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精神科大夫的九九八十一难(上)

精神科大夫的九九八十一难(上)

2025/1/1
logo of podcast 不叁不肆

不叁不肆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姝琦
互联网大龄产品经理和播客主播,专注于分享就医攻略和互联网医疗服务。
琪大夫
黄大夫
Topics
琪大夫: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区别在于处方权。医生拥有处方权,可以诊断和开具处方药;而咨询师没有处方权,只能进行心理咨询。在我国,两者是不同的职业,医生需要经过医师资格证考试,咨询师则不需要。 黄大夫: 我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根据兴趣选择精神科,再通过进修学习心理咨询。最初想做妇产科或内科,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精神科。 完全心理健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同身体亚健康一样。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很难绝对定义“正常”,但更容易定义“有病”。“有病”的范围很小,而大多数人处于“有病”范围之外的广阔空间,只是离这个圈子远近不同。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疾病的,现在可能不再被认为是疾病,反之亦然。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标准是他是否为此感到痛苦,或他的症状是否给他人带来痛苦,以及是否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疾病,取决于其行为是否给他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以及是否影响其社会功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关,如果与之不一致,可能会被认为是有病。心理学现在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学议题,例如厌学,这使得精神疾病的诊断变得模糊。近年来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发展与社会认知的提升有关。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现代孩子缺乏明确的目标,更容易受到压力影响,从而导致精神心理问题增多。现代社会压力大,导致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增多,但同时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关注度也提高了。 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的重要素质,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敏锐的觉察力。共情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但天赋异禀者可能需要更少的训练。女性可能更擅长心理咨询,但这并非天生的,而是社会文化和教育引导的结果。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自我觉察能力,能够区分来访者的攻击是否针对自己。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自我认知,既不能过度自卑,也不能过度自信。面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心理咨询师需要保持冷静,并根据情况选择继续治疗或转介。 在工作之外,会尽量避免以专业身份干涉他人。在公共场合会尽量避免干涉他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每个人都会有自恋的成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种自恋。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对他人进行过多的专业分析,保持职业边界。面对孩子受家长训斥的情况,会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干预,维护孩子的安全。在生活中会尽量避免用专业知识分析家人,而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处理问题。面对情绪波动,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再分析问题。情绪激动时,大脑的理性部分会被关闭,需要先冷静下来才能有效处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在遇到问题或矛盾时才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而不是对所有事情都进行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先解决问题,然后再分析原因。 在社交媒体上自我诊断精神疾病是不准确的,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需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相信。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独依靠其中一种。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公立医院精神科医生看诊时间有限,可能无法与每个患者进行深入交流。精神科医生在工作中需要平衡对患者的关怀与工作效率,这是一种内心的纠结。公立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资源匮乏,导致患者难以获得及时的咨询服务。 姝琦: 国内外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方面存在差异,这与医疗资源、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粒粒: 无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据说很多人对精神科医生的误解是——“负责治神经病的医生”,且“估计他们的脑回路也正常不到哪儿去。”

毕竟:“一天到晚听人倾诉,你们是不是精神也有点儿问题?”

???

那咱们必须请来一位靠谱的医务工作者,用打直球的方式为这个辛苦而伟大的职业正名了!录完节目,主播们才明白,精神科医生,不是胆小怯懦的人能干的!

比如本期的嘉宾,我们的铁杆儿听友黄大夫,每天直面人间疾苦、创伤、悲剧、自杀及死亡,要一头扎进他人的痛苦,还要及时抽离出来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打交道。

尽管有百般不如意,但她却始终电量爆满地携一身不同寻常的治愈、坦诚、洞见,坦然与人性连接,永不惧怕被消极淹没。

可以说,不做这一行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做精神科医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那,就让我们从停止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开始,听黄大夫带我们走近这个神秘而伟大的职业吧!

最后,感谢精神科,感谢精神科从业人员,感谢黄大夫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即便“活着就是痛苦”,至少人类生活的痛苦程度能稍微减轻一点儿!

【本期主播】

  • 琪大夫:精神科医师
  • 馋虫:软质高蛋白食品「软食尚」创始人,食品微生物学博士,大健康行业历练数年,归来仍是食品人,希望通过食品解决营养问题,让食物回归食物。
  • 姝琦:「津津乐道播客」&「不叁不肆」主播,互联网大龄产品经理(微博:@姝琦_HU)
  • 粒粒:健康管理项目「吃较瘦」创始人,运动营养师(微信公众号:吃较瘦)

【制作团队】

后期 / 卷圈运营 / Sand, 卷圈监制 / 姝琦封面 / 姝琦@Midjourney产品统筹 / bobo

【联系我们】

希望大家在听友群和评论区多多反馈收听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欢迎添加津津乐道小助手微信:dao160301,加入听友群

【关于「不叁不肆」】

我们是“叁”个不按人生轨迹发展的女生,在这里展示“肆”意追逐内心的一面。

我们希望每一次对谈和思维的碰撞,可以与自己和解,去接受每一次不期而遇,看懂所有不辞而别,也真诚的感激每一个遇见。

我们在这里聊感情,聊经历,聊八卦,聊囧事,聊喜悦烦恼,聊渴望困扰,和大家一起挥泪、言笑、励人、悦己,让感性交汇,让理性碰撞,让共鸣之声更响。

【关于「津津乐道播客网络」】

在一派纷繁芜杂里,我们为愉悦双耳而生。科技、教育、文化、美食、生活、技能、情绪……严肃认真却不刻板,拒绝空泛浮夸。与专业且有趣的人携手缔造清流,分享经历,传播体验,厘清世界与你的关系。

津津乐道) | 科技乱炖) | 津津有味) | 记者下班) | 不叁不肆) | 厂长来了) | 编码人声) | 沸腾客厅) | 拼娃时代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App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荔枝FM | 央广云听 | 听听FM | Sure竖耳App | Bilibili | YouTube

联系我们

津津乐道播客官网) | 公众号:津津乐道播客 | 微信:dao160301 | 微博:津津乐道播客) |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版权声明) | RSS订阅)

本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