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活死人註銷戶口 引出時隔23年的殺人案

活死人註銷戶口 引出時隔23年的殺人案

2021/5/7
logo of podcast 有声书屋

有声书屋

Shownotes Transcript

"活死人”是一個漢語詞語,指雖然活著卻什麼也幹不了。同義詞為行屍走肉、喪屍,屬於半死半活狀態。這一詞形容某些犯重大事件潛逃的人再合適不過,隱姓埋名、戰戰兢兢,稍有風吹草動,便心驚肉跳,躲躲藏藏的生活,甚至與子女都不能時常聯繫,與“活死人”並無區別。

2016年8月,一對年輕的夫妻拿著兩份死亡證明來到遼寧省建平縣派出所,要求民警辦理銷戶事宜。死者是女子的父母,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死亡日期竟然是在十多年前。

警方再一仔細核對,更加震驚了,去世的男人叫楊亮,是個被警方通緝了23年的殺人犯。

1993年5月6日晚上,楊亮持刀將受害人王川和他兒子殺害、將王川妻子刺成重傷後潛逃。

經查,案發前一年,王川讓做屠宰生意的楊亮為自己殺了一頭豬,並說好價格三百元。可事後,王川一直未付這三百元,還和楊亮因為這事多次發生激烈的爭執,結下宿怨。案發當天下午,兩人再次爭吵,楊亮氣衝衝地離開王家,晚上就拿著刀來報復了。

因為案發之後王川家人忙於救治傷者,沒有在第一時間報警,以致錯過了最佳追捕時間,後來當民警趕往楊亮家中時,他早已經不知去向。

警方以建平縣為中心向周圍擴散追蹤,半個月過去了,卻始終沒有發現楊亮的行蹤,正當民警一籌莫展的時侯,又傳來一個壞消息,楊亮的妻子和女兒突然消失不見,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

事實上,自案發後,楊亮的家人一直處於警方調查之中,但因為當時通訊不發達、技術不先進,民警只能依靠最傳統的蹲守展開工作,一不留神就讓楊亮鑽了空子。

建平縣四周有很多原始森林,一旦穿入進去,幾乎就和外面斷了聯繫,而警方要想對林子進行大範圍搜捕,根本無法做到。加之當年刑偵技術手段實在匱乏,多年來,雖然警方圍繞楊亮及其妻子的社會關係開展了大量走訪和布控工作,卻始終沒有捕捉到他們一家人的蹤跡。

而受害人這邊,王川和他兒子王羊死後,王川受傷的妻子終日以淚洗面,哭壞了雙眼,王羊當時也已成家,老婆還懷了孕,在王羊死後,就成了孤兒寡母,生活異常艱難。

建平縣不大,發生過的重特大案件數量不多,因此,這起20多年懸而未決的案子幾乎縣裡的每個民警都知曉。如今,潛逃的兇手突然死了,民警當然不會輕易相信,而是本能地覺得當中存在蹊蹺。

警方向楊亮女兒詢問她父母的死亡原因,得知楊亮於2000年春節前後在黑龍江省暖泉村患心肌梗塞死亡,他妻子于2005年在黑龍江省龍爪鎮患腦出血死亡。

楊亮女兒的說法完全沒有消除民警的疑惑,因為,2000年時,楊亮才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壯,突然患心梗的機率非常低,再者,他們是兩夫妻,死亡地點卻並不相同。

這會不會是一起有計劃的“金蟬脫殼”呢?

建平縣警方高層會商後,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在建平縣調查楊亮的女兒女婿,另一路則趕赴1500公里外楊亮夫婦的死亡地點展開調查。

民警先去了存放楊亮骨灰的領口縣殯儀館,不僅沒有楊亮的登記資訊,死亡證明上寫的死亡地點暖泉村裡也沒人認識楊亮一家。

民警帶著疑惑繼續走訪,當村民看見楊亮女兒的照片後,告訴民警說她叫張小玲,是村裡一家人的媳婦。

通過多名村民辨認,警方確定張小玲就是楊亮的女兒。顯然,她跟隨楊亮外逃至黑龍江後,在當地改了名字。

民警立即想到,楊亮會不會也換了名字隱居於此呢?但馬上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村民看到楊亮的照片後,都說不認識,大家同時反映,從沒見過張小玲娘家人。

警方來到楊亮女兒的婆家,按理說,楊亮再怎麼回避外人,也不該不見親家。果然,偵查員從這家人的表情看出了古怪,但他們卻守口如瓶,沒吐露關於楊亮的半個字。

民警沒有辦法,只得從週邊調查著手,花費一番功夫後,總算打探到一條消息,有段時間,張小玲帶著兩個兒子在外市的光義礦生活,兒子就在那邊的小學讀書。

光義礦是黑龍江有名的黑戶區,這裡很多人因各種原因沒有戶口和身份證,用著假名、化名甚至代號生活,對楊亮來說,這是個絕佳的藏身之所。

警方將楊亮兩個外孫的照片拿給校方辨認,校方找出了他們的資料,並帶著民警去了張小玲一家曾經租住的地區。民警以此為中心進行走訪,終於得到了重要資訊:楊亮曾在這裡居住過,但當地人並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只知道當年他經常與一位姓王的工友喝酒,兩人走得很近,而這位工友早在幾年前去了領口礦區。

專案組立即趕往領口,找到了王姓工友,他告訴民警:張小玲的父親叫張大海,兩人2004年在光義礦區打工時認識並成為朋友。

死亡證明上寫著楊亮死於2000年,工友卻反映他2004年還在煤礦打工,毫無疑問,張小玲拿來的死亡證明是假的,楊亮很可能仍以張大海的身份繼續存活於世。

工友回憶後告訴民警,楊亮(張大海)妻子在2005年因病去世,之後,他就離開了光義礦區,兩人也失去了聯繫。

假的死亡證明由楊亮的女兒張小玲提供,顯然,張小玲是重要知情人。楊亮的妻子離世後,女兒就成了他唯一的親人,只要他還活著,就一定會與女兒保持聯絡,警方決定以張小玲為切入點繼續偵查。

通過對張小玲通訊資訊的分析,警方發現,她曾多次聯繫黑龍江虎林市一個號碼,而她通訊錄裡對此號碼的備註為一個“大”字。

楊亮化名張大海的名字裡就有個“大”,還有,大字一般是對長輩的尊稱,有的地區更是將“父母大人”簡稱為大,那麼,張小玲聯繫的這個“大”是不是她的父親呢?

專案民警們都很興奮,覺得離解開這道跨越23年的謎題的答案不遠了……

調查確認,張小玲聯繫的“大”住在虎林市的一個農墾社區,為防夜長夢多,專案組請求當地警方協助,迅即控制了此人,可等專案民警趕到後才發現,“大”並不是張大海,他也稱從不認識這樣一個人。

民警驚詫不已,難道方向錯了?

可當民警詢問他和張小玲關係時,他稱只是一般朋友,偶爾聯繫一下,這和實際情況不符。警方結合以往一些類似案例分析,此人很可能是張小玲和楊亮中間的一個傳話者。

楊亮是殺人逃犯,他找的傳話者肯定是絕對信任的,那他肯定和此人關係匪淺,絕不會隨便找個人充當。民警遂分析,楊亮和此人的距離應該很近,甚至就在一個村。

民警悄然進行走訪,印證了這個猜測,有村民先認出了張小玲的照片,說她時不時就會到村裡來,見一個遠房親戚。

這個消息讓警方大為振奮,叫來村幹部,問明那個“親戚”的住所就圍攏了過去,確定他在家後,迅速闖入控制。

這一回沒有撲空,順利抓到了張小玲的遠房“親戚:楊亮。

楊亮被抓時,沒怎麼反抗,而是說了一句話:“23年的賬,該結了。”

歸案後,楊亮對自己當年的行為供認不諱,同時向民警表示,終於可以睡個舒坦覺了,也能回到那夢裡回去無數次的家鄉了。

快到建平縣時,民警聽到,楊亮嘴裡哼起了那首《離家的孩子》:離家的孩子流浪在外邊,沒有那好衣裳也沒有好煙……

楊亮犯案時才20多歲,正值壯年,即便23年過去,也才五十來歲,可給人的感覺卻像是六七十歲的老者,可見這一路逃亡的日子真不好過。

楊亮妄想通過製造假死亡的手法蒙混過關逃避法律制裁,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而當年一念之差不僅導致被害人家破人亡,也讓自己一家人東躲西藏,可謂是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