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快报 政治领域 习近平抵达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谈。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根据党中央部署,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决定对在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对等采取签证限制措施。 民政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的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文件。 经济领域 海关总署发布外贸首季报,2025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 教育领域 北京将加大新毕业大学生租赁房源供给,在中心城区、平原新城每区提供不少于300套(间)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赁房源。 体育领域 中国足协宣布,世预赛国足将于6月10日在重庆龙兴足球场迎战巴林队。 科技领域 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该桥设计主跨达420米,实现一跨飞越汉江,是国内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斜拉桥。 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全程约1150公里。 民生领域 全国爱卫会发布通知,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近日,在杭州街头出现暖心一幕,一女子大风天被吹倒无法前行,外卖小哥一把拉起她,将其送到避风处。网友评论:“最温暖的转身!” 国际方面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庭14日就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首次庭审。尹锡悦本人出席庭审,否认检方作出的全部指控。 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4日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38人死亡、118人受伤。 也门胡塞武装称击落一架美军无人机。 诺沃亚当选厄瓜多尔总统。 美国纽约发生私人小飞机坠机事故,机上6人全部死亡。 党史回眸 **1954年4月15日 ** 毛泽东审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将第四条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战斗力量的保证”一句改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1985年4月15日 ** 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实现经济发展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总之,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篇谈话的主要部分以《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