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认为情绪是此在的基础,因为情绪是此在存在的证明和天生的能力。情绪公开了此在的存在状态,即使没有情绪也是一种情绪。情绪揭示了此在的存在负担和负担性质,是此在存在的基本构成。
海德格尔区分‘怕’和‘畏’在于对象的有无。‘怕’有明确的对象,如害怕某物或某人;而‘畏’没有明确的对象,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或茫然失所的感觉,揭示了此在的虚无和沉沦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此在的最终可能性,因为死亡终结了此在的所有可能性,使其从存在者变为一般存在者。死亡赋予此在完整性,是此在无法逃避的最终归宿。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提出的概念,指此在本真地面对死亡而存在。通过先行到死,此在摆脱常人的沉沦状态,直面死亡带来的虚无,从而获得自由,筹划自己的生存可能性。
海德格尔认为良知是此在在操劳中产生的一种情绪,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呼唤。良知将此在从常人的沉沦状态中拽回,使其面对自己的责任和可能性,从而走向本真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是存在的重要性质,因为此在的存在结构如死亡、决心等都隐含时间性。时间性使此在能够理解死亡和存在的意义,未来在此在的存在中具有优先地位。
海德格尔用‘路’的比喻解释此在的存在,将此在的一生比作一条临终路。此在出生后被抛在路上,面临各种选择,最终所有路都通向死亡。通过向死而生,此在从终点回推,找到本真的生存方式。
这个时代不需要人的自信只需要驯服的肉体为金钱和快感所驱动的肉体当你被 know-how 的知识不问目的的手段所驱动着变得越来越简单的时候可否想过找回你的复杂维生素 E20 世纪重要思想系列帮你重构自己的复杂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维生素 E 本期是存在主义系列的第二期我们在这一期继续分享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首先回顾一下上期讲的因为时隔两周稍微多一点点可能有点忘了这期跟上期的内容是强相关的我们简单讲一下上期我们讲了存在与时间的第一部分就是这些内容
第一方面我们大概介绍了什么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起源跟发生是怎么回事然后我们开始聊了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者以及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再之后我们就开始讲《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了我们讲了此在的生存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还有此在与整个世界的关系
操心还有此在于物的关系上手之物在手之物此在于此在的关系共在还有两种状态表率和代跑还有此在对存在的领悟和常人沉沦闲谈好奇两可本真状态等等等等这些的东西到最后我们落脚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
我们如果说一直沉沦下去就不是本真状态怎么了呢有什么坏处吗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本真状态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啊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把存在与实现这本书完成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啊就是人不追求本真状态他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其实特别好因为它跟人生无意义呀得过且过呀这些问题都相关前两天我还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分享什么死猪哲学快乐第一呀什么的
对我上期说了人其实沉沦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对吧就像在家一样那么为啥非得找本真状态而不是就直接一直沉沦下去呢事实上很多人啊他们也都没去找本真状态就沉沦着其实也没咋样对吧起码看上去是没咋样都挺快乐的对吧
所以这个问题呢其实挺难回答的尤其是最不能用的就是理性回答就是如果你说你要用理性和逻辑来分析这个事人为什么要追求本真不去追求沉沦
这个你是很难说明白的因为就作为反方我可以有一万种反驳的方法怎么说都可以来说服自己或者说服他人对吧我就沉沦着因为沉沦是很简单的是一条很简单的路那我就这么瞎几步过也挺好的对吧你看常人不都是这么过的吗这个其实你要是真用理性跟逻辑来说你是讲过其他人的
但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哲学跟之前哲学的区别了比如康德他就是用理性跟逻辑来说的他用很严谨的逻辑来论证说你应该遵守道德你应该追求真理这些结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出来的就是他用的是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也被称之为理性哲学对吧
但是到了现代就是我们讲虚无主义那一期我们在讲 20 世纪现代思想的时候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向
就是从尼采再到海德格尔再往后比如说福克呀巴塔耶他们他们走的是非理性哲学的这个套路什么叫非理性呢就是逻辑不太重要了别的东西重要什么东西重要啊就是感觉直觉和情绪
大家都听过笛卡尔那句话就是我思故我在那个其实就是理性哲学的一句代表名言但是到了海德厄尔这儿他不是这么想的他认为是我有情绪故我在他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我们在存在论上用现身情态这个名称所指的东西
在存在者层次上乃是最熟知和最日常的东西情绪日常操劳活动中无忧无扰的心平气和或者受阻受益的心烦意乱从心分气和转向心烦意乱或者反之或者静留于情绪沮丧诸此类
的一些现象在存在论上并非一无所谓尽管这些现象也许一向被当作此在中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和最游离易变的东西而树枝高阁不去谈论情绪可能变得无精打采情绪可能变来变去这只是说此在总已经是有情绪的
没情绪不应同情绪沮丧回文一谈但这种长住不去的平淡懒洋洋的没情绪也绝对不是一无所谓的恰恰是在这种没情绪中此在对他自己厌倦起来存在作为一种负担公开出来的为什么不知道此在不可能知道这些
因为相对于情绪的原始开展来说认识的各种开展的可能性都太短浅了在情绪中此在被带到它作为此的存在面前来另一方面昂扬的情绪则能够解脱存在的公开的负担即使这种解脱作用的情绪也开展着此在的负担性质
情绪公开了某人觉得如何这种情况在某人觉得如何之际有情绪把存在带进了他的词
听了这么一段话其实挺长的但稍微解释一下其实我觉得他讲的也非常的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说胡塞尔把意向性当成了意识的基本构成的话那么到了海德格尔这意识或者说人的基本构成就变成了情绪人是不可能没情绪的因为没有情绪它也是一种情绪但是情绪这个东西为什么来怎么来的
作为人我们不知道也不太可能知道虽然我知道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都把情绪还原到了什么脑区什么
什么激素啊但这些只能解释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它算是一种原因但是为什么人在某种情境中会有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又是如何被称之为这种情绪的这个问题对人可就是太难了这个问题如果说是维德根斯坦说的话那一定是不可说的
因为他举过一个例子叫做疼就比如说你感觉得疼跟别人感觉得疼是一种疼吗甚至说你感觉得你胃疼跟你感觉得你脑壳疼这又是一种疼吗你感觉得痛苦跟别人感觉得痛苦是一种痛苦吗
就是在语言学来讲这些词啊比如说喜怒爱乐痛苦疼这些词的指称指的这个东西啊它是不稳定的它是有任意性的每个人跟每个人说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意思一定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这就导致了情绪其实是很难言说的自然也就不能说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了
所以我们其实接受就行吧,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论就是说,我们把情绪当成为一个我们存在的证明,一个我们天生的能力,或者说按照存在的专业名词就是现身情态,就是因为情绪存在才能在我们身上逐步显现。
当然人有无数种情绪啊刚才说的喜怒哀乐啊什么的但是只有一种是海德格尔他特别看重的这种情绪叫做畏就是畏惧的畏什么叫畏啊就是害怕对吧但是海德格尔特地区分了什么是怕和什么是畏
区别就是怕是一定会有一个对象的我怕谁你怕什么你清楚的知道你怕的是什么这个叫怕而未是没有对象的就是你找不到对象的害怕我觉得这种感觉大家可能都有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
用陈嘉应老师的话讲就是一种茫然失所的感觉就是一种空虚啊我们上一期讲了此在在沉沦的时候是感觉很开心的是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因为不用负责任对吧
很爽但是你爽着爽着突然就感觉到有一种茫然失所了这种感觉茫然失所就相当于是离家了这个世界把你抛弃了的这种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在获得生理上的满足之后可能尤其强烈比如说你吃完一顿好饭之后
或者说你吃的很撑之后或者说你打了好几个小时的游戏特别的爽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对吧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就沉沦了怎么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呼之欲出的你可以选择沉沦
但是你的情绪其实是不会放过你的在你打了游戏看了好多剧虚度了一天之后胃就会来找到你让你有一种难受的空虚的茫然失所的感觉所以说胃这个情绪它启示着虚无它告诉你了你自己这么过生活是有问题的
当然魏这个情绪我这么说好像还挺正面的但他其实是所有人都在逃避的那种情绪对吧而且这个情绪要是十分严重了那就算是病了这是一种叫做存在主义危机的一种心理疾病啊
这个时候心理学和其他能给人很多慰藉的东西就闪亮登场了他们会告诉你没关系的大家都这样总之呢就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针对这个情绪来消解掉这个情绪对吧但是这个情绪这个慰可是启示着你你现在的状态啊
他告诉你了你自己是沉沦的你有为这个情绪真的是个坏事吗真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吗或者说我们退一万步讲为这个情绪它是一个能解决的问题吗你用了很多心理疗法比如说你吃了很多抗病的药来控制你的神经系统这样你就不会为了吗
海德格尔肯定不是这么想的他把胃当成了一个此在最基本的现身形态也就是说他是不相信胃是能离开此在的你只能暂时把胃压制住而不是彻底的脱离胃那我们再换句话说如果说此在要是没有了胃
那它可能彻彻底底就不是一个磁载了说不定跟一个图灵机跟一台电脑就没有任何的区别了这样我想起了我在前些日子跟群里的和别人讨论就有一个人一心想赚钱就想当一个赚钱机器
心思都扑在了投资炒股啊这些上面当时我就跟他说了一句哎你赚了钱你又能怎么样呢你找不到你最终要做的事情你最后还是存在主义危机后来他很不服啊他说我现在这样特别好我找到了一个目标感我一点都不会有虚无感但是我当时就跟他说了别着急迟早会有的我希望你一直能没有吧
真的我就是这么相信的因为我相信人嘛我相信人的力量一个此在是不可能完全变成一个没有情绪的存在者的也不可能真的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或者说我刚才说的电脑图灵机他的生理结构他是此在就决定了他不会这样所以他的胃总会找上他的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而每个人的胃也是会找到每个人的这个情绪它督促着人们了解自己的沉沦向本真状态进行前进无论人多么厌恶这个情绪它可以通过酒精通过药物通过等等等的方式来逃离胃但最终它都会来了只不过有的人是死亡的那一刻之前他才到
到那个时候一切就都晚了于是我们就说到了死亡这其实是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能找到本真状态的关键钥匙了就是死亡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说死亡啊这其实是跟我们这个作为一个此在的一个基本建构相关就是我们都是有始有终的
什么叫有始有终啊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此在来说我们的现在的生存我们现在的状态始终是少一块的是亏欠着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定义是面向未来的存在对吧那未来不到来的那一块其实我们现在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们永远是有欠缺的
但是有一个未来对于所有的死灾来说都是一样的也是必将会到来的一个未来也是死灾的最终的可能性就是死亡海德格尔从死亡出发他认为死亡界定着死灾的整体性因为到了死亡我们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完整了死灾就再也不亏欠着了对吧
但是呢,死亡却不是一个现成的终点从生存上来说呀,死亡也是一种生存的可能性,对吧于是死亡就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因为只有这个现象才能给此在完整性所以海德格尔把这个现象详细地拿出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死亡有这么几个性质第一个呢,就是...
它不是生物学意义的死亡而是存在论意义的死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死不是指那种就是不呼吸了不心跳了那个又是在以存在者方面说死这个事按照这个道理其实说人死啊跟说那个动物死啊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在海德格尔这套生存论的逻辑里啊
是在可能性上面说死亡这个事儿呢在这套系统里死亡指的是丧失了对未来的一切可能性此在在死亡的这一刻呢就变成了一个完全一般的存在者了是这么一个现象叫死亡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是死亡是不能被经历的
这听着像废话死了啥都不知道怎么经历对吧还真不是因为有两种情况让我们此在能认为或者说以为我们可以经历死亡
第一个呢就是我们可以经历他人的死亡对吧海德格尔专门给了一节就讨论这个他的核心就问题就是我们经历了他人的死亡我们能不能真正的理解死亡呢或者说能不能通过经历他人死亡给我们这个死灾给活着这个死灾获得完整性呢他的答案是不能啊
因为死这个事情是不能代理的不能被其他人所代刨的对吧你还记得代刨这个词所以说死有一个属性啊就叫向来我属就是你看再多电影电视剧或者真实事件的死亡事件
你对死亡都不会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的因为死的不是你你没办法亲身经历死亡的那种状态第二种呢就是
那种起死回生的经历也会让人误以为觉得自己经历了死亡对吧而事实上其实很多经历之后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变得不一样了而且有很多漫画影视作品也都会以起死回生作为一个出发点
所以我认为这种经历可能算是部分的体验过死的感觉当然我也没体验过我也不太想体验所以不太知道但是这种体验呢也不会体验到死的那个最根本的特性就是这个现象对于此在来说是终结一切可能性的现象但是你看你最后又活了其实还不是没有终结你的一切可能性对吧所以它也不是真的那种死
所以说死亡是不能被经历的死是有一种我属的性质的就是我自己的死亡只有我能把阔这是第二点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死是什么呢死是一种只有自己才能经历的那种
终结了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把自己从一个此在变成一个一般存在者的一个现象而这是因为这种现象因为死亡此在才变得完整起来了这就留了一个思考题假设我们以后人也好能永生了那人还是现在这种此在吗
这个问题真的值得细想一下永生的人真的还是人吗还具有海德格尔说的这样那样的生存论的性质吗如果说不具有这些性质了那永生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此在呢
这个问题其实后边有一些存在主义的思想家回答过啊比如说波弗阿他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歧视之人物这个之后也会讲的他写过一本小说就讲这个长生不死的人啊
各位同学可以去看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后在存在主义系列里好好讲一讲但这里呢先留一个问题在这我其实也是想告诉大家祈求什么意识永生长生不老可能真的没那么美好你可以按照海德格尔的方法和这个框架来分析分析好了死是一个神万的现象我觉得刚才通过分析基本说清楚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死在的日常状态就是沉沦状态带进来我们来看看日常的沉沦的死在是怎么看待死这个现象的死在在沉沦状态的时候看待死亡其实是一个事件其实就像吃饭睡觉什么的没什么不同
你想因为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人要死对吧所以其实死对每个沉沦的死者来说并没有比今天晚上吃什么这个事更能令人烦恼一些甚至他人之死常被看作给社会带来不便甚至被看作公众应当防范的一些很蠢的事情
我想起了日本啊听说死之前都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死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你想这种沉沦状态真的是太深了居然还有人把这个事情当正面来说说日本文化好什么的我真是不想再说什么
总是沉沦状态的此在将自己隐于常人默然地看待死这个事情就像和任何事情都一样常人说啥他说啥对吧甚至此在还喜欢看别人死因为看别人死这个事情之中会有一种情绪就有一种幸存的情绪有一种幸好不是我的这种侥幸心理看着特别的刺激
所以说灾难片啊恐怖片啊大家都喜欢看对了多说一句我现在就越来越觉得微博就是一个常人的大集合啊微博热搜就是那闲残和好奇的极致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少看一些微博扯多了呀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常人来说我们可以把它把死亡当成一个很一般的事件但是问题在于
此代不管再怎么沉沦再怎么逃避再怎么漠视死亡再怎么通过看别人死来祸的那种幸存感都没有用啊因为此代总归是要死的对吧我们刚才分析了死是每个此代都避不开的最终的可能性或早或晚都会来的只有是现在没来而已
当然我知道我说到这儿很多人听了这个播客就想关了呀因为觉得晦气我看点啥不好非得听这个人在这讲死对你看看这就是常人的心态就是逃避跟漠视对吧但是你真的别关因为如何领悟存在你就如何存在而这块到了领悟存在的关键的一步了
接下来我就来回答上期留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找回本真状态海德克尔说的很简单四个字向死而生稍微复杂一点就是本真的面对死亡而存在向死而生这四个字其实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听过或者说有很多人都说过
但是我们说的这一套东西呢也是在海德格尔他的存在论以及生存论体系内的所以我们还是捅他的逻辑来讲一下会非常的清楚海德格尔说明相所而生的原文是这样的本真的相死存在可以概括如下先行到死看清楚了丧失在藏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陷于操劳和操持
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存筹划种种生存的可能性面对尤未敞开的威胁而确知他自己因负重而激起热情解脱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实际在向死存在中获得自由向死而生这四个字其实就是海德格尔生存哲学的核心
也是整个存在与时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那如何做到向死而生呢这就是我们这期播客接下来的主要内容了好的我们简单串一下刚才讲的内容啊我们讲了情绪讲了死亡我们会有为的情绪为启示着虚无
启示着我们的沉沦状态,启示着常人的存在,而死亡是此代的最终归宿,是一个完全丧失此代可能性的过程,是一个由存在而陷入虚无的过程。
同时死亡还是数几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任何人死对吧而常人就更不可能了于是在一个面临死亡危险的此在之中他没有办法把自己再隐藏到常人之中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常人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常人是察悟此人的这个时候你就只能自己面对这个事情而在这个时候此灾会感觉到巨大的胃这个很好理解对吧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是一个大学生你天天跟宿舍里跟室友一起混着大家干啥你干啥感觉特别舒服
对吧这就是隐于常人之中嘛但是突然就假设你突然肚子疼特别疼你会发现你再也没办法大家干啥你干啥你自己得赶紧去医院谁都替不了你去医院对吧这个时候的那个情绪无助懊恼都告诉你你和常人要脱离了常人做什么跟你没什么关系常人其实没卵用
但是矛盾的是等你肚子好了等你又没有这相关的威胁了可能你又回到沉沦状态了所以其实就算是生病了或者我们刚才说的有那种濒死的体验也不见得就能领悟到向死而生那如何做到向死而生呢别着急我们慢慢说因为这里海德格尔又给出了两个概念良知和决心首先是良知
良知这个词好像和道德啊善呀什么的很有关联对吧一般用的时候他说你有良知吗这种质问的语语的句
但是一说到道德跟善呢这就很复杂因为很容易就有人质疑道德是什么真的有道德吗还会有人用生物学或心理学来解释所谓道德啊或者说来解释良知比如说良知就是催产素分泌导致的会有同情心啊或者说道德就是因为进化论上的一个因素因为
有合作倾向的生物更能存活下来而导致的对吧我相信有很多人都特别相信这来的解释就是认为良知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啊
但是海德格尔的视角跟上面所说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跟看待人的视角是一样的良知这个词在海德格尔这也是存在论的视角良知是此在的良知动物的那个我们不叫良知啊既然是此在的良知那就有此在的见构在里面
良知是此在在操劳之中所生出来的一种情绪只要此在对死亡有所领悟他就会受到良知的呼唤对海德格尔认为良知呢其实是一种声音一种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这个其实也很有现实感对吧比如说经常采访一些见义勇为的人啊他们都会说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是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我应该怎么做我就去了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海德格尔说是一种把此在从常人中拽回来的声音它的原文是这样的此在迷失在常人的公论跟闲言之中他在去听常人本身之际呢对本己的自我却充耳不闻了倘若能把此在从这种充耳不闻其自身的迷失状态中带回来
当然是通过他们自己那他首须就需要能找到他自己那个充耳不闻的自身的他自己那个在去听常人之际而充耳不闻的他自己必须要去打断去听常人这就是说必须从此在本身给予他自己一种听的可能性
这种听将去打断去听常人我们经常会去听常人会说各种各样的话呀而常人是因为是此代的沉沦状态他会把此代当做一种物一种器物用具可以管理结算的东西他们经常会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此代举个例子啊比如说生活是桩经营啊爱情就是开公司啊
可能会盈利可能会赔本啊而良心是什么呢良心的呼声不就是要从这种日常生活及由此而生的这种日常解释来把此在收回吗也就是说我们寻找本真脱离这些常人的 bullshit 的关键就是要去倾听良知的声音
这里海德格尔的学说就跟古希腊的学说不谋而活了在他们的学说里啊真跟善永远是挂钩的求真的就是行善但到了现在科学就不是这样对吧因为我们把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我们还在宣扬一些什么技术中立呀科学无善恶这样的口号但是真的无善恶吗真的应该无善恶吗海德格尔当然不这么看
而在他的这个存在论里面真跟善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我们倾从良知的号召才能找到本真我们通过善才能找到真那良知做一种呼唤他到底呼唤了什么他说什么了呢海德格尔说严格的说来无呼声什么也没有说出
没有给出任何关于世间事物的信息没有任何东西可能讲述所以所谓的良知的呼声啊其实是一种沉默一种预示着虚无的沉默良知只在且总在沉默之中
但它非但不是无意义的而反而是意义非凡的沉默于是海德格尔又跟维德根斯坦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又不谋而合了维德根斯坦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这句话在这边就有了海德格尔的版本良知永远是沉默的
那我们在说良知是一种呼声一种声音的时候还是得有个主语对吧到底是谁在呼唤海德嘎告诉我们了发起良知呼唤的是有畏的情绪的词在自己就是那个无家可归的词在那个茫然失所的词在被抛在世的无依无靠的那个词在
是在世界之中赤身裸体的那个存在这是和常人是完全不同的是陌生的那个此在当然也是我们每一个此在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所以其实感受到良知是个蛮痛苦的事情因为它是有味的情绪在前面的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被安慰喜欢那些继续沉沦在那些有慰藉作用的东西但你沉沦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其实就远离了良知良知的出现把此在从常人之中给拖拽出来了让此在面临着自己的可能性这必然导致的一个事情就是此在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海德格尔写的是罪责但我不觉得这是个什么罪而且罪责这个词太宗教了所以我倾向于把它叫做责任此在接受了良心的呼唤就明白了自己要为自己的可能性负责当然此在也要为其他的此在因为是共在所以也要为其他的此在负责
上期我们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就是如何领悟存在就如何存在对你还记得吧那也就是说此在一旦领悟到这一点那此在的性质可就变了它就不再是那个沉沦的此在了而是向可能性展开的此在了这个展开的突出表现就是此在下了决心
决心这个词我觉得我不用太多讲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决心的那个意思但是注意这个决心是良知唤起而良知我们刚才分析的不是什么特别愉快的事是跟未相关的
其实这个也就是判断你到底是真决心还是假决心的一个方案就是假设你要是觉得这个事很好玩很有趣你就是要去做你下定决心要去做你说的这个决心十有八九可就不是真决心真决心是那种由未而起的不择不做的感觉因为如果不做可能这一生就在虚无之中度过了
令此在下定决心的绝对不是开心啊也不是什么兴趣而是责任海德盖尔的话就是罪责责任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是你的使命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过啊但是一旦有这种感觉千万不要再自我安慰啊自我放弃啊这真的就是你找回本真的路
于是此在在决心中走向了本真的道路这就是如何做到向死而生这个问题的全貌了我总结一下首先你要领会死亡的意义然后找到胃的情绪通过胃唤起你的良知再通过良知坚定你的决心从而脱离常人回到本真
我们中国古人有两句老话啊一句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就跟死、畏跟良心是相关的对吧还有一句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向死而生了对吧这两句话其实跟海德格尔这段论述非常的相近啊
事实上海德格尔也是一个很喜欢看中国古典思想的人跟别人辩论的时候也经常引用老子跟庄子所以他真是个博学家跟全才像死而生这个事呢听着感觉很鸡汤但是厉害的就是海德格尔他是从存在论的角度说也就是说这些推论都是存在论的这个更大的环节中的一部分
这样的话他的说服力跟其他的浓度可能就非常的高了而且你很难反驳对吧因为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就是有人通过死亡获得了决心然后通过决心而活得向死而生的一切那些看透了死亡的慷慨赴死的英雄们和那些做出伟大成就的伟人们
或者说维德根斯坦这个和海德格尔同年出生但是从来没跟海德格尔对过话的伟大的哲学家就是这么度过他本真的一生的这个具体可以听我之前做的那期节目维德根斯坦传导读啊本期我就不再多叙述了讲完了《向死而生》其实这本书最主要的也是我最想讲的部分就完成了
后面呢这本书后面就是海德盖尔对时间这个事情的讨论他把时间性当成了存在的一个可能最重要的性质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啊因为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存在论观点上的名词比如说此在啊操心啊死亡啊决心啊向死而生啊这些其实都暗含着时间性的
比如说死在这个词吧,死其实就是有现在的意思,对吧?那现在这个词可不就是形容时间呢?再比如死亡,死亡是此代的终结,终结这个词是不是也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在时间的视野上,我们将可以进一步的细化基础存在论,完成对一般存在意义所做的探讨。
那什么是时间性啊这个其实我们又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可以来表述比如说生物学里我们可以用衰老这个特征来显示时间性对吧物理学更别说了时间性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是一种可以被速度跟引力影响的一种性质而在基础存在论理时间的定义呢是这样的
存在着的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我们把这样一种统一的现象叫做时间性存在着的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这个其实跟此在的定义非常的像就是此在就是所有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在当前的一个显现对吧我们把这个叫做存在的时间性
这个定义跟之前说的生物学啊物理学啊都不一样但是和一个学科很类似就是经济学经济学得看时间呢其实是为了分析现在对吧我举个例子一个很经典的经济学的问题你在未来一年之后可能获得一百万元那经济学就会告诉你这一百万这一年之后的一百万元啊它现在值多少钱
这个东西叫做折线对吧海德盖尔这个定义呢其实跟这个很像就可以理解成折线从这个角度分析此在和存在的那些生存论的结构其实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一个视角在这个视角底下过去不是重要的现在深度都不是重要的未来是最重要的因为将来的存在所以才有了折线对吧
所以才有了现在所以这个视角其实是将来决定了现在而一般说的时间跟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东西是不一样的那个被海德格尔称之为非本真的时间视角
我们日常说的都是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将来,对吧?比如说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这话我觉得大家可能听着再正常不过了,经常说,但是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有问题啊?按照存在论的时间观,这句话应该这么说,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现在才会去做什么样的事?海德·挂尔的原话是这样的,
将来在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性中具有优先地位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性的首要现象是将来在非本真的时间性中将来所拥有的地位才有所改观但仍以某种方式浮现出来我们刚才也分析了所有人最终的将来其实都是一样的对吧就是终结可能性就是死亡
所以因为时间性呢,死在才能理解死亡理解死在的可能性是面向那个终结的站在时间性的角度下,我们再来分析向死而生这个理论会更清楚一些你可以把我们所有死在的一辈子想象成一条临终路
大家出生就是被抛在这条路上然后就开始向未来前进刚开始这条路是直的因为没有分叉因为我们没有什么选择你想你刚出生你有什么选择但是前进着前进着这条路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分叉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选择路要怎么走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决定了我们往哪个分叉前进
后来分叉越来越多呢很多人就自然的放弃了思考放弃了进行选择就选了常人就是大家都走的那条路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沉沦状态但是当此在走在这条路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个分叉所有的路最后通向的终点都是一样的
都是那个终点就是没有路的终点就是终结了死亡任何路它最后都会慢慢收敛到死亡这一点上那这个时候呢人就会畏但是有的人会明白通过畏他就会知道既然终点一样那人生的意义就不是去到这个终点而是在这个路之中
这个时候他就看透了整条的临终路他可以从终点往回进行推演一直推演到他现在这个状态那他就完全的明白自己应该走哪条路了而从终点向回推演的这个过程就是向死而生当然这个推演的过程可能会有失误
也有可能推演出的结果就是长远走的路就是最好的一条路当然也有可能不是但是不管怎么说你这么推演过了你时刻是依照这种思维方式而生活的这种向终点前进的方式就被称为本真生存海德格尔非常喜欢路这个比喻他把自己的一些文件汇总
然后出版了一本论文集叫做林中路又把自己的一些演讲稿汇总起名叫做路标这用意其实是很明显的他想他的书能在每个词在走自己路的时候都当成一个路标就竖在路边这个路标就指引着本真的那条通路
而我也希望听过这期播客的人我这期播客呢也有一些路标的效果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以及认识到海洛戈尔和他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但是其实这本书他没写完啊我们现在看到的呢只是半本
在这本书的最后几段他问了一堆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他还没有回答解决的但是至少是写这本书的那个海德格尔他是相信我们是可以通过分析时间通过向死而生了解存在的意义的
那自然我们作为此在能了解存在的意义也可以通过对这些的分析了解到我们自己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这里就等着我们去慢慢的发掘好的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本期跟上期都是在对《存在与时间》这本书进行一个内容简介
当然不可能替代大家去读孙爱心这本书而且因为时间的关系关于时间这份的论述我还讲的是比较少
我希望这个播客和这本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影响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因为一般人也不可能因为听了两个小时播客或者看了一本书就能有什么帮助但是起码有一个人是被影响了这个人就是让保罗萨特
他看完《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他从这本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人的生活发展出了举世闻名的存在主义并将存在主义变成了社会的一大运动这就是我下期要讲的内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