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基督教的道德觀的話,那就是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這句話也被稱為是黃金規則。
有人就想說了,有黃金規則的話,那麼有白銀規則嗎?還真有。這就是論語當中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會看到這當中的區別。孔子說,你不想別人對你怎麼做,那麼你也不要去這樣對別人。你不想被霸凌,那麼你不要去霸凌別人;你不想受傷,那你不要去傷害別人;你不想財產受損失,那你不要去偷別人東西。
然而這是一種消極的態度來對待社會對待其他人。我們當然不想別人傷害我們,可是,我們更希望的是別人能夠尊重我們,能夠愛我們。
路易斯說,黃金規則實際上是對大家都認可的事的一個總結。真正的道德導師從來不會發明出什麼新的道德標準來,反而是江湖騙子、怪人才會這麼做。我們需要的不是什麼新的教導,而是不斷地提醒。為什麼要每日靈修,為什麼要有查經小組. 為什麼每周要去教會,因為這一切的目的都是不斷地在提醒我們 神對我們的標準是什麼。
不用翻牆、直接看《返璞歸真》共讀網頁版:https://merevariation.com/category/mere-christianity/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