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到鮑威爾暗示不會很快降息,導致道瓊斯指數重挫,也影響台積電ADR。川普的新一輪關稅讓聯準會在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之間左右為難,我需要從談判進度和鮑威爾的困境兩個角度來分析。鮑威爾在演講中提到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會推高物價,打擊經濟增長,讓聯準會在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之間難以抉擇,但他更傾向於優先控制通脹。聯準會的政策具有滯後性,如同駕駛汽車,油門和剎車都會有延遲效果,而川普的政策如同副駕駛,也會影響經濟的油門和剎車,這使得鮑威爾面臨困境。鮑威爾面臨的困境在於川普的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這使得聯準會難以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向並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鮑威爾表示,除非是流動性問題,否則股市暴跌不會成為聯準會出手干預的重要條件。目前引起停滯性通脹的可能性不高,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的衰退預期上升,主要反映的是企業暫停投資,而非通脹失控。短期內通脹難以大幅上升,主要取決於川普的態度,如果關稅只是談判手段,通脹預期會下降。美國三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創下2023年以來新高,顯示美國消費經濟表現良好,這與川普將當前經濟問題歸咎於拜登的說法相符。美國三月份進口物價持續下跌,短期內出現停滯性通脹的可能性較低。上半年全球囤貨可能會導致下半年出現通縮壓力,抵消通脹預期。美國經濟可能在三季度到四季度進入技術性衰退,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市場投資收縮。企業因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而暫停投資,等待90天後協議結果再做決定。川普的製造業回流政策旨在解決美國所得不均和底層勞工處境惡化問題,但这面临着美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的挑战。民調顯示,雖然大多數美國人支持製造業回流,但願意從事製造業工作的人卻很少,這反映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轉變。美國製造業產值持續上升,但就業人數大幅下降,這反映了自動化和生產力提升的趨勢。美國製造業的就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從傳統的藍領工人轉向高科技和服務業。美日第一輪關稅談判達成協議,但後續談判仍存在不確定性。日本在美日關稅談判中面臨著匯率、汽車和農業三大底線壓力。全球外國旅客對美國商品的抵制和赴美旅遊人數下降,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中國近期不斷調低人民幣中間價,試圖通過貨幣貶值來應對關稅戰。中國經濟面臨壓力,可能需要採取進一步的經濟刺激政策。中國經濟數據可能存在失真,需要結合其他指標進行分析。高盛的交通擁塞指數顯示中國貨運量可能正在縮減。美中貿易戰可能在90天後仍未達成協議,川普的談判策略具有不確定性。道瓊斯、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大幅下跌,主要受H20晶片管制和鮑威爾講話的影響。當前市場情緒悲觀,股價並未回到高位。市場普遍做多情緒轉向黃金、美元和美國公債,對美國股市和比特幣的做多意願較低。長期投資策略建議在經濟低位時買入更多資產,攤低成本。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