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市場觀察】2025台灣會缺電嗎?

【市場觀察】2025台灣會缺電嗎?

2025/4/4
logo of podcast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游庭皓
Topics
我認為台灣的能源問題十分複雜,並非單純的缺電問題,而是涉及電網穩定性、再生能源發展受限、以及能源政策的諸多挑戰。 首先,台灣的電網過度集中,容易因單點事故造成大規模停電,這點從過去幾年多次發生的全台大停電事件中可以看出。此外,再生能源發展緩慢,無法有效彌補核能退場後的電力缺口,離岸風電和光電的發展也受到土地瓶頸、技術不足,甚至黑金介入等因素的影響。 其次,台灣的電價長期偏低,造成台電連年虧損,政府長期以來壓低電價,補貼高耗能產業,忽略了真正的成本和供電壓力。這也導致民眾對於電價上漲的接受度低,使得政府在調整電價方面有所顧忌。 最後,台灣綠電產業存在嚴重的貪污問題,阻礙了再生能源的發展。黑道勢力滲透政治,影響政府的決策和執行,導致綠電項目審批流程繁瑣,貪污腐敗橫行,外資卻步,拖累綠電發展。 總而言之,台灣要解決能源問題,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包括改善電網穩定性、加速再生能源發展、調整電價機制,以及最重要的,徹底清除黑金勢力,建立一個乾淨的能源發展環境。只有這樣,台灣的能源轉型才有可能成功。

Deep Dive

Chapters
探討台灣 2025 年是否會缺電,分析發電量不足與供電不穩定的兩種缺電類型,並檢視台灣的用電結構、發電策略以及備轉容量率等因素。
  • 台灣用電主要來自工業部門,占比超過五成。
  • 2021 年台灣發生三次大規模停電事件,凸顯電網集中和備轉容量不足的問題。
  • 學界和官方對備轉容量率的預估存在差異,可能低估了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需求成長。
  • 台灣供電能力足夠,但缺乏靈活性及電網韌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投資朋友歡迎收看市場觀察最近要漲電價了那今天就來跟大家淺聊台灣的能源問題尤其在台電虧損預算凍結的背景下也讓市場反思台灣的能源政策和供電穩定而且夏季將至大家也會擔心過去幾年儘管官方是強調電力充足但台灣還是接連爆發了多起的大規模停電那到底反映的是缺電問題還是電網過度集中還是備轉容量不足的問題

其他像是今年核酸除疫之后再生能源跟不跟得上而离岸风电和光电目前受限于土地瓶颈技术不足甚至有黑金介入的情况那回过头来看到底台湾的能源现状为何到底是缺电还是电网不稳定电价到底是

本来就该涨还是应该要补贴其实多数民众经常会有一种疑问就是台湾政府常常会强调我们的供电是充足的可是又经常发生停电的事件像是 21 年就连续发生了 513 和 517 的全台大停电隔年的 303 又再度大停电不到一年连续发生了三次的停电事件

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缺电呢?缺电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叫做发电量不足,就是电力的需求大于供给。举例来说,2014 年全台湾的用电量是 2833 亿度,工业用电占了 5 成 7,住宅占了 1 成 7。那么如果整体经济持续的发展,发展速度过快的话,很有可能光是经济的发展,工业用电就会导致发电量不足。

第二种叫做周转不离也就是供电不稳定的情况在正常情况底下电力供应是可以满足需求的可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尖峰的用电高峰比如说大家一起开冷气或者工业用电短时间内高速加班举例来说 303 大停电那天即便电力供应量是大于需求的但是因为新达电厂的事故导致 549 万户停电最长停电高达 12 小时

所以这两个角度一个是发电量不足一个是周转不灵就值得我们去审视那我们先看发电量不足跟市场用电量目前的关系首先搞清楚是谁在用电台湾的用电版图基本就是工业界的主场秀不管是 08 年还是到 24 年基本上工业用电一直都是电力消费的冠军宝座

而且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稳从原本的 51.4%一路上涨到 57.3%也就代表着住宅服务业和其他用电占比基本上都在持续缩窄所以整个台湾的产业结构很明显就是一个大型复合工业体

基本上所有的电网都在为这些高级工业来服务当然随着这几年 AI 的大爆发半导体也成为了台湾之光但是用电量的需求正在进行高强度飞增基本上如果想要持续的发展经济那么肯定在中长期的未来如果整体发行量没有追上去最终一定会导致缺电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底下台湾现在的发电策略可以说是核退气劲也就是在核能持续下滑的比例底下政府卯起来

靠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来补位正式迈入了大蓝气时代来补足经济的发展蓝气发电从 2000 年以后就一路的狂飙近年甚至已经超越了蓝煤稳坐发电的主力宝座反观核能则是持续的下滑所以现在的阶段其实就在于目前天然气接收的问题到底

跟不跟得上所以如果以当前来看 2025 年到底缺不缺电依照目前的供电量来看今年是不缺电的重点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缺的电台湾的停电在过去其实也没有一次是真的因为缺电如果不是因为缺电为什么会停电主要还是来自于倍转容量率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台湾的电网实在是过于集中依赖龙潭、中辽和龙骑三大电力的枢纽其中一个地方发生事故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引起全台大停电比如说 21 年的 517 大停电当时就是在下午 2 点钟的时候新达电厂的跳机事故最终导致整个夜间的供电无法满足需求

中午用电高峰的时候太阳能发电有时候还可以支撑需求可是晚上的时候有一些再生能源就无法支付相对应的供电所以为了要改善这样的一个稳定度台湾政府在过去几年不只是建构分散式的电网减少集中的风险也加强除能设备其实这几年相对于跳电的情况相对于前两年稍微好了一点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目前其实台湾的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当紧绷的举例来说

目前学界和官方认为的备转容量率其实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从图表来进行观察会发现经济部所做的调查跟中央大学所做的调查你会发现整体备转容量率其实差非常多经济部认为即便在 2025 年今年全面肺核的情况底下备转容量率还有 11.6%但是中央大学教授梁启元则是警告实际情况可能严重到夏天的夜间只剩下 0.4%

等于是天天都有可能会准备限电在这样的一个解释主要还是反映着经济部的预测有两大弱点第一个就是高估了开发的进度认为电网的改革速度会很快第二是低估了台湾半导机产业的需求成长这种大幅扩敞的进度很有可能会使得用电量远远高于经济部当时的拉伸

所以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由于核电今年就即将要退场了台湾的被载率很有可能最后是在赌运气也就是并不是电力管理而是现代化国家的豪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底下总结就变成了台湾整体的供电能力是足够的但是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电网的韧性那政府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去加强用电管理来设定用电的成长上限

那这个时候就要回过头来看一下台湾的电力结构问题了也就是在以党这一次声称删减台电预算的主因如果我们细看台湾这几年的能源转型乍看之下很明显是从原本的高污染的蓝煤转向相对洁净的天然气似乎迈向了减碳之路不过其实更类似于火力发电的品向升级

对于碳排的减量实质贡献还是很少的根据规划在整个 25 年天然气会占总体发电结构的 50%但这背后的问题就在于天然气是高度仰赖进口的对外依赖程度非常高一旦供应链出现闪失或者天然气价格暴涨台湾的电力系统就会立刻陷入到风险而原本寄望能够

扮演稳定补位的这些接收站比如说台中港的五街现在也因为环平的问题无法通过这就让刚才我们提到的电力供应问题受到冲击这一次一省就拖了四年补借也是再三延迟就好像挤牙膏一样

反观再生能源像是风电太阳能虽然政府也是大力的支持但是实质进度也是相当缓慢占比成长是有限根本就撑不起非核和减碳的双重压力这也曝露着台湾能源展行最大的矛盾就是对外依赖度太高碳排减得不够多再生能源上不来

而且还要退出核能最后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效果底下就变成当时蔡政府的预估目标就目前为止几乎完全没有达成比如说再生能源预估要在 2025 年达到 20%目前大概也顶多只有一成而已加上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国防安全以及对外依赖是一个相对大的问题

在台湾的能源依赖度当中大概有 96%都是借由海外进行进口的尤其我们现在的安全存量在天然气的部分大概只有 11 天而已也就是说如果高达 11 天以上的封锁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台湾能源的显著冲击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在之前所做的專題就已經提到古代打仗要斷兩道 圍城三越現代則是斷海運 圍島三天根據它的專題報導其實中共早就已經為圍台戲碼彩排多次劇本也是越寫越完整而且認為台灣有 96%的能源和 70%的糧食依賴進口如果進行高強度封鎖很有可能台灣內部就會出現大規模的混亂所以從上述角度來做觀察

基本上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式不但可以达成国防自主而且也受到民众的显著支持它比较没有核能问题的争持那么再生能源是市场的共识和发展方向那为什么再生能源目前发展的比例远远低于当时的进度呢我们从几张图表来做解释举例来说台湾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太阳光电方面虽然近年的装置容量有逐步的成长不过跟当时在 25 年预估的规划相比

到目前为止仅仅完成了 66.7%其他我们看到像是在风力发电的部分甚至整个装置容量仅达到当时规划的一半而已就代表着台湾再生能源的发展远远低于当时发展的进度

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底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导致了在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发展当中遇到的奇大难关那事实上在过去八年绿电是政府主打的政策招牌同时间企业也因应了 RE100 等等减碳目标来积极的寻找绿电来源民众也完全支持绿电的发展

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严重落后呢甚至连一半的目标都没有达标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缺技术也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缺乏干净的发展环境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细看整个绿电产业在过去几年已经逐步变成了新的贪污产业链在中南部地区冒出大量的绿电蟑螂像是从公务员到地方的民代乡镇长到白手套业者集体上下其手把光电案当作土地开发的提款企业

我们根据调查来看在过去三年之间台湾已经爆发了 132 起的绿能贪污事件其中像是文化部的官员云林和彰化的乡镇首长苗栗和嘉义的地方派系贪污手法从收贿到勒索到放水到拖延审查样样来甚至有案子拖了四年补件都还没有进入审查

这样的一个贪污风气不只让外资却步业者怨声载道也严重拖累了台湾的绿能发展让原本应该是推动转型动能的再生能源变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有人甚至讽刺说与其辛苦的去推按搞光电不如直接听经济部长郭智慧先生的话拉条电缆向菲律宾买绿电还比较省事当绿电成了政治利益交换的平台所谓的能源崭新最后就变成了空谈

如果我们细看这张图表就可以得出来绿电蟑螂是如何在层层的繁琐流程当中钻风插针大量寄生整个光电开发的流程动辄是要数年从一开始的并联审查到环设的检核设计许可土地许可一直到最后的营运制造每一关都会有不同的单位台电能源署地方主管主管机关但是有很多黑道以及地方地痞就开始进入到这样的一个缝隙当中开始

毕业者勒索业者来勒索外商要保护费最后即便进入到施工期取得了营运执照的阶段很有可能会被周遭的居民抗争黑道阻拦进一步在所会换句话说反锁的流程反而导致了外商已经全面退出了台南高雄

屏东等等的绿能发电计划那其实离岸发电本来是台湾转向低碳转型的重要关键但如今变成了外商口中的地雷区从贪污黑道明代施压等等乱象持续的平凡底下最终就变成了

台湾的绿能政策几乎无法在 2025 年前达到标准甚至在 2030 年以前都无法追回来那从这件事情其实就看得出来在制造业当中预电其实一直扮演着两个重要的角色首先呢它是对一种剩余资源的再利用比如说呢像是厂房的屋顶啊空地啊它是一个可回收的化学元素透过加紧的利用把它重新转化成一种新的副业来源其次呢

绿电也是一种打入世界供应链的护城河门票你没有绿电苹果就不会让你下单可是绿电在台湾到现在为止即便政府完全支持民众完全支持买方非常的踊跃但是到目前为止绿电发展仍然非常缓慢第一个就是台湾本土的绿电技术仍然非常薄弱离岸的风电几乎仰赖的是国外技术只能高价向国外购买相关的设备这一些

外商来到台湾之后要帮助台湾进行设厂结果发现黑道每天一天到晚都来勒索他甚至官员有所会的现象这样的一个结果导致市场上逐步放弃针对绿电的需求所以很多人的想法是那随着欧盟已经逐步的承认核电转化为绿电那是否能够从核能来做着手呢那事实上如果我们细看核能的确是一种解决的方式那把

安全问题先撇开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即便核能持续的发展核电厂目前依循着现行法律都已经陆续超过了申请展延的期限除非你重新盖一个厂要不然随着 2025 年今年 5 月到 7 月核三的二号机除役之后基本上

台湾就即将达成非核家园了如果重启核电它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相对来得大事实上我们可以细看在 1980 年代当时的核能发电是一度占比高达 5 成到如今为止剩不到 10%而且在今年年底以前应该就会归零到时候台湾蓝煤和蓝气的比例就会接近 8 成到 9 成

也就代表着台湾每发一度电的碳排量即将要超越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成为排碳大国事实上我们看到在今年 3 月份日本东北大地震也满了 14 周年当年的福岛核电产事故当时的日本就转向去核化不过随着最近全球能源资产价格的显著波动电力供应的不稳定也让减碳的压力激增日本政府已经开始重新的推动

核电厂的重启和延寿根据最新的政策多座核电厂比如说像是纽川二号机岛根二号机都已经开始重新的运行然而台湾最大的问题在于基本上只剩下一个厂还在运作而且废纸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那么今年 5 月份当停机以后台湾就正式成为了非核家园不过到时候的火力发电占比就即将高达 9 成

这样的一个效果冲击就形成台湾在推动再生能源的困境并没有搭配着良好非核家园的计划最后只是变成了火力家园而已所以我们纵观了整个台湾电力市场的概况我们可以想几个解决之道第一个解决之道如何解决缺电的问题要知道台湾的缺电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发电端的挑战更深层的是需求结构的失衡

从图表中来看台电的连续亏损在整个 2023 年亏损幅度是高达 1977 亿不再比高达 9 成 5 即便 24 年有所收敛整体的财务依然深陷泥沼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长年期的动长电价让用电大户特别是高耗能产业

获得低价的电力补贴而忽略了真正的成本和供电压力而事实上台湾的用电结构有超过 5 成都来自于工业其中多数都是那些钢铁水泥石化那种用电效率又低而且也反对碳费最大的这些族群

根据统计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底下也许借由适度的电价调升本身就有利于这些产产持续流入到海外市场当中这样的一个状态也许短期内可能造成适度的经济疲惫可是中长期油盐反而就解决了缺电的问题所以到底会不会缺电其实台湾永远不会缺电了

涨电价就不会缺电了只是说涨电价换来的就是那些对于能源依赖度极高的产业陆续的离开这个就是在发达市场国家当中本来就会遇到的问题第二件事情台湾的电价其实在全球本来就是佛心价根据 IEA 的统计台湾的住宅电价长期就在全球的最低的前几名不只输给日本韩国也远低于欧美市场各国

甚至比东南亚某些国家都还要来得更为便宜所以电价本来就有上升的空间只不过台湾政府跟过往的通膨惯性所采取的政策不太一样举例来说从 22 年以后全球其实都陆续进入了高强度通膨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面临通膨的方式比如说对于美国来说它就是标准的拉抬购买力让你有钱可以买入更昂贵的产品以美国来说它是没有能力直接改变全球的粮食和能源价格顶多适度的进行战略应用储备的释放但是它仍然无法远远的去抵消战争冲突所带来的原物料价格上涨所以美国政府其实并没有针对原物料采取过度的干预而是怎么样先用宽松政策

稳住金融市场然后进行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每个人发支票维持基层的购买力这是他们面临通膨的方式那第二种呢是日本就是放手让它涨我也不管民间有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啊我都已经通说 30 年了制造通膨是日本财政官僚长期以来的梦想好不容易通膨拉上来了没关系薪资继续拉反而可以拉动整体的景气上行啊那第三种就是台湾了台湾就特别有趣啊台湾政府如果我们细看不管是

台电、中油、台水基本上都有显著的亏损情况台糖之所以还是属于盈利情况主要还是来自于卖土地所导致的营收任劣那台湾政府在过去针对能源、针对粮食价格在第一时间都是采取动长措施不让全球的原物料价格直接反映在民间商品这样的一个做法就是随随便便就让台电一年亏 2000 亿农业部门也受到政府的压力来被迫补铁蛋价农作物最后养大了民间胃口

现在只要物价一上涨就一定是政府的错再来政府即便一时性做了一些全民的普发经济刺激行为有时候也因为太少有跟没有一样也没有达到当时在宣传当中的那种经济的实质刺激效果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台电几千亿的问题是一场政治恶作所形成的无法理解其实基本原因就是来自于海外的通膨所造成效果台湾还是有能力能够负担得起油电价格适度的上涨毕竟现在台湾失业率几乎是创下历史新低在这样的一个效果底下适度的电价调升还是有其必要的但是政府已经把民间胃口给养坏了

那再来是关于再生能源的问题刚才跟投资朋友提到台湾再生能源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技术也并不是真实的需求而是盘根错节的黑道势力和所谓的绿电蟑螂横行在政策和土地之间尽管再生能源已经获得了社会主流的支持政府也是在全面执政底下积极推动但是地方层面在执行处却是处处卡关那这样的一个现象基本就说明着

黑道已经很明显渗透到了政治势力当中影响到整条官员的运作链我们举例来说最近在今年上半年竹联邦的帮主黄绍成先生他的葬礼当中智商委员会其实就看到非常多的蓝绿的政要包括秦立法院院长、现任立委

地方派系的大佬几乎都是国长等级说明黑白两道的界限其实已经很模糊了我们举例来说如果细看名单像是前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民担任主委其他像是段宜康洪秀柱国民党的连胜文黄成国担任副主委

甚至连前警大校长刁建生也到场领袖们是齐心协力以国战规模来缅怀这位台湾的伟大士臣除此之外在帮主过世之后由于目前的新帮主仍然难产所以当时统促党的总裁白狼张爱乐也是预计在立法院的康源餐厅当中来邀请各堂口的负责人到立法院来开会一起来选出新的帮主

那当然这件事情一被新闻知道以后立法院最后是严正以待直接把餐厅给关闭了所以独联邦最后只好到中山区来做举办但是你可以发现如果连黑道都可以出席立法院参与那么政商之间跟黑道之间的联系又如此之高基本上就可以说明着

黑道势力已经显著的渗透到台湾的政治版图当中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双方的关系常年以来都非常友好根据台湾这两次的选举可以看出不少当年的犯罪分子当年的 8+9 都已经成功晋升为台湾的重要领袖我们以 24 年四大党的立委候选人来做观察国会的适当政党提名

不管是推荐还是理论的候选人有 273 位当时有刑事记录有论文有信评有国安有违禁有黑金有财务纠纷的候选人高达了 49 位占所有候选人接近有 1 成 9 其中国民党的立委候选人当中 108 人有 28 人有争议

民进党 108 人当中也有 14 人有争议甚至我们看到地方议员更是显著根据上一次的全台地方议员选举高达 11.6%的人口有犯罪前科其中有很多是曾经入狱过在地方政治运作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中不管是打假球拖延审查包案收保护费各种刑事案件

都有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得出来台湾政府对于黑道并不是零容忍而是百分之百的接纳相信他们可以藉由参与政府的运作方式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成为国家公民做事的好帮手总结来说台湾的能源转型就像是在盖一座房子

但地基下埋着黑道墙角长着贪毒水电系统还被地方派系偷接走了一半你说这个房子能够住人吗当然不能连灯都不一定打得开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扫除黑金蟑螂清除掉那些贪污的蚁窝让能源建设不要每个案子都变成提款机再来这是补好储能加强调度避免每天黄昏都好像玩跳电的俄罗斯轮盘然后检讨那些吃电如喝水的产业该退休的产业就别再吃青春电价了

最后才来谈电价机制让市场回归现实不要再当院大头补助全世界最便宜的晶圆了否则你喊得再大声非核加元净零转型也没有用唯有从事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层面的改革台湾的能源崭新才可能不是一场空谈听众投资朋友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我们就下一次市场观察再相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