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欢迎收听博物志今天这期跟我一起录音的有来自飞马飞牛的李二好,大家好,这里是李二还有一位是在飞马飞牛里面出现过几次的而且最近也和李二一起推出了一个付费系列节目叫做高王霸业的 F 熊大家好,我是 F 熊我...
我能在本节目里管你叫 F 老师吗这 F 熊我实在是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好好好所以今天是我李二还有 F 老师我们三个人起因呢是如果大家听了上期节目的话就知道我和李二最近去了一趟扬州我们俩作为这个不懂的人啊就把扬州看的其他东西在一期节目里面草草的扫了过去
但是今天为什么找 F 老师来一起又单独录一期呢是因为我和李二在扬州期间还去参观了索阳地灵博物馆参观的当时李二就一直在跟场外求助在给人发消息当时就发现是 F 老师那么作为一位很懂的朋友今天被我们抓过来跟大家专门录一期关于索阳地灵博物馆的节目
这个地方呢它位于扬州的寒江区它的名字叫隋阳地灵遗址公园然后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地块里面包括着地灵遗址以及旁边有一个单独的建筑是隋阳地墓博物馆还有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在里面博物馆是去年开的馆然后提醒大家一下周一闭馆因为我跟李二就是周一过去扑了空这种老去博物馆的人居然犯了这种错误
我们去的时候有一个因为是开车去的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停车特别的奇怪它没有一个配套的停车场估计是因为发觉太突然然后旁边无法配合做配套所以没有专门的停车场要停在远处的一个路上或者是你在比较近的路上去围停然后走过去这个博物馆呢里面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的遮挡
大家如果是但凡都不用到夏天你现在去就一定要注意防暑了非常的恐怖这是我个人对这个地方的第一感受 F 老师之前是去过很多次吗是的应该说这个馆其实我期待了蛮久的
这个馆其实跟这个要比他稍晚一点点开馆的曹操高龄一纸博物馆两个其实在当时的宣传口径里是要同时至少是都在那一年开的但是他们都割了大概杨帝林博物馆的话或者杨帝牧的一纸博物馆割了大概半年左右曹操高龄是要割了一年多所以曹操高龄要比他还要再晚一段时间
其实我感觉去的话就是现在博物馆的周边其实还相对而言比较的方便停车不方便但是作为一个配套的区位来讲的话其实已经算是这种大的新的博物馆周边好像相对而言比较的繁华一点点旁边吃东西之类都还比较方便它是规模比较小对
规模比较小也因为它的主题和内容非常的集中就这一个事我们现在去不管你是网上搜还是实地去看的话最显眼的建筑应该就是那个青色的附斗形的主体建筑但我在这特别想挡个岔就因为当时我们去的时候
就他还有所谓的这个什么穷花院随黄施悲这种东西就是你一看就知道他大概不是什么正义玩意所以说两个人都没有去正好 F 去的多他有看过这东西吗到底他长的些什么内容呢很遗憾第一是我花粉过敏第二是呢我那个
我就不看那个就是人造的假的了所以这两个区域我都没有去过我大概活动范围可能跟你们是一样的进门然后右转到两个木的遗址现场然后走向西北方向的左上角的博物馆本身然后离开好完全一模一样的路线
好我就说回这个建筑这个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做的它其实从这个遗址保护开始一直到后面决定要把这个地方原址做成博物馆给水上地木上面加盖这个建筑都是由清华大学做的还是很有特色而且很上相很适合传播的一个样子了
你远远地看觉得是一个青色的副斗形状这个大家如果听过我们之前那些节目的话就会知道它其实是对灵本身的那个副斗造型的模仿但是呢它又做了一些曲线的造型在里面
我看那个有报道说这个一方面是来自于这个陵墓的附斗造型还有一方面是来自于什么隋唐时期的皇冠造型这我不太理解现在有任何实证吗隋唐时期的皇冠长啥样他这个我也把它理解成为一种那个诗意的比喻吧
我自己看的时候其实就觉得它大概模拟的就是那个附斗型的风土因为隋文帝的泰林现在探的是相对而言比较清楚的它的那个风土形状大差不差就是一种比较复古式的附斗型的风土所以它做成这个样子我就把它理解为是模拟那个曾经的有风土的样子的
至于是不是什么掉落的皇冠这个说法其实我只在小红书的帖子里面看到过然后其他的我真没注意过好的在门口还有一个大水池这个水池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国家大剧院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门口的水池我还以为它地下会有什么可以下去的空间但没有它就是在地面上做了一个大水池
而且说是南北长 49 东西宽 14 米寓意杨广寿年 49 岁再为 14 载我想说大哥了咱们能不能少花点这种莫名其妙的钱就是做这种造型让我少走两步本来你这里面就没有树走过时晒得要死还没有停车场能不能把这地方改成停车场对我就是这种人所以没有没有好好的欣赏他所谓的这些美感嘛嗯
总之就是晒得不行赶紧钻进这个附斗形的建筑里面去看一进去看了之后倒是一目了然非常的清楚没有任何遮挡你在你面前是一个围起来的比观众站的这个平面凹下去一些就是原始的那个考古发掘的那个土层就在你的面前中间一个墓然后边上在斜着的地方再有一个墓周围有一些展板啊还有一个这个央视探索发现的那个片子一直在放着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
那个 F 老师要不跟我们说说这里面都是些啥其实现在这个管的面积就是移植的部分的面积的话大概是个 48 乘 49 米吧是个四四方方的形状就确确实实如果把它原来的风土的样子复原出来的话也就是那样一个
趋近于正方形的样子这个 49 乘 48 米其实换算过来大概就是唐代的四母帝左右吧所以有一个著名的那个古诗啦每回要提到那个四阳帝然后永史的时候或者怀古的时候都会念罗颖这句诗说那个君王人把平尘夜只换雷唐树母田是吧所以这个 48 乘 49 就是四母田四母田
那个区域其实在比较早的时候是有五米左右的山包的就是那个封土的遗迹但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村民取土盖住宅的时候把它挖平掉了所以现在就没有任何那种遗址上摆着那个封土了不像比如说北齐碧化博物馆它有那个封土还在这个封土就已经被破坏掉了
我们具体这些墓都是什么东西我们一会儿再说啊先来说一下隋炀帝和他老婆的墓是如何被发现出来的说起来也很点就是房地产开发 2013 年的时候这片地本来是要开发的然后挖一挖挖出了东西
然后里面呢又非常明确的有一个墓志一看不得了隋煬帝好请就叫停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如果在展厅里面看围着四面墙壁上它会有一些图文的展板解释发掘始末你能看到照片背景上有一个小区在哪你参观完了之后走出展厅再往那边方向去看发现那个小区还在这确实是一个很近的事情 2013 年才发现的说起来到现在呢也就是个十年时间已经做成博物馆以后
也还蛮不容易的一开始发掘出来的时候是由这个扬州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个地方进行了初步的发掘我们如果去看展厅里面的片子的话还有当初的新闻发布会啊什么之类的镜头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而且当年就是这个全国多少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因为它颠覆了一个之前大家普遍认为隋煬帝葬在哪儿的认识
这个要不要 F 老师来说一下一开始大家以为他葬在哪对这个事情其实也算是比较一个乌龙吧今天大家如果在高端地图上一搜就会搜到扬州北边就是北郊的话有一个所谓的隋煬帝陵那个其实是在这我们现在发现了这个所谓真的隋煬帝陵发掘之前所有人如果要去淮谷啊平调啊
都会去那个地方那个区域其实是清朝嘉庆年间的时候有一个大学者也是一个著名的官员叫阮元他在扬州的时候看那个嘉靖围阳图一个地方志然后就发现这个雷塘的这个区域北边画着一个所谓的隋煬帝陵他就问当地的老农那个老农就带他去找了还说的比较的言之凿凿说那个土底还有隧道里面有个铁门铁门是朝西北的说我小时候跑土的时候还见到他了
于是阮元就发了个善心说一旦土给你一文钱就招募本地的村民给所谓的随阳地灵去给他赔封土就是把它相当于是维护然后修复过来了然后
他还找了那个当时的扬州之府,叫那个伊秉寿,伊秉寿就是个伊之府很著名的故事,是因为他发明了这个据说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面是吧,所以很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有个著名的方便面品牌,你别把这事就还过去了,有个著名的方便面品牌就叫那个伊福拉面,就是扬州之府发明的,
这个扯远了是找这个扬州支府来帮忙立了块碑所以就那个相当于是这个地方政府办官方的把它认证成一个文物古迹了当然这个陵墓在文革的时候被破坏掉了当时其实又挖出了不少的墓砖后来被叫停了其实后来根据那个扬州考古工作者带回去的那个墓砖比对以后发现那个其实是东汉的墓砖所以那个墓虽然是个古墓吧但是是东汉的墓葬
那个地方其实现在在地图上能搜到而且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实际也是可以去的它还不不关掉了据说是关掉了就进不去了吗好像是这样就是景区本身是进不去了好的吧好可惜如果最近开放的话当然没有
不过这两个地方离得倒是不远就是清朝的时候被误以为是隋煬帝陵墓的这一处和我们今天说的这个隋煬帝陵遗址公园其实离得不远我也看到一些说法说这个广泛的范围你都可以把它认定为雷塘对的对的
就是因为雷塘这个范围非常的广导致地方制积攒的时候很多方位会比较错乱这个就直接导致了日后就是学者们关于苏扬帝的签赃苏扬帝墓的定位雷塘的墓的范围等等一直聚纵纷纭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区域的名称过于宽泛或者说比较模糊我刚才提了一嘴这里面出了今天我们说的这处博物馆的遗址它里面出了墓志
来福老师要不要跟我们大家说说还有出了些什么其他别的东西就为什么除了当然可能就是看到墓志明确知道这是谁了还有一些其他的佐证当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今天大家去看那个博物馆的时候专门陈列墓葬出土文物的部分一进去先放就是那个十三环迭显带这个带就是可以说是垂死了因为就是
大概北周末年到隋代的话天子是腰带是十三环这个事情是文献上有明白记载的所以能出十三环迭谢带的一定是帝陵比方说更加著名的陕西咸阳机场
修机场的时候发现的北州五地的那个地灵它里面也出了十三环迭谢带所以这个就可以这个板上钉钉一定是这个时期皇帝的规格才能下葬这样十三环迭谢带的另外的话就比方说相较而言没有那么直接的当然规格也很高了比方说扑手就是我们这个
讲个随意点就门环了那个扑手的话一看就是跟那个宫门的扑手是一个规制的他那个扑手是镶在棺果上面的出殡的时候用的所以这样的规格的东西一定也是有相当高级别的人才可以用当然自己的话就更多了比方说那些陶俑等等虽然陶俑不是特别的出彩但是仅凭那个十三环蝶蟹带加这个木质可以说是非常硬的证据
林二你有任何要补充的吗半天没说话了说一下存在感本来这路挺顺的前任我查我都那非要说我这会剪掉的就是包括我 cue 你我都会剪掉的就是我只是想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你要是没有咱就 move on 有的话就说两句话我想两点一个就是一点吧就是他那个后槽牙的斩权情况是一个
一个谜我现在仍然搞不懂他为什么那么沾沉就实际上他是做了一个就是放大的这样一个效果能够让你在这个玻璃中非常清晰的看到那颗牙这个效果做的是挺好的但他同时又增加了一个在周围循环播放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播放什么随行器生平还是什么的那个东西这个就导致了反而遮挡了那个
视线使得那颗牙就出土了两颗后头牙这个牙呢看的就很不清楚所以他花了两份的钱对吧这个使得这个斩尘效果变得极度的恶劣而且他一直是这个样子好像一直就没有改过我不可理喻啊我建议是如果我还有权利建议的话我建议是尽快改掉不要这么这么斩尘
这个其实我也想吐槽我也想吐槽是吧这个东西太奇怪了莲二说的是在这个附斗形的大的遗址展厅里面在墓的背后对东北角进去了之后对东北角上有一个方方的你远远看是一个方方的东西你不知道是个啥然后走进去了他一直在播放一些非常雷人那些小视频整个都在放啊
会完全遮挡住你的视线然后透过这一层视频半透明的视频里面摆了两颗牙那个牙前面说起来又有点贴心给你放两放大镜让你去看到这个牙就在干什么这个展神就是非常的迷幻应该说我去过三次四次了每一次都在放这个动画片我以为是会放一放然后停掉就变成透明的状态就可以看结果没想到是永远没有这样的状态
对这两颗牙也是反正看了一下感觉这个隋炀帝他的口腔卫生可能也不是很好磨的还挺严重的他那个草牙上面都已经磨平了牙右肢都磨光了的那个状态然后我看展板上说确实是比较符合隋炀帝 50 多岁的时候死这样一个中年男性的状态对对对这个可以测得比较明确大概就是 50 岁左右这是南京大学的张敬雷老师测的用体制人类学的方法测的
然后旁边的话还有一个非常明星的展品就是在他老婆的这个幕里面出的《萧后冠》对《萧后冠》现在在修复但是据说修复难度其实很大的因为当时出的话就是已经散碎的比较严重了当然现在这个效果看着比较富丽堂皇了但是好像据说也是有一定争议的
大家如果没有去过还可以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到这个销后官出土的时候它已经是一坨泥一整坨泥里面加了一些铜制它应该是铜制溜金的碎片这不是纯金的一个后官这个拆出来然后想要去复原它这真的挠头博物馆里面也放了一些销后官上本来的一些小的零碎的什么一些布窑啊这个小碎片大家且看一下吧
然后我们再说回这个墓本身还是再拉回来吧刚我一直在说这个展区里面其实是有两座墓的然后它们分别是什么以及它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现在看着其实比较明显就是这样一个附斗形的封土或者陵墓的范围内阳帝的墓是在正中心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几何中心点所以这一定是就是最早建阳帝墓然后给它做了封土消后墓的话
偏在右侧就是东侧那个是唐初的时候二次葬然后打开葬进去的因为萧后去世的时候已经 81 岁了萧后活了一个大岁数在贞观 21 年去世的而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墓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杨帝是贞观元年给他改葬的所以相当于是隔了 20 年左右所以两个墓葬其实相差了大概 20 年左右
我看博物馆里面也有介绍一下它这个陵墓的制作方式吧就这两个墓我们大家现在去看都可以看到里面其实是用木砖沿着四面墙地板都是有木砖的它是一个砖墓阳地的墓的话是没有往下去开挖直接是在几乎是在平地上用木砖做起来一个墓室
是的这个其实就是当时的隋唐之际的地面他就在地平线上直接砌这个木式的那个砖的话虽然我们叫它木砖消后那个肯定是所谓的专门烧造的木砖但杨帝这个的砖的话现在看的比较明显它有一些所谓的斜面砖是跟广陵城西北角发现的隋代的江都宫的宫砖的规格比较相近的但是质量不如那个好就是比较的比方说已经起酥了或者有些是烧的不太好
非常怀疑是当时就用了周围的一点点建筑废料来刺激的这种生产品然后给杨帝砌的所以你说是比较的潦草我在这要吐槽一下就是他的这两个墓的展陈板分别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就说杨帝的墓没有墓矿而萧后的墓有墓矿这个矿就是所谓的墓坑其实那么我当时就完全搞不懂我说他这个描述是怎么回事
后来呢我问那个 F 兄 F 兄跟我说说是因为这个洋地的这个木是就平地起的嘛所以他到最后是并没有说先往下挖出一个大坑来然后再给它填上而是直接在这个平地地表去修的这个东西但是呢他在这个洋地木旁边设了一个这个
又是一个垃圾的屏幕放这个什么垃圾动画低级 3D 动画然后这个动画里面呈现出的形态呢又是一大堆人在一个已经挖好的木坑里面在里面这个热火朝天的干活修这个墓室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就是他的这个视频和他的展板的内容都是互相矛盾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而且给这个观看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就是搞不懂到底怎么回事
因为展城公司的 3D 动画制作水平就那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说了一句几乎是平地因为那个视频上给我的感觉是他首先还是做了一下地面的平整向下稍微挖了一点然后又往上回填了一些平整机制然后在这个上面再盖的大概是这个意思那肯定是要做点平整这个没有
对对对说起来非常的复杂总之就是在地面上盖了他的墓室之后呢直接就起了封土做成一个附斗的形状那么等到几十年之后萧后去世的时候是在这个已经成型的附斗型的大土堆的东南就中间偏东南的方向给他挖开了一个部分
由于这里进行了开挖工作所以我们会在展板上看到说消后的墓是有木框的就是因为它是挖过的挖完了之后呢在这儿又用这个木砖做出一个新的墓室把它给葬在里面然后再把土回堆回去回复成一个附斗形的形状它大概是这么个过程对吧 F 老师其实这个地方我有点动摇就是因为李二给我讲这个木框的时候我其实之前完全没有考虑
嗯
好那我就那以上都是我个人通过现场参观以及看展板和视频理解出来的内容但是过程一定是这样过程就是这个基本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就是给杨帝修这个墓的时候大体就是在当时的地平线上你哪怕说这个做一点铺垫或者做一点点平整也不会他不会特别明显然后修了封土等到葬销后的时候又把它挖开葬进去这个过程没有任何问题那
既然说到一个人先下去另一个人再下去我们是不是可以终于开始跟大家介绍一下隋煬帝是怎么死了或者甚至说怎么活的吧是这样那么假装不知道的提问他是一死了就葬在这吗应该说虽然这个提问问得很朴实但其实我们现在搞清楚这个提问可以说是
也花了十年时间吧如果从当时发现到现在为止因为从刚发现隋煬丽墓的时候就已经在网络世界引起很大的舆论和讨论的兴趣这个现象其实特别像之前曹操墓发现的时候一样不仅仅是考古学界历史学界
很关注很震惊大众媒体和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其实也都深度参加了这个讨论导致有些内容的话就远远溢出了学术本身的那个语境然后它的那个牵涉的面向也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想你这都是些什么
高情商发言是这样的其实事实就是这样但是杨立牧到现在我们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学术的梳理可能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出特别完整大的考古报告所以可能现在就是一般认为还没有彻彻底底的把这件事情做完但是曹操高龄是做完这件事情的去年有一本学术专著叫曹操高龄研究我非常推荐给大家
就是哪怕不是专业的研究者读完这个以后你也会清楚的知道他梳理了从新闻媒体到学术讨论所有的相关的脉络然后都讲得非常清楚逐一批驳和逐一整理然后逐一验证但是孙杨立牧应该说现在没有这样一个工作我一直想立一个 flag 我想把关于孙杨立牧制的问题写一个所有的争论的梳理希望我以后能填完这个坑
其实没有那么难的如果我们直接讲一个结论给大家那么就是变过两次隋煬帝大家都知道江都公变了我们可能听说过隋唐演义里面的一个经典故事桥段就是隋煬帝最后被所谓语文化级兄弟
发动兵变然后被杀掉其实这个故事大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就是在长期停留在江都的过程中隋煬帝的禁卫军萧果军人心思乱江都这个位置在隋代是非常特殊的江都太守志同精隐就是江都太守的那个级别是跟金兆尹平级的相当于是有一个陪都的地位所以隋煬帝特别喜欢江都隋煬帝三次下江都虽然最后一次是仓皇润过来的
认过来以后就不想回了所以导致他的禁卫军 萧果军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大家不想跟他继续在这个地方耗下去再加上北方其实已经大乱了两津其实都已经都危险了所以很多萧果军想自己的就偷偷的探讨回去
然后就被所谓野心家利用发动了兵变杨帝就在这个兵变过程中被杀掉了当然这个杀的过程中也很传奇就是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就是杨帝自己还义正言辞的暴骂了这些要杀他的人这个故事基本上都被电视剧拍出来而且拍得很好著名的隋唐演义的电视剧由傅大龙老师演的那个杨帝是目前为止所有人都觉得他演得非常传神情节基本上是
是对味的那么被杀掉以后随着这个宇文氏兄弟裹挟着军队往北方撤那剩下的杨帝的这个尸骸呢当时是萧皇后就跟宫女们把那些宫室中的床板拆下来给他拼了个小棺材放在了皇家院幼里面去叫留珠堂这个留珠堂也出现在了墓志里就这三个字非常明显叫留珠堂
所以当时一看到这个墓志的残字有刘珠塘三个字就马上就 DNA 动了知道吧对当然这个不是下葬了这个就是把那个棺材冰在那里就相当于放在一边了然后等到这些兵变者走了以后呢一个很忠于杨帝的将军叫陈林他才把杨帝的这个棺果拉出来
给他尽可能的庄重的埋在了城的西郊也就是所谓的叫无公台墓当时是叫粗背天子礼就是从他的宫殿里面拿了一些遗葬的这个鲁布的材料然后给他填进去相当于说是最后的尽量的把他体面的葬掉这个位置就是所谓的无公台墓这个无公台墓我们现在大概推测啊
是在今天扬州的观音山的北侧一点点就相当于六朝到隋代的广陵城的西城门的外侧就是刚出了这个西城墙不多久的位置当然这个也很合理的因为你的那个宫城就在江都的北侧偏西部的那个位置所以他要埋葬的话肯定不可能很郑重的到周围的大山里去那个拉得很远
所以肯定就是弄一个什么车然后就把这个官国拉到西城墙外面的一个荒地就就地就买掉了所以这个位置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观音山北边的一点点的地方那这就是他的第一次下葬对第一次下葬无功抬目
那啥时候开始要签葬以及第一次签葬为什么要签葬呢第一次签葬其实就是就是你们经常吐槽的在展板那个部分写了好多好多材料然后引了旧堂书啊引了资质通鉴啊引了隋书啊又引了很多地方志导致我们看的一团糟现在基本比较清楚的
是唐初的时候又做了一次改葬这个改葬的话原来的很大争议就觉得是不是原地改葬后来现在比较认可的是就是迁葬这个改葬也就是迁葬从之前那个靠近西城墙郊外的位置又把它移到了今天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这个位置也就是所谓的雷唐墓也就是日后很多唐朝人写诗吟詠的地方所谓的雷唐树木田的那个位置
现在墓志写得很清楚,就是贞观元年了,唐太宗即位的第一年之前的话,很多时候大家比较相信的是典籍里面讲的说武德五年的时候,唐高祖李渊还下令过葬杨帝于扬州但是那次的所谓的葬的话,到底能不能做到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唐朝其实还没有真正的很有力的控制了江南地区然后可能这是个名义上的说法吧
但是实际上的话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就是唐太宗的时候又葬了一次这个是珍观元年的其实最开始这个墓址挖出来的时候因为那个已经被泡得很严重了就是那个石头的质量不是特别好导致那个石头剥离的特别严重那个元年的原字其实看得不太清很多时候原来最早的时候学者是特别倾向于是九年的因为那个笔画很像嘛
然后九年的话在情理上讲其实也是要更合理一些些但是后来因为这些年有更好的技术就是很精密的仪器扫了一遍发现是元年没有任何问题 F 老师说的这个表朋友们如果去参观的话我当时
因为我一无所知嘛我作为一个博物馆的参观者站在这个表之前那个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坨就是如果咱们就是按照这个表的意思的话吴公台这边葬下去之后表上就写李渊有两次下诏改葬完了李渊第三次下诏把他搞到了陕西咸阳嗯
我想说哈然后又从那边再挪过来就是你会完全一头包所以他之所以这个表这么乱是因为把各种其他的一些限制什么东西只要相关提到的都给整理到这个表上但是 F 老师的意思就是现在比较可信的操作也就是他一开始死了之后在流珠塘这个地方先停灵然后葬到了无公台然后下一次签了也就是签了一次这个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的时候把它迁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方对吧就没有别的操作了对的这个所谓的无功台其实现在我们大体上相信著名的大明寺就是建真和尚那个大明寺的位置那个就是无功台对我们上期节目已经吐槽过了就是
如果这个怀疑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话我就觉得他莫名其妙收我几十块钱的门票又值回来一点点票价因为那个地方真的太诡异了他其实放那个方志我是最不能理应该他用了一个陕西通志是陕西省武功县制武功县制啊反正不管怎么样吧你用这个一个明清的方志去证明一个中古的材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要相当警惕的但是因为他整个展城除了就是特指这个博物馆啊
它的整个展程除了最开头的所谓募藏签档次数的展板之外其他展板我觉得做的都很精细因此这个地方当时给我强大的自我怀疑我说难道这个方制是他们特别考过的还真就签到这那它究竟怎么
操作对吧隔着几千里又送过去又拉回来最后确认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就是你刚说的那个是河南通志就是明嘉靖 34 年河南通志里面有一条说是给他在贞观年间迁葬到了洛阳
总之所以他的这个论证方法的问题就挺大现在看的应该就是制作的时候用的类似数据库检索的方法把它能够找到的所有关于这个索扬帝签档的说法全都给罗列进去了其实也不能这么讲他把它列到了武功县的那个位置的话当时其实也是一个争议就是大家觉得有限制记载说索扬帝后来埋到陕西去
所以扬州发现这个又算怎么回事就导致有一点点那个首鼠两端了其实我们现在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的话其实就跟杨帝牧的误解是一样的那个所谓的陕西武宫县的隋杨帝陵现在那个封土只有两米高了因为他位置很微妙他特别挨着隋文帝的太陵
所以就看得很有误导性那个是当年清代的时候另一位大学者叫碧元碧元其实长期活动在陕西了很多今天陕西的地灵古迹都有碧元的一些碑刻和那个题词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回听我们去年过年的时候在华山附近的那几期日更节目是碧元当时听了当地老百姓的一个传说之后立碑把它
立在那里的所以其实也有点误导了现在这个所谓的陕西的四阳帝墓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唐商帝的墓也就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个儿子就是中宗死了以后曾经短暂的被为皇后立为皇帝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的这个政变给废掉的所以现在倾向于认为那个小墓其实是商帝的墓哦
OK 那如果是这么说的话对我来说是有一点反常是我一直以为唐代的地灵其实是在山上就是先找一座山然后在上面一个山里面开很多很多往下挖的这个小林这种就属于特殊情况就是比方说那个原本应该当皇帝的人然后就死掉了比如他是个太子或者这种所谓的叫浩木为林啊
它其实是个墓但是因为要在理智上要么就是追封它要么就是安抚它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这种叫好墓为灵的话或者说一些像商帝这样的不正常的其实不是正儿八经的皇帝死掉的话那么它可能这个墓就相当于比较简陋就是平地住的这样的墓那我替刚刚博物馆里那个表格着不一句它是一个文献整理的表格
他是说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提到了他并不是说这上面每一条都是事实但是呢最好我是觉得你最好还是稍微标一下就是哪条可信哪条相对来说不可信不然对于这个像我们这种外行去看就会觉得啊怎么回事
好我们刚刚是说了他是如何下葬以及如何迁葬可是唐朝的皇帝为什么要迁葬他的墓屠杀这件事情也很有趣了就是我们想象中隋唐之间是革命对吧就像隋唐英盛传里所表述的那样又是瓦刚军又是李渊起兵然后像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事实上确实如此他其实就是通过的把隋朝彻底打
崩掉推翻掉然后在这样一个废墟上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而唐朝其实就是逐鹿群雄得天下的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就是李渊是善让得来的地位严格来讲他是从隋朝走的过户守续的所以我们如果整个回头来想的话截止到北宋的建立就是所谓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
从东汉曹魏开始所谓的汉魏善代就是三国的汉魏善代一直到北宋严格来讲其实这些主流的政权都是通过所谓善让来实现的国家的建立的而善让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心里很有数的一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前代的王朝主动的把自己的皇位
和主动的把自己的法统送给一个觉得他觉得更有道德的更适合继承天下的人所以你是不能那个把桌子掀掉的你是要有这个要管售后服务的这也就是唐朝为什么要管这码子的事因为严格来讲的话李渊跟这个杨帝都是沾亲带故的呀
因为他们是有复杂的通婚网络的这个大家只要在网上一搜或者各种各样的科普帖子都会讲到的就是从民国的陈寅恪向提到的所谓官农集团这样一个学说都已经很清晰的说明了所谓的官农的统治者就是北周隋唐他们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皇室之间的婚姻网络和这种关系所以不仅仅是沾心带故而且因为李渊是接受了隋公帝的善让的而隋公帝杨友是杨帝的孙子
而当时立这个公帝的时候李渊是姚尊远在扬州的隋煬帝为太上皇的所以在唐朝的叙述脉络里面讲隋煬帝是有正儿八经的法统地位的隋煬帝没有被踢出掉这个谱系所以一个前朝的太上皇尤其是他的孙子还把地位善让给了自己太上皇的这个丧事是要管的
促成他要进行这次迁葬的契机是什么我不知道这是我纯粹好奇的一个问题那我也不能说就一天早上起来一拍脑门我们来弄这个事情他为啥呢这一点现在其实我们现在解释的话不太能解释的非常好
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方法了但是我个人都觉得有一些是解释的有点过度因为很简单我们现在材料不多因为贞观元年这一次迁葬完全是因为有这块墓志我们才知道的而这之前我们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是完全的是考古发掘的文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发现好像是稍有迹象可循的就是太宗在贞观初年的时候其实有几次在反攻倒算就是在收拾那些曾经参与了江都公变弑杀杨帝那些人都被太宗贬得贬罚得罚杀得杀所以其实你多多少少能够看到在这个新政权尤其是像太宗这样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以后在他看来杨帝确实不是人但是这个
你这帮子人起来那个誓杀天子这件事情更恶劣所以说相比之下的话虽然杨帝不是好人但是那些杀害君主的人也是在新朝瞧不起的所以其实我们从这个迹象来看的话太宗要给杨帝正经的做一次迁葬的话其实有多方面的考虑但是确实是能够从贞观初年的一些知灵天语的这个感受能串起来
然后你刚提到这个墓志这一块墓志首先它是个墓志我也觉得还蛮神奇因为皇帝是不是一般不用墓志这种东西但他的问题是他不是本朝的皇帝
所以这也是当年一大争议说为什么皇帝不用挨策是吧因为我们知道南朝二零都出这些挨策之类的但是他是前朝皇帝你就比如像说李玉在这个北宋的时候死掉的话他也是募制啊这种被灭掉的前朝的国君他都是这种不可能按照本朝的待遇来给你做一个挨策的嗯
OK 那哇这听起来当初负责给他进行签纳工作的这位朋友肯定非常的挠头因为在理智上有很多细节要考虑哪里合适哪里不合适呢但其实这个墓志里面的有一些行文的风格确确实实像一些学者提到的有点挨测的意味尤其是开头的那样一个叙述为如何如何这种风格其实真的非常像挨测我是看到这块墓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很巧
大家如果去搜一下这块木质的图片的话你会看到它其实整体来说漫幻非常的严重但偏偏就是在非常关键的地方那几个字留下来了对的这个就是谢天谢地就别的好到看不清楚旁边这个博物馆也挺好他在展板上把这个现在留下来什么字的试文都明确的写了下来
很多东西都没了但偏偏就是隋 古 杨帝 穆质啊什么一些关键的信息包括刚刚 F 兄说到这个什么流珠塘啊征冠元年啊这些这些关键信息都有
对我当时我跟李二说这个玩意也巧到已经恨不得到阴谋论的程度了关于这个陵墓展区里面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隋煬帝这个墓门口有地上凸起来一块看上去是一个方格型的结构的东西那是个啥展板上没有写就那梯子梯子这个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这个梯子我经常会看到小红书帖子上有人在问现在大家听完我们这一次的节目就可以完全那个就站出来那个
解答了是吧虽然也不是垂死但是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有道理的就是这个木道的南侧中心的位置有一个木梯因为那个木梯已经碳化掉了所以就没办法把它挖得很干净所以他现在做完展陈的话就是你一看到那个木道的话相当于是中间凸起来一大块
就是因为那个木梯子是卡在半半的就是当年填土的时候填到一半然后把那个梯子扔进去然后再填土所以没办法把它挖的悬空掉就导致底下那个土桩留下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就看到它是拱出来一小块这个木梯已经碳化掉了原来有学者就认为是因为你看苏扬帝墓这么烂是吧所以肯定是当时修的时候过于草材过于草材班子了就可能是把木道要挖完结束掉的时候一脚把那个施工的脚手架梯子蹬进去
然后就没管但是你仔细看看就发现那这也太正了吧对它非常正所以那个梯子如果不是很认真的踢的话绝对不会踢这么正的
所以肯定不是因为什么随便乱扔这种我觉得这个不太靠谱有一个观点其实比较有道理当然就是比方说是南京大学张学峰老师比较早就提出这个观点了我们如果对于那个时代考古的话有一点点了解当然不了解也没关系一个很著名的墓叫铜棺的税村大墓收税的那个税
在屯关的睡村这个大墓没有明确的墓主人信息但一般怀疑是隋阳帝的哥哥废太子杨勇的墓当然有争议了但是一定是亲王级别以上的等级这个墓是比较典型的就是隋唐贤熙这样关中地区的高等级的墓葬有一个长长的斜坡的墓道就像我们今天去看那个北齐壁画博物馆一样有个长斜坡墓道而
这个关中地区就是西魏北州这一系的话它跟东魏北席的风格就不太一样它喜欢在挖木道的时候做好几个纵向的天井就是那个侧面图画出来有点像我们在新疆看到的卡尔井一样有很多很多那样的天井和过洞这样的天井和过洞是代表一种等级性的意味的越多数量越多代表这个木的等级越高而那个铜棺的税村大木你是说这个梯子上面中间一格一格是模仿那个吗对就是
你仔细看有多少格有六格而睡村大木就是六个天井六个果冻我好寒酸啊就一旦这么理解了之后就觉得哦
他真的我哭死是吧对他真的我哭死一方面知道是什么觉得很开心另一方面觉得这也太寒酸了吧因为江南做不了江南土质是挖不了那个东西的一挖就塌掉了它不像黄土高原的话它垂直节理发育然后你怎么掏的话它不会垮掉它这个江南就没法做这种东西好的吧就包括江南也没法做壁画因为那个水一块就泡掉了
对当然没有壁画再加上后面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随葬品其实我觉得都还蛮潦草的吧那当然当时已经尽很大努力了就是大概给它凑了一点像样的东西进去是是是那我们从这个附斗型的建筑出来往博物馆走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其实看到地上还有一个所谓的 M3 就是展板上写的它是一个出塘的随葬墓
我就嗯这又是什么当然这个地方他应该是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做完了之后回填回去了然后把原来这个所谓的隋藏墓的边缘用那个地砖给围出来一个形状你可以在这看到他原来是什么形状但是不会像这个阳地和消后墓这样你可以看到内部结构
对这个就是非常细心的朋友才会发现的很多人就以为那是个围起来的草坪哦这样吗对因为那个牌子很不显眼如果你绕到北侧走那个门的话你就看不见那个小牌子了哦也确实确实对这个叫 M3 是吧 M3 就是木三啊那个木葬的木
因为杨帝和肖默后分别是 M1 M2 这个是 M3 其实 M3 也比较早就发掘掉了就是挖完杨帝墓肖默后墓的时候周边做工作的时候这个墓就已经发掘过了但是没有出公开的简报根本原因是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了里面就提到说破坏的比较严重倒过了然后里面也没有什么很像样的内容所以就回填了以后做了一个地面的标志告诉你这里有一个比较小的墓葬这个墓定在出塘
很重要的是他定在出唐了所以我当时第一次去看的时候一看他写的说这个是出唐我脑子里就三个字肯定是杨政道的墓杨政道是谁呢杨政道是政治的正道理的道叫杨政道是杨帝的孙子杨政道是谁呢是杨帝的次子
二儿子齐王杨检的姨父子就是在江都宫殿的时候几乎跟着杨帝来寻衅江都的人都被一网打尽了全都被杀掉了只有几个别的几个躲过一劫而这个杨政道就是齐王杨检的姨父子
所以杨胜道的话是跟着萧后一起辗转的被北方的各个割据势力流转到各个人的手里面去然后最后被突厥引力过去因为突厥其实在当时是很不希望中国北方很快的统一掉的因为他最快乐的就是分裂
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对他很好会上贡等等所以最不希望北方很快恢复秩序所以突厥当时是故意的传了一些跟唐朝不对付的然后一些小的割据的反动势力给他们传在一起交给杨政道
让他们打着隋朝的旗号要为隋朝报仇的这种名义来跟唐朝对抗的所以杨政道很惨作为一个小孩子的话作为一个傀儡的小君主被放在内蒙很长时间就是用来打着一个所谓的名义上的隋朝的最后的君主的旗号然后跟唐对抗包括萧皇后被突厥控制在手底下也是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因为要有一个所谓的隋朝的雇主的一个号召力然后到贞观四年的时候
这一年非常重要就是因为唐太宗灭了东突厥申请了协力可汗这一次是著名的就是所谓唐太宗成为天可汗的那个那场决定性的一仗灭了东突厥汗国以后那当然萧皇后和杨政道就都被迎回了长安城
所以当时唐少奇是还比较仁慈的就是给杨胜道还封了一个小虚的官就是员外散旗侍郎那当然他最后的结局肯定就是没有什么很正经的材料了可能就是正儿八经的很简单的平庸的在长安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然后跟萧后一样那萧后最后当然就归葬到杨帝这里去了这个是有当时的明确的文献记载的就是要给萧后跟杨帝合葬但杨政道的后半生就没有什么很正经的材料但是我一看到他说是陪葬墓是出塘的是什么小规模的我说肯定杨政道的
就是是杨帝的那个孙子嘛但其实说回来我觉得周围肯定还是有很多那样的墓葬的就是《资治通鉴》里面当时就提到了说葬在无公台下的时候当时说王公以下皆列役役于帝营之策就是翻译过来就是王公大臣那些遇害的被团灭的那些人其实当时都作为陪葬墓就埋在了杨帝的那个墓葬周围了
唐朝的很多比如说传奇小说故事都会提到一个故事说那个有一个隋代的宫人一个宫女但她是已经是灵魂了是个鬼魂了就讲说自己最开始的时候是殉葬在无宫台下的然后后来唐朝把杨帝改葬在雷唐的时候没把他带过去
他还留在了原来的位置就说明其实有很多人的话大概是随着唐朝改葬可能又把他搬到了今天我们看的博物馆周围那个位置所以今天我们去看的话感觉周围还是有一些那种小山丘一样的小起伏的我就非常怀疑可能还是有一些陪葬墓的因为当时在考古公子者
大规模的做勘探的时候就发现周围有墓葬迹象的位置大概有 136 处左右做过发掘的有 19 处当然今天做过这种公开的就是说明的就是杨帝墓西北侧这个小的专属墓了就是所谓的我怀疑的杨政道的墓但是剩下的还有一些没有工作做的很彻底的其实非常怀疑是一些当时其他的王公贵臣
比方说唐朝人就提到说当时他们看到的杨帝的墓周围有齐王杨检就是我提到的杨正道的父亲杨帝的次子还有赵王杨皋就是隋杨帝的小儿子还有杨帝的孙子燕王等等等等有三个陵东西罗列各高二十多尺杨帝的陵当时他们说是高五十多尺所以你就能感觉到应该当时有一些小的陪葬的小墓葬在周围分布的我就非常怀疑就周围有帝师祈福的那些位置
十有八九可能都有一些陪葬的遗迹在 OK 不过这个刚刚这个就完全是你个人的推测至少我们看展板上是没有写这是谁对文献上说周围是有这样的那个陪葬墓了包括我说是杨正道这个也当然就是一种观点了一种观点了我们绕过他之后进入了隋阳帝墓博物馆这个我们在录制之前 F 老师还特地提醒我就是他的名字
最后给它定名就是这个公园叫隋阳地灵遗址公园但是博物馆叫隋阳地墓博物馆是吧我刚才又查了一下似乎门口的那个大大的题字是写着隋阳地灵但是在高德地图上定的这个博物馆的位置它写的是隋阳地墓但这个不重要因为文宝碑写的是隋阳地墓
零和木零就是它得起上面那个风图你得起来才能叫零不一定根本原因是因为木质写的木这个字思阳地木质好的原来是因为这个那总之我们进入这个博物馆然后这个博物馆呢我先说它一个非常意外的可能是巧合的设计就是大家站在博物馆入口那个圆形的入口伸出来一个遮阳的部分
下面形成了一个迷幻的升学结构就你站在中间说话回音非常的好玩比家里卫生间的回音大无数倍在那唱歌超好听但是这应该是纯粹的巧合吧他们可能自己也没有你之前去发现了吗
我没在那那么大声说后话你不用大声说话不是吧它明显应该是做了一个回音壁的结构吧我觉得它就是故意的是吧因为太明显了我在那哼了一声就发现嗯什么声音然后就不想走了我觉得它就是故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设这样一个东西因为它那个就是那四个角那个形态让我想到
看来就没有那种像什么小区广场溜达的经验有些高端小区广场会修这种东西那叫小区广场吧就城市广场会修这个东西那你下把去的时候可以站这儿是没有人的时候哼唧两声然后你就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就排山倒海的嗡嗡的回过来很神奇但这个显然不重要然后进入博物馆它的平面造型像个
我个人觉得像螺丝壳啦但是根据我在网上翻到的建筑设计的描述呢是说它是模仿地灵里面出土的双头人俑的造型反正就是一个说法吧然后里面的内容我看了两眼之后就一整个放弃的动作我就找地儿去坐下了
因为它就是几乎是把隋朝历史捋了一遍是吧是的但其实现在这是个通病了我觉得一楼那个很受诟病的一点是因为一楼的文物少很多是比方说从扬州考古所拿了一些发掘的墓葬的隋葬的瓷器等等等等的然后它的那个展品其实跟展板是高度的拖裂的
展板其实是从零开始叙述的就从六镇之乱讲到西围北州讲关隆集团然后讲隋朝开国讲隋朝建设大运河就是朋友们请欢迎大家去收听 F 老师跟李二一起制作的高王败业系列节目现在由于他们还没有更新完所以还是在早鸟价的期间等更新完了之后会恢复原价反正不管是早鸟价还是原价都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话
我相信大家刚刚听这个 F 老师跟我一块录节目能够感受到其实他有很多可以发挥的东西都在本期节目里面没有发挥出来啊在那个节目里面这二位当然尤其是 F 老师的发挥要精彩的多我们说回来广告大吧
谢谢你你刚说啥对说回来他就几乎把整个隋朝都讲了包括杨帝的生平是吧甚至还放了讲杨帝的很多诗词歌赋然后挂了很多牌子其实我觉得这是个通病了包括我前段时间去看的曹操高龄曹操高龄也是这样的风格甚至刚才婉音吐槽了说那个空间利用力太累了是吧就经常要走很长时间然后仰脖子看展板其实曹操高龄的那个要更严重
当然我也不害怕了就是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曹操高磷的那个因为他就是事实对啊空间利用率极差就是一个巨大的那个一纸博物馆的厅然后所有的内容都贴在展板上恨不得就是从东汉崩溃讲到三国建立然后讲曹操各方面的贡献曹操个人如何如何曹操的思想军事然后实际上他放的展品就是因为没的可放了嘛
那么除了重复展呈同质性的内容比方说那些石牌他把他全都一码一码的挪出来另一方面就是比方说从许昌等等借一些东汉末年三国的一些文物和其他的东汉的陪葬的名器
然后放在那里其实是跟展板高度的脱裂的然后也是有点贪多的想法就是希望把它做的尽善尽美把它覆盖了全方位其实越是这样我觉得就越给人很大的压力当然这可能也是现在的一种策展的思路但杨丽木这个其实相较而言没有那么明显但其实也蛮累的一楼那个其实确实是有点痛苦
因为他想要讲的东西太多而这些东西又不是你简简单单的做几张展板放几个图表如果是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是普通的参观者来看我就算是每个字都读了每个展板都看了实际上我还是能够吸收到的信息非常小这是一个很低效率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反正大家如果去参观的话
我提前给你预警啊一楼是一个随潮历史你爱看爱看不看就是真正有展品的话要下到地下一层去看对那部分就其实做的要好一些当然也要表扬一下啦就是我觉得隋煬定博物馆的话整体的那个展层的美术风格做的还是很舒服的
色调啊各方面其实都还是至少比较所谓的拍照出篇吧打光也还可以就是整体的那种美观感是相当不错的对干干净净的吧至少是的那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呀
也确实就看跟谁比楼下这一层的话一进来就是其实刚刚也提过那一套碟械大概有亮点的就除了就是木制除了碟械带以外当然可能视觉上比较好看的是放在那里的销后的头冠的复原然后另一个可能就是扑手陶永的质量都很差
不过陶俑这种东西他肯定就是要么就是当地作坊就地就买一套或者说就是临时性的给他做了一套就是质量不高也很正常确实是比较一般的那个一楼有一个所谓的观景台就大家如果在小红书房刷到很多人拍的那个一个大大的随约然后旁边一群人民反正那个东西我觉得是略尬但是
那个我还很喜欢我觉得那个随字还挺漂亮的反正拍照是挺好看的但我觉得好像有点就太隆重了没关系喜欢的话大家就如果你想要打那个什么所谓的网上网红照片同款的话别错过那儿有个观景台别骂了我还拍过一张
其他的我就觉得还好吧没有什么其他想说的那个隋字我怀疑是用数据库做的就是他可能是把用那个隋书里面出现的高频的人名提取出来所以你就看到有一些那个人名有大有小嘛像杨广这种就比较大然后其他的比如说就是次一级那些官员就要小一点点
不过这个也蛮有意思就是艺术效果还看得不错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就是随意这个字其实不是由他们撑起来的是由那些那个辛辛苦苦给杨丽干活然后那些那个暴死于路上那些普通人支撑起来的
所以就看起来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期节目还能上当然能上价值到结尾了还能上价值在一个这种好像越来越游戏化的时代光看看杨丽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去同情等等我觉得这种东西都没得洗的就是故事讲得再好听也没得洗的
会同情他吗会啊当然有了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高中老师讲一个话我印象极其深刻就是现在拍电视剧会把孙杨继拍成什么悲情天赋那个表现
我小孩的时候我就非常诧异当然一方面是我从来不看电视剧另外一方面我也没搞不明白就是为什么要把这个人往那个方向去拍它实际上固然有很多像人的要素但是你不能因此去对吧否认那你说埋在高原多少人埋在运河周边多少人
最后这种就这种奇葩的死状那种面对这个死亡没有任何控制能力那种凄惨的状态我觉得我看这个场景固然有共情和唏嘘但是看笑话的那个成分可能会更多吧我认为这是发育我活泼泼天生良知的一种感受啊
就是你也有今天是吧你可想到有今天了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很多人他这个直接带入的是杨帝的立场他带入的是自己屁股坐在长安城龙椅上的那个视角但是大家又如果仅从概率论来讲一定要坚定的相信你穿越 18 万次也是那个就是喜提大运河功夫或者
或者说是三征高沟利的时候为了日夜的赶公鸡赶地的也要修战船然后你要一直泡在那个水里面仰头凿那个战船腰部都长蛆的那些人当然这个扯远了好吧那我们今天就跟大家报告了一下去参观隋杨地墓博物馆包括去看他和他老婆两人的陵墓遗址的感受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去飞马飞牛那边留言吧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可以多多的关注支持购买高王霸业这个付费系列节目好感谢大家的收听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