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在1644年面临三条主要选择:继续效忠明朝、投降满清、或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明朝已亡,效忠明朝无实际意义;投降满清涉及民族矛盾和历史恩怨;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则相对容易接受,因为李自成是汉人政权,且吴三桂与大顺军无直接冲突。
吴三桂最终决定不投降李自成,主要因为他得知父亲吴湘被李自成的人索要20万两银子,并担心全家遭遇不测。此外,李自成对明朝官员的追赃政策让吴三桂感到不安,认为投降后可能自投罗网。这些因素促使他改变主意,转而与满清合作。
李自成在处理吴三桂问题上犯了几个关键错误:首先,他轻敌,未向山海关派遣嫡系部队,仅让投降的唐通镇守;其次,他未及时安抚吴三桂,反而追赃索款,激化了矛盾;最后,他未重视满清的威胁,忽视了关外清军的动向,导致在关键时刻被清军突袭。
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合作是通过书信往来达成的。吴三桂向多尔衮借兵,声称要为崇祯皇帝报仇,并许诺事成后分土酬谢。多尔衮心知吴三桂的真实意图是投降,但仍热情回应,许诺封他为藩王。双方心照不宣,最终在清军支援下击败李自成,吴三桂正式降清。
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初期协助清廷打击李自成残部和南明势力,坐镇云南。然而,随着康熙削藩政策的实施,吴三桂最终选择反叛,提出“新明讨鲁”的口号,试图为明朝报仇。他的反叛最终失败,成为其一生中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今天我们还是继续古史春秋这个专辑。前两期分别说了魏忠贤和崇祯皇帝,然后说到明朝亡了。关于明朝灭亡,我觉得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吴三桂。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