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特斯拉正在加速摆脱中国供应链,保时捷交出历史最差财报,贾跃亭旗下的FF,一年仅卖4辆车

特斯拉正在加速摆脱中国供应链,保时捷交出历史最差财报,贾跃亭旗下的FF,一年仅卖4辆车

2024/5/30
logo of podcast 每日早茶

每日早茶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天是5月31日星期五,☀️早安~我是翎根,让我们在清晨的光芒中,品味财经新闻的清茗。

  • 特斯拉正在加速推进中国+1供应链策略,摆脱中国供应链
  • 贾跃亭旗下的FF,一年仅卖4辆车
  • 保时捷交出历史最差财报,中国土豪的钱包,保时捷割不动了

——1——

今天金融时报就报道称:特斯拉正在告诉供应商们,要他们最早在明年,争取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之外的地方生产零部件。

这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和不断恶化的两岸关系。根据知情供应链高管称,特斯拉提出的要求是针对不在中国售卖的特斯拉模型,要他们提供非大陆和非台湾的组件,这些组件就包括电路板、显示屏和电子控制单元系统等。

特斯拉表示,这是为了应对美国总统大选前的地缘政治风险,确保供应链稳定,特斯拉希望供应商们能够再明年就做到这件事情。

而除了这两个地方,特斯拉还和日本、韩国等亚洲的其他供应商讨论了这件事。一位日本电子制造商的高管表示,很多客户包括特斯拉都在实施所谓的中国+1策略,一方面是疫情时期发现自己的供应链太依赖中国,想要对冲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中美关系这几年的恶化。

但另一位高管指出,我们公司给几个美国车机都提供零部件,虽然福特和通用汽车都有让我们研究其他地区生产的可行性,但是特斯拉再中国+1策略上是最激进的。对于这些车企来说,尤其是特斯拉来说,要真的做到中国+1很不容易。因为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有着全世界最成熟的供应链。

有一些分析就担心,特斯拉本来就面临需求疲软的问题,如果供应链成本升高,势必进一步压缩公司的毛利率。这对股价有不小的威胁。

——2——

当地时间5月28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创办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公布了延期披露的2023年年报。

在2023财年,法拉第未来营收80万美元,净亏损为4.32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6.02亿美元。

FF 91 2.0上市后表现十分惨淡。**这款车于2023年8月开始交付,当年销量为4辆,此外有6辆汽车对外租赁。**据贾跃亭表示,FF 91 2.0的车主当中有美国知名地产商和娱乐圈明星等。

低迷的销量和巨额的亏损也引发了资本层面的危机。

今年4月24日,纳斯达克交易所指出,法拉第未来公司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 条的规定,因为该公司证券连续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0.10美元或更低。因此纳斯达克工作人员决定将该公司证券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除名。

就近期股价表现来看,法拉第未来或许暂时逃脱了退市的命运,但其存亡却在一线之间。

在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提示之后,法拉第未来股价突然暴涨。5月10日-5月17日,法拉第未来的股价从0.042美元/股涨到最高时3.9美元/股,振幅达到9186%。截至5月28日美股收盘,法拉第未来报1.17美元/股,市值49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

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法拉第未来现金余额仅有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99万元),其中还包括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50万元)的限制性现金。对于车企而言,这一现金储备并不足以支撑后续发展。

除了寻求融资,贾跃亭还表示将尝试直播赚钱。

5月上旬,贾跃亭称将开启个人IP商业化,所有个人收益将用来还债和帮助法拉第未来造车。同时贾跃亭表示还要出任法拉第未来联席CEO,但这一说法被公司董事会否认。

在发布2023年财报后,贾跃亭在微博表示当日纳斯达克批准了法拉第未来继续交易的申请。法拉第未来则表示,鉴于目前市场状况和当下资金水平,该公司将撤回其2024年生产目标指引。

——3——

2024年,中国市场依旧不愿眷顾保时捷,冷眼看着它交出了自上市以来最差的财报。

就在这个月,保时捷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主要指标全部同比下滑,整份财报上写着大大的“惨淡”二字。

在交付量层面,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共交付了7.76万辆新车,同比下滑3.9%;在营收层面,一季度保时捷保时捷总体营收90亿欧元,同比下降10.8%;

其中,新车销售额为81亿欧元,同比下降12.7%;利润层面,在交付量下跌和成交价下探的双重打击下,一季度保时捷汽车业务毛利为23.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3%,销量利润率也降至14.2%,同比减少了4%。

而在保时捷交付量、营收、利润全面下滑的背后,是保时捷在北美市场交付量同比下滑23%,以及在中国——保时捷昔日最大单一市场遇冷,而且是降价都没法提振交付量的那种冷。

直到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的交付量正式敲响警钟,全年仅交付7.93万辆,相较2022年的9.33万辆以及2021年的9.56万辆,分别下滑了15%、17%,中国成了保时捷唯一负增长的单一市场。

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销量进一步崩塌,仅交付了1.63万辆新车,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3.5%,就这还是在许多经销商割肉降价好几个百分点之后才有的成绩。

从保时捷在华的交付量演变趋势来看,宏观经济不振似乎并不是它被中国消费者抛弃的主要原因,毕竟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是从2021年疫情爆发之后就开始的事,而保时捷在中国交付量的下滑,却是2023年中国已完全摘下口罩时才有的事。

再者,假如真是中国宏观经济不振,让消费者不敢消费,那销量下滑的绝不单是保时捷,而是整个中国车市。可问题在于,今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0.7%,又有《车主之家》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出,今年一季度中国50万以上豪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8.8%。中国车市整体情况,和保时捷单一车企在销量数据上的此消彼长,很值得细品。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完全可以说,导致保时捷在中国跌落神坛的最主要原因,并非是宏观经济引发了国人的观望情绪,而是保时捷自身太不争气。

偏偏这时保时捷中国又想出个昏招——为了完成销量目标,不管不顾地向经销商压库,一下就戳了一批经销商的肺管子,据悉华南地区的部分经销商,正商议组团前往德国保时捷总部拉横幅、逼宫。

原本还只是品牌有所贬值,这轮风波过后,或许保时捷的销售渠道也经历一定程度的震荡,从而进一步影响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