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岽: 我们通常理解的对称性定义,例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在平面几何中适用,但在更高维度的空间中并不普适。例如,在三维空间中,我们无法绕一个点旋转一个物体,因此中心对称的定义需要修正。更本质的定义应该基于反演操作,即通过一个点将物体上的每一点映射到其对称点,如果映射后的点仍然在物体上,则该点为对称中心。同样,轴对称的核心操作是旋转,我们可以用基转角和轴次来更精确地描述对称轴。此外,三维空间中还存在关于平面的对称操作,即反应操作,对应于对称面或镜面。这些对称元素(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决定了物体的对称性,可以将它们分类成不同的点群。
对称性的研究在分子结构中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分子的对称元素及其组合方式,可以确定其所属的点群,并预测其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稳定性、光谱特性等。其中,手性是与对称性紧密相关的关键性质。手性分子与其镜像不能通过旋转平移完全重合,例如我们的左右手。很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糖和氨基酸,都具有手性,并且生命体通常只识别和利用其中一种手性异构体。
药物分子也常常具有手性,不同手性异构体的药效和毒性可能大相径庭。反应停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它提醒我们必须对药物分子的手性异构体分别进行药理和毒理研究。
子凌: 我最初对对称性的理解来自于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轴对称是指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中心对称是指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在学习了更深入的对称性概念后,我意识到这些定义在三维空间中并不完全适用。例如,三维空间中无法绕一点旋转物体,对称中心的定义需要修正为基于反演操作。同样,对称轴的定义也需要更精确地用基转角和轴次来描述。
关于手性,我理解到手性分子与其镜像不能通过旋转平移完全重合,这与我们的左右手类似。很多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都具有手性,不同手性异构体的药效和毒性可能差异巨大,反应停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