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研究利用前殖民國家的經濟發展,解釋了國家貧富差距並非由資源或文化因素造成,而是由社會制度決定。
他們提出了廣納型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和榨取型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的概念,解釋了為何有些國家富裕,有些國家貧窮。
廣納型制度強調法治、財產權保護和民主參與,促進經濟發展;榨取型制度則導致腐敗和不平等,阻礙經濟成長。
他們指出,殖民時期建立的制度決定了後來國家的繁榮與否,廣納型制度促進長期發展,榨取型制度則導致經濟停滯。
主要原因是社會安全、醫療保健和聯邦利息支出的增加,加上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軍事援助,導致赤字創下歷史第三高。
CPI年增率為2.4%,雖然通膨趨緩,但聯準會仍需觀察勞動市場變化,可能繼續降息以避免失業率上升。
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刺激股市,但基本面疲弱,GDP增長放緩,股市表現主要依賴政策推動,而非經濟實質改善。
川普拒絕承認2020年敗選,並在2024年選舉中持續挑戰選舉結果,引發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擔憂。
#風傳媒) 和 #一口經濟學) 合作推薦的華爾街日報訂閱專案持續熱銷中要掌握美國大選的脈動、重大經濟事件、甚至流行訊息和老酥一起讀華爾街日報讓自己每天更聰明,跟上世界脈動!特惠專案: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bitesize/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三位美國的經濟學者: Acemoglu, Robinson, and Johnson. 他們利用前殖民國家後來的經濟發展,來解釋為國家的富有和貧窮並不是因為資源或文化因素,而是社會制度。
歡迎大家收聽今天的一口經濟學: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國家為何失敗? 歡迎大家訂閱分享spotify,podcast, 也歡迎加入臉書同名社團。讓你每天更聰明,思考更理性。
✅ 大選剩兩周,老酥基督徒朋友選前焦慮 ✅ 本周經濟回顧: 九月CPI微燒 ✅ 本周經濟回顧: 九月零售業數字很燒 ✅ 本周經濟回顧: 聯邦政府赤字很超過 ✅ 本周經濟回顧: 中國A股未來何去何從? ✅ 本日主題: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國家為何失敗? ✅ 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時事 ✅ 國家為何貧富不均? 發展經濟學解釋 ✅ 古典成長理論 ✅ 結構轉型 ✅ 依附理論 ✅ 內生成長理論
✅ 貧窮陷阱理論 ✅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 社會制度理論 ✅ 民主發展 ✅ 下周經濟新聞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charlesliao/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