先那个去院的哈哈哈

这该叫什么成足就是剧院的就是接戏的那个人就是管选戏的那个人该叫什么节目策划就是剧院的节目策划老师就是可以看看我好的就这样了好的好的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