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半醒 VOL.07 宗教指北的西行 Part2

半醒 VOL.07 宗教指北的西行 Part2

2019/8/30
logo of podcast 半醒

半醒

Shownotes Transcript

▌ **文稿版本 谢谢你收听半醒。我是膘哥壹眼。 这是一档和我的微博一样,不负责任缺乏人设,可以聊故事聊旅行聊电影聊情绪的音频节目。因为我狭隘的以为,在这个世界, 活在真相里的人,睡不着。活在梦想里的人,醒不了。 所以我想试一试用这档声音,和你保持半醒。

▌ 上一期,结束在恒河边乞丐。 其实远不止恒河,几乎可以在印度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破衣烂衫,蜷缩在街头巷尾的乞丐。大约除了德里,其他城市的许多地方,也都能遇到腌臜的街道和破败的楼房。 上期说,大约他们不论生命质量,内心都已经找到最为平和的状态。 伸手乞讨不会为不耻感到羞耻,露宿街头不会为风寒感到心寒。 所以印度的穷困,是一个客观问题,也是一个心境问题。 上回聊到的奈保尔,他的判断是,穷困是最能体现印度精神的一个面向。他说,穷困对印度人来说,未必可耻,甚至当他们看待穷困的时候,会带着某一种圣洁的情感。 奈保尔大概推演了几个角度: 首先,知名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基于印度教,把印度人分为高低贵贱四个等级,以及一个被规定为完全不可接触的社会极限底层族群。 所以每个等级的人该做什么事,能过怎样的生活,都被严格的规定。虽然印度独立之后,种姓制度被废除,但这个分级制度已经和印度人的全体意识合为一体。就算进入现代的生活,我也依然会遇到印度导游向我会炫耀他的种性。种姓这种古老又深层的社会暴力。在现代依然主导着印度,决定着现代的权利食物链和社会歧视链。 奈保尔的另一个角度,还是来自印度教。印度人怎么看待苦难?在印度人眼里,今生的苦难是在给前世还债,所以如今的苦难超级公平,因为前世造了孽,今生就值得去品味这个苦难。而且印度教崇尚苦行,他们觉得苦行使人解脱,能摆脱轮回之苦。 经过数千年的印度教的洗脑,印度人不妄想不追求更优质的生活,认真品味当下的苦难,用苦行使自我解脱。所以当面对极贫困的生活,他们内心的自我世界是超级安定的。在他们心里,这个世界的苦难是真的公平,贫困是真的圣洁,反正,今生的修行都是为了来世能投生在更好的种姓家里。 所以,有一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是国家承载了幻觉,还是幻觉成就了这个国家。这种诡谲的民族性,让这么极度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没有国民抗争,顺顺利利度过了数千年。 ▌ 宗教好像总和欲望管理有关。 克久拉霍是个例外,闻名遐迩的性爱寺庙群在这里映着下午三点的日光熠熠生辉。公元1000年,印度的月亮王朝忽然非常开朗的,把王室的房事都雕刻出来。大概每个画面用一块到几块石砖,然后事无巨细的雕划成石刻,再错落有致的堆叠出来,变成一座一座的巨大石塔。非常惊艳的是,每个雕刻都尽量不重复,充分展现了王室私生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展示国王与激情与兽与杂技。 创造这样一个寺庙群的基本原因是,印度在月亮王朝以佛教徒居多,因为佛教徒寡欲,月亮王深知,即将失去人口红利。于是以身作则,带着后宫美娟亲身下海。为了刺激国民能够享受生活,生育更多后代。 而后,随着穆斯林攻入印度,当看到克久拉霍寺庙群,一面震撼民风开放和技艺精湛,一面还是要毁掉一部分石刻。 所以现在看来,许多石刻都像是被历史打上了马赛克。 不仅伊斯兰人。同样无奈履行过打码的,还有斯里兰卡的一批佛教僧人。之前去过一次斯里兰卡的狮子岩,那里的典故有很多版本,但主线基本都围绕着两位皇子蛮夺皇位的故事。 王兄是妃子的儿子,按理王位继承权在弟弟手里,就是将由皇后的儿子继位。结果皇兄权欲熏心篡夺皇位,杀了父王赶走弟弟。自己当上了斯里兰卡的王。似乎目标达成,却也因此陷入惶恐:万一弟弟某天杀回来报复… 一次机会令他发现,狮子岩这个地方很不错,风景优美易守难攻。只有一个小问题, 当时狮子岩上是一座寺院,许多僧侣众在这里修行。 于是强拆的队伍来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谈判,命僧人当即离开。皇兄顺利的占领了狮子岩。大手一挥,推掉庙宇盖成宫殿,推掉庭院盖成泳池,推掉院墙改成护城河,让妃子们在泳池里打滚,让鳄鱼们在护城河里打滚。 终于皇兄稍稍安心,和妃子们过了一段骄奢淫逸的生活。 渐渐,他意识到每天跟妃子在泳池里打滚,骄奢淫逸得不高级。 再次下令,要求在狮子岩的半山岩壁上作画,找来画师作仕女图,作裸上身的仕女图。从此,狮子岩的半山,便有了500多幅富含趣味的仕女裸图。为了让这些壁画成为历史长卷,要用最优质的天然颜料,这种材料可以抵御岁月的冲刷。 几年过后。卧薪尝胆的弟弟杀了回来。皇兄被迫迎战,跨上帝王的大象,在狮子岩下的辽阔平原,准备开战。两军阵前互撂狠话,王兄一鼓作气冲了过去。大战一触即发。忽然,王兄胯下的大象发现前方是一片沼泽,于是矫捷的一侧身,横向跑开准备绕过沼泽。王兄身后的士兵大惊失色,以为国王要逃,所有人撒腿就跑。等王兄校准方向,杀到同父异母的弟弟面前,回头一看, 身后没人。 场面十分尴尬…王兄没有想到自己会败得这么利落窘迫,连短兵相接后的挣扎都没有。只能掏出身后的弓箭,刺穿自己的喉咙。 锡兰古国又回归了正统王室的统治。僧人得以搬回了狮子岩,但是却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威武圣洁的狮子岩,半山腰上全是半裸的仕女图,无语凝噎奇耻大辱…他们只好认真的把这些壁画擦掉。 我很难揣摩他们擦掉壁画的心情。王兄当时要求用的颜料实在太好,擦了很多年,都擦不干净。一直到现在,去到狮子岩,依然还能窥得当年的神迹。 所以, 印度教不接受佛教人口红利低,所以搭建性爱神庙; 伊斯兰不接受自己活跃用户低,所以破坏别教神庙; 佛教徒不接受王室审美情趣低,所以清理壁画长卷。 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提倡包容度的时代,以上都可以是欲望管理的一部分。 那么可以怎么看待信仰的宽容度? 克久拉霍的寺庙群里有唯一一座庙宇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它由三个相同的庙身相连,三个庙顶一个印度教风格,一个佛教风格,一个伊斯兰风格。 这个神庙希望传递一则信息,我们的神不同,但是我们信仰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同。 它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 所以在印度,除了可以看到纯粹的某一种宗教建筑。渐渐可以看到许多宗教色彩之间的相互晕染。莫卧儿王朝的阿拉格古堡也是这样的代表。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城堡,出现了印度教风格的庭院。 和这座风格多元的阿拉格古堡遥遥相望的,就是那座泰姬陵。泰姬陵葬者莫卧儿王朝沙贾汗皇帝的王后;住在阿拉格古堡的沙贾汗皇帝,就日夜守望,思念亡妻。 这是一个哀婉的爱情的故事: 王后在生下第十四位王子的时候…仅38岁虽经验丰富的她却难产致死,临终前看着皇帝的眼睛问,你有多爱我? 即使时间过去了近400年,这个问题仍然是对直男很难回答的问题。 沙贾汗皇帝心里悠悠飘出一段芭乐的旋律,爱要怎么说出口,我的心里好难受。 他确实没有说出口,王后没有等到答案,咽了气。 悲苦蚀心,皇帝终于一晚梦见亡妻和泰姬陵。他找建筑师还原梦里的建筑,以葬至爱。用一个纯白大理石的完美建筑,屹立在历史的洪流里向全世界撒一把悠久的狗粮。 22年时间,泰姬陵落成。诸多细节表达着秀恩爱的心机,唯恐地震偶发震碎了狗粮,地基甄选木材,四面白塔也极细微的向陵殿外倾斜,以保天灾时真爱万全。 然后故事就急转直下。 交付完工以后,皇帝要求砍断了建筑师的双手。好确保全世界只有唯一的泰姬陵。泣血之心嗜血依旧。 建筑师的唯一请求,是剁手之前在泰姬陵住一晚。获得恩准后,当晚便在泰姬的棺木上凿出一个小孔,塔顶正中渗下的露水会经小孔掉落到王后的脸庞。 他告诉沙贾汗,这代表王后的哭泣。因为 泰姬陵并不是真正的完美… ▌ 泰姬陵这样一个穆斯林爱情故事。现场的每个印度导游几乎都会讲,无论他们是哪个宗教。 我问一个导游的信仰,他说是印度教。我问他会不会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好,他回当然,他有很多其他信仰的朋友,经常一块吃饭喝酒,但这只代表他,未必所有人都能如此。我问他那能不能和不是印度教的女生结婚,他果断坚决的回答,不能不能。 我想差不多,到这里是边界。 我问他,知不知道《少年Pi》?他说知道,李安拍得很美。 我又问他,印度真的存在泛神论者吗?他又果断坚决的回答,不可能不可能。这样的人,会被其他宗教的信徒不断的质疑。 我想差不多,到这里是边界。 少年Pi是一个虚构人物,比利林恩的B班班长也是。 他们的信仰与宗教有关,也无关。 因为, 我们的三观往往不敌客观。信仰,就成了最好的地图。 但,宗教是礼物不是地图。** 礼物给不了自由的方向,最最浪漫的说,宗教是一本神秘叙事的典籍,在我们寻找自由的路上,这本典籍陪伴你,给你相信自己的勇气。 感谢你收听这一期的半醒。我是膘哥壹眼。 强调一件事,你的打赏对我非常非常重要。谢谢! 好,你可以在喜马拉雅搜索“半醒”,或微信关注公众号“半醒 膘哥壹眼”,或微博关注“膘哥壹眼”,来收听这档节目。同时也欢迎你参与互动,留下你的想法和意见,也可以提出问题和预约话题。 谢谢你的收听。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更新下一期,但是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节目背景音乐 Mychael Danna 《Life of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