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諺語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翻譯是説,「養一個小孩,需要整個村子的人」,意思是育兒不僅需要父母,周圍的朋友和家人也扮演著重要的支持角色。養小孩是這樣,照顧老人也是這樣。在超高齡化的社會中,失智症患者數量逐年攀升,對於失智症家庭的照顧者來說,這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與挑戰。台灣失智協會創會秘書長湯麗玉老師長期關懷失智症家庭,並積極帶領協會加入國際失智症協會,學習國際經驗和制度,致力於將台灣打造為一個『失智共融的社會』。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湯麗玉老師來與大家分享如何預約不怕失智的未來,並探討社區如何發揮推動友善與支持性角色,成為重要的支援力量。
00:00,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伴隨而來的失智人口逐年攀升。每年以一萬人的速度持續上升。
03:40,聆聽全球第一位公開分享的失智者演講,帶來的震撼與啟發。
07:40,越早期與越輕度,越容易發現退化與差異的病識感歷程。
10:30,從數字概念超好的學校出納組組長,到無法辨識公車的真實案例。
13:10,走過憂鬱低谷到公開分享,延緩衰退症狀與不被疾病打垮。
身邊友善群體的重要性。與「失智症協會」推動目標:友善社區。
16:25,不用「失智」,而用「認知失調」稱呼的日本社會。
17:20,協會針對失智症患者進行評估,鼓勵患者發揮還保有的能力,失去的部分就給予協助與支持。
21:42,不見得會聽從家人的失智長輩,在互助家庭反而更願意配合。
25:04,未來失智症患者會增加非常的快,再多的照顧中心都不夠用。一定會有很多的長輩是在社區裡面的,所以需要社區大家共同來照顧。與主婦聯盟的參與行動。
主婦聯盟「失智友善社區」線上講座:
2/16(日),14:30-16:30,「失智友善社區」簡介。
2/19(三),14:30-16:30,何為「失智症」,及其識能與預防?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bmO0k)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