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聯盟合作社和一般通有何不同?不就買個菜,為什麼要繳股金、年費,甚至每隔幾年就還要投票選代表?那是因為合作社是由社員出資組成,每個社員都是股東,我們透過民主治理,授權控管合作社運作。
第六屆、第七屆理事主席李修瑋,從主婦聯盟基金會開始認識環境議題,因認同、信任而加入共同購買,從蔬菜班到參與「東海站」成站,一路與夥伴從一起玩、一起照顧小孩、一起關心站所開始。
因組織部專員劉致君送給修瑋的《英國合作運動史》這本書,引爆合作魂,原來合作社正是補足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缺陷的「第三條路」,自此修瑋致力於推動合作教育,在站所開設「東海合作學堂」,導讀包括《公元兩千年的合作社》、《英國合作運動史》、《綠主張》月刊等等。
合作學堂內容不斷更新,在中社推動「給社員的12堂課」,2012年「國際合作社年」,內政部委託合作社承辦推廣課程,修瑋受命,開啟12年來合作社每年「合作找幸福」專案,對外推動合作運動,也一路從區營運主委、社代、到擔任兩屆理事主席。
根據合作社法,社代是法定選舉,地區營運選舉是向日本生協學習的,當社員越來越多,民主治理會變得更困難,社員凝聚力也不足,社員與合作社就會疏離,因此需要有管道讓社員參與。合作社設計一個能讓社員參與的路徑,地區營運是合作社「人才培育搖籃」,人才從此了解合作社,出來做社代、理監事,這才是順暢的路徑。
地區營運選舉實行至今雖仍有需改善之處,重要性不容偏廢。人才出問題,影響合作社的決策與發展。「當初大家都說買菜就買菜,何必還選舉,但大家想想,有哪一個組織能給大家這樣的權利?你有沒有辦法靠買菜變成其他通路的董事長?又有什麼組織能讓你深度參與開發、企畫?只有合作社,即便當志工也絕不可能變成『決策者』」,修瑋說自己「帶著感恩的心情參與合作社」。
修瑋在合作社的成長故事十分勵志,加入合作社不是只能來利用健康安全有理念產品,還能透過民主參與,學習、成長,並且能和更多人分享合作社的價值。邀請有心承擔的人,別忘了在9月8到22日登記參與,暫時不能承擔的,別忘了11月底要去投票。這是合作社的民主治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