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25/5/26(一)川普再出招 反彈見頂?馬斯克回來了 蘋果擋得住關稅?【早晨財經速解讀】

2025/5/26(一)川普再出招 反彈見頂?馬斯克回來了 蘋果擋得住關稅?【早晨財經速解讀】

2025/5/26
logo of podcast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游庭皓
Topics
游庭皓: 川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变动频繁,对市场情绪造成了显著影响。最初,由于美国与欧盟的谈判进展缓慢,川普一度威胁要提前结束关税豁免期,此举导致市场紧张。然而,随后川普又与欧盟执委会主席通话,延长了关税豁免期,使得美股电子盘迅速拉升。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波动性增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动态。此外,美日、美韩等贸易谈判也各有进展,但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可能对相关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我个人认为,投资者应谨慎评估这些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据此调整投资策略。 游庭皓: 我认为,川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不仅影响股市,还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例如,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一旦爆发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将远超东亚国家。此外,美国还试图通过关税等手段,促使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以实现“美国制造”的目标。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干扰。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短期波动的同时,还应关注这些长期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探討川普政府與歐盟的貿易談判,分析其複雜的國際關係與經濟影響。重點在美歐貿易規模、關稅影響、以及歐洲各產業的承受能力。
  • 美歐貿易規模龐大,關稅戰將造成巨大衝擊
  • 歐盟經濟受美國影響深遠,超過美中貿易影響
  • 歐洲制藥業成本轉嫁能力強,車業壓力較大

Shownotes Transcript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另外一方面当时在周五美国和欧盟的谈判由于进度相对缓慢也使得川普在贴文上持续针对欧盟进行施压甚至提前到 6 月 7 号就要结束目前的谈判会议但是我们看到在刚刚目前川普已经发文跟欧盟的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同话这一次松口又从 6 月

又延到 7 月份了所以 90 天的关税协议关税豁免期仍然生效当中使得美股四大指数的电子盘啊高速的拉高所以美股是四大指数这个礼拜五是一回事啊到礼拜一又是另外一回事啊那包括今天美股股市又不开盘了

那礼拜五端午节这台北股市到时候的影响又休市所以台北股市本周交易量轻但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不过没有股市就算没有川普所释放的利空本来乖离拉到这样的区间稍微休息一下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以过去一周来看道琼公益指数是下跌 2.47%纳指周跌 2.48%标普周跌 2.6%这个是三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哦

那其实也意涵着没有股市本轮的乖离拉抬幅度其实特别高如果我们细看今年全球各大资产绩效的表现黄金价格是表现最亮丽的涨幅有 27.9%欧亚股市今年平均涨幅有 1 成 6 这足以彰显的欧洲股市其实表现非常非常惊人其他我们看到像是比特币今年涨幅也高达 14%新市场股票今年涨幅有 8.8%

Tips 今年短期涨幅有 3%其他像新银市场债高收益债美国总体债或者我们看到价值股整体而言都是正报酬那今年负报酬的都是一些像纳指像大型股主要跌幅大概不到 1%左右其他跌幅稍微比较重的主要还是集中在 IWM 的中小型股左右

所以今年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市场的整体趋向了你说欧洲股市表现亮不亮丽亮丽但是真的是由于乐观所推起的吗可能更像是美元资产的撤退流入到相对升值的欧元所带动的行情而今年表现最为亮丽的资产

仍然是以避险偏好的黄金资产带头向上攻黄金在上礼拜是大涨了接近 5%每盎司重新收到 3365 美元基本上这一波本来回撤幅度还蛮快的但是碰到季限以后马上就开始显著的上攻足以彰显的今年股票市场即便反弹到现在

大概也不是乐观上来的只是由于短期政策的拐点加上部分美元贬值欧元升值新市场货币升值所带动的新市场和欧洲股市的大幅上行好那回过头来看那欧盟跟美国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观察啊

因为在一个小时之前当时川普已经发了贴文目前跟冯德莱恩的谈话相当良好所以礼拜五本来觉得美国跟欧盟目前谈判进度相对缓慢必须要稍微 push 一下所释出的那个氛围瞬间就消失了那我们要细节观察的几个方向第一个是欧元跟美国目前的贸易规模庞大到底经不经得起本轮的贸易战如果欧洲真的采取反制措施

真的是不是对于全球的伤害性远远比东亚国家还要来得更为重要东亚国家它反映的是更多的我们讲的半导体生产的传导但是欧盟市场跟美国市场不只是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整体的贸易连接程度也非常高

我们举例来说美国从欧盟进口的金额大概是 6060 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大概是 3700 亿那庞大的贸易逆差当然就是川普希望透过关税来修复美国制造的原因那如果我们细看 24 年美欧货品和服务贸易占美国的 GDP 大概 4.9%其实比中国的 2.2%还要来得高这说明着

欧盟经济对于美国的影响或者美国经济对于欧盟的影响远远比美中之间的互相影响幅度还要来得更高所以第一影响最大的就是欧盟第二影响就是墨西哥第三是加拿大第四才是中国接下来是日本韩国台湾和越南那美国从欧洲主要进口哪一些货物呢

24 年总值的进口的大宗商品大概是 1270 亿美元那欧洲有非常多的制药商目前都在供应给美国市场那现在川普遇到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想要进一步的能够压低处方签或者制药价格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制药都是在美国设厂有很多是欧洲的制药商那这个时候如果又有关税的问题那它的压低处方签的效果可能就会因此而丧失那其他进口的商品像汽车这个川普就不是很在意已经被克 25%的关税了各类机械葡萄酒香水等等

那美国对欧洲所出口的产品又有哪一些呢刚才看到的是欧洲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的以药物和汽车为重美国出口到欧洲的主要是以石油天然气汽车飞机血浆等医疗制品那看得出来主要还是以大宗商品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那欧盟过去几年尝试的去压低俄罗斯的供应扩大对美的

这扩张那这个时候如果进一步双方有贸易的锻炼肯定也会影响到美国这些能源资产的出口当然最后抛给东亚国家也就 OK 了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欧元区到底有没有能力陆续淡化针对美国的出口其实我们看这张图表这个是欧洲的经济在过去依赖美国程度以及出口的变化看得出来从 11 年 12 年以后就一路的上行也就代表着过去 10 年以来

欧洲是越来越依赖于美国经济的但是你要说回到 2008 年到 11 年的水准其实也没有多差也不会回到 14%而已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欧洲市场当中制药业由于它算是特区产业或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占率它是可以能够有效的进行成本转嫁的

那有哪一些是无法转嫁的就美国本土也有车厂甚至他不只要跟美国本土车厂他还要跟东亚车厂竞争的这些车业压力反而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因为短期内中国毕竟已经延后 90 天了川普手中的眼中钉很明显是从中国变成了欧盟那由于谈判进度过慢这一次才

在礼拜五的时候说要课征 50%可是为什么我们讲说欧洲市场压力来得这么大呢因为欧洲车业过去几个月的股价就已经表现不是特别好了欧盟出口到美国的新车大概是 76 万台每年

价值是 390 亿欧元目前美国早就已经针对欧洲进口车客征 25%的关税了那你就算没有这 50%这 25%也让这些车厂有够痛了所以礼拜五曾经一度导致像奥迪 保时捷 Volvo 全线的重创就算有部分厂区像 BMW 已经在美国设厂了但是这个产能还是调动不过来嘛所形成进一步的压力这是第一个观察重点不过呢至少好消息是双方又改口了

两天之内就改口这个更新消息的速度也要很快了明天你看我们今天直播可能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可能又改口了那第二件事情观察的是美日之间的谈判那美日之间谈判已经谈到第几轮了呢已经谈到第三轮了那基本上美国和日本正在积极谈判卡关的过去已经非常明显表态了那就是在汽车制造业的部分那我们也很清楚最近说

表态的主要来自于日本希望可以借用更多的投资以达到接近零关税的水准当然这个可能性并不是特别高至少还是要付 10%可是现在问题在于美方给予的税率仍然相对于欧盟谈不拢日方无法直接下定论简单来讲第一个谈判有第一个谈判的坏处第一个谈判有第一个谈判的好处好处感觉就是

先排队先抢先赢可是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变化以后大概就心里有底了这个后谈的也不一定拿到多差的税率至少从豁免期的时间来做观察这就导致日本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就是先谈他谈到了一个税率如果台湾和韩国拿到税率比我低怎么办如果欧盟的税率比我低怎么办那些都是我们在车厂的主要竞争国

所以谈判进度稍微缓慢一点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这张图表示马自达在过去的营收产能和分布马自达大家也知道这几年算是成功转型了已经不是塞车的代表而是日系运动风格的领头羊有些人说它有一点类似于日本制的德系车的确那个外形那个

扁平状蛮像的但是更大的挑战在背后马自达全年在日本生产的汽车是 74.9 万辆但是只有 14 万辆在日本内销其他 65 万辆都出口到海外出口当中有 28 万辆是流入到北美市场占整体出口值的 43%远远比欧洲澳洲还要来得更高所以它这种运营的模式基本就是高度的依赖

日本生产然后美国出口最终它的销量完全就取决于美日最后的谈判税率那日本一堆车厂都面临差不多的处境像萨巴鲁啊 多亚特啊

你上等等都差不多都有接近 30%到 40%都是依赖北美市场的所以一旦美国在关税上你不要讲说最终税率是多少你只要关税税率比韩国稍微高一点点压力就很大了不过美日现在的谈判似乎也有一点和缓我们举例来说像 5 月 23 号这次川普政府宣布原本备受争议的新日本制铁已经并购了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可以继续的推进

前提是日方必须要在巨额投资和国安层面进行让步那不确定这两项议题到底是否有牵扯到目前美日正在谈判的问题不过川普至少愿意让日本的公司去并购美国的公司只要你能够在国安上进行让步

不要跟中国有任何的瓜葛另外一方面你要扩大具体的投资额以及在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那我们基本上就有机会继续往下谈所以美日的谈判感觉也稍微有点进度不过还是有点卡关了那再来看的是美韩谈判这个南韩热门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因为再过十天南韩就要总统大选了这一次他向美方表态他认为现在我们应该要延后关税的谈判实现那不是

什么原因啊就是我很明显会当选总统嘛那你跟目前的在野你跟目前的执政党谈判有什么任何意义呢所以不要赶着做谈判那另外一方面呢他也认为啊我们不应该在 7 月 8 号之前完成谈判而牺牲国家利益哦那蛮明显因为李在民过去是标准的左派代表啦那

谈判或者说是释放的氛围一直都是比较强硬派站在劳工立场的基本上甚至有一点反美的不能讲反美比较轻松一点所以李在明这一次的发言不仅是凸显外交自主的坚持而且延续他一贯的经济实用主义的立场他基本上认为我们应该是以韩国本土利益为主

嘗試的獲得共同民意票這個時候大選你也只能講這種話這時候大選誰會說希望跟美方達成一個雙方都可以理解良好的協議呢這樣子就有點示弱了所以李在民是比較強硬的表態但事實上李在民目前的整體民調大概是以 45%的支持率遠遠領先保守派的對手金文珠的 36%雖然差距過去兩天好像有點縮小了不過

看起来当选是当定了这样的一个效果就引发了市场上的政治动向毕竟距离 7 月 6 号时间线是越来越近的我们观察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在近期我们看到总统大选的前十天陆续传出驻韩美军大幅的缩减规模的迹象事实上华尔街这一次裁军的报道到底是在给韩方施加进一步的压力

川普对于李在明即将当选所采取的动作还是只是要做一些美军的裁撤或者一些轮调这个值得大家多做一些关注啊那或者有些人说美军难道是要撤去台湾吗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美韩之间的谈判看起来就不像是美日之间谈判来得这么顺畅那美台之间的谈判表现又为何呢其实大家也有观察到这个美台之间的谈判你几乎不在国际媒体可以看到任何讯息任何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日经你几乎都看不到太多的讯息那要么就是我们其实还并没有在

很明显的一轮两轮的谈判的消息释放的过程当中或者美方还不太愿意释放消息那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其实我们已经差不多谈成了进度相当良好啊事实上啊这最近一直在找新闻找不太到啊但是昨天经济部长郭志辉啊在谢社长的节目当中啊其实已经透露了相关的谈判进度啊

表現是非常良好而且目前由於談判的問題關係沒辦法直接釋放相關的問題不過部長已經非常明顯的表態台美目前的談判是非常良好的而且進度看起來蠻超前的我們來看一下對話台灣的特色

我這一次去美國看看我們這一次有比較豐碩的一些成果我們在豐碩成果很抱歉這個時候沒有辦法跟各位講因為這個談判還在進行中但是我們大概已經清楚的知道美國到底要什麼所以我們的談判小組我想國人大家可以放心這一次應該可以談出一個很好的結果好 所以

美国到底要什么美国要钱只是要钱的方式有不同方式要贸易失衡要金融失衡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不过看起来如果是真的照郭部长所说的话看起来台美谈判搞不好是除了英国以外所有东亚国家当中目前看起来谈判最顺畅的几乎没有什么

双方谈不拢的消息或者新闻传出来就这样很顺的就过了也许我们真的是领先超前到时候就拭目以待好 回过头来看一下美国跟主要贸易对手目前的关税谈判进度为何呢英国的话就 10%已经达成全面协议了中国的部分是

30%左右欧盟的部分目前是 20%瑞士 31%印度 26%日本 24%这些是目前看起来关税谈判进程当中华尔街日报预估可能达成的整体税率普遍而言大概就是位在 10%到 25%之间不会比中国来得高但是也不可能比英国还要来得低后续我们会观察的几个方向主要是以日本

作为打头以后来敲定韩国和台湾的整体税率第二点就是欧盟的部分能不能有效的在 7 月 6 号之前谈成关税这会影响到接下来其他东欧市场或者我们讲的东亚和欧洲市场以外整体的关税税率可能会达到一个均衡解回过头来看另外一个影响周五时的股票市场有显著沉压的是什么

问题就是我们看到川普针对苹果和三星威胁克征 25%关税的疑虑我们也清楚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供应链在苹果的转移底下顶多就是移到了印度但是这一次川普已经很明显表态了他不是要让产线移到印度他要把产线拉到美国本土那现在你回过头来看如果要回到美国本土不回到美国本土就要克征 25%的关税

那还是在海外设厂比较划算因为不管怎么看美国的成本一定都是翻倍起跳的可是你在印度你顶多就克 25%所以不管怎么样似乎在海外设厂运到国内的角度好像感觉还是更可靠一点当然我们后续要观察一下到底是不是只是要求更多苹果的投资因为苹果其实已经释放蛮多愿意投资的步调了我们举例来说

过去几年苹果应该是从 16 年 17 年当时就已经受到川普政府的压力进行产能转移的接近有 8 年但是进度还是很缓慢我们以目前供应链的生产据点大概 85%的苹果组装厂还在中国市场

光是江苏省和广东省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 115 个那占全球供应链的绝对多数从总体数量来看全球到底有没有供应链转移有啊有 30 家供应厂商已经陆续离开了中国市场但是还有 115 个那你要三个月的时间做

高强度的转移难度是有点高就算全部移到印度它也要更增 25%那事实上我们过去跟投资朋友提过现在中国主要输美的产品最大宗对大宗其实就是手机市场如今苹果大概是 85%的组装仍然在中国组装之后运入美国市场那印度的部分现在也不过是 15%左右的市占所以这个产能的转移

90 天以内难度是有点高所以可能只能尽可能做一些政治上的表态争取一点时间当时库克其实很明显就是用一边拖一边进行产能转移到印度最后搪塞川普四年就这样子过去了另外一个川普也许更希望达到的就是完全禁止转口卖业就是我也不求你大量的产能至少部分产能在美国真实设厂让美国人用的 iPhone 要以美制生产包房

保卫我们的国防安全供应链就可以了过去我们也提过因为现在每月谈判的进度看起来也没有说多快中国针对东盟的出口在 2024 年早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对欧盟的出口达到 5865 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那美国之所以这么积极的去施压东南亚国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堵习产地要不然过去 16 年以来的美中贸易战大部分的中国供应链稍微聪明一点的都跑到东南亚去设厂了

那只是把半成品从中国移到东南亚做最终组装以后贴一个 made in Vietnam 然后就运到美国市场嘛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压力底下我们要进一步观察接下来尤其在这些品牌公司所遭受的冲击为何因为不管怎么样如果针对品牌上来进行直接课税的话那几乎就逃不掉那苹果

手机价格就必定得上涨我们看一下四大指数表现道琼工业指数下跌 256 点 0.61%所以 41603 点标普下跌 39 点 0.67%所以 5802 点纳指下跌 188 点 1%所以 18737 点非班下跌 73 点 1.53%所以 4702 点苹果当然周五做重凑幅度比较大

跌了 3.02%不过如果我们细看市场的情绪转捩陆续持续的发酵第一就是股票市场即便涨到这样的一个位阶大多数人对于美元资产的回补还是兴趣区区我们根据小摩的统计目前只有 17%的美股投资人愿意持续压住美国股市占主导地位 36%资金全部跑去欧洲市场了因为欧元正在大幅升值

其他黄金资产也占了 23%比特币也占了 17%所以市场的前面三个偏好应该是欧洲股市黄金

比特币再来可能才是美国股市不过美国股市至少比债券的兴趣还要来得高不然债券市场卖压也很重现在的新一波的筹码转折是过去我们讲说第一波买入的是散户第二波是机构被迫回补第三波我们看到对冲基金在上礼拜终于开始有所进场了我们看到的蓝线是长线资金机构投资人那么红线是对冲基金它的净资金的流入变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大概从 24 年年底一路到 25 年对冲基金对于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入就开始缩窄但最近感觉有开始进一步的停止资金流出也不能说大流入但是现在的资金面感觉产生了进一步的转捩点给投资朋友多做些思考另外一个美国股市当前反弹到现在大家最为关注的基本就是马斯克的新闻因为马斯克最近

他在 X 上发了贴文来跟大家表达他即将要全天候的工作睡在会议室服务器和工厂里头了这是一件好消息过去他都在华府工作最近他开始回到不管是 SpanX 还是回到他原本公司特斯拉来 24 小时的工作大家也知道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这段时间有些人称他为西藏马化田就是

感觉每天都在搞政治的确这也使得市场上有进一步的反感进而影响到 Model Y 的销量举例来说它在斗局当中的成效其实表现算不错大概为政府节省了数百亿美元不过从它接任斗局以后整体特斯拉的市值也是蒸发了好几千亿这一笔节省的金额跟特斯拉股价损失的相比几乎微不足道所以大家一直呼吁它赶快回来更何况自从它接任政府效率部以后

根据彭博士的新闻你看到把 Model 3 卖掉的车主卖出的原因 21.5%居然都是因为不喜欢马斯克跟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

销售和品质根本无关这说明了他个人的形象已经影响到在特斯拉的整体销量了过去我们曾经举过这个例子这个是各家民调针对男性女性开电动车或开燃油车针对特斯拉马斯克的偏好你会发现这个男性的支持者

远远大于女性而女性过往的时政表现是在电车上有更高的接受度那第二个是蓝油车的支持者又比开电动车的支持者更支持马斯克这就很吊诡啊那就很明显马斯克的忠实支持粉丝逐渐变成共和党选民了嘛那包括之前大家也讲啊马斯克的时间管理数一方面要彻查政府的预算还要经营六家公司还要抚养 13 个小孩还有三位前妻而且

还有数目不详的女朋友随时都会爆出来平时她还会在 X 上跟网友们互动现在她要重新回来安抚特斯拉的股东们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底下让大家就有进一步的市场预期我个人观察一下我发现她最近推特上分享的文章比较少自己的评论大概就转发一些迷因的梗

现在发文频率好像真的慢慢的倒下来也许这对于接下来的经营事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效果张图表我们过去聊过这马斯克其实过往就有非常明显的社交成因每个红点就是一则贴文即便他身兼多职当时还要应付政府事务他一天大概还可以发出大概数十则的贴文而且这个发文规则没有规律昼夜不分而且还经常会回复网友的讯息

所以现在它的发文频率慢慢的倒下来以后也许对于接下来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效果给投资朋友做些观察我们举例来说其实它的事业是一步一步的正在影响整个生产力周期我们举例来说最近 STARLINK 统计到今年 5 月份为止已经发射了 8417 枚这个大概是苏联发射总量的 39%发生速度非常之快大概占了全球

现在有三分之二的低轨卫星哦

如果我们细看一下图表这个图表是 Starlink 目前在各大厂区所设立的规模幅度现在看得出来美国自从在 20 年监管试图放松以后 SpaceX 几乎已经完全垄断了商业低轨卫星的市场现在如今大多数的低轨卫星基本是完全取决于马斯克旗下这对于未来它的发展计划会有非常庞大的现金流天上一直转一直转

付一点保养费你的每个月的月租费就一直进来了而且随着现在 6G 7G 的技术持续的推进电信业者迟早有一天中华电信也要跟 Starlink 卫星网络来买平宽的了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底下马斯克淡化政治色彩以后这个帝国又开始活了起来我们举例来说像 Starlink 在过去几年现金流几乎都是负的

可是在 2025 年现金流已经开始转正了 23 年是资本投入期现金流为负到 20 年转正到 25 年大概可以产生 20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那也就说明了 Starlink 已经正式迈入了显著的运营阶段大量的收入开始进程那我们也清楚知道这马斯克真正厉害的不只是创新他真正厉害的在于内部的资源调配当时 22 年 Twitter 在马斯克收购以后本来 8000 名员工嘛

财道剩下 1500 名结果 X 营收是大减了 46%可是利润却是暴涨了 8 成应该讲暴涨 8 成以后创下历史新高利润率也上涨了 33%所以有时候马斯克他属于减法哲学告诉所有的企业主钱赚的不够多也许不是营收不够高是你的员工薪资成本太高或者你的总成本太高

那過去的火箭它的重複使用其實就是貫徹這樣的一個模式當然過去我們有個魔咒通常只要我們開始稱讚馬斯克那股價就差不多了可是

它回来这件事情还是值得大家多做一些省思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整个生产力周期有进一步的带动效果开始重新的发酵那有时候我们当然时间从长期来做观察这不同绩效会有不同绩效的表现你像最近我们观察到全球市场当中七大科技巨头今年涨幅最亮丽的当然还是我们看到的辉达和 Meta 可是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像是

苹果或者我们看到 AlphabetAmazon 等等这股价相对而言特斯拉和辉达和 Meta 表现还是稍微弱了一点投资的成效有时候最终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可能都是一个点你说真的因为这样子特斯拉永远股价都会往上冲吗也不一定但是整个科技生产力周期的确是带动我们的资产长期能够创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投资的成败往往不只是标记选的好不好而是你用什么尺度在看待

有些人是用三天的角度来衡量有些人看到股价下跌就万分焦虑像是在大海中捞鱼有些人他用三年的时间用更长的时间来做投资把投资当作成种树知道要扎根要发芽要成长要时间真正的问题不是市场波动太大而是我们给的太少

太少的时间太少的耐心所以你尺度有很多有一种是景气库存循环的尺度 3 到 4 年有一种尺度是生产力周期的尺度你相信马斯克会成功你不一定要买他的个股但是你可以买七巨头你可以选择买科技型 ETF 或者你直接对赌美股的大盘基本也是科技股为主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判别你的投资尺度所以每个人衡量的投资尺度都不太一样

那之前嘛 网友分享一个故事啊讲说一对男女去郊外住宿那女朋友啊 想说要给男孩子一个惊喜嘛然后趁男孩子洗澡出去那个隔壁的杂货店啊要买那个套子那店员啊 就说哦 你要买什么买套子那店员就问他 你要多大的尺寸那女孩子一时之间还不知道该怎么讲尺寸啊

忽然想到张开嘴这么大所以每个人量的尺寸量的尺度其实都不太一样有些人他认为三周的持有就已经很长有些人认为三年时间投资时间还是太短了那你单纯投资的成败其实就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尺度来看待你的投资有些人用三天三天可以很长

三年可以很短但是你看到这些生产力周期到底有没有一点一点的正在改变我们的长期生产力框架其实是有的我们回过头来看那你说可是那生产力周期也不只限于美股的确但是我们从过去 50 年 20 年甚至 100 年周期尺度来做观察这美国的国力霸权至少还是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得到的

我们举例来说张图表是我们看到的各大的美中科技竞争当中美国的科技独角兽占整体规模还是具有非常显著的压倒性优势张图表是未上市估值又超过 10 亿美元的科技公司

中国拥有的数量是最多的它有 162 家但是总体估值远远不及美国的 90 家高达 2.5 兆你像 SpexOpenAI 或者 XAI 这些大型的新创的企业都在领导着全球的技术发展相比之下欧盟就弱了一点它有 107 家但总估值只有 3333 亿不到美国的七分之一所以这欧洲股市在短期内的上涨是不是会引起大家针对

欧洲市场的生产力周期呢我倒是觉得还好那中国有国情的问题但美国市场我们从这个量体图大家已经看得出非常显著的趋向那最终呢我们当然要回过头来看就是整个 AI 生产力周期在短期因子的带动效果也就是 AI 资本支出的变化台积电的业绩你要说硬要靠苹果有点难度了在 I17 大家也大概心里有谱很难卖的好但是台积电业绩啊

如果得靠辉达的话辉达的业绩就得靠 7 巨头的资本支出我们根据辉达晶片营收的客户名单微软比例是最高的高达是 8.9%远远高于其他科技巨头 Meta 和亚马逊分别是 9.3%和 7.5%紧追其后那么阿发贝的贡献是 5.6%特斯拉反而不高 0.9%所以从获利动能来看这辉达接下来的

营收动能啊基本就跟微软 MetaAmazon 高度联动我们就看一下这些人的资本支柱可以推得多远啊事实上大家有没有观察到最近呢很多人使用的搜寻条件搜寻方式都已经做了大幅度的改变了

所以我们可能还没有付钱可是我们迟早得付钱因为我们的消费使用已经改变了举例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的搜寻用户越来越依赖 AI 的生成摘要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零点级搜寻现象越来越普现就是现在很少人会去 Google 里面搜寻反正就是问去 LGBT 或者去问 Croc

问一些 AI 的软体直接达到他们的需求根据 24 年底的调查有 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在 40%的搜寻当中不会点击任何的链接仅仅会参考 AI 所提供的直接答案其中有 30%的用户在 80%的搜寻当中完全不点击外部网站

这个状态它会大幅的影响到接下来的广告和内容策略所以前阵子为什么对于 Google 这么伤这是因为大家好像意识到这个搜寻算法搜寻模式的改变那你作为广告商作为金主的角色那压力就很大了因为大家不用搜寻引擎了你搜寻的店家不会提前排在前面该怎么办呢 AI 完全是靠自己的方式来做分辨所以我觉得八成啊

到时候如果你没有订阅 AI Pro 方案的话八成你在答案里面可能他不会给你误导的答案但是呢他可能会在回答进行当中啊时间稍微久一点要等 15 秒 20 秒那这段时间会先放一个广告然后你要等 5 秒就像那个 Google 像那个 YouTube 一样你要等 5 秒才能按略过到时候你搜寻的就不只是咨询是耐心你可能要

等很久这样子但不管怎么讲我们都很清楚确 GPT 在 22 年问世以后 Google 的股价的确一度相对满山错失了领先的优势不过最近也是极其之最最近我们看到的 IO 嘛

这一次 PX1 它也宣布了 AI 的模式计划将生存式 AI 深度整合到搜寻列大家可以直接打开 Google 现在搜寻一个东西你发现已经有开始显出的 AI 回答跟之前微软推出的功能差不多而且其实还蛮精准的那另外一个是 Google 捐来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核心会让公司保持在 1780 亿美元的搜寻广告收入的同时应对 OpenAI 或者其他新创对手的压力简单来讲啊

Google 应该已经开始进行 AI 搭配广告的结合了事实上 Alphabet 的预估本益比目前也不过 18 倍这比 Amazon Microsoft 挥达超过 30 倍的水平比较起来算是蛮低的

这个挥达股价已经涨了 8 倍那阿发贝这个股价是源源落后微软和 Meta 至少蛮明显的那我们后续再聊一下这一次可以值得我们省思的几个方向但不管怎么讲我们看到的科技生产力周期的确还是一丝一毫的正在影响我们的行情给投资朋友多做一些思考所以我们有不同周期来做思考长周期 10 年 20 年

你大概知道这个科技生产力周期 AI 的影响会有多大了如果你对于特别单一公司有特别的偏好或者对赌生产力周期也许定期定流是一种方式如果你用景气周期来做观察的话那我们现在已经走到牛市的第三年了你当然会有相对应预留现金的准备存在那如果你周期尺度又放得更短一点你探讨的是川普行情那你就要随时关注他的贴文动态了但不管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尺度每个人都要

因应的自己的投资策略来搭配相对应的投资尺度要不然三分钟的人跟三年的人怎么可能谈得起来呢就 04 分我们看一下台北股市开盘的表现来跟大家做一些追踪和留意台北股市小跌 86 点说到 21,564 点因为今天放假了外资放假所以那个量能会稍微小一点然后礼拜五又要放假所以八成

这本周应该都是量缩那压力比较大一点给投资朋友多做些观察留意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记得帮我们订阅按赞加分享我们就明天早上 8 点半早晨财经数据读再相见祝各位投资朋友开盘顺利 策判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