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是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邀请担任溥仪的老师,推荐他的是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脉。庄士敦在1919年2月取得英国政府同意后,赴北京经过多轮会谈,最终签订合同成为溥仪的帝师。
庄士敦没有像传统中国老师那样强迫溥仪学习,而是通过诱导兴趣的方式教学。例如,他通过给溥仪带来水果糖,讲解西方化学工艺和机器流水线,激发溥仪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庄士敦最初只是溥仪的英文老师,后来逐渐得到溥仪的信任和礼遇,官阶从二品升到一品,并被赐予御花园的养性斋居住,成为唯一一个可以进入紫禁城的外国人。
庄士敦发现溥仪有近视后,坚持为他配眼镜,尽管遭到内务府和皇室的强烈反对。最终,溥仪自己决定听从医生建议,庄士敦请来美国医生霍华德为溥仪配了一副近视眼镜。
庄士敦认为中国人的辫子在西方人眼中是“猪尾巴”,并鼓励溥仪剪掉辫子。溥仪最终自己剪掉了辫子,随后紫禁城内约1500人也跟随剪掉了辫子。
庄士敦希望将溥仪培养成一个有科学知识、进取精神和理想的君子,既能做虚君,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他并不希望溥仪沉迷于复国的迷梦,而是希望他能适应现代世界。
庄士敦在紫禁城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务府的腐败和官僚体系的阻力。他多次揭露内务府的贪污行为,并推动溥仪整治内务府,削减开支,清点珍宝,但最终遭遇了建福宫大火等事件。
庄士敦利用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在各国领事馆斡旋,最终帮助溥仪逃到日本领事馆。尽管他试图保护溥仪,但溥仪后来前往天津日租界,庄士敦对此感到失望和生气。
庄士敦认为溥仪是出于对祖先的敬重和对孙殿英盗墓事件的愤怒,才决定前往满洲。他无法干涉溥仪的决定,但对此感到矛盾,既希望溥仪有自己的天地,又担心他成为日本的傀儡。
庄士敦在苏格兰买下一座小岛,建造了一座大房子,并在其中设立陈列馆,展示溥仪赐予他的朝服和物品。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穿清朝官服迎客,并在屋顶悬挂大清龙旗或满洲国国旗。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馒头大师,我在喜马拉雅频道主页,上架了我的一些主要讲给孩子们的音频课程**。 比如“馒头大语文伴读·小学版”,从1-6年级,每篇课内文章都给孩子们进行了知识拓展;比如给孩子讲《论语》、哲学、《三字经》的课程,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原典进行了有趣的、生活化的解读。 你们可以点进我的主页,查看这些课程,期待大家的反馈!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我是馒头大师。 今天我们继续【晚清风云】这个专辑。 话说,很多中国读书人自古就有一个崇高理想 不是当官,不是发财,而是成为“帝师”** “帝师”,自然就是皇帝的老师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如果一个外国人成为“帝师” 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