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古史春秋】(13)一场让皇帝都头痛的科场舞弊案

【古史春秋】(13)一场让皇帝都头痛的科场舞弊案

2024/11/15
logo of podcast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馒头大师
Topics
馒头大师: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发生一起大规模科场舞弊案,牵涉考生、主考官、地方官员甚至两江总督噶里,最终在康熙皇帝的亲自裁决下,查处了大量贪腐官员,但案件过程也反映出当时官场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斗争。 该案起因于江南乡试放榜后,考生发现榜单上多为富商子弟和官宦之后,认为考试存在舞弊行为,遂聚集在贡院门前抗议,并通过各种方式讽刺主考官左碧帆和赵靖。 两江总督噶里下令逮捕抗议考生,进一步激化矛盾。江苏巡抚张伯行则向康熙皇帝上奏,揭露科场舞弊,并与噶里展开权力斗争。 钦差大臣张鹏和奉命彻查,查明了陈光奎、吴弼等考生的作弊手段,并发现一条复杂的利益输送链,但碍于噶里的权势和自身难处,未能深究。 张伯行坚持彻查,并再次上奏弹劾噶里,导致两人同时被革职。康熙皇帝在得到曹颖等人的密报后,对案件进行多次复审,最终判决结果为:陈光奎等作弊考生处以绞刑,受贿官员斩立决或流放,噶里革职,张伯行革职留任。 噶里最终因毒害生母而被处死。此案暴露了清朝官场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体现了康熙皇帝打击贪腐的决心。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江南乡试引发了大规模的考生抗议?

考生们发现榜单中大多是扬州有钱的盐商子弟或官宦之后,尤其是吴弼和陈光奎这两个不学无术的人竟然金榜题名,引发了考生对考试公平性的质疑,最终导致上千名考生聚集抗议。

考生们如何表达对考试舞弊的不满?

考生们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不满,包括用白纸遮住“贡院”二字,讽刺考试背后的金钱交易;将五路财神抬到孔子像前,讽刺考试为财而举;创作讽刺打油诗,以及对联贴满辅学大门,其中一幅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直接讽刺主考官左碧帆和副主考官赵靖。

两江总督嘎里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嘎里下令逮捕闹事的考生,试图通过武力镇压平息事件。然而,他的强硬手段反而使事态升级,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嘎里作为康熙的红人,凭借其特殊背景和权力,试图掩盖舞弊案的真相。

江苏巡抚张伯行在舞弊案中采取了什么行动?

张伯行直接向康熙皇帝上奏,汇报了考生闹事的原因,并强调考试存在舞弊行为。他坚持彻查此案,要求将两江总督嘎里解职调查,最终与嘎里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

康熙皇帝如何处理这场科场舞弊案?

康熙先后派出钦差大臣张鹏和、户部尚书穆和伦等人调查此案,最终在三审后做出判决:陈光奎和吴弼被判处绞刑,赵靖、方明等人斩立决,嘎里降职,张伯行革职留任。康熙亲自裁定案件,确保清官得到保护,贪官受到惩罚。

这场科场舞弊案反映了哪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这场舞弊案揭示了科举制度中的腐败链和利益输送问题,反映了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被不公平手段剥夺的困境。它引发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也暴露了清朝官场中的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

Chapters
1711年江南乡试放榜,结果引发了考生们的强烈不满,因为榜单上大部分是富商子弟和官宦之后。考生们聚集起来抗议,质疑考试舞弊。两江总督噶里下令逮捕抗议的考生,加剧了事态的严重性。
  • 1711年江南乡试放榜结果引发考生不满
  • 榜单上多为富商子弟和官宦之后
  • 考生抗议质疑考试舞弊
  • 两江总督噶里下令逮捕抗议考生

Shownotes Transcript

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形式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谈面未来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我是馒头大师今天我们继续《古史春秋》这个专辑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件关于作弊的事就像黑夜和白昼一样有些东西生来就是如影随形比如好事和作弊自隋唐开科剧以来各式各样的作弊和舞弊屡禁不止那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 1711 年是农历的新茅年

这一年的九月初九是江南乡市放榜的日子那天在江南贡苑的门外围的都是前来看榜的考生乡市三年一次是读书人官场入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十年寒窗苦读今朝一榜揭晓大家都心有忐忑屏息等待然而这张榜单贴出来没多久人群就炸锅了

为什么因为大家发现重榜的名单里大多都是扬州有钱的盐商子弟或官宦之后尤其是其中一个叫吴弼和一个叫陈光奎的是远近闻名的顽固子弟不学无术大字不识几个这次居然也是金榜提名一千多名考生很快聚集到了江宁辅学和江南贡苑门前开始一场宣泄不满情绪的行为艺术秀

有人把贡月两个字用白纸遮掉了一部分远看成为了叫卖完因为贡先的贡的这个繁体字与卖的繁体字很相近遮成卖完呢讽刺这次考试背后有金钱交易有人把五路财神抬到了辅学名轮堂的孔子像面前讽刺这次考试是为财事举就是财宝的财财务的财

有人当场做了首讽刺打游诗能行武者是门称贿赂功名在此行因为这次考试第一道题目就是《论语》里孔子说的能行武者于天下为仁义这个武者原来指的是功宽信敏慧而考生用来指金子银子珠子古鞍绸缎而更多的人是将各种对联贴满辅学的大门口

其中有一幅对联相当的出彩上联是左秋明两眼无珠下联是赵子龙一身是胆为什么说这幅对联出彩因为这次相识的主考官叫左碧帆副主考官叫赵靖所以叫左秋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左秋明是写左是春秋的相传双目失明而主考官左碧帆据说也有演技月卷工作多交于副主考官赵靖

至于赵敬之所以说他是一身势胆的赵子龙自然是讽刺他敢收取贿赂明目张胆的舞弊考生质疑考试不公主副考官先后被揪出来这也是必然的那么左碧帆和赵敬到底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先放到后面再说先说说这两个人是何许人也左碧帆是广东顺德人是康熙十二年的晋氏做过扬州之父相当于正厅级干部

赵金是福建闽县人是汉陵苑的编修按他的资历大致是个处级干部这两个人都是金官受康熙亲自指派来主考江南会市可谓是唯一重任寄予厚望为什么呢因为江南历来是人才辈出之地也是商家富豪聚集之所所以一方面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各种利益关系又盘根错节

来主考江南乡市一直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跌到坑里如今一千多名考生闹事无论最后如何收场作弊反而照进深知这次考试肯定是捅娄子了不过就在两位主考官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新消息传来了两江总督嘎里下令逮捕闹事的考生准备判他们聚众闹事和诬告

按理说读书人虽然是两袖清风但是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更何况闹市的人基本上都是秀才在清朝秀才可以免除摇曳见直线不贵所以很少有人敢有那么大的胆子一声令下武力解决那这位两江总督嘎里又是什么来头呢来头确实不小

嘎里满洲正红其人是清朝开国五大臣和和里的四世孙随康熙亲政嘎尔丹深受康熙赏识而嘎里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他的母亲是康熙的奶妈凭借这些特殊关系嘎里是一路青云直上从内阁学士升山西巡抚再升户部左侍郎

虽然嘎里任官期间生命很差贪腐成性但无奈他是抗戏眼前的红人所以最后一路安然无恙的升任两江总督清朝最高级别的封江大吏总督是清朝最高级别的封江大吏官拜正二品若按今天的概念来看嘎里至少是正部级干部如果挂个兵部尚书这样的头衔可以算是从一品那就是副国级的干部了

这件事原本是考生怀疑考试有毛利而聚众宣泄一下情绪现在嘎里将他们逮捕入狱事态无疑进一步升级不过虽然嘎里是两江总督总管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的军政名物但在事发地江苏省还有一个全省一把手那就是江苏巡抚清朝的总督和巡抚是一对关系微妙的存在

论级别两江总督至少是正二品而江苏巡抚一般只是从二品但从实权来看总督虽然可管数省但侧重在军事而巡抚虽然只管一省但侧重民生等方方面面实权在握关键是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都是向皇帝直接汇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巡抚买总督的账是勤奋如果不买账也可以说是本分

那这个江苏巡抚叫张伯行偏偏是个不买账的储他一封信直接写给了康熙皇帝康熙很快就收到了张伯行的奏书作为江苏省的行政一把手张伯行在奏书中首先汇报了这次江宁闹事的大致情况以及背后的原因考生质疑考试不公平并且强调这件事如果不妥善处理恐怕要生大变

张伯行的奏书放到康熙案头没多久主考官左碧凡的奏书紧接着也到了左碧凡作为官场老手一看事态升级就知道情况不妙更何况他听闻江苏巡抚张伯行已经上奏更知道已经师不我待在官场上混先让上级领导知道有这么回事和等上级领导来问有没有这回事完全是两回事但左碧凡的奏书颇有讲究

在他的奏述里他承认这次考生闹事是考试确实可能存在舞弊行为还直接点出了他猜测的人选考官王约宇那是荣之县的知县还有方明是山阳县的知县这些人他说他们可能收了舞弊陈光奎的贿赂报他们取得公民但是除了这两个人左逼反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只是说自己失查是有责任的

引起那么大的名分,难道只是考试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吗?难道只涉及到两个小小的考官吗?康熙捋了捋胡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如果在两个人中一定要选一个人相信,康熙肯定相信张伯行。张伯行,河南兰考人,康熙 24 年近视,素以清廉和刚正不阿著名,著名到连康熙都知道他。

张伯行当初做江苏暗查使也就是江苏巡抚的手下的时候因为政治而受到当地官场排挤结果南巡的康熙一举任命他为福建巡抚任职两年后再调任回江苏巡抚成为江苏省的一把手要知道当时的两江总督正是嘎里

康熙急匆匆把屁股还没坐热的张伯行从福州巡抚任上调回江苏一督一服用心克制不过康熙收到张伯行和左碧帆的这两份奏疏后暂且都先放到一边因为他还在等自己的专属渠道汇报江南如此重要之地皇帝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眼线

果然康熙等的两份密报马上就到了一份来自江宁制造曹颖一份来自苏州制造李荀曹颖作为曹雪芹的爷爷他的势力和实力也为大家所熟知而李荀是曹颖的大舅子这两家亲戚把持着最附属的江南和苏州两地制造产业链同时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不间断为康熙汇报江南地区的任何风吹草动

在曹颖和李荀的汇报中这次的科场考试风波案原因被坐实了那就是绝对存在舞弊行为到了这个时候轮到康熙拍案而起了镇秦镇爱民 50 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胆子这样大的奸臣贼子给他们这么搞我大秦的江山岂不是要完很快康熙就亲点五银殿大学士张鹏和作为钦差大臣奔赴江苏省彻查此案

张鹏和四川岁年人是一个比张伯行青年的名气更大的人因为品行端正刚正不阿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等人这样一个大清官作为钦差大臣去调查这场江南科厂舞弊案康熙觉得是很有把握水落石出的然而康熙还是想简单了

11 月底,青菜大臣张鹏和抵达扬州,会同嘎里和张伯行以及安徽巡抚梁士勋进行三堂会审。几轮审问之后,大致情况就明白了,陈光奎是两怀言商,和副主寡官张静以及山阳县知县方明关系很好,陈光奎有钱之后就想弄个官玩玩。

考试的时候陈光辉将枪手事先写好的文章埋在自己考试的隔间里考试的时候挖出来抄写在卷子上这里其实你听也听出来了还涉及到了考题提前泄露不然他怎么能事先写好然后呢他再在考卷上写了标记照进让考官认出标记直接中去

而吴碧是烟伤之子她玩的就比较大了脱了层层关系包括找到了荣之县的知县王约宇等人打点在考试里找了隔壁的考生做枪手光这项花费就花了 5000 两银子然后抄了答案写了标记最后中取这里面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个是张鹏和为了保险起见审问前还专门考了考这两位新进局人

结果无必连两句三字经都背不下来而陈光奎的百家信赵钱孙李四个字只会写一个钱字另一件事是他们的考卷上约好写的标记是其实有三个字大概他们想暗示你们懂的后面还有两个字猫腻至于受贿人从赵进到王元宇到方明虽然几经狡辩但最终都对自己的受贿事实共认不讳

此外还审出几个其他有作弊行为的重剧考生然而有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在摸清行贿关系链的时候主审官们审出了一条复杂的利益输送链吴碧说她曾经通过各种关系给上任安徽巡抚叶九思的家人李奇三百两黄金而李奇说将金子转给了现任安徽布政时马易兹的家人宣三儿

那马一兹呢就是那场考试中的提调官负责封路送卷这些事宜那他的仆人宣三说自己没有拿到过这个钱总之一条线索都来转去这笔巨款总是缺了一大块不知道去了哪里而就在这个时候审问现场的两江总督嘎里忽然震怒下令要对证人李奇叫夹进钱口就是指尖上心

那一旁的张伯行赶紧制止你这是要疯啊这是要当庭杀人灭口吗正当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怒目而视的时候真正头大的是朱雌会神的钦差大臣张鹏和张鹏和不是傻子就眼前这些证据他就知道这件事和两江总督嘎里估计难脱关系如果没有他点头应云借赵敬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拿钱舞弊

而主考官左碧凡也不会假装不知早就上报了但张鹏和也不是奸臣他确实刚正不恶而且他之前还非常欣赏张伯鑫但是他还真的不敢动两江总督嘎里因为自己有把柄捏在嘎里手里张鹏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茂成在安徽淮宁县当支线恰好就是嘎里的管辖范围

之前张茂成和嘎里有过节嘎里一度曾威胁要取张茂成的性命如果在这件事上得罪嘎里儿子可能会有大危险而且嘎里毕竟是康熙面前的红人母亲又是康熙的奶妈现在又没有铁证那如果扳不倒他岂不是得罪了权贵所以按照张鹏和的意思这个案子就查到这里吧行贿人我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受贿人就到赵敬为止

但是江苏巡抚张伯行却坚决不同意科场舞弊非同小可老子要挖的就是这条利益链必须一查到底于是一场科场舞弊案升级成了两个风将大利之间的战斗在会审之后张伯行的奏数很快放到了康熙的案头上

这份奏疏的主要内容就一个两江总督嘎里很可能卷入了这场科场舞弊案受贿金额可能达到了五十万两白银张伯行要求将嘎里解职调查还没等康熙缓过神来嘎里的奏疏也到了

在这份奏述里,嘎里一共参奏了张伯行七大罪状,除了诬陷诽谤之外,其中比较严重的一条是,当时刚刚被康熙严令销毁的记录大量翻清复明事实的南山集是在苏州刻印的,而张伯行作为江苏巡抚就驻扎在苏州,知情不报,还和为此书作序的房包关系非常好。

一个说对方受贿一个说对方包庇偏偏这两个人还不是一般人一个是江苏巡抚一个是两江总督都是封疆大吏这样的督俘之争传出去岂不是一笑大方所以康熙也恼火了一拍桌子你们两个人都给我解职

调令到达据说张伯鑫和嘎里在完成解职手续后走出衙门时还互相看不顺眼来了场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打架嘎里还被张伯鑫踢了一脚在地上打滚而此时的康熙还是要依靠自己的眼线将您制造曹颖他的一封密报又到了在这封密报中曹颖基本上是三方各打 33 大胆

说张鹏和只查细节不想涉及都府之争想做老好人说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嘎里社会但包庇他的人可能是有的说张伯行没有掌握证据就乱说很可能是公报私仇曹颖在密报中的一句话说到了康熙的心坎里说都府二臣不体贴慎中安静保护突破虚名各为己思护起捧党殊无大臣之体

什么意思呢就说这个两江总督和这个巡抚啊这两个臣子一点都不体贴圣上只是想自己博虚名各为己思互其捧大完全没有当大臣的样子康熙摸了摸胡子心想对啊你们两个国家干部这么闹一点都不想想我大清的脸面也不想想朕的脸面

根据曹颖的这份密报康熙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或者说他也有意在身边大臣中传达这样的口风就是嘎里是有能力的但小杰有亏张伯行很清廉但办事有时候也糊涂这两个人都有问题事情快点解决吧为了快点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决定再派一个人去查于是曹颖总督贺寿又启程赶往扬州

第二次会审多了个贺寿少了个嘎里和张伯行其实还少了个人就是安徽巡抚梁世勋他早看出这个案子不好审称病不来了二审呢还是张鹏和主审所以主题思想还是想尽快双方拉合然而在二审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蹊跷事有一个关键证人知道会经去向以及承担拉皮条作用的金线之线程天立忽然上吊自杀

而且家属说他是因病自杀没有受到威胁苍蝇立刻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康熙康熙密令安徽巡抚梁士勋调查陈天丽的死因因为金线是属于安徽管辖那之前还称病的梁士勋立刻是生龙活虎但派人调查了几天之后只能是无奈回报说整个江南司法系统从领导干部到监狱走卒都是嘎里的人他们守口如瓶一句话也问不出

但这样的回复其实也多少说明了嘎里与陈天丽之死的关系了此时立这场舞弊案发生已经过去了半年了全国都喘得沸沸扬扬再拿不出审判结果恐怕是交代不过去了张鹏和无奈之下硬着头皮拿出了终审结果舞弊绞刑陈光奎赵敬方明王约宇马义兹等人冲军流放左闭番革职嘎里官将一级张伯行革职

审判结果一出上下哗然老百姓们认为如果赵敬方明他们作为考官受贿的事实认定那应该是斩首啊怎么才冲军呢而张伯行既然是和嘎里相互攻击那为何判的罪是不一样呢一个是官将一级另外一个就革职了那这个审判结果让康熙也很不满意一方面康熙也觉得张鹏和把那些案犯判得太轻了另外一方面他又觉得把张伯行判得太重了

在嘎里和张伯行两人之间其实康熙本来是有点倾向于嘎里的但就在审理过程中康熙有一次在宫中正好碰到了嘎里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奶妈康熙顺口就问起了嘎里这个人怎么样是否和张伯行有什么个人恩怨呢万万没想到的是嘎里的母亲没有包庇儿子而是说了不少嘎里憨脏妄法的事情

康熙听完以后长叹一声其母上耻其心其罪不容诸矣就是连他的母亲都为他的行为感到羞耻啊他的罪真是罪不容诸啊而在张鹏和判案之后曹颖的密报也来了说这件案子恐怕是没有办妥啊人心难服于是康熙拍板决定三审

三省的班子彻底换人了主省的官员是康熙清典的户部尚书穆和伦以及工部尚书张廷书两个人风尘仆仆赶到扬州的时候已经是康熙 51 年的 7 月了离案发已经过去了 10 个月了三省的班子上任后又把所有的罪犯和证人重新提审一次没过多久就做出了新的盘法

陈光逵当时不仅仅是夹带就是考试作弊携带有关材料而且还参与了会买考官所以应该和吴碧一样处以绞刑赵敬方明王曰渝这三个人犯罪证据确凿刘放肯定是清了判斩立决至于嘎里和张伯行还是维持原判前者降一级后者革职

穆赫伦和张庭书自认为是领会到了康熙的意思可惜他们只领会到了一半嘎里还是判轻了张伯行还是判重了果然判案意见交上去后康熙对参与科长舞弊案的人员判罚并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嘎里和张伯行的判罚评语是是非颠倒怎么办呢死神

不过这次四省康熙不再派新的勤差大臣过去了而是下令九卿沾世科道会同使公据据实在走

这次康熙也算是长了个心眼在官人进行审判之前他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先拉拉拉风向他说薄刑拘官清廉嘎里操守朕不能信若无薄刑则江南必受其眷屑己伴矣此护参一案出遣官王审为嘎里所治只不能得其情再遣官王审于前无益而等能替朕保全清官之意使证人无所依据则还与生平矣

意思就是说张伯行不会受贿我是信得过的嘎里的操守我不敢打包票这一下你们听懂了吗办案人员自然是听懂了但是他们又凭什么得罪嘎里呢于是会审的结果是应将嘎里张伯行拒革职但地方必得亲政之源方不一类百姓张伯行是否革职留任福后胜才一个皮球又踢还给了康熙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康熙也只能撩起袖子自己上了亲自裁定嘎里革职张伯行革职留任康熙 52 年正月新茅科场案的终审结果宣判除了张伯行革职留任和嘎里革职与之前三审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陈光奎最终还是从轻判了绞尖猴不知道背后又使了什么手脚至此拖延了长达一年半的这场舞弊案终于落下帷幕

张伯行后来被康熙调到了自己身边做到了户部上书张鹏和后来也回到了中央做到了吏部上书这两位姓张的都在 1725 年去世张伯行享年 75 岁张鹏和享年 77 岁而那个嘎里在那场舞弊案结束后不久就出事了可能是心生怨恨可能也是有旧怨嘎里居然伙同自己的弟弟色乐奇以及侄子甘都在自己的母亲的食物里下毒

母亲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做出这种事就禀报了康熙顺带报告嘎里的妻子纵容干儿子干太毁坏了别人的房屋康熙立刻下令刑部查证结果情况属实刑部给出的建议是嘎里处以凌迟之刑妻子绞刑弟弟瑟勒奇和侄子甘都斩首干太流放黑龙江

康熙基本同意了其他的判罚但还是念了一点和嘎里的旧情允许他在家自尽妻子从死财产充公好说完下面进入馒头说事件清朝著名的科场舞变其实一共有三场除了康熙皇帝的这场新茅科场案之外还有顺治帝时期的丁游科场案以及咸丰帝时期的悟武科场案

若论人头落地的数量以及被牵涉到的最高官员的级别这场新茅科场案都算不上第一如果勉强要算的话大概是属于涉案金额最高那有人按当时的米价算折合到现在大概至少这个舞弊案的资金要到上亿元但这场科场舞弊案却依旧很有代表性那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舞弊行为背后是一连串的利益链以及触目惊心的腐败链

自隋唐开科举以来,统治阶级碰到科长舞弊案是有一个打一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会有各种妥协和退让,但总的态度和原则是不变的,甚至是要有几颗人头落地的,杀一儆百,不然不足以平民愤。因为科考舞弊不是一个简单的舞弊,这事关所有寒门弟子改变命运的通路被堵上的问题,还是被人用不公平的手段堵上的。

人不怕穷不怕苦但怕的是他们意识到他们再努力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怕的是连他们认为最公平的机会其实都是不公平的一旦这样的事情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潮水般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无论过去和现在对于考场尤其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些考场作弊政府应该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惩罚和打击

不然含的真的不只是考生们的心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曼德大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