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密码保护:246-评《粗野派》

密码保护:246-评《粗野派》

2025/3/31
logo of podcast 五花肉肉

五花肉肉

Shownotes Transcript

田野:7分 (编剧,《异形:夺命舰》等21期嘉宾)

“电影出现了23次钟摆的空镜,它要说的显而易见——摇摆。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左派还是右派?犹太教还是新教?对于主人公来说,他一直在这样的夹缝里不停地纠结。这是一个聊起来比看起来精彩的电影,可它贵在真诚而精巧。作为编剧,我一直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可惜先被这部电影完成了。”

波米:8分 “我想引用一下前几天PT安德森新片预告下的高赞评论:‘如果你忽略了这类电影的存在,那么就别他妈抱怨为什么电影院里都是超级英雄或神仙打架。’”

节目流程: 总时长:2:21:50;

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导演如何通过调度构建表意体系? 2)为何说本片剧作结构堪称工丽? 3)结局的反高潮是有效的电影探索? 4)序幕长镜头如何嵌套前史并隐喻主题? 5)无调性音乐怎样与传统配乐巧妙融合? 6)颠覆当下左翼叙事为何值得赞扬? 7)移民叙事如何抨击现今排外主义? 8)强暴戏为何同时指代人、建筑与战争? 9)小成本也能掀起胶片复古浪潮? 10)中场休息如何推进电影叙事? 11)细节照应如何演化为史诗韵脚? 12)何为死亡与永恒问题的最终答案?

缺点环节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概念先行反而导致人物、情节刻板? 2)侄女的部分情节为何表意不明? 3)台词写作过于书面化? 4)反派塑造过于单薄难以形成张力? 5)导演的拍摄无法落地其深刻构思? 6)本片是否存在对粗野主义的误读? 7)对比《美国往事》,孰优孰劣? 8)置景输给《沙丘2》,是冤案吗? 9)包豪斯左翼思想背景是否模糊空置? 10)妻子的行为逻辑是否过于工具化?

外延涉及如下话题: 1)导演前作都是同一主题? 2)粗野主义与包豪斯过时了吗?

开场曲:(Daniel Blumberg); 幕间曲:(Daniel Blumberg); 结束曲:(Daniel Blumberg);

影片信息: 英文原名:The Brutalist 北美分级:限制级(R级); 是否有删减:流媒与影碟版的“中场休息定帧画面”缩减14分钟,剧情无实质区别。 片尾是否有彩蛋:无; 院线外发行情况:美版4K-SDR-UHD影碟(无官中,香港院线上映中);

本期片目: 《君子协定》(1947) 《美国往事》(1984) 《黑衣人1》(1997) 《钢琴家》(2003) 《赎罪》(2007)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 《白丝带》(2009) 《一代宗师》(2013) 《狐狸猎手》(2014) 《太平轮1-2》(2014-2015) 《索尔之子》(2015) 《战前童年》(2015) 《八恶人》(2015)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 《光之声》(2018) 《江湖儿女》(2018)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朱迪》(2019) 《米纳里》(2020) 《瞬息全宇宙》(2022) 《过往人生》(2023) 《奥本海默》(2023) 《阿诺拉》(2024) 《沙丘2》(2024) 《一场又一场的战斗》(2025) 《拯救地球》(2025)

音频后期:出雲;文字协助/排版:立柍; 封面设计:画电影;可关注B站“画电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