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析了2025年4月重要的财经事件,首先是即将到来的美股超级财报周,其中AI供应链的资本支出变化至关重要,这可能与短期关税战或库存周期调整有关。其次,美国和欧洲4月份的PMI数据将揭示3月份囤货潮是否持续,这关系到全球经济形势。此外,美联储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川普关税政策的判断也值得关注。
周末全美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川普示威游行,抗议内容涵盖关税战等多个议题。许多共和党议员私下对川普的关税政策不满,但由于政治代价高昂而不敢公开反对。他们的不满并非针对所有关税政策,而是反对川普绕过国会独自决定关税政策。
民调显示,川普的经济政策满意度已跌至新低,民众对关税和通胀政策不满,其支持率持续下降。与历任总统相比,川普的支持率下滑速度较快。川普本人对反川普示威游行未做回应,这表明其不愿进一步激化矛盾。
在国际局势方面,美国和乌克兰可能很快签署矿产协议,这预示着乌俄冲突可能很快结束。俄罗斯可能在协议中获得克里米亚的承认,尽管俄罗斯宣布了30小时的停火,但乌东地区仍有零星冲突。波兰对乌克兰难民的支持率下降,部分原因是长期战争带来的资源压力和社会疲惫感。德国关于恢复征兵制的民调显示,老年人支持率高,年轻人反对率高。
川普对乌克兰战争的关注度降低,更关注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谈判。美日第一轮贸易谈判顺利结束,双方均表示满意,但汇率问题仍是主要分歧点。日本不愿大幅升值日元,因为其连续四年贸易赤字。川普暂停关税是白宫内部不同派系博弈的结果。
台湾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沟通,但尚未进行正式谈判;韩国预计在本周与美国进行正式谈判。美国关税对台湾造成约1.3兆产值损失,主要影响桃园、台中等地的产业。台湾企业为应对关税,纷纷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越南和泰国是主要目的地。美国关税对日韩汽车产业影响巨大,但对台湾纳智捷影响较小。即使关税下降,台湾进口汽车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因为台湾汽车存在多重税收。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受美国关税影响有限,因为关税和运营费用通常由客户承担;美国售后维修市场对台湾零部件依赖度高。如果美国通胀持续,新车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对汽车零部件需求增加,从而提升台湾厂商的获利。
韩国面临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的双重压力,这可能对与美国的贸易谈判造成影响。川普的关税政策虽然争议不断,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部分国家已释放善意。需要关注台北股市表现、美欧制造业PMI数据以及七大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情况。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