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012|星空美图到底是不是“照骗”?

Vol.012|星空美图到底是不是“照骗”?

2025/4/18
logo of podcast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Topics
郑: 我认为星空摄影作品与肉眼所见存在差异,存在一定的‘欺骗性’成分。虽然照片本身是真实拍摄的,但后期处理会影响其真实性,尤其将多个夜晚拍摄的流星叠加在一起,会夸大流星雨的流量,造成视觉上的欺骗。 我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时,与预期存在落差,这让我感受到星空摄影后期处理带来的‘被骗’感。然而,天文摄影的后期处理是基于科学的,它并非虚假造作,而是为了展现人眼无法感知的细节,例如红外波段的信息。 肉眼在暗环境下无法感知星空的丰富色彩,哈勃照片的色彩也经过处理。天文摄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将特殊波段转换为人眼可见光,才能展现绚烂的宇宙景象。 在市区也能拍摄星空照片,后期处理可以提升照片质量。对于天文小白来说,使用智能望远镜拍摄星空照片,能获得成就感,更容易入门。 我个人追求轻便和简单,手机摄影就足够满足我的需求。但微单相机在天文摄影中具有优势,因为它的后期处理空间更丰富。 傅: 我认为星空摄影作品本身是真实的,但网友觉得被骗是因为对拍摄原理不了解。肉眼观察世界是主观的,照片也是客观世界的一个片面呈现。不同波段的望远镜记录的宇宙图像都是真实世界的切片,需要综合来看。 照片从拍摄到呈现都存在后期处理,但肉眼所见也并非完全真实。星空摄影的后期处理并非虚假美化,而是对细节的调整,例如增强人眼不易察觉的细节。 从拍摄者角度,星空摄影没有欺骗性;从观众角度,可能存在欺骗性。将多个夜晚拍摄的流星叠加在一起会造成欺骗性,但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辐射点。长曝光摄影的效果超越肉眼可见,将不同时间拍摄的流星合成一张照片会造成欺骗感,但它能更直观地展现流星雨的辐射点。 星空摄影的欺骗性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并非完全的正或负。星空摄影也包含艺术成分,后期处理是为了展现人眼无法感知的细节,还原了人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智能设备可以辅助传统设备,而非完全替代。智能化发展是为了提高效率,而非否定传统方式。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在天文研究中的辅助作用,都说明了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智能望远镜可以辅助极轴校准,简化了极轴校准流程。天文观测方式多元化,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天文科普UP主 星空君说宇宙 / 星空摄影师 华佳骏 星空摄影是否具有“欺骗性”?天文观测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深空摄影对相机有什么要求?智能望远镜会取代传统设备吗?……本期节目和星空君一起聊聊“天文摄影那些事儿”~ 主播:旭岽、子凌|摄制:叶欣辰、乐祺|统筹:龙敏

查看节目原文: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376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