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不仅是一个哲学流派,还涉及心理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产生了许多著名学者和相关理论,包括著名的小说和心理学治疗方法。它在20世纪对抗虚无主义的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了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海德格尔在20世纪重提了存在问题,并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构建了基础存在论,这是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这本书对存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海德格尔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
基础存在论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理论,用于讨论存在的基础。它为研究存在提供了框架,没有这个框架,讨论存在就缺乏根基。基础存在论不仅是存在主义的基石,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如萨特。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与存在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因为存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存在者。存在者是存在的具体表现,但存在还包括许多难以定义的方面。海德格尔批评传统哲学和科学忽视了这一点,只关注存在者。
海德格尔用‘此在’这个词,而不是‘人’,是因为‘人’这个词通常从存在者的角度来定义,而‘此在’强调的是存在的独特性。‘此在’是有时间意识和未来谋划能力的存在者,能够提出存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与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也通过‘此在’得以显现。‘此在’与世界的交互方式称为‘操心’,包括‘操劳’(与物打交道)和‘操持’(与人打交道)。
‘沉沦’是指‘此在’把自己的可能性交给了‘常人’,不再主导自己的存在。‘常人’代表了一般人的行为和观点,‘此在’在沉沦中感到舒适,因为无需承担责任。海德格尔认为,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处于沉沦状态。
‘本真状态’是指‘此在’不把存在托付给‘常人’,而是自己为自己的存在和可能性做谋划,逐渐成为自己本可以成为的样子。与‘沉沦’不同,‘本真状态’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
本期提纲: 1.存在主义的轮廓 2.从现象学还原说起 存在与存在者之辩 3.基础存在论,由此在研究存在 4.此在的生存论结构,在世界之中 5.此在与物的关系 上手之物与在手之物 6.此在与此在的关系 共在 表率与代庖 7.此在对存在的领悟:“视” 8.此在与常人 9.此在的沉沦 10.沉沦的三种表现 闲言,好奇 ,两可 11.本真状态 reference: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读本》陈嘉映 《此在素描》陈嘉映 Host: • VE Contact: 知乎:伟一VE VX:vitaminEhelper VX小程序:小程序搜索 “维生素e播客” telegram频道: https://t.me/vitamineEpodcast) (内有reference内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