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扁欢迎收听早晨财经速解读现在是台北时间 2025 年 5 月 20 号礼拜二早上 8 点 31 分大家早上好我是扁豪每天早上开盘前半小时我们在这边陪伴着各位一起解读国际财经新闻时事变化那今天 520 一方面大家
该送的礼物要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来追踪这一次的总统入职周年行情是否能够藉由辉达的 Computek 展来做带动那当然了 Computek 很多家公司陆续的谈话我们会来做一些追踪但是
去年所引领的 AI 风潮看起来在昨天并没有显著的上演但是呢 辉达还是透露出非常多接下来由生存式 AI 转往物理性 AI 的终端性应用这对于台厂无疑是一大利多毕竟如果能够持续性的产能来做拉台先不说效果为何但至少新一部的产能就可以把本轮的库存销得更快一点了
事实上我们可以具体了解这一次黄伦军在 5 月 19 号发表的演讲这一次其实在各大基础建设当中有了更新颖的投资我们过去跟投资朋友稍微提过因为辉达在成立或者说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一次从 GPU 晶片一路到 AI 的基础建设这个时间线本来预估大概是 10 到 15 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全球都已经开始在针对 AI 基础建设做投资
包括这一次的中东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具体观察的方向是各国目前的 AI 基础建设进度为何那其实昨天我们有看到这一次辉达是西手跟鸿海台积电和国科会打造了台湾的 AI 基础建设就在
高雄的亚湾那就代表着就连台湾本土都会有自己的 AI 基础建设那讲来也很讽刺因为过去好几年台湾一直是长期参与本轮生产力周期 AI 角色的一份子但是呢台湾自己这个 AI 数据中心反而没有这么多那我们就要具体观察接下来第三季辉达会升级到 GB300 连接 72 颗的 Blackwell GPU 那这个效能会比 GB200 又高了 1.5 倍
以前会有那种生产者或者说竞争悖论就是到时候打到你的可能是你自己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会迭代迭代就会降价那你就一定要有更新颖的技术突破那辉达现在就有点进入这样的一个氛围就是说实在现在在人工晶片
当中 GPU 只有它自己旧的产品来跟新的产品来做对打所以反而是自己带动自己的竞争但这一次你看到基本上黄仁勋也列出了台厂几乎上百家企业那就代表着总体从生存式 AI 卖往
物理性 AI 的可能性来得越来越高其实今年年初当时在生成式 AI 这种小而美的革命我们看到 AI 的平民化开始产生这代表着生成式 AI 的竞争已经来到一个相对性的瓶颈我们虽然知道 OpenAI 很有可能会陆续的调涨 TradeGBT 的费用但是这个调涨幅度也是有限的毕竟现在 AI 普遍化
的趋势已经陆续成立所以现在其实如果我们从这张图来看是 AI 云端生态系的主要的玩家版图我们从传统的 CSV 叶子大概是 25 年到 26 年突然之间多出来了好多我们看到在右图当中的新兴的云端势力那合计现在超过上百家
这也显示出其实 AI 的基础建设以及 AI 生成式 AI 的发展基本上已经越来越白热化的趋势但是对于台厂来讲我们讲说生成式 AI 转往物理性 AI 的过程当中对于硬体的需求来得更大我们不用聚焦生成式 AI 到底能够做得多好而是观察物理性 AI 要如何进行套用要不然大家用去的 GBT 可能多数人用一用大概就是
你说真的是去打 code 真的去做创作的辅助做商业分析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去寻找附近三公里哪一家卤肉饭更好吃但是真的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终端消费行为的仍然是物理性 AI 也就是机器人也就是自驾车
智慧车所以这一次不管是 AI 机器人 Optimus 对于市场上有新一股的期待包括自驾系统昨天这个三峡的惨剧大家也意识到这个新车的更迭速度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你看为什么日本
虽然很节省很环保但是一直都是鼓励大家换新车的因为你要有自动刹停系统但不管如何长期我们看到整个 AI 生产力周期也是大幅的往物理性 AI 来做迈进这个有机会我们做细谈因为今天要刚好聊 520 行情那再往下看这一次大家更为关注的昨天股价是没什么涨主要是资产股在上涨
那资产股在上涨某种程度就代表着对于房地产市场信心的归来这个取决于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刚才所提到的因为这一次的 AI 运算中心会设定在亚湾那就代表对于高雄软体园区周边有进一步的行情带动其实高雄这几年已经算很不错了因为第一就业人口庞大南科产值这几年已经超越了竹科和中科那高雄房价也贵了但至少比台北台中便宜腹地也比较广大
所以外资很多这几年的确是陆续流入到平科或者高科那除了太阳有点大以外就是冷气用电费会比较高那几乎也没什么大缺点了所以回过头来看这一次我们要细看的是整个生产力周期对于台厂的紧密结合的推动力度会有多高我们过去跟投资朋友提过因为台积电这一次在那个
这个版图当中或者我们讲那个厂商供应链名单当中还是位在 C 位其实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节点到现在为止回看已经领先 10 年了其实在 15 年以前 Intel 至少在制程技术上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领先尤其是 22 奈米和 14 奈米节点上的表现优异可是到 10 奈米以后当时 Intel 遇到技术瓶颈
开发研拓以后基本上整体延宕的趋势就导致台积电大概在 15 年左右顺势的超车当时的技术主导权就一手了从 18 年开始台积电率先量产 7 纳米 5 纳米 3 纳米制程现在迈向 2 纳米和 1.8 纳米那英零的技术落后基本上大概 10 纳米左右就一路落后到现在
那当然了两家也不能这样子做比较一个是品牌商嘛一个算是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但是至少就晶圆制造这一块这个领先地位会让他跟辉达仍然长期保持在我们讲的供应链名单的至少十年以上的合流图当中
我们过去跟投资朋友结果根据吉邦的统计尽管我们知道美国最近一直在推晶片制造的在地化可是到 2035 年台积电的台湾厂还是会拥有接近八成左右的晶圆产能那就算五个厂六个厂全盖完这个美国厂最多最多占比可能也不到 15%所以从产能的角度看起来还是很健康的了这过去我们跟投资朋友讲过你想说
你只要拥有保持一定程度的技术领先你像辉达这样像台积电这样几乎已经拥有了接近 5 到 10 年护城河科技产业会跟动 10 年以后不一定但是 5 到 10 年的护城河它基本上要保持个 5 年以内的股价并不是太困难的一件事之前有一句话怎么讲像说卖白饭的人吃得多还是卖白粉的人吃得多
就是当然是白饭的卖白就是吃白饭的人多可是卖白饭的人赚得多还是卖白粉的人赚得多那这个时候就要物以稀为贵这例子举的不好收回收回那我讲的是你只要拥有一定程度的技术领先就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那现在更进一步我们讲到短期内虽然有供应链产能转移的问题可是我们讲实在的其实过去几年
电子五个早就已经在进行产能分布了我们举例来看在过去几年你像中国部分手机或者笔电 AirPods 伺服器台厂能够转移的都已经尽量做转移了
在手机的部分现在只剩下三哥还在投入就是鸿海 核缩 轮保 iPhone 目前已经大量的进行产能转移到印度其他像是笔电像伺服器的部分我们看到电子五哥在德国 捷克 墨西哥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中国 台湾陆续都有开始设厂
美国厂可能比较少做终端组装可是也尽量尽可能去设厂了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即便具有这种我们讲的半导体之争或者关税战的兴起这个电子五哥由于早年已经做好了产能的全面分散所以从 16 年开始到现在的计划
终究还是有机会能够全身而退的真正冲击比较大的还是属于中小型企业的这个冲击那当然了这个企业很多我们不一一念了昨天列了大概有 122 家其中台厂就包括了 55 家从这阎阳 志邦 宏基 威刚等等昨天我看到甚至连国泰金玉山金都列进去了我在想说这跟辉达有什么关系后来一看这个旗下机构有跟辉达来做一些 AI 的运算
那 AI 金融股本益比是不是要变高了原本以为那个汇升冲击很大那是不是要回来了但是到底有几个台厂跟辉达供应链有关我觉得至少是上百个反正黄伦逊也很喜欢帮人家抬轿他真的对台湾也很有善反正就是多多益善多列几个也许能够掀起新一波的 AI 行情
那之前不是一个女的问男的说你交过几个女朋友男的说大概就凑一桌麻将吧那女的松了一口气还行啊三四个我是可以接受的男的说我说的是麻将
所以多多益善嘛多多益善嘛列越多越好至少让大家有新一股行情的波动期待好那但是呢我们看到刚才讲到这个北市科的带动或者高雄亚湾的带动它无疑是兴起新一波我们讲的年轻人新资产阶级所造成的
这种新之拉台事实上我们根据中信和之诚最新所公布的台湾 50 大富豪的整体净值的增长幅度基本上你看到增长幅度稍微比较快一点的产业就是 24 年相对于 23 年的第一个就是高科技产业
第二個是金融服務業那兩個一個是跟資本市場有關一個是跟 AI 整體生產力週期有關那麼其他增長幅度比較高的就 24 年大於 23 年的其實沒有多少大概就勉強就是房地產產業或者一些物流業而已但是主要看得出來這個台灣就是你要嘛就是買股買台積電買房買台積房找老公找工程師那這樣的一個效果就帶動
按照瑞银的预估整体台湾全球的百万美元富豪人口整体征服应该会在 23 年到 28 年之间排行全球第一就 23 年台湾的百万美元富翁大概我们可以把它列为 3000 万以上的资产的台湾人大概是 78.9 万人
那预估到 2028 年会增长到 120 万人增长幅度会高达 47%也就代表着现在台湾可能正在创造一整代的科技新贵这种科技新贵它是我们讲的 New Rich 就是爆发户它不是那种老钱就旧有的
世申阶级或者富豪阶级而他的确就藉由工程师的转正或者工程师薪资的调高那这些人都是缴重税的缴 40%的嘛那这样子就会创造一整代的不管是税收来源还是一整代的生产力周期所以大家会很关注嘛这一次股价没什么波动可是房价先上涨了其实台北市的三大产业园区我们看到像是
南港经贸园区内湖科技园区这个价格都偏高这回答这一次落脚北市科以后那原本以为北市科也有点贵了因为它也要 100 出头嘛突然之间就不贵了一方面它比南港内科还便宜另外一方面北市科有广大的腹地而且士林夜市又在旁边很对黄人轩口味嘛去士林官邸也很快啊房价将急起直追啊
所以去年本来已经涨高的预设屋其实他们那边建案也没有很多了涨幅甚至还收敛了一点但是呢这一次的挥达的带动效果有望可以带动更进一步的不管是基础建设相关设备事实上我们也很清楚因为北斯科这个廊道到时候会有捷运线通过嘛
虽然时间线不一定可是我们看到大型公共建设的不断基本上也隐含着科技新贵能够贡献的税收会加大政府公共建设的预算逐年增加的速度其实从 20 年到 25 年台湾的公共建设的预算已经翻一整倍了你的薪水有没有翻一整倍不知道可是政府的公共预算已经翻一整倍了而且我们看到不管是绝标金额还是有利绝标金额的比重都在快速上行
重点在于就连建案的毛利率都开始快速拉高这就蛮有趣的很少人大多数人想通膨反应就发现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这种公共建设会带来新一波的问题举例来说像日本这几年的公共建设也非常多你不要讲说这些外商去投资
在日本投资规模也很高举例来说日本这几年不只是全面摆脱通缩投资额更是暴增我们根据统计亚马逊在五年内会投入 2 兆 2600 亿日元这个是日本最大规模的 AI 资料中心的建设微软会开设接近 29 亿美元接近 4400 亿日元的投资 Google 要投入 1000 亿日元甲骨文要投入 80 亿美元大概是 1.2 兆日元这个资金也不小所以
其实日本对入资也来者不拒腾讯甚至在大阪已经要盖第三座的资料中心了所以日本地震频传但你看到各国在积极布局东亚市场也是非常显著的现在遇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东京
和台湾同样面临着吃电问题就是我们根据东电的数据每个新建的 AI 中心的用电量已经攀升了接近有三倍左右相当于九座核电厂的装机的容量那这些负载又高度集中在东京到大手厅的
50 公里的范围以内所以这个东京市区用电量越来越高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日本政府在东京郊区这几年在支城在群马在进港大量的去配置光电因为这些外商他需要的都是绿电市区的电力来源就高度依赖外线式的输电那形成一个问题很多日本人抱怨你看最近很多屏东也是
景观真的越来越丑一整片光电板对于景观还有视线开车是一大伤害所以回过头来看对于台湾的挑战是什么呢对于台湾的挑战当然就是接下来的电力问题因为资料中心对于绿电的需求会来得越来越高我们也讲过因为在本周末应该讲上周末河山二号机已经正式停机台湾已经正式迈入了非核家园
那当然有很多基层他可能是希望核三可以演绎主要还是有一些补贴但是行政院长卓荣泰也表示接下来是否要重启核电厂都在未定之中所以他其实也暗示着如果新式核能有机会引进的话还是有重启机会的因为赖总统之前也讲过他也不排除接受新式
只是说目前该延益的应该讲该除益的要除益发电占比肯定要由燃气来补上只是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在新式核能
引进到台湾市场之前这样的一个效果第一件事情就会导致各机组的发电量在午间和晚间发电量会出现极端现象比如说在昨天中午太阳能发电最近太阳还蛮大的太阳能发电占比一度高达 25%可是到晚上那就很清楚了接近 90%以上都是蓝气和蓝煤这个就是对于大家会有所担心的
不过根据环境部最新所释出的报告环境部是很明显表态了这几年台湾的空气品质一直都在改善空气品质是越来越好的连续 10 年都在下滑所以如果大家觉得空气不好那也不是活力发电的问题
可能是汽機車的問題這個就給大家多做一些參考了台灣空污嚴不嚴重?台灣空污如果我們按照把它拿來跟台美和世衛跟美國來做比較的話尤其在中南部地區是比較嚴重的但是是不是一定跟中火有關的確從空污和肺癌的比例來看
并不是百分之百集中在台中市场我们看到在肺炎或者支气管炎的发生率其实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澎湖云林台南嘉义彰化新竹宜兰基隆台中甚至排到了第 9 名这说明的确中南部传产所排放的废气冲击更高那有些女性
又比较容易得肺癌这个冲击来得更大所以现在能够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尽可能的进行能源转型看能不能把绿电规模给发展起来那之前曾经传过要用绿电的方式来做推行可是绿电台湾遇到比较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即将碳勘冲或者
规划中都在原住民传统领域那这比较有土地的法规问题压力比较大一点这给投资聘用多做一些观察这也是台湾在迎来新一轮 AI 生产力周期当中迎来的挑战好那回过头来看那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要最简单的方式要度过这个短期危机的方式最好的方式那就是
那就让制造业出走嘛你要么就调涨电价那调涨电价就会有制造业出走那让这些 AI 的数据中心留下来他负责请这样的一个钱嘛但是呢有些人付不起那就请他离开这就是产业升级最好的方式为什么台湾的经济成长跟用电比例是高度联动的你要么就让经济成长慢一点但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嘛那有什么样的方式呢产业转型咯让
经济成长占比没这么高的产业用电量又高的让他离开市场那你也不用强迫他离开适度的调整工业用电就可以了那民间用电是不该调的因为民间用电占比已经仅仅只有工业用电的一半了好那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一次 520 的谈话那很快的因为今天就是赖总统就职满一周年了
那一方面我们要把该送的礼物要送对人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来关注一下这一次 520 的谈话那很快的待会在 9 点半赖总统就会发表执政周年的谈话到 10 点半就会去 Computex 到南港去下午 4 点
会有相关的活动那接下来我们要观察的几个方向第一是从日经最新所释出的赖总统的专访这一次在赖总统专访当中其实提到非常多不管是半导体 AI 的非红供应链针对美国关税的因应针对日本的合作针对中国的威胁以及美国本土针对民族主义阵营的联合那在这一些我们看到的谈话当中大家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寻到相关讯息了
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几个数据首先从周年民调来做观察不同民调当然事出分为不一样而且都有立场大家各自参考就好了没有绝对正确了我们先看联合报最新的民调联合报最新民调大概是 53%的受访者表达一周年对于赖总统的执政不满意 37%是给予正面评价 10%并没有明确的意见至于其他像是赖总统执政后的台湾更危险
还是赖总统执政后的台湾社会更分裂这从图表当中大家也看得出来不过呢由于是联合报民调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也是偏蓝但是呢
过去至少民调准确率相对比较高的是 TVBS 民调他在根据赖总统上任一周年请问您对赖总统在这段时期表现满不满意高达 55%是不满意高达 32%是满意那整体而言您是否信任赖清德总统 55%不信任 38%信任那当然了
还是要参考不同的民调来做相对的佐证如果我们看美利岛电子报的民调而针对赖总统的总统的信任度信任度从 3 月份的 56.7%下滑到 4 月份的 48.6%不信任度从 37%大幅上行到 43%其实还没有死亡交叉也就是信任度还是高于不信任度可是 4 月份 5 月份看起来有非常显著的缩窄
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所公布的民调还没有针对赖总统的执政表现但是已经公布了最新的大罢免的民调的支持度国人针对大罢免倡议的态度 54.2%不赞成 36.7%赞成
当然每个人数据不太一样这四项看起来对于短期内的执政表现似乎有一点松动但有没有相对比较高评价的有比如说根据财讯最新所公布的民调主要是针对企业界针对赖
赖政府的看法那在满意程度层面大概是接近 53%不满意的部分大概是接近 47%所以这个是满意大于不满意的那另外一方面过去我们也稍微提过在各项政策当中其实企业界对于赖总统都是相对支持的比如说针对研发中心的设置比如说针对国外资产管理中心的建立或者我们看到对亲美政策的肯定都是相对来得高的那少数
对于赖总统支持度相对比较亮丽的政策
這個民調還是有一些的舉例來說我們看到民進黨內部也有做相對的民調比如說在就職週年總統和院長的滿意程度那就很高了在總統的滿意程度是高達 57.3%那總統太院長的滿意程度是高達 45.3%都遠遠高於不滿意程度尤其在國防事務維護主權推動外交或者全民防衛的韌性良安政策等等
你像国防事务满意都是不满意的接近两倍左右的民调所以我们看到不同民调所透露的方向不太一样大家各自参考就好其实有点极端可是你大概可以找出一些轮廓那就是应该是相对于前一年的民调稍微有点松动这算公余的评价就 25 年 520 的
民調相對於 24 年 520 的民調稍微有一點下滑這至少是可以確認的結果昨天看之前總統府的前知議周一成先生他其實提到一個論點我就覺得蠻不錯了賴總統因為就職滿一周年
那可以怎么做呢可以考虑把他的智囊啊人才库啊分为三组他里面就说你有一个三天组再一个三年组再一个三十年组那不是真的要分三组是说心智上让他们负责不同的工作要不然会打架嘛三天组的部分呢你就是做三天内要解决的事情啊
三峡的车祸应该如何处理幕僚 发言人 撰稿人要怎么撰写三年组的就是你要 2028 年连任的时候你要端出什么样的政绩针对政务官或者立法委员 政党主管要做好一个规划 30 年组就是 2050 年的台湾你希望是什么样的样子你就要找一些资政找一些国策顾问找一些企业界民间友人 知识分子
那这三组人尽量不要让他们待在一块讨论一件事情因为我看的是三天你看的是三十年那大家的愿景聊的不太一样有些人必须专注在眼前有些人必须要专注在三十年台湾真实的经济成长规划所以最后就是总统决定哪件事情比较重要但是让大家各自去考虑对那三秒的可以找我吗我比较快
我是说想梗啊但是其实用这样的一个规划大概就可以得出更清新的轮廓刚才我们提到的能源问题啊那有时候就是长达 30 年的问题它三天或者三年甚至都无法改变啊所以基本上我个人认为啊只用从这个角度来做思维的话也许就能够做一些改变民调就有机会做更显著的拉抬嘛其实啊这几年我们也清楚知道啊台湾刚才看到的经济数据啊
科技新贵这么以爆发性的成长就代表台湾从总体来看经济成长是很不错的唯一要处理的是什么其实是分化的问题分化的问题我们过去提过举例来说你像财政部统计的六都的百货业业绩全部都在创下历史新高
那他要怎么了解分化的趋势呢看一下小摊贩平均每摊营收收入的利润变动摊贩人数过去是减少了 36 万名从业人员成衣备业纺织品鞋类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消费习性改变之后所造成的显著冲击所以虽然很多人消费看起来扩增速度越来越快
可是我们看到很多的小摊贩都已经倒闭都已经破产了这个就是一种分化那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这个分化问题另外一个分化当然就是房价问题房价上涨本身就是经济成长的一种指标可是当房贷负担率陆续已经突破三成新北市是 61%台北市高达 71%全台按照内政部定义只剩下基隆还在 30%以下全台就像只有一个县市在合理区间
那这是说明着它就是一种分化的趋向有些人买到了房很开心但是你看到没买房的人
被剥夺感就会来得更高另外其他分化的主题像是我们过去所提到的出口业也在分化现在除了电子和自通讯产品在高速成长以外其他像运输工具矿产业塑香胶制品化学全部都在刷一腿中南部的水五金扣件不要讲说这些关税战在关税战以前已经冲起来的大了
包括台湾本身在出口集中产品的问题相对于韩国市场那很明显是过度着重在自通讯产品和电子零组件所以一冲击压力就来得更大那所得的分配也是一回事我们看到这几年大家所得有没有提高当然有而且有些人所得提高的速度是远远大于通膨的比如说我们过去所提到的工程师
房地产从业者金融业者可是台湾的低薪族群人数有没有因此上升也有啊由于通膨不断的加成购买力的侵蚀住宿和餐饮业有高达 50%以上处于低薪族群低薪族群什么意思月收入低于 3 万则就是低薪族群了
那资源服务类有 37%的就业人口是属于低薪艺术服务类有 34%批发零售有 27%观光的分化也是如此观光我们看得很清楚这国人出国人次今年一二月就已经 300 万人了这说明台湾人真的很有钱可是来台旅客人次只有 135 万人那这种分化很明显就造成新一波结构的脱节再举例来说
在分化的层面教育问题或者一些软议题这个都是政府可以去关注的几个方向前阵子我们跟投资朋友提过这个图表是台湾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从 18 年到 22 年你能不能发现从越跑越高每千名新生儿从 4.9 一路上升到 5.1 远远高于日本的 2.8 和南韩的 2.3 那
康健雜誌目前指出最關鍵的問題是因為現在越來越多醫院找不到兒科的醫師尤其是偏鄉兒童的醫療照護明顯落後其次是托育和醫療體系的暴落所以很多家庭面臨早產、罕見疾病或者癡寒的嬰兒就缺乏整合性的服務
但是我們講了這個是小時候的問題長大的問題上小學你覺得壓力會減少嗎昨天大家也有看到相關的新聞那真的是三峽真的是悲劇那這個圖表是我們看到台日韓每 10 萬人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台灣是高達 13.3 人遠遠領先韓國的 5.3 人和日本的 2.5 人所以路上風險
的确是稍微比较高一点所以那不止如此我们看到它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这个图表是全台公车事故的死伤人数这个 2023 年也准备要挑战历史新高了一年死伤人数是 1704 人以前我们在日本搭公车不是常常因为生意很低层常常大家睡着台湾你不可能睡着因为
可能是那个拼装车的原因那个引擎声你就已经睡不着了所以我们讲说这些问题有些是三天的规划有些是三年的规划有些是三十年的规划那其实大家其实关注的议题其实也就那几项有几个问题你把它处理好那的确就可以受到比较多民众的肯定这是我的想法我们把那个大家会关注的几项问题列出来以后你就盯着这几项有改善就给人家一点正面评价那没改善那
那就欠罵嘛本來就是如此啊這個繳那麼多稅本來就要多做一些關注要在乎自己小孩的健康嗎給投資朋友多做一些思考好 中午 9 點鐘台北股市上漲 184 點收在 21708 點
本来要聊一下债券稍微聊一下好了昨天应该不能讲说针对美债的承压昨天是全球债券公债殖利率都在显著上升不管是德国公债法国公债日本公债澳洲公债都是如此美国债券评级的下修昨天我们已经稍微聊过了我们一方面要观察接下来整体市场通膨预期的变化
另外一方面也要看一下海外市场针对国债的接盘意愿我们看这张图表这个全球最大的海外美债持有者就是日本第二名原本是中国但是在上个月已经正式被英国给超越了所以如果英国本身购买债券的幅度能够抵得过中国市场的卖压加上
川普政府在尝试的进行资本准结少发一点债的话我认为债券市场的贫瘠它的修复之路可能性也算是蛮高的另外一方面昨天日本 30 年其公债殖利率居然也创下历史新高了这也隐含着全球债券市场的确都受到比较显著的卖压日本处境更为尴尬
美国是经济看起来还可以所以联准会才愿意保持在这样的高利率但日本一方面经济成长已经开始有所趋缓但是另外一方面内部通膨又太高有必要保持在相对的高利率事实上如果我们细看日本虽然已经告别了 30 年的通缩但是通膨并没有提升多少的幸福感
从 22 年以来日本的物价是大幅攀升东京迪士尼门票的上限从 9400 日元涨到 10900 日元涨幅是 1 成 6 东京地铁费从 170 块调涨到 180 块涨了 6%NTT 的光纤费用上涨了 4%饮料麦当劳涨了 73%大阪王将和吉野家分别涨了 3 成 8 和 1 成 7 回转寿司涨了 5%
家庭用品卫生纸涨了 24%洗衣精涨了 39%洗发精也涨了 11%你就知道通膨力度有多高这很尴尬日本企业你要么就要调涨你的售价
但是你调涨售价以后来客人数就会因此而下滑因为你已经这么长期都通俗环境了这顾客对于价格敏感度很高我们举例来说根据大阪王将最近所做的模拟售价从 290 块一路升到 460 块他发现单次调涨价格
那短期内单次客人的收入的确会提高可是频繁愿意来消费的客人他就不愿意再来了所以很多日本人开拉面开了几十年他第一次要遇到这种涨价的问题已经根本不用涨价了长期通缩现在要涨还是不涨涨了人不来
不想要如何去抵消我的利润侵蚀压力比较大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轮替看能不能尽量减少成本有些日本越来越多店家学 2022 年的台湾一样就开始做无店面化了
可能就在自己家煮拉面专门让人家来做外送这个后疫情时代的确改革了非常多的店面或者成本控管的方式因为现在有外送平台更为方便很多甚至连店面都不需要租了或者说你可以租到巷弄里面的店面我举例来说最近不只是饮料店饮食店转送到了外送平台日本的风俗产业也改变了类似的转变我们根据 ADSusternote 的数据近五年来我们看到下方第二列就是无店铺型的
信封熟特殊营业申报人数它是从 2018 年的 21,421 件大幅跳升到 22,389 件这个就是事情彰显着后疫情时代大家选择的都是那种更隐秘更便利的服务方式大家都叫外送相对的传统店面型的风俗店数量则是高速的下滑
所以日本人现在也越来越喜欢点 Uber Eats 点 Fupenda 了这很明显所以我们看到整个产业周期的变化这足以彰显的各国本身面临的问题今天聊的范围比较广我们一方面聊说整个 AI 行情是否能够借由这次的 Computek 展来做带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 520 行情大家关注当然是在 AI 生产力周期背后台湾经济量力的背后可能面临的挑战不管是接下来的供电问题还是我们看到内生性的挑战
那 520 整体评价我们也可以从民调来发现一些端倪整体来说至少企业端还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支持只不过在内政成名问题当中这种极化的问题全球都有了可是在极化问题发生的时候大家就开始
会受到这样的一个挑战那可能也不是单纯执政党的问题而是说全球的贫富差距就在急化当中那如何削减或者减缓这种急化的速度就是执政者必须要烦恼的问题了那回过头来看刚才也提到嘛短期内这种货币政策各国面临的处境你觉得日本的处境有比台湾好多少吗我相信也没有好多少啦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挑战给投资朋友多做一些思考如果喜欢我们节目记得帮我们订阅按赞加分享我们就明天早上八点半
早晨财经速解读再相见祝各位投资朋友看本顺利操盘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