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 【木木美术馆】:黑红也是红,线下业态如何运营流量|对话林瀚

#7 【木木美术馆】:黑红也是红,线下业态如何运营流量|对话林瀚

2023/11/12
logo of podcast 卓见

卓见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孙婷婷
张卓
林瀚
Topics
林瀚: 我最初只是一个艺术收藏者,后来与妻子共同创立了木木美术馆。随着美术馆的发展,我们发现单一的艺术展览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全面的文化生活体验。因此,我们开始打造木木艺术社区,将艺术与商业、生活方式相结合,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成都的木木艺术社区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它不仅是一个美术馆,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地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 我们与国际顶级的艺术机构合作,引进高质量的展览内容,同时也注重与本地文化的融合,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社区。我们希望通过木木艺术社区,让更多的人接触艺术、了解艺术,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 在运营模式上,我们采取轻重结合的方式,与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合作,获取项目的整体运营权,并引入与我们有共同价值观的品牌。我们不追求快速扩张,而是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力求为观众提供最好的体验。 张卓: 木木美术馆从最初的私人收藏展示空间,发展到今天的艺术社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文化活力。木木艺术社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文化机构借鉴。 孙婷婷: 木木艺术社区的模式,将艺术与商业、生活方式相结合,是一种创新的尝试。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也能够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我相信,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木木艺术社区的模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木木美术馆的盈利模式,从最初的艺术收藏和展览,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艺术社区。节目中,林瀚分享了木木美术馆从单一美术馆到综合艺术业态的转变历程,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推动艺术商业和艺术社区的发展。
  • 木木美术馆从单一美术馆发展成为综合艺术社区
  • 盈利模式转变为艺术商业和艺术社区模式
  • 通过艺术推动商业和社区发展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回到卓健本期的嘉宾是林汉他的身份是木木美术馆的联合创始人这是国内一个非常有流量的民营美术馆在北京和成都都有自己的业态同时他和他的老婆晚晚也是在社交网络有非常多争议的一对夫妻具体争议我们在节目里就不展开了不了解的听众可以去社交网络看一看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和林汉想聊一聊他的生意林汉和我们说他也希望以主理人的身份认真聊一聊木木木木靠什么赚钱怎么运营后续如何规划包括我们也非常直接的问他由他个人产生的争议对木木这个品牌有哪些影响每个人都有表述自己的权利当然也要对自己的表述担负责任

卓健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尽量不带任何立场偏见去展现每个嘉宾是如何思考商业思考世界的本期节目录制于 9 月因为种种原因 11 月发布大家好我是孙婷婷美国专利圈我又回来了很高兴重逢虽然停更了挺久的但是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非常有意思也有争议的嘉宾可以这么介绍吧

主要是有争议是吧并没什么意思但是很有争议那个李翰同学我很好奇你怎么做自我介绍啊自我介绍那个但一般外面都这么介绍说这个这个人是完完全老公对那个最近说要网盘网盘网盘式不是网盘式网盘式啥意思啊就是

玩玩老公嘛就是已经把我的名字朋友之间好棒好是你灌灭灌等于灌姓罢了对已经现在都被那个已经那个不能提姓了原来还能留个姓啊现在开玩笑哈就是大家好哈那个我是木木美术馆的创办人也是木木艺术社区的创办人林汉还是得认真听我来说一说对

网上那个东西都是真大朋友们都是你亲眼看见的那一幕幕对吧节目纯属虚构我有时候看网上那个东西就觉得

天呀这是我的故事会吗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发生这些事我觉得特有意思就是左脸想笑右脸想哭已经再看一看这个面摊了我们言归正题吧我们还是一档非常严肃的这个商业类节目我们今天跟林汉去录这么一期播客其实主要还是想跟他聊一下

他作为一个艺术社区的经营者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先从这一趴开始从你们在成都新开的梦艺术社区开始这个社区应该是你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个社区为什么从北京快到成都为什么去做一个这样的

重的资产去运营其实这个事呢还是得回到 2014 年之前因为在 2014 年之前的时候我那时候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收藏者然后喜欢艺术喜欢看展览然后做点收藏

后来就我跟我现在那个我跟我老婆认识了嘛然后就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说应该去做一个机构那时候其实连机构啊这个概念都没有呢就是觉得在美国有好多美术网可以看

在国内呢也不是说没有美术馆就是博物馆其实挺多的因为它其实还是跟现在这个主流的这个博物馆推崇的它是民国以前的艺术基本上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基本上看到的是一个

历史上的艺术或艺术史上的艺术但是呢其实从国际的版图看就战后艺术或者说当代艺术今天的艺术它其实是一个更占有核心地位或者更站在舞台中心的一个传播艺术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吧

包括我们去可能博物馆去看也是当代美术馆会看的比较多当然也从大都会这些看的也比较多但是回到国内呢当时觉得这一方面呢跟自己做的事业有关一方面也是一个市场空白那我们就想通过这种归纳总结的方式把自己的收藏和国际上一些有意思的展览能结合起来

然后那时候就推出了木美术馆但木美术馆那时候还是很早期的时候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就是我们的预约一天只能 15 人 20 人但后来发现来的人非常多就是一开就马上就会预约满了然后我们就逐渐扩大直到 2016 年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安迪沃霍的展览那展览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七五八那条街就是都已经站满了来了可能有五千人吧像个演唱会一样非常壮观我们那个时候就心里有一种想法就觉得这个从一个兴趣可能会变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事业并且这个事业它

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绝大多数人它是有价值的很多人会因为这个事业的发展

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变得更有意思会变得更有意义也就是说通过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个事业它是与更多的人与这个社会与这个国家是有意义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有了就是说加深版木美术馆做的更全面的一个想法

当然这个中间种种我们可以暂时先跳舞一会可以回来再说回到成都的这个项目它已经是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具有一定体量然后在一个城市中它扮演着一个更它占据了一个更中心的舞台它不单单是一个美术馆

而是一个年轻人或者说也不能光说年轻人因为我们来的观众里也有很多年龄比较大或者说是对美好生活更有向往的这群人群里面他们这是他们的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他们都选择

来到这里然后参与这里的一个城市的这种变化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木木美术馆到木木美术社区所做的一个事情它已经覆盖了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的生活而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运营单一的一个艺术馆到运营一个综合的这种艺术业态大概要分几步走或者说大概筹备了多长时间其实成都这个项目我们筹备了三年那如果算上我们在东城龙四的这个项目因为龙四这个项目是 19 年我们最早开始落地这个孟宫艺术社区的概念就是从一个美术馆

其实怎么可能要回到可能这个 16 年做安妮温后的时候大家想想那么多的人来看展览然后我们那时候连喝杯咖啡的地方都没有买杯水的地方都没有然后大家说买个什么衍生品想把这个东西带回去没有我们那时候就觉得可能这其实这个需求它是一个整体

他到这里来看个展览看个两个小时出门喝点东西是个很正常的需求然后这个展览喜欢他想买点东西回去这是个很正常的需求

我们就以此为原点去展开了通过艺术去推动艺术商业推动艺术社区的一个发展所以在龙富寺的这个时候我们其实你看当时邀请了金 A 金 A 就是做精酿的啤酒 Arabica 那个时候在北京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店然后还有江进酒做那个 Lifehouse 我们觉得开完展览大家

听你哥喝一杯放松一下这也是纳入的一部分周围还有很多像苏苏啊烟井堂啊那个时候就是都是这种比较时髦的餐饮然后比较有意思的生活方式但是那个时候呢还是一个颗粒比较粗的一个一个一个模型木木是社区的模型然后慢慢的通过

这个龙富士积攒的经验我们觉得我们有可能接入到一个更大的一个体量因为彭市它正在被这个互联网的这种辩解所掏空吧就是它负面的一部分很多好的城市中这个核心的这个项目都空出来了

然后没有人去运营也缺乏好的内容那我们觉得这个对于我们是一个好的机会所以成都这个项目也是因缘而生吧就是其实那个时候全国邀请我们的项目非常非常多我大概可能去了得有十个城市这还是我

认为就是我觉得这个城市可能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的基础或者说是观展人群的可塑性的基础我才去看然后一个城市像成都我们可能看了得有三四个项目

然后最终选择就是在这个人民公园正对面这个市中心的地方去做这个事情嗯在思考这个比如现在你们已经升级叫木屋艺术社区了在整个思考这个艺术社区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大的概念可以尝试呢对其实艺术社区是什么它首先它和人和城市结合的会非常紧密我刚刚提到就是

比如说 20 年前我们去说一个城市的核心的地方你说像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去谈你这都给我我来做人家大嘴巴的给你抽出去了人家觉得你有病然后但是到了今天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这种核心的地区的商业的业态或者是地标型的建筑

他们都很为难他们有他们的中年危机或者说他们有他们的发展的受时代冲击的一个瓶颈他们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其实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实际上是从城市的软件开始出发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认同这个概念就是城市实际上

除了硬件以外他需要软件就是就跟巴黎有埃菲尔铁塔有罗浮宫但他也有蒙娜丽莎对吧他有这些重要的艺术作品他是需要软件他需要人文他需要活动他需要婷婷姐去火人节火人节一个沙漠里没有硬件硬件都拆了都黄土一把那

软件都可以足以支撑到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所以

其实越到科技发展啊越和呃他越能把我们精神的东西体验出来人们越愿意把精神的这个产品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东西去去讨论去参与所以我们因为做内容已经做了十年的时间而且我们把握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机遇啊

我们和国际这些机构和国内的这些机构我们做了很多独立的研究和合作我觉得他们是一个优质的内容和题材是城市所需要的那么城市需要就代表了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需要如果这个城市里的人和这个城市都

期待有一种新的血液和内容注入进来的时候那么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和内容它不是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被取代的不是谁像硬件一样传个施工队搞个

这个建筑师无论是好的还是一种错的就给咕噜咕噜的滚起来了他不是这样他更多的是需要级别需要认可因为在艺术行业的这种认可它其实是一种经验性的或者是一种

积累型的他并不需要说我怎么样跟谁他其实是一种长久的信任就好像顶级的画廊跟艺术家合作是不需要合同的这大家就很匪夷所思了在一个商业社会他们这种代理关系不用合同那我们跟很多国际的机构比如说你看大家知道我们跟泰特合作跟大英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合作我

我们和国内的这些比如说这个这个秋辞研究院合作等等大家觉得他们做过这个事做得不错口碑挺好然后学术上研究也做得比较认真那我们做过霍克尼那很多艺术家就说他们都跟霍克尼做过合作

我们跟版本容易合作那这样大家就会形成一种共识那我说的这种共识它其实是在一个

更专业的领域里面是在一个小的学术圈子或艺术家的圈子里面啊他不是放大到大成点评上那你要到这个层面上那我们就又有了另外一面这个就我们刚开始说的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就是一个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一个机构因为大家觉得搞学术的嘛应该这个在这个呃

呃一个研究所里他们都不出来然后把成果移出来就是一个轰动世界就不像我们天天呃发微博呃发抖音搞直播然后蹭流量这个所以这个我觉得其实是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吧嗯哎那我好奇最初你们怎么去说服像安妮霍霍这样的艺术家是跟你们合作的呃其实我们跟早期跟安妮霍霍这个展览的合作呃

也是因为我们在美国实际上跟这个这个艺术机构的这个 director 实际上是有私人关系的我们

做机构是个年轻的机构但是做藏家实际上那个时候在国际上大家讨论度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中国原来的藏家都一说起来好像都比较成熟比较中年比较老前锋对 欧马尼对对对刘那个刘什么刘一千嘛对对对

对都是一个年轻小伙对年轻的就是那时候出现了实际上是大家标注嘛就是叫这个 new generation collector 一代中国年轻一代有几个人包括像陆寻啊这个创办 021 的周大为啊我我们啊所以我们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吧然后那时候一说呢我们创办的私人美术馆

国际上对中国的好奇心其实我们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对于东方热当然是这种考古实际上已经是他们的一种社会精英层面的或者是清谈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其实

并不是主流话题但那个阶段很有意思是你看我们都开始收藏国际艺术家的作品然后有这么一批人然后也是有国际教育背景然后突然大家冲出来了那机构就愿意和我们这些人可能打打交道然后安迪沃赫那个展览我们提供的一个策展思路是叫在就是

战后艺术的这个 New Media 新媒介其实 Andy Warhol 做了很多的艺术形式吧我们展的那个就是关于早期影像早期宝丽莱还有

还有一些符合性材料算是艺术装置比如银云的枕头等等所以这些东西它对于影响美国那个时期或者影响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

他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即便在美国也没有机构从单独的视角切入去做这个事情的一个展览然后他们突然觉得你们这几个年轻人找的这个角度还挺有意思的不是说就把安迪沃霍弄出来就跟麦当劳进中国一样名字特大然后大家没吃过

他们有他们的独立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的看法那么那个时候我觉得他们说那行那就做这个事情吧然后很快就做了意料还是就是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没有想到有那么大的而且我觉得那个时候说实话就互联网的这种平台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嗯

就是对于这样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也是稀缺的是稀缺内容那时候抖音和小红书还都比较小的量了对所以一下推出这个大家觉得啊这个太太轰动了大家都都来了都参与进来呃它是一种呃

它是一种活动它不是光一个看展览是大家一种城市中风势你自己之前其实是从藏家开始的嘛然后后来变成经营一个

美术馆变成经营一个艺术社区这里面你其实你的思维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藏家你只要有一定的什么一定的这种经验认知什么的但是你当你去经营一个社区的时候你就变成一个经营者你要考虑他怎么去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有一部分是倒逼出来的因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从小红书抖音的平台上去看大家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你够不够大

就是大家越来越喜欢一种航空母舰式的一种生活体验就是我到这个地方把我包罗万象的生活全部都加进去就导致就是很多小的东西就活不下来了

对吧你做很细碎的不能说细碎吧就你做很品质化很那个什么的但是你最后你就你很难生存因为有人体量足够大他足够可以用这个体量去去碾压你那其实美术馆啊

也是这样而且它不仅是中国这样比如说我在日本东京我很喜欢的美术馆叫 HARA 圆美术馆我几乎去东京每次我都要去看那美术馆那美术馆很小还没当顺义别墅区一些人别墅家里大呢

但是他就做的特别精致特别好特别特别有人味咱这就关了因为他到那儿那咖啡厅完了然后就什么都没了你就费了费半天劲到他那儿然后你看不了一会儿然后你就说咱吃一口啊喝一口啊没地儿就买点东西对吧约上几个好姐妹

所以这个事也给了我们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一个警醒吧就是我觉得在这十年你看这些大的机构除了

这些有钱的这个公司他们都开始在建自己的美术馆了然后动不动就是这个顶级的建筑师然后动不动就是七八千平米那你说这个东西对于公众对于还没来及就是了解这个就我觉得就是说大多数人我们还我们一说这个艺术还是

现代主义停留在现代主义还一说就是无论是西方的现代主义还是中国的现代主义审美的这个这个风向或者趣味的时候你让大家怎么去分辨这个东西这个教育的时间留没留给这个这个绝大多数人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很很冷酷的一个事情就是

所以大家一看觉得你看木木这个好几千人来看这展览一天大家觉得不是说单靠我们整个因为我们也是在一个时代的进程之中我们也认为伴随中国文化复兴的这个过程这是一个它是个必备的形式但是不能在体量上吃太大的亏所以

我们就在做这样的一个工作因为我觉得从一个美术馆的发展你变相的最后要去和像芳草地像和 K11 像和这样的机构你去同台竞技然后甚至

像什么太古物理什么都开始在做艺术那大家说这个艺术好不好我先放那儿再评价但是人家好玩啊你到人家那儿人家那儿对吧人家约三四个人人家约会人家家庭聚会人家带小孩人家觉得这一趟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

这是客观的这个大家出行的这种复杂性的一种需求那么如果我们可以从内容端反向去导这个事情而且事实来讲我们有这个条件因为大家都在请我们去啊就是很多城市说哎你来吧我们给你那个都给你改好了你进来做啊

那我觉得我们有这条件而且那时候一说话很吓人的就说我们昆明了五万平米太吓人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小的体量开始试一试那么成都这个体量它是一个对于我们就是具有尝试的风险的可控性但是又具有发展的拓展性

事实证明成都他其实做出来之后我这不要脸的说我觉得应该是非常成功我们现在每天来我们这个项目上来分享学习的人非常多我觉得大家生意做的也不错我们自己的美术馆也很多人去看而且我觉得给成都这个城市回馈给成都这个城市一个好的东西在

在一个市中心老市中心我三年前去那儿的时候那地方还都大杂院什么都有我觉得今天这个项目又漂亮也卖座也挣钱又给城市输出一个好的文化内容这不是老百姓想看到的吗这不是一个对于创业者想看到的吗这不是城市的管理者想看到的吗它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所以我认为它还是在很多的城市它也具有这种可复制性它是有机会的就是任何的东西它都是两面性就从规模来讲其实也不必刻意的回避因为规模它那么程度上也代表了这个影响力和包容性就是它有更多的承载的可能性那么那也就意味着会有更

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虽然他们不一定是所谓的专业的艺术用户或者很先锋的艺术用户但是我觉得里面核心是是否在这里面有我们所坚持的独特的品质理念和风格

那么让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在这里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想象实际上它也是一个艺术慢慢的破圈和深入到人民的就是这个大众的生活中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比自发形成的小众的小众要大众我们比规模化的成熟的商业地产组织下的这种

商业地产这个产品要小众要个性化所以我觉得它一定因为我觉得我们的需求随着大家的认知它一定是往这个垂直化的这种产品中去做细分的越细这个工作大家的其实大家的需求你比如说就以我自己为例吧

我觉得如果没有一般的什么事我真的很难再去一个现在大家可能熟知的那几个大的商业地产项目里面去跟朋友聚会吃饭喝酒聊天啊

我觉得大家可能的需求不同了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去看一个展览然后顺便再去做一个什么有很多人是有我这种需求的而且家庭尤其一种新的家庭他们其实很多人是我想去看看展览我想为一种体验去买单它有点像比如 80 年代电影院慢慢步入到生活里面的时候

我去电影院看一看我不一定非得买一个产品走我买一个体验走也是很好的一个事情那比如说当你运营这个社区的时候我们现在是什么样一种运营模式跟他们合作然后你整个社区我们还是很关心他的一个运营模式就是我们会整体和政府去初期的时候或者是地产开发商我们去谈一个整体的项目就是作为大家可能理解的一个小型的或者中型的

艺术商业地产的一个项目我们会整体的把项目通过一种模式和政府和地产开发商给它拿我不特指成都这个项目因为我们现在别的城市也正在进行可能我们不是说把它拿下来或者说我们不是把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反正我们整体是要到这个项目的整体或者绝大部分的运营权然后我们再去挑选什么样的品牌和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什么样的品牌是他们在他们的领域和赛道里除了产品本身的优质以外他们有

那比如说是不是以后我理解像 Andy Warhol 这种就可能在北京做完在成都做

或者在下一个年的城市其实很多人觉得美术馆你说你有什么成本其实美术馆做展览是最大的成本就是我们运作一个展览长则两三年短则半年一年然后你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你做成一个展览项目之后

过去就过三四个月这就没了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把它循环起来就我们具有多城市而且我们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建筑其实在设计之初的时候是考不到这个点的所以它在它不完全相似但是它这个结构上是有一定相似有一定的相似度的这个对于我们做巡展是提供了一定便利性的然后也大大降低了展览的成本

那刚刚说到这个艺术展的破圈因为我相信办艺术展的人他没有不希望破圈的啊那大家肯定都尝试了各种方法那你觉得比如木木来总结下来最关键的几个点是什么呢或者在中国的这样一个目前的阶段来说哪几个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呢我觉得首先来讲就是

从开始之初这个事情肯定还是因为创始人晚晚他的流量是比较大的然后我们其实一直大家你看很多人呼声很高说晚晚做美妆做衣服做什么我们其实

就是有这个顾虑虽然可能有一个行业可能能立刻高效的挣到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觉得这样因为艺术尤其是从 14 年开始这个过程到 16 到 18 19 在很多人的心里它其实还是一个可能更

更应该是小众一点更应该是别涉及到一个庞大的群体然后创始人的身份更简单更纯粹一点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过去的这个时间里面还是把绝大多数的我们个人的流量注入到这个美术馆之中但是呢事情是从可能 18 年之后开始有了转变就是随着我们的展览越做越深入我们和国际的这个合作机构的这个水准也越来越高然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然后木木逐渐成为了一个可能连通世界的中国的一个民营机构的一个代表无论是针对艺术家还是针对这种国际的美术馆另外呢就在木木展览像我们过去推出过像 Nicholas ParteyLuca Saruda 包括中国这几个重要的艺术家的各展群展

这些人都已经成为全球当代艺术之中年轻一代中的核心力量那么大家就认为我们在选择艺术家展览和对于艺术家推动的这个事情上具有了一个很强的能力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就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所谓的从开始的这种网红型美术馆变成了一个更严肃更专业更具有一流展览水平的一个一个展览机构

其次呢你像我们的这些展览里面我们的这些艺术家能获得这些艺术家的青睐和这些艺术机构的青睐也是不容易的啊也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啊所以呃在国际方面和国内像我们跟这些呃国内的像北京大学呀呃

刚才也提到过像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就是秋色研究院等等我们还跟一些别的美术馆也有些合作其实这些现在已经变成了宝贵的财富了大家有可能一看你的展览内容我就已经要来了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我单从内容切入进去对于我已经是一个具有很有吸引力的这个机构了

我们可以聊聊下一段他正好自己 Q 到了流量这个事情自然的过渡自然过渡到流量这个事情最初你也提到说你们会来自于主力人的流量包括你自己现在也是有很大的流量就是

这个流量前期到底确是让这个美术馆从零到一这个过程很快那后面你觉得现在看来有部分是像你说有反噬的这种对我觉得我们从零到一的这个速度是也是也借助这个流量的过程但现在我们实际上自己也在消解这个因为现在我觉得我们时常就是说这个要进行这个自我审视就是说

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或者有什么地方说出来的一些话伤害了一些人或者说是甚至有些误读但是也要看到就是说可能整个的这种环境的变化它实际上也是非常快速的我们怎么样在一个快速的环境的变化之下也调整好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的所谓的流量

能够更合理的应用在现在的这个我们所做的这个事业上我觉得问题是这样就是比如说现在我觉得你的身份肯定是一个艺术社区的主理人他还是一个经营者但是比如说你微博上或者有些你社交媒体上发的东西吧他好像又偏一个真实的老公或者是

就是这种这种一个 KOL 所以你这个没有区分是吗对其实我觉得这个事也很有意思就是说你在做展览你在做艺术社区的过程中你也不可避免的再去学习再去了解这个艺术中最核心的那个部分到底是什么那

求真求实的这部分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核心价值

所以你越在这个事情上往前走实际上你越难避免或者你越难做一个纸片人我觉得我们也在改变也在做调整就是尽可能程度的在做一些事在表达一些事情的时候不会去伤害一些人因为有的时候很真实真实在一个

你面向侮辱人的平台的时候他并不智慧他可能会带来一些伤害可能这个伤害是双向的可能是对你自己的也是对别人的对因为真善美这里面真不代表善和美是对实际上因为你在经营一个公司经营一个商业体的时候你自己本身的包括晚晚的这种个人形象也不属于你们个人了应该属于你们的这个

艺术社区它是品牌资产的一部分我觉得我们已经从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我说的话今天说的话并不代表他说的不是真话只是有的真话说有的真话不说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这几年给我的一个很深的一种

一个意义吧比如说像你刚其实我们之前也沟通过你觉得你的很多言行说完之后也会给企业有一些伤害所以你就现在就选择说我更成熟的去面对社交媒体但实际上这里面你会觉得你个人来说是非常难受的状态吗我觉得我越来越不会了

我觉得人成熟或者是在无论站在企业发展角度还是个人的发展角度你越来越能体会其实有的时候其实你不光是为了你自己你越来越理解更多的人了但是只是这个更多的人的那个范围那个边界线应该停留在至少是还愿意去对真相有所

好奇或者有所想去了解的这个人群体之中因为现在在我看来有一部分人完全只是为了造谣为了发泄为了不满但是我觉得我也

我也试着去理解但我并不能接受但我越来越清楚这事是怎么回事他可能也不是完全就是我可能只是他想象的一个符号一个图像或者某一种他的不满

我觉得如果到这个层面上我觉得我越来越能去理解这个事情我觉得在过去尤其这一两年的过程中我们的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觉得也让很多的人越来越了解我们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彻底讨厌你或放弃你他可能彻底也就不关注你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去抗争其实说实话

我觉得不能说是抗争或者大家说是自证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个我觉得我们有些事情就是真是到了这个非常匪夷所思的地步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会替自己说一两句当然这些事情还是要说给那些对真相试图想去有所了解的人很多人根本就不在意他只是要让你吐一口口水

向你图一口谈那我觉得这些人可能就不是我最要关心的那些人但是我觉得在我们这个动作之下我们还是让很多人知道原来这个事情是这个样子经历了三年的疫情我们找到了这个我觉得就是我们不依靠任何人完全靠自己

在最艰难的条件之下在最高高的一个互联网的一个环境之中我们也走过来了而且今天我们一切都变好了

一切都让有新的人在了解我们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慢慢的因为我觉得那些事情很多它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它就有一天会被大家所看到大家也会有一天会意识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企业到底在坚持什么你在做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于是创业了有九年这个过程中

你自己的复盘和思考是什么你坚持了哪些东西确实你也放弃了哪些东西我觉得我们这里面就是从物美书馆到木木一时社区我觉得首先这是我们推演出来的一种运营模式在今天看来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操作和发展的这么一个模型

我们中间其实试图自己做过一些东西就是把一些内容业态自己去做但后来发现这个不是一个最聪明的办法所以我们现在放弃了就是干脆不自己做其实我们从引入 Arabica 开始就是一直都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找到这个行业比如我要做咖啡

我就要挑这个行业里面可能最有潜力的最能发展的然后属性上可能更偏文艺的但我觉得就是说你不是专业做这个的你就得找专业的人来做

你可以参与投资但是你就要别自己插手做的太深你自己觉得特好但实际上术也有专攻所以你看之后我们其实有很好的机会比如自己推出过咖啡品牌或者是什么我们除了美术馆的商店以外其他的就都要找好的人来做我们自己就觉得这个事情就是弄不了这个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而且呢我们过去也考虑过就是完全这个

用这种重资产的方式来投入整个的项目就是以很重的方式但后来也把这个想法放弃了用一个轻重结合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情你觉得在全球范围内因为我也看你经常会逛在全球哪些艺术馆或者艺术社区的模式给你启发最大我觉得它是一种综合的吧就是我觉得因为西方它的发展规律你今天去看任何一个

你都不会觉得他这个模式上让你觉得有多先进但他就是这个运营的这些细节在这里面的这些人这些事儿你觉得每一个都是值得你好好学习的每一个点他就是他呈现这个面貌就还有点像一个

德国机器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说这个东西你看起来它没有什么先进的但是人家就是组装起来特棒你拆除每颗钉来的特好我觉得这就是我们需要去做的我们要在每个螺丝钉上花力气要把它们连接起来要花力气

听听你去了也去了不少那种城市目的地你觉得木木的整个模式给你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首先就是确实在艺术产业上中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从最简单的数据因为我们也会去做一些收集就是说我们就说是就比较一线城市来说中国的一线城市其实单城市的这个美术馆数量

是平均下来是小于 100 个的但是在国际上的这种一线城市实际上都是超过 200 个的单城市而且实际上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是超级大城市是吧然后所以算到人均的话实际上可能它就差了几十倍就是一个美术馆所对应的常住人口那么

中国的一个美术馆对应常住人口是几十万那海外的一个一线城市的美术馆对应的常住人口可能就是一两万人所以它其实这种人均的差距是更大的

那我觉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量化实际上就可以说明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可以走那我前两天在美国的时候正好跟林涵打电话那么她听说我在旧金山她就执意让我一定要去这个 MOMA 去看一下那么我也去了我当天第二天早上我就去了然后去了之后我是从楼顶开始往下看的那么

我觉得它整个的这个建筑包括它对光影的这个运用然后实际上是在一个它的空间使用还是比较紧凑的然后它整个的这个策展我觉得它整体的这种这种空间的氛围和风格然后你在不同楼层穿梭的时候它每个楼层的主题是不同的但是你又能感受到某种连续性

然后他策展的这种很多的细节小到一些标签上面的文字包括对作者的介绍以及对这一个楼层的主题的一个阐述其实是会让你感受到策展的人是在用非常极高的一个水准和非常用心的这样一个态度在做的就是实际上我觉得好的一个展它也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它让

欣赏的人在其中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超出里面作品之外的更多的感受和感动吧那我是希望这种美好的感受可以让更多的中国的这种

用户和大众可以体会到我相信这种感受一旦体会到其实它是不可逆的你会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东西然后它一旦看过虽然不能吃对吧不能花不能用但是它会在你的灵魂里面留下一个烙印那它就会让你的灵魂变得不一样你可能会将

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想象力你会多留心一些美好的事物那实际上我觉得它会给人带来积极的能量比如林汉你认为艺术对人意味着什么就是艺术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我们看看什么就是现在马斯克啊看看他们做的人街人脑那个接口看看现在这种就外星人吧我们就暂且给他亏难

就我觉得就这个时代会给我们以一种

就是那种就是飞跃式的发展就是我觉得如果在今天呢我们还要再去讨论我这句话可能不代表所有的人它可能代表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大家还在去讨论馒头米饭包子的时候其实很多人可能对这个事情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

就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觉得艺术是就是未来世界的馒头就是未来世界的干粮它是最核心的我们的需求的一种东西但是你说它是什么我可能说的悬一点就是我觉得对于解除了这个

基础的生活的这些人大家都很难避免的在去追求所谓一个概念追求真理的一个概念真理是什么真理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是大家总要往一个地方去

因为我们在吃饱了喝足了之后我们都试过人不可能就瘫在那人不可能就吃完了然后翻个白眼就在那歇着我们总是要去向一个什么地方这个去向一个地方是一种刚需我们怎么证明它是刚需就是因为我们试过

去向相反的方向或者待着都行不通这是每一个人的当虚我们一定会去向这个地方但艺术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其实是真理的某一种形式的显化吧或者是某一种真理的不同的一种形态模样就是

因为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或者是说我们所去追求一样东西它一定会变成某一种形式去让我们试图去靠近它比如说就喜欢唱歌那你就追求最极致的有人就喜欢玩一种东西有人就喜欢

但是艺术对其实艺术它其实是一个大的范围概念它什么绘画雕塑这些很多东西都可以囊括在其中就是我们对于物质欲的某一种追求到突然有一天大家会突然发现我想追求一个别的东西所以它是刚需即便是比如说我们这个 Stussy 大家说 Stussy 那是美国潮牌

那潮牌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流行文化是什么那流行文化它从什么人群中展开出来的那大家还这个接下来打呢闹呢拍球呢然后还枪战呢突然有这个街头文化变成了一种对于社会对于这个个人的一种

这个精神上的一种呈现那就跟我们去看柏林墙我们去看很多有一些的涂鸦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我的一种精神升华的体验的过程那苏西就是从这里面走出来的

文化品牌大家觉得我穿一个 stussy 就是跟我过去买一个漂亮衣服时尚品不一样就代表着我一种态度对吧我对街头涂鸦我对宣传这个表达的一种态度那比如 Padegani 啊

那我就很钦佩这老板他对吧人家挣这么多钱人家夸捐出去了人家对这个登山对吧人家对这个大自然的这种敬畏的态度那人家对啊人家人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一个人对于这个自然世界的一种态度那我觉得高度是很高的他我我可能不能企及人家高度但是人家这个品牌在我的店里去开很多人买 Palgonia 的人花

我认识穿牌的高年很多人

他们是因为这个文化现象把他们聚拢在一起了那我就说他们面对的人群他们的属性他们的不同但您知道我拒绝了多少

有钱的土豪品牌说我就到你这来我拿钱砸你那不好意思我不要你你别来我不喜欢就是说你你这个背后就是任何的精神价值都不给我们社区里的人提供然后你就是我这奔香啊我这最好吃那这个这种我的选择性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