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互相看到的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变化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反正就是疯狂地爱上了《相对论》我看了市面上所有跟《侠义相对论》有关的书我觉得他们写的都不够有趣 42 天就写了一本 17 万字的《时间的形状》这本书有一个评价我是特别服气的它相当于是一个熟读《三国志》的人写了一本《三国演义》这确实是一个文科生写的《相对论》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论文照亮了整个宇宙
所以这里是正不知间
今天这个局其实也有点网友见面的意思当然我和汪洁老师是非常非常熟的子凌其实也听我聊汪洁聊过很多年了对吧然后其实汪老师也一直听我们子凌搭档的这个节目听的太多了但你们俩其实是第一次见面从来没有见过对到之前网友见面感觉是传说中的汪老师第一次见面了然后今天我觉得上半期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关于时间的形状它不仅是一本书了而且是一部电影了
我觉得可能稍稍可以做一个小的高能预警因为今天的内容涉及到狭义相对论对有点反三观对我觉得就是很佩服的就我前面在问像狭义相对论这样的话题相对来说觉得是有一点门槛的但是居然这样的一本书卖到有这么多的版本然后
那么长时间然后能够卖出那么大的量就还是说明有这样子的一些科普需求的是吗对然后王老师又能从我觉得从各个角度啊书也有然后电影也有然后也有就是有节目对就会全方位的来说它是属于科普这个全面开化啊是音频书对吧然后这个文字类的对然后现在
影视类的还不仅仅是视频像我们刚刚开始做视频的播客对吧他视频节目也做了很多年然后电影到现在这已经是第三部但其实从片子的角度来说已经是五部片子了是的这是我们上映的话第三部但是拿到龙标是第四个龙标第四个龙标要么先从时间的形状这本书或者说是这个主题开始吧前面其实也说到了《侠义相对论》
今年有一个这个很重要的好像是两个日子其实都在今年算是一个大的节点爱因斯坦市是 70 周年 4 月 18 号然后 6 月 30 号是狭义相对论发表 120 周年也是物理奇迹年 120 周年嘛啊
1905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物理奇迹年那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论文这五篇论文像五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整个宇宙所以今年把时间的形状就是我们说电影化是考虑过这个年份的因素的吗对 是的就是说我们有时候拍电影你不能很准确的说我一定什么时候能够上映我们只能说大致奔着那个目标去但是我们就搞成了
就是按照计划本来我就想的是最好是能够在 2025 年就是侠义相动论发表 120 周年的时候上映的最有意义嘛对对对其实我们这个项目是 2022 年就开始的然后当时想如果我们能够在 2025 年上映是最好的那么现在这次就是在 2025 年 6 月 1 号嘛还是赶上了确实其实这个电影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的哎呀不确定性太大了这不仅你说是拍出来
拍出来能不能上这个中间也存在非常大的因为你审核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这里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那当然如果说再往前去回溯的话那就是《时间的形状》这本书当时是怎么成书的这个要往前推十几年了这个要往前推十几年了就是 2011 年那一年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反正就是疯狂的爱上了相对论其实我那时候也跟所有人一样第一次接触狭义相对论
我看了市面上所有跟狭义相对论有关的书就一本接一本停不下来我把市面上所有的狭义相对论书都看了然后我觉得狭义相对论特别有意思但是呢我又觉得我感觉好像能够比他们讲的更有趣我觉得这些书都不够有趣所以那一年呢我就在当时网上有两个比较火的跟科学有关的论坛一个是天涯论坛啊
里头有一个科普板块还有一个是国科网它上面有一个论坛我就在上面连载
我自己写的文章是这样的对我一开始写的那个文章叫什么呢叫人人都能懂的相对论后来我又改成文科生也能懂的相对论因为我其实是一个文科生毕业我当时完全没有想过要写科普文我只是说把我自己在看相对论过程中得到的那些乐趣我分享出去我觉得他们写的都不够有趣我可以写的更有趣结果没有想到这个文章在这两个论坛上一下子就火了
我才登到第二期的时候就已经当时就是跟铁还是什么反正有个指标就很火了就相当于现在上日热搜一样但文科生家相对论这两个关键词捏在一块确实是有很大的细密的我觉得然后写的确实还蛮有趣的然后写到第四章的时候我就记得很清楚当时出版社的编辑高磊老师就通过朋友关系就找到我了
说你想不想出书我一听哇我都惊讶了说这个我还写的书还能出书因为当时你觉得就是出书啊是一件蛮深深的事情啊
然后我说好好我就问他要出书要多少钱他说不要钱我还要给你板税就你以为你要花钱对我以为我要花钱呢我说当时心里想着花个一两五块钱书也值得结果他说我们还要给你板税我说还有这种好事那肯定啊所以我从那天开始就那时候我还在上班每天晚上下了班就开始写书然后用了 42 天
很短 42 天就写了一本 17 万字的对是本时间的形状然后出版社速度也特别快只用了大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书给出出来上市这个速度已经是飞快了火速了所以 2012 年的 1 月份这本书就出版上市了没有想到一上市就好评如潮就卖的也很好出版社也很高兴我也很高兴不过讲一个趣事就当时呢
我自己对出第一本书还是感到很自豪的然后我怕没人买没人看我就自己问出版社买了 200 本然后呢就在办公室里送书然后呢我就跟公司的小伙伴说排成一排我给你们签字对吧自己办的
就是很满足签诵会然后就很满足然后我每次来一个人我还问你们家几口人他说我们家两口人好送两本然后有一个过来说我们家三口人好我送你三本然后他说哎呀王老师我那个儿子才上幼儿园现在看可能太早我说没关系放个十年就能看了放个十年就能看了然后就收拾了后来我还为了满足自己的做家瘾
我有一个朋友他刚好是在地铁站开季风书店的是在徐家汇那个地然后呢我就跟他说好了说我给你 200 本书我就在你们季风门口签送签送哈哈哈哈
然后他就打了个牌子说今天特意邀请到这个科普作家汪洁老师然后在我们门口免费证书签名证书然后果然啊排了长队你知道吗然后警察也来了然后就满足了一把签送的影但是那个时候就是怕比如说没有人买
没有人喜欢没有人关注但是一直到现在真的有很多人会追着王老师去看你的作品就可能当时没有想到在十几年以后但是其实第一版的时候时间的形状无论是获奖还是从这个销量来说已经是绝对的爆款数了嗯
绝对的爆款还缠不上但至少是在科普界里头就放在科普这个品类它绝对是爆款放在科普这个品类绝对是爆款的那一开始的时候怕别人不买送后来到哪个节点发现这本书好像还是受欢迎的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出版社马上就有销售数据反馈给我了因为我们首印 5000 册他说 5000 册已经很快就销完了因为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能够印到 5000 册一般一本书就是 5000 册就是保本嘛
对结果不到一个月出版社就反馈给我就全部要空了然后各大还在要然后他马上就决定加印一万车然后继续买空然后继续很快又买空了那后来有没有办真正的签售会
真正的签收会那要到蛮后面了大概在上海书城办过一场就是那个上海书城办过一场签收会具体什么时间我也想不起来了但是后来各种各样的签收会就办了很多了就到各地学校去讲座啊什么的就很多了车板是安排的拿奖也是在那一年 14 年 14 年拿的这个其实我觉得很有意思就那个时候其实你是刚刚开始涉足
对刚刚开始而且其实是从一个等于你在可能 1011 年的这个时间段还是一个就是科学爱好者的这个状态对也没有想过去做输出结果还出了书是吧其实我在写这本书之前呢我上过那个国科网当时有一个叫那个叫万有青年吧叫万有青年就是一个
小讲座现在类似一项 TED 但是比那个规格低一点的大家上去分享其实我已经在国科网上分享过好几次关于狭对相对论的这个事情了玩票主要就是玩票那个时候但没有想到玩出自己的职业然后甚至变成事业了现在就等于就完全变成完全是整个的这个工作生活全部都是围绕着客服
就回想起来就是十几年前的一次不经意间的打开了某一本跟相对论有关的科普书我已经忘了完全忘了到底是哪本书反正就是一本相对论科普书就改变了我整个后半生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悄转动的感觉要不要给我一本看看能不能撼动一下我们的命运大家一直知道就我们这个书架上其实一直放着各种各样的我们叫就是
显得好看显得场景丰富一点的这个书但是今天虽然也摆了很多书但这所有的书全部都是时间形状的时间的形状的不同的版本对我前面也觉得很震惊就乍一眼看以为是很多很多不同的书但是当然也有不同因为有的我看是漫画是吧漫画版也是基本上是完全按照这本书改编的
它也算是时间的形状的一个变种这个感觉就是那种珍藏版金装版金装版里面有签名送我一本吧这不就是全送了吗这本就拿去吧反正我带过来也没想到拿回去了那我们接下来也可以把这个书就放在我们的书架上其实光是就是一本书能有那么多的版本科普书这个品类当中应该是非常罕见的是比较罕见说实话比较罕见比如说这个是台湾版台湾也出了两版了嗯
两本都是它封面大致一样然后这本是最新的漫画相对论然后我马上要出第四版了第四版的封面都已经做好了只是说就差一口气可能下个月那本第四版就出来了最早一版是这版不是最早一版还有一本还有一本这本最早是这版这版是有时间的痕迹在上面这本是最早的看一看
真的但是这样一本书如果在书店里出现的话我会觉得看上去像是很专业性很强的书因为它的封面你看也很简单然后字也用的是这种就感觉相对比较严肃有没有对但其实它的内容是很通俗的它虽然聊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但是真的就是像我觉得你当时的定位就是文科生也能懂的就整个读下来其实是你会觉得很轻松有趣然后你会忽然有很多的那种瞬间这个事情原来他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是认真阅读过的我认真阅读过我们今天一桌就剩三个而且时间的形状也是属于我在认识
光节之前就曾经读过的所以那个时候就是你给我发私信然后当时我也觉得哇很惊喜然后那时候不是也直接就叫了那个水熊我们一起吃了一个饭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本书一个是写得很不错就是非常的通俗然后确实也是做到了可以让很多的可能对这个事情之前你只是听说过这个名词它大概是个什么样的这个状态你可能都没有一个概念但是你读下来你其实就是有一个大概感觉自己仿佛也能懂了我也能行了的那种感觉
其实我越到后面就越写不出像这样的书为什么呢有一种叫知识的诅咒就是你当你知识越丰富越觉得自己会写作的时候你反而越找不到
最初的那种完全不懂就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随便乱写的那种那种感觉了就找不到其实就是说这本书现在已经出到第四版了对吧当我就说怎么说呢这本书出满当要出第二版的时候我再回去看第一版其实我还是很脸红的我都不好意思再送书因为我觉得里面错误很多你知道吗就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一知半解的半头水晃荡的地方特别多嗯
然后后来第二版呢我又做了几次大修第三版第四本包括到现在第四版我又做了几次大修就是怎么说呢就确实是一个文科生写的相对论是名相辅食的这个就是因为是最早的一个作品我觉得这个话题等会儿有机会我也可以展开来聊一聊就是说科普的这个过程当中随着自己的这个积累对吧但是
其实一方面你可能专业性在变强但有的时候是不是又会因此逐渐逐渐在不知不觉中牺牲了通俗性是这样子的这个平衡很难把握就我记得这本书有一个评价我是特别服气的就当时微博上有一个反正蛮著名的一个大 V 吧他说《十一的形状》我看了他就是一个他相当于是一个熟读《三国志》的人写了本《三国演义》就你《三国演义》是很好看但你千万别当真嗯啊
就是这个评价但是其实如果完全不当真的话这个王老师不会觉得有一点伤人吗这个话这当然不是完他那个意思当然是也不是说完全不当真啊他也知道就是对于我们普通文科生来说理解相对论也就够了但是你不能深究吗不能细究吗就是你要真正从物理或者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相对论的话那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仅仅从改变你的世界观的角度上来说是够的啊
那个评价他是一个物理学家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想把它作为你去了解相对论并且想去反驳就是流行上有那种反向或者你把它当成是一个大学想了解相对论的对你不能把它当做教科书来看它适合就是没有基础的人去怎么说呢打开相对论的窗就我觉得还是这个就是让你知道这个里边是这样的
然后你如果有兴趣你其实是需要其他更硬核的一些内容然后让你真正可以所谓的去参透相对论的这个东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这个比喻我觉得还是蛮恰当的就是你想了解历史你不可能去看三国演义你得去看三国志对吧所以也是一样的你如果想正二八经的学习相对论那你得去看教科书但是你只是想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那些好玩的事情然后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娱乐愉快那你就看时间的形状就可以了那说到这个相对论那其实
还是这个绕不开的就是爱因斯坦对吧然后爱因斯坦今年其实又是一个他的怎么说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关于他的一个年份对这里其实也希望请这个汪精老师和大家就干脆做一些跟爱因斯坦相关的科普你前段时间好像还发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对啊讲到了爱因斯坦的这个子凌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就是说爱因斯坦的那个大脑
就当时他这个去世之后好像就说有人研究他的这个大脑怎么怎么样的对这个故事我可以简单讲一下啊
就是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很有意思就是爱因斯坦在 1955 年那天去世的时候他其实呢家人不在身边是凌晨大概一点多突发了那个一个动脉什么血管瘤破裂然后就呼吸就停止了嘛然后当时值班医生呢叫哈维他负责做尸检嘛结果他当时呢因为他是爱因斯坦的拥吨嘛然后他当时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意识冲动他就决定把爱因斯坦的这个大脑啊
脑壳给切开然后把他的大脑完整的取出他想研究一下爱因斯坦的大脑到底和我们普通人的大脑有什么不同其实因为我最早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觉得挺不是的首先他是一个那么重要的那么伟大的科学家甚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要加个之二之三他都能够放进去对吧然后这个
这个能过伦理吗就是这样的这个宝贝所以后来这件事情公布出来以后当时普林斯顿这个医学院正遭受了舆论的巨大的攻击包括哈维本人也是遭受了整个报纸连篇每度都叫他亵渎了爱因斯坦攻击是很厉害的但哈维这个人也很奇怪他就是一根筋然后他最厉害的本事是什么呢他居然事后得到了爱因斯坦的长子就是汉斯的追认
汉斯同意他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取出来然后由他保管当然他们有个条件有约定的就当时最重要的这个约定就是说你绝对不能拿他当媒体的噱头你只能用于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而且所有的科学研究的论文发表都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必须要专门用于科研
那么哈维同意了他们俩达成了而且是有书面协议的达成了这个协议以后呢哈维就把这个大脑给保管起来了然后从此他的后半生就跟这个大脑分不开了当然他也被那个普林斯顿医院给开除了嘛因为医院要求他赶紧回去向公众道歉但是他不肯嘛
所以呢他就像那个指环网里头的那个咕噜保存那个魔戒一样医生就带着这个大脑有时候放在后备箱里有时候放在地下室里反正就颠沛流离在美国到处转然后他还把这个大脑做成了 200 多份切片然后他把这些切片呢寄给了他自己信任的一些医学专家然后希望他们能够研究出一些东西来
所以研究出什么东西了发表的论文还是挺多的包括最近大概就是我们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一个团队也发表了研究论文当时最初的一篇论文是要到很后面大概要到 70 年代就是已经拿出了 20 多年那篇论文是说爱因斯坦的顶额叶这边的脑勾有几块地方跟常人很不一样明显特别的粗大
当然还有说后来还有论文说他什么脑子里头有一些像那个就是那个门的那个把手这样子的一个小的那个凸起的这个结构这也是异于常人的
然后华东师范大学的那个研究团队的研究出就是他的左右半脑的叫偏直体就是连接左右半脑的那个部分那个偏直体也是特别的粗大就是他左右大脑之间的这个高速公路可能特别强所以确实是可以得出异于常人的结论的
不是这个事情怎么是怎么这么看呢我觉得是两种可能性就是叫因果性不能相关性不能代表因果性很有可能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大脑你总都能发现异于常人的地方因为没有其他人的大脑会被这样彻底的研究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均值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身体的指标总会有一项是异于平均值的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
爱因斯坦可能是在他的偏直体或者他的后整整整叶那块地方或者哪里有个不同那把我们的大脑切开可能会发现你的可能是涅涅那个地方有个什么不同对吧因为大脑这么一块你总能发现一点不同的所以很有时候所以说呢所以说呢就尽管研究论文很多
但是没有任何一项论文说得到科学界的公认说这就是爱因斯坦智商特别发达的联系聪明的关键这个没有这个没有大家只能说它是一些很有趣的研究那有说他的大脑比常人更重吗对有有一篇论文不是
这个反了就爱因斯坦的大脑就是哈维刚把这个大脑切出来的时候就给他称重嗯结果发现他的大脑反而是低于跟他同年龄的就是人的平均重量的这也是很很重要的一篇当时报都上了报纸的新闻呢嗯就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是低于平均和他同龄人的平均重量的嗯
这就说明大脑的重量不是最重要的以前在做科普的时候如果说是大脑越重越聪明的话那其实大象或者是鲸鱼那应该是会更聪明所以从大脑的物理结构上想得出智商这件事情到目前科学界认为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参观爱因斯坦的大脑现在放在普林斯顿的一个博物馆里头对他的大脑的切片都在那里展览
说回到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史上会有那么高的一个位置还是在于就是他的发现或者说是他得出的这些结论一再经过验证然后他确实是非常非常的一个是彻底打破了颠覆了我们之前对于整个时空的这个认知另外一方面他又反复得到了验证以及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多很多的
技术也好一些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其实这个背后都有他的这个套理论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就我这么说吧就是爱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他本人做出的所有对宇宙的预言都实现了
最后一个预言就是关于引力波的在 2015 年被发现 2016 年就向全世界公布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你想一个人仅凭一支笔一张纸我就能计算出遥远的几十亿光年之外的宇宙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而且他还预言会被我们人类找到结果 100 年以后被我们今天的科学家们
准确的按照他的预言找到了引力波你说这多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当然不光是引力波还有很多其他的预言我觉得就哪怕是狭义相对论当中的很多就是核心的思想也足够颠覆就足够颠覆对吧然后再到广义相对论这其实这个就包括可能这没几年吧都会有一些这种科幻电影当中可能会用到一些广义相对论的一些这种思想他都会被拿出来反复的去讨论他会觉得这个东西是真的假
然后每一次我觉得任何一个普通人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思想的时候都会觉得
真的就是感觉好像大脑要当机了但是你反过来又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这个宇宙它真的是这样去运转的对吧实际上我们现在科幻电影里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这种概念黑洞 虫洞 时空穿梭很多人都包括宇宙大爆炸引力波 引力透镜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相对论的产物或者是先有相对论才有这些概念基于它再不断的去推导出来的
刚才在说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网上有一种就是不是科学的说法就是大家可能开玩笑的一种说法说你看就是有很多的比如说一些人在曾经过去很早的时间他发现了一些事情发现了一些结论得到一些结论然后直到现在大家看他很厉害就像刚才说到的比如说他计算出了这个引力波等等的然后说这些人其实是穿越回去的
很多年以后就是有发现了这个事情的那些人穿越回去然后在那个时候告诉大家以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然后我刚脑子里正在闪过这个念头因为我最近看到有很多其实算是开玩笑吧可能这样的说法然后我就打开
这个王老师的时间的形状里面他就说从小到大你可能一直会有这样的疑问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能跨越未来吗我们能回到过去吗光到底是什么东西宇宙到底长什么样有大小吗有生死吗我们能像星际迷航一样穿梭在银河系吗这个世界的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物质可以无限分割吗我觉得这几个问题还蛮吸引人的这几个问题在这个书里能找到答案吗基本上都有答案就有一个比较简洁的符合我们老百姓能够听懂的答案当然这些问题就跟原样一样你不能深究深究下去都得做一期节目对吧这是对你的
我觉得就是做科普你涉及到这种特别本质的问题的时候他本来都没有答案甚至有很多是当前科学这是所谓的一些终极目标就有很多的学科他可能会有一些终极命题那可能本身他就是
到这个层面的东西但差下又是可能从最小的小朋友一旦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时候就会很着迷的对吧这本身就是很难科普的但它又是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它就会有天然的流量所以你既可以说它有答案也可以说它没有答案就是这样的因为这些问题它已经触及到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本源问题了但是我们有一点是肯定的就至少我们现在
比过去的人比古人那认识要深刻的多了对然后这个如果真的要做科普其实我相信汪教授可能也是这样子的一个思路就是更多的时候是去向大家解释我们去探寻这个答案的过程对以及我们现在用什么样的逻辑去接近这个真相那可能也只能这样问第一个问题吧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哈哈哈哈
怎么了这个问题太大了是吗还是很难回答比较大我就是说就看就看你期望我用多长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说就一句话还是你给我解释一分钟还是要给我解释半小时这么精准的吗三分钟可以吗好
我们节目可能可以用那三分钟的时间也可以这么说吧就是时间我们人类对时间的认知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在牛顿时代呢我们认为时间是一个永恒不变均匀流淌的跟我们这个世界不搭嘎的就好像时间是舞台上的一个背景的一个时钟我们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时间管他自己流淌谁也不能影响到他
而牛顿时代对时间的这个观念呢恰恰是我们普通人到现在为止你没有学过相对论都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对吧但是到了爱因斯坦时代呢他就突然发现原来时间啊它并不是永恒不变均匀流淌的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呢叫中慢指说嘛那么这里头的中慢指的就是运动的物体会让观察者看到他的时间变慢而且
这种时间变慢的效应还是实实在在会真的发生的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西游记里不这么说的吗但爱因斯坦发现如果说我们坐上宇宙飞船以很快的速度绕着地球飞这么几圈再下来的时候飞船上的人真的年轻了他们真的可以坐到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个事情就是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认知那这就是对时间的第二层理解
那么现在到了量子力学时代我们对时间的又开始发生新的一个叫做拷问就是说时间有没有可能它是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涌现出来的一个现象就时间这个东西它本身并不存在它是涌现出来的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对吧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还有中子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我们一段段的追问下去我们发现世间万物它其实都是由更微小的结构组成的但其实现代的量子物理学家也在追问时间有没有可能是一些更微小结构的涌现时间本身并不存在那这个就很深奥了对吧听不懂了对但是我觉得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理解到爱因斯坦的
那个狭义相对论的这个观念就已经非常好了就是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你只要知道这一点我觉得就对时间的认知就有了很大的一个上升这个
这个相对的概念是说像刚才说到的这些人他是乘坐在一个速度非常快的一个比如说交通工具里面时间对他来说就改变了时间不是对他来说改变了而是对所有他的观察者就狭义相对论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他的一个本质叫观察者效应所有狭义相对论的效应都是基于观察者看到的那我是这样子的就是有时候我是这样子科普的
我说我们对狭义相对论的理解分成三个层次最最基本的层次就是知道什么叫做中慢齿说只要他坐上宇宙飞船在我们眼里看来他的时间就会变慢这叫中慢齿说第一层理解那第二层理解就是从伽利略变换到洛伦茨变换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和其他人眼中我们再说的简单点
就是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和我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呢我们认为比如说我是运动的你是静止的对吧我们俩眼中看到的世界本质上是相同的无非就是有一个相对运动的一个速度而已那这个呢我们把它叫做伽利略变换但是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时代呢他就发现原来我们俩眼中看到的世界只要我们俩是处在相对运动当中的那就从伽利略变换到了洛伦兹变换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眼中互相看到的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变化发生扭曲时间会发生快慢的变化空间会发生长短的收缩这个就叫洛伦兹变化我们俩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而且是本质不一样的再就是怎么说呢就是颠覆可能很多人的这个三观一点的就这个宇宙其实不存在一个前面王杰老师说到的
那个滴答滴答的一个所谓的全宇宙标准式因为宇宙当中的每一个物体它其实都有着不同的速度如果我们和其他
的这个物体作为一个参照的话不同的速度就意味着不同的时间而且我们这一生当中所经历的时间本身都是不均匀的因为我们的这个相对的这个速度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个的确是挺颠覆的就是狭义相对论里头有一个词你要是理解了你就大概就能理解了叫固有时就是固体的那个固固有时是什么意思呢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呢叫做固有时而我们所有的人只要不是保持相对静止的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时甚至我们在不同的空间只要这个空间受到的引力不一样那当然那是广义相对论的知识了但我们提前说一下就是受到的引力不一样每个人的固有时也不一样什么意思高山上的人和海拔低的海平面上我们上海的人和西藏的人我们俩之间的固有时都是不一样的好有意思对吧
因为原先的确会觉得时间是一个客观存在就像刚刚说到的它其实不因我在做什么而变化的一个东西对吧它就始终自己在那里滴答滴答地走但是现在这样一说的话它好像不是这样是吗但是原先我会有个概念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时间可能有长短就是说我这个时候度日如年或者怎么样那个时候只会感觉我感知到的时间不同但现在
但现在这个概念是说客观上这个时间也不同是的就是不同的而且这个发现已经有 120 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今天绝大多数普通人依然没有不具备这个概念然后你再反过来想就是回到 120 年前这个时间点当时这个概念被提出的时候它有多么的惊世骇促对然后最有趣的就是就比如说像前面说到的它在这个太空飞船上绕几圈然后回到地球上上面的
他的举的例子是宇航员变年轻但是这种年轻其实因为他非常的微弱你感觉不出来但是我们真的放一个原子钟上去和地球上的原子钟做对比他真的就是慢了
就不用宇宙飞船了因为我们在 1970 几年的时候真的做了第一次用环球航行的飞机来验证当时有一个美国科学家他们就带了四个原子钟就射原子钟那种原子钟很精准就是每百万年大概只能相差一秒这样子他们就搞了四台射原子钟然后把它在地面上给它校准两台就带到了飞机上两台留在地面然后这个飞机就是到着地球飞了一圈再下来的时候把这四台拿来一看发觉
这两台这四台的原子钟就两两就走就走势就不一样了就数字就不一样了嘛而且为什么要两台呢就双保险嘛避免偶然因素的差异嘛而且用这个方式就精确的验证了相对论是正确的但是原子钟它不还是一个客观的一个物体吗就这个物体它受到了这它显示出来的是实践
对吗对时间它其实就是一种周期运动嘛一种频率嘛只要周期运动变化了我们就认为时间变化了其实我们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也是新陈代谢的这种周期的更新嘛那么这个原子钟的数字变化了如果你和这个原子钟在一起那么你的各种新陈代谢也会跟着这个原子钟同快同慢嘛
我大概有一点理解这个意思因为我刚才一直在想如果像刚才那样说的话我觉得最终时间是什么
就是我们只能说时间不是我们以为的客观存在的那个一直在以相同的这个速度在往前行进的东西但它是什么我好像觉得还还是不是很明确就我只能说它不是那个时间是跟每一个物体走的就我自己的理解当中它是它不是一个就是大的背景它是绑定了每一个个体
对啊 因为我们一直都不会是在同一个运动的频率上我们一直是在运动的呀那所以我跟你就一直都不一样我们两个其实我们两个身体里面的这个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差异非常非常小小到完全感知不出来因为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零零零零多少这样子的差异它的这个差异可能更体现在什么呢就是说比如说在这个宇宙当中
科幻小说里面有它可能是个亚光速飞船这个的话它的差异会非常明显就是前面提到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宇宙的非常遥远的位置有一个跟我们地球相对速度相对来说是飞速远离的天体
那么其实我们和他之间因为有这样子的一个相对速度的存在就是我们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其实会非常的大那他还是因为引力的关系吗这个不是引力引力是广义相对论的这是后来爱因斯坦才发现的爱因斯坦他在 1905 年的时候他只发现速度跟时间有关系后来他又发现了引力跟时间有关系引力的关系
部分就是在黑洞边上这个星际穿越的那种黑洞边上的这个这个你如果有个飞行器过去的话在那边你可能就感觉我们正常聊了一个小时的节目你从这个出去再回到更远的地方你会发现那边可能已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对对
那他是怎么能发现这个的呢这个通过计算怎么能对这个你如果真好奇的话我这本书就是写了他是怎么发现狭义相对论的过程我这本书其实只讲了狭义相对论部分广义相对论蜻蜓点水的说了一下那狭义相对论他是怎么发现的过程我还是说的比较细的你很好地被吊起了胃口我觉得如果看书太累还有一个自然而然可以植入的点
就是看电影看电影就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了更快速的可以其实他怎么发现的是通过思想实验就是历史上很多科技的革命或者科学的革命都是通过大脑里的思想实验来获得的我们不需要像爱因斯坦像爱因斯坦一辈子他不用真的动手去做实验的他都是只要在大脑里想想那个实验然后你们去做就行了我把你们在大脑里已经想好了这个实验了
所以思想实验大师真的是科学大师如果说是他怎么会得出那当然他其实也是这个要建立在一些前人已经打好的基础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这个认识然后呢当然他也得出了一些非常这个天才的一些这个假设然后呢在整个的这个他的思想实验当中又得到了非常多的这个灵感
这里面其实我觉得可以自然的引出这个道具我们对我来讲这个我来讲这块对其实就是爱因斯坦德书侠义相对论最最关键的一个核心点就是对光的认知准确的说是对光的速度的认知
就是现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会不会光速是三十万千米每秒对吧你可能背的还厉害点什么什么二九九多少多少秒但是你要知道就是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一度认为光是不需要时间的因为光速太快了我们感知不到它的时间伽利略曾经试图去测量光速但是呢他失败了因为光的速度太快了以他那个时代的
实验器材根本没有办法测量出光的速度那什么时候我们才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头正式测量出光速呢就是到了 185 几年的时候才有一个法国的科学家他叫阿曼德菲索他在自己的家里把光速用一套特别巧妙的装置给测量出来了我今天还把这套装置给带过来了是我们基本上一比一复原的这套装置就是你们现在这个看到的这套只能看到这个
刚才其实我本来想考你一下的你猜一猜这个装置是干嘛的但我觉得这个地方正好就是因为提到光速了他可能怕我答不出来尴尬是不是他觉得我怎么猜都猜不到这个这是测量光的这是测量光速的一个实验器材很经典当然我他整个一套还有一些辅助的一些东西但是主体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就很巧妙你看一下怎么做光束呢我看它这里有一个把手嘛是吧它是你反过来的它是这样子的这样反过来这样反过来它这里有个把手然后可以转它对这里有一个转盘
那么飞索是这样子设计的首先它在距离这个齿轮它是放在它家的窗口上的距离它家窗口八点几公里的地方呢它放了一面镜子那面镜子不是可以反光吗然后呢它在这个地方呢又放了一个光源在这个地方呢还放了一块半透镜那么这个光呢半透镜就是能够透过一半的光反射一半的光嘛所以呢
这个光源发出的这个光就首先呢会穿过这个齿轮打到对面那个镜子上然后那个镜子再反射回来再回到这个齿轮上来对吧所以呢他在这里拿一个望远镜注意要八电几公里你肉眼是肯定看不见的所以他在这里拿了一个望远镜这样子在那里观察那么
当齿轮转速不快的时候你会发现就这束光从这里穿过去然后再从那边反射回来你刚好还能在这个齿空里头看到它传回传射回来对吧好然后这时候它慢慢转动齿轮你看啊当这个齿轮转速不快的时候因为光速很快嘛所以呢它从这个齿飞过去然后再又再从这个齿飞回来所以你还能看到它对吧
但是如果它继续加快继续加快加快到很快的时候呢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光啊从这个尺里穿过去对面反射回来的时候呢这个尺刚好转过一格那么不就是被下一个尺图给挡住了吗对就会发现它断断续续了对它就看不见这个光源了所以它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它要看一下当我转到多快的时候那个亮光第一次消失然后如果再加快
一倍它又出现了再加快一倍它又消失了当它如果找到了这个规律的时候它就差不多就知道我撤出光速了真的是极其精巧的一个实验所以你现在看到这个齿轮我们为了拍摄的需要就是我们把这个齿其实是缩小了齿缝加大了否则它真实的情况下当时它把这个齿轮是越做越大越做大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了 720 个齿然后转转到什么程度呢就每秒钟要转 12.6 圈的时候哦
那也很快对 12.6 圈的时候然后他拿望远镜看到亮光首次出现了小时然后这样子一来就很好算了他知道了我到镜子的距离然后他这个尺数转数然后通过一个公式一计算他当时计算出来
大概计算出来就是 31.5 万千米每秒就和实际的情况其实误差已经对误差已经非常小了关键你想是在 100 多年前现在的时间都快将近 200 年前用那个时候的技术调节
他测出了光速就起码首先知道光它是有速度的是的它不是瞬间的对就实际上在飞索之前还有一个丹麦的科学家叫罗默他也测出了光速但他是通过天文观测就他观察木星的几颗卫星发生了眼星就是相当于像月食一样这种现象然后通过这个现象他可以测量出光速
他估算出来大概是 256 万千米每秒吧但是那个呢世人不太像就是就什么呢就是普通老百姓呢不太幸福因为怎么说呢就天文观测啊离得那么远不像这个实验的原理一讲谁都能讲明白我画一个图画一个光路图然后对而且谁都可以复现因为你说木星它那个卫星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也搞不清楚说不定它转的本身就有宽幅呢
对吧你不能保证它一定是匀速转的所以那个东西呢就大家不太信服但直到飞索通过这套装置我们把它叫做齿轮测光束法嘛用这套装置测出了光束以后大家才信服所以飞索就靠着这项成就它
他的名字被刻在了阿法尔铁塔的那个塔基上这个就是时间的形状电影版的电影版的真实道具真实道具对我现在把它带过来了这个道具将来我以后打算拍卖用了所以这个不能送给你们因为这个我之前是这个看过电影了所以就是
当时我就觉得还挺厉害的他们还真的是复现出了这一套的道具因为其实相对论的东西你把它写成文字进行一个通俗的科普包括可能是像聊一期播客包括我以前和水雄其实也聊过这方面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比较的
可操作性对你要往就是真正的这个视频科普来做那你可能可以利用一些这个现有的网上的一些这种素材对吧或者说是做一些这种静态的示意图但你如果是要电影它甚至是一个时长是将近一个半小时对一个半小时你是这么长的一个体量然后是在电影的这种叙事方式当中你怎么去呈现其实还是真的要花
很多很多的功夫的一方面是道具对要有吸引人的部分对吧要看下去当然光速测量只是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影子就是我们对光的认识是一个影子这个非说要比爱因斯坦要大个 100 多岁就是爱因斯坦离他还早那么接下去一个重要的一个实验叫做麦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就是
非说是把光有速度实实在在的测量出来了那么到了 1887 这个是 17 几几年了这个 17 几到现在有快 300 年了对到了 1887 年的时候在美国有两个科学家一个叫麦克逊一个叫莫雷他们做另外一个实验我们把它叫做麦克尔逊莫雷实验那个实验才是真正让爱因斯坦得出相对论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启发性的实验
当然那个实验的实验台其实我们也一比一复原了但是你这个眼波是不是够大如果眼波是不是够大我把那个也搬过来了这个在电影当中还是对电影当中还是挺震撼的他们有一个巨大的大理石台然后上面放什么干涉仪各种反射镜半透镜反正还很复杂的这样的一个实验装置但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就他们想要验证一下光在不同的传播方向上它的速度应该是不同的因为根据当时光的理论光
在不同的方向上就是朝这个方向和朝这个方向它的速度是不同的你知道为什么是不同的吗就是
当时认为光它是以太的振动什么是以太呢就是充斥在我们宇宙空间当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你就把它想象成是宇宙当中的空气当时假想出来的宇宙空气那为什么会有光呢就是因为宇宙空气会振动就好像水波水分子一振动不就产生水波吗空气一振动不就产生声波吗因为当时我们都知道光也是一种波那要产生波就得有东西振动什么东西振动就是以太嘛
就是宇宙中的空气振动这是当时的观点那好那既然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就好像坐在一艘巨大的大船上然后迎面吹来强劲的仪态风对吧所以呢光传播的时候它就存在着顺风还是逆风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在
河里头逆流而上的时候那你丢下一块石头那朝那个水波就有顺流朝上的水波和逆流的水波和顺流的水波那这两种水波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因为水在本身在运动嘛所以呢当时也认为因为以太本身在运动有以太风嘛所以顺风的光和逆风的光它的传播速度应该是不同的嗯
但是飞索呢它测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按照理论来说呢这个不同只相差万分之一就你必须要这套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的光束精度你才能测得出来但是飞索这套装置别说万分之一了十分之一的精度都没有对吧那一直到迈克尔逊莫雷他们发明那种干涉仪那这种干涉仪呢就理论上能达到万分之一的精度如果光束差异万分之一我这个干涉仪里头的那些干涉条文就会发生变化
具体我就不解释了反正就知道他们发明了一个实验能够验证而且精度是足够的验证光在不同的传播方向上是不同的结果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他们这个实验他们原本打算是做半年的他不但要验证不同的方向还要验证一年四季光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一年四季太阳地球有的时候是向着太阳运动有的时候远离太阳运动因为是一个椭圆不是一个正圆嘛
结果他们这个实验做了才几天他们就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无论他们怎么做实验怎么调节这个干涉条纹就纹丝不动换句话说就是完全测不出光速有任何的变化一点点的变化都没有当时他们就觉得很惊讶就他们这套实验装置理论上十万分之一的精度
但是居然是完全看不到任何一点光速的变化不管他们怎么做实验所以他们觉得就没有必要做下去了他们就宣布实验失败了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失败因为原先如果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了他就可以再去扩大范围看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一个改变这些数据就可以再被用来做研究对吗但是发现
都是一样的所以你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吗那是代表着我们对于光的认识是不对的是吗没有这么快当时这个他们宣布实验失败以后呢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是理论出了问题都认为是实验装置这个实验本身有缺陷他们认为你这个实验
就看上去挺好的吧你这个实验的原理但你肯定是有一些什么地方考虑不周导致你测不出光束比如说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嘛有些人就说啊其实在运动方向上啊就是因为你这个装置整个在转动在运动就会导致这个装置本身呢它也会发生形变就你不能保证这个装置是完全是一个钢体完全不动的那这一点点形变就会就是就是叫补偿就是就是抵消那点误差嘛
那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解释啊还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就反正还在找补但是当时大家就不愿意放弃对以太这个感觉没有人会怀疑就是光的这个理论就是它是以太震动产生的嘛然后在不同方向上光束是不同的没有人觉得这个会是出错因为这个大家觉得天经地义嘛就是在顺风你就好像
在逆流和顺流的时候水波的传播速度会不一样如果这个理论是成立的那么应该测出来就是不一样的那后来什么时候意识到了呢后来就是爱因斯坦就是通过这个实验意识到的所以爱因斯坦是为什么说他伟大就是因为他敢于天下先他有一种勇于质疑或者说
有的今天我们看来叫开脑洞或者叫天马行空就爱因斯坦有一天他就突然想他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假定实验本身出了问题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假定光速它就是不变的就它在任何情况下它就是不变的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假定立足了那么所有的之前的这些实验的结果不都好解释了吗
所以爱因斯坦说麦克奥逊-莫雷实验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他们自己宣布失败了在我看来他们没有失败他们是成功了因为他们成功的验证了光速是不变的光速不变是贯穿整个相对论的最核心的最底层的一个认识基于它之后其实才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我们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什么时间怎么和速度扯在一块儿
它其实是最最底层的一个思想而且我们普通人对光速不变还有一些小误解大多数人我们讲到光速不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通口而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0 万千米每秒
那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呢就是说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不会变化的这是我们对光速不变的那个看法不是这个意思吗我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光速不变我记得电影当中其实也涉及到这个情节的就是我当时想当然的如果说我真的造了一个接近光速的飞船
然后我在飞船前面开一个探照灯那是不是就超过光速了呢就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这么想的对吧感觉上也是这样就比如说你有一束光三十万千秒秒那我可不可以跑得跟光一样快那我看到的不就是光速就慢了吗对啊对啊不是这样吗对但实际上光速不变的真正含义或者说爱因斯坦真正颠覆人们普通人认知的真正含义就是
他说光相对于任何观察者不管你这个观察者是在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他相对于你来说都是 30 万千每秒对是这样子的一个概念才叫光速不变对
这才是真正的狭义相对论所谓的光速不变的真实爱因斯坦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如果说你现在觉得很惊讶就是任何一个人刚开始听到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惊讶很不可思议但是当你开始理解就是说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时候你忽然又会恍然大悟知道他真的就是可以这样
说实话我第一次对狭义相对论感到很有意思的时候就是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光速不变那一年我已经是 2011 年了吧我是 23 岁了我有一次一次看书因为从小就知道 2011 年的时候我那会儿 23 岁我刚才脑子里也一盘我心想刚才徐东哥说的我们好像不是同龄对
所以我也是在 2011 年 33 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书里看到了光束不变因为我小时候对光束不变的理解也就是说它跟大东西普通理解是一样的我第一次理解到原来光束不变是这个意思相对于所有参考系都是不变的我当时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知道吗我理解不了我的脑子
就是理解不了因为在我们的理解里光速跟有一个人在比如说跑我瞎说跑步我也在跑他也在跑他跑的速度是恒定的然后他就是跑这个速度那是不是代表着我跑跟他一样的速度他就相对静止了是这个意思吗但是你想因为你跑到跟光速差不多的时候你相对于就是正常速度的我们来说你的这个时间是不是
就是站在我的视角当中看的话你是这个非常非常快的但是你自己的这个时间相对于我们你其实说变得很慢我觉得这时候他还没有到时间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先把光说的问题先讲明白你有点跳了但是到这个程度的他再去看那个光他其实就是跟他不是我觉得首先就是说先要
我就說我還原我的心路歷程我首先是覺得不可思議就是我怎麼也想不通這一點就如果我跑得快接近光速了我怎麼看到光還是跑得那樣快怎麼可能呢對這怎麼可能想不通這一點
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就是实验测出来就是这样子就是我们现在通过任何实验我们发觉光速不管是我在动还是不在动测出来都是 30 万千米每秒因为其实测的时候也有一个观察者对吗对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来说不管我们有任何实验状态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很多测光速的那个仪器什么这个是齿轮法还有什么旋转齿轮法什么旋转棱镜法反正各种各样的就不管你有什么方法去测
都是这个都是这个不管你朝任何方向测不管你是运动的还是不运动的转起来还是不转起来反正测出来的光束就像钉子一样纹丝不动就是 30 万钱所以这个事情呢就是反常识你知道吗任何听众都会觉得反常识就好像你刚才听了我也觉得反常识然后爱因斯坦呢就要试图去解释它
就他说如果光速不变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反常识呢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脑子里头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时间是恒定不变的就时间是永恒不变均匀流逝的正因为我们每个人把这个当成了一个默认的假设是正确的一个条件所以我们才会觉得我跑得跟光一样快为什么光还是跑得比我快那么多
那是因为我们始终觉得时间我们俩的时间是一样的对因为那个嘛就是速度等于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速
所以由此他就想到了时间有可能是可以动的这套逻辑超级精彩对但是到了这一步因为可以这样反向推时间是会动的但他是不是还要再有更多的东西去验证时间是动的就此后的一百年
我们做的各种各样的实验都在反复验证其实也有很多人心里就不爽这件事他就是想要去推翻这个那么反直觉的东西但是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去证实他真的就是这样就爱因斯坦从光是不变推导出了时间是相对的时间会变化的这件事情之后
那么他提出了就是不同的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就是要来测一下我时间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结果所有的实验都指向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时间真的就会变
好奇怪这件事情而且我们提到相对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智能方程因为公式也特别简洁然后它甚至成为了科学的某种象征了但事实上其实对一等于 MC 方但是事实上其实它是一个副产品它真正伟大的思想还是在于时间和速度就是时间的相对性时间的相对性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插曲相对论相对论是我们后来给它取的名字对吧
爱因斯坦自己本人其实并不喜欢相对论这个名词因为为什么呢爱因斯坦认为他发现了这个宇宙中最本质的一样东西就是光速不变这是他发现的整个狭义相对论的根基嘛最基础嘛所以呢他觉得他这个理论如果叫不变论可能还更恰当一点不应该叫相对论但是后来大家都这么叫他也就默认接受了好今天已经今天你回去可能要睡不着觉了我觉得这是第一次意识到光速不变然后第一次意识到时间的这种相对性的时候
这是特别特别会有一种感觉是会三观的就这个世界不是你原先对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了我好像有
又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就是你觉得你原先看到的东西你以为的运动的规律好像都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我也是那一年觉得这个事情好有意思怎么会这样然后我又想不通我又想了解的更多所以就一本本书看一本本书看一直看到我自己也能写书了接下来我也会认真阅读一下王老师的时间的形状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因为也有第四版或者是之前也有各种版本漫画版也可以
也可以去拿来读一读其实因为刚才我们节目时间毕竟有限对吧我们这一期的时间也差不多了那么大家如果说还有疑问还有希望得到更多的这种信息能够来补充自己这样的一个一些问题的话也可以再读一读书对吧我觉得书其实
毕竟还是有些人觉得有点门槛它毕竟是要花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静下心来现在碎片化的时代看电影电影效率更高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电影就纪念六一节来看电影有点像大片一样就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枯燥的可以剧透一点东西吗可以剧透一点东西没问题它其实是有一些科幻电影包括一些破案什么的这些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有演技在线的
演员甚至有很多的这些特效好像还有动作戏是的还有动作戏还有武打还有枪战好的那我也要去捧一下场反正故事性还是非常强的
我就相当于我是中了 100 万的彩票然后我拿着 100 万做一个还中国旅行雇了一个剧组顺便我还拍了部片子我当时的想法很朴素我说我找一家影院你看我这部电影拍出来有龙标的你们能给我拍片然后那个经理就看看我说你真的不懂吗当时一下子就
无数人给我打上了还有很多人十万十万的给我打我又一排打队我们做一个疯狂的事情我们一口气包 250 场在全国十个城市看完电影以后大家都拼命鼓掌我感动得自己眼泪都要掉出来了我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有人走过的一条路是没人走过的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先驱一种人是先烈你敢不敢用 50 块钱给我们的电影投一张生死票
《正父之間》由科學家族工作室誠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