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3010·0114-10泉州博物館知性旅:泉州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洛陽橋、洛江僑批館-冬日年前廈漳泉19日

EP3010·0114-10泉州博物館知性旅:泉州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洛陽橋、洛江僑批館-冬日年前廈漳泉19日

2025/4/15
logo of podcast 雄哥鈺姐銀游趣

雄哥鈺姐銀游趣

Shownotes Transcript

《騎Ubike逛泉州市區》 早上雄哥獨自去附近巡禮一番,嘗試使用Ubike,掃了它的 QR Code,就登錄進去,再掃借車就可以使用。 如何計價及還車呢?途中碰到一位姑娘問她:「怎麼還車呢?」,她說:「只要鎖入停車柱就可以還車了,一個小時內都免費可騎」,那真太棒了。 看到有好幾家集中在賣炸物,就彎進去看,到底賣些什麼東西?炸芋頭一斤¥13 (NT$59),炸肉一斤¥35 (NT$158),炸海鰻一斤¥50 (NT$225),滷雞整隻的一斤¥27 (NT$122)。 《搭公車出發前往泉州博物館》 回到旅館,我們一同享用早餐後,約11:00 才出門,過馬路就搭上 601 號公車,打算遊「泉州博物館」及「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一上車拿出台胞證,告知我們已 65 歲以上了,司傅都沒有回應,臉上毫無表情,也沒有看證件一眼,既然如此形同默認,我們就不用繳車資¥1嘍! 《稍事逛泉州西湖》 到「閩台緣博物館」站下車,右邊就是泉州西湖,冬日的暖陽照起來好舒服;泉州西湖還蠻大的,而這一段很少人在走;我們稍事逛泉州西湖一小段,牌坊對面就是「泉州博物館」 《福建-泉州》 泉州在宋元時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商港,也是當代很重要的國際大都市。泉州發展得甚早,也有很多人移民移出去。 泉州各個宗教融合,有佛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等等,各教都能融洽地相處,留下了很多不同文化的古跡。 泉州博物館位於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佔地面積 80 餘畝,建築面積 16,000 多平方米。 舉辦有「泉州歷史文化、泉州南音、戲曲藝術」等基本陳列,以及「泉州古代書法、泉州民間收藏」等展覽。 我們先直上四樓,這裡是「紅色記憶,中國泉州革命歷史專題展」,最值得一看的照片是「南橋機工運載抗戰物資」,行駛在蜿蜒險峻的滇緬公路上,其他的溜覽過去,就往下一層參觀了。 《閩南地區世界文化遺產》 閩南地區世界文化遺產: l 首先2008 年福建土樓,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l 接下來 2017 年廈門鼓浪嶼,是歷史國際社區世界文化遺產; l 2021 年泉州以「宋元中國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難怪我在 2018 年造訪泉州時,泉州就是一個三四縣城的地區,現在有改頭換面的感覺。交通運輸也方便許多,看來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加持,泉州已不可同日而語。 「泉州博物館」對資料的收集是相當的完備,我們在這裡看了兩三個小時才離開。 《福建-泉州-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目前大陸最大的對台專題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四層。 主題館按照閩台關係的“五緣”來設計,分為七個部分,還有「序廳」和「結束語」兩個篇章。序廳的主題是突出台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結束語則突出說明數百年滄桑。 第一部分 遠古家園,第二部分 血脈相親,短影片中敘說-閩人勇渡黑水溝(唐山過台灣)的場景、非常搶眼,幻影成像,再現了早期移民過台灣海峽的險惡情景。 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波濤洶湧的大海上,福建先民乘船移居台灣的艱險場面。這一支影片是可以感受到,過台灣黑水溝真的非常驚險。 我在台灣台南的「歷史博物館」,空空蕩蕩的沒什麼資料,也有做一個描述著,閩人勇渡黑水溝,1/3 葬身海底,1/3 返回原地,1/3 才能夠過到台灣。 當時的清朝規定,是不可以攜家帶眷的,在台灣有一說:「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婆」。 《台灣融合民間記憶後 再傳回泉州》 第三部分 隸屬與共,第四部分 開發同功,第五至第七部分「文脈相承 諸神同祀 風俗相通」,人的生命週期經歷了出生、成年、結婚、衰老、死亡這些過程。每個階段,民間都有相應的禮儀習俗。 其中提到泉州的一些民間記憶,不管是南管、舞龍、舞獅、宋江鎮、木偶戲…傳到了台灣,台灣來自四面八方就是一個大熔爐,融合這些記憶以後,多遍再傳回泉州。 《閩台緣 直球表達其用意》 撇開其意識型態,「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資料是相當豐富的,本應該好好看的,但是「泉州博物館」,我已經站了兩個多小時了,已沒有精神體力了。 《福建-泉州-惠安-洛江僑批館》 途中看到洛江僑批館,它本來開放的時間是每週二至周日,8:30-12:00 14:30-17:30,週一例行閉館。我們到達的時候已過開館,館員正忙於佈置,準備迎接即將來臨的春節,我們就大大方方的進去瞧一瞧囉! 洛江僑批館是首個集合世界記憶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三世遺”元素的僑批展覽展示平台。 《福建-泉州-惠安-洛陽橋 UNESCO》 「洛陽橋」原名叫做「萬安橋」,位於洛陽口,距福建泉州城 5 公里,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前後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是古代中國橋樑建築的傑作之一。 泉州洛陽橋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怎麼架上去的呢?是利用漲潮時將石塊疊上去;橋墩也是做成船形的,下面還有很多牡蠣附著在上面,也就是用生物的聚集,來鞏固橋墩,相當的有智慧。 洛陽橋中間有「月光菩薩塔、中庭碑林、鎮風塔 蔡襄石像」,橋樑中間有十五公尺長,還有七八十公分寬,厚度也很厚。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1小時30分鐘。 《由洛陽橋搭游 4 號公車回泉州西街》 我們在晚上抵達洛陽橋,有一顆火紅的月亮陪伴,蠻有詩意,走過整座橋樑,天都烏漆嘛黑。 洛陽橋的另一頭人少地偏,只好繼續往前行,總算有公交站牌,我們坐游4號公車,全程有座位,才得以好好休息,足足坐了一個多小時。 坐到終點站,再去泉州西街的升文扁食店,吃肉燕湯、扁食湯,再加一籠小籠包、乾麵,才花了¥35 (NT$158)。今天也換了一間四人房的房間,比較大住起來就舒服多了。 Youtube: https://youtu.be/pYrQfnU8wsU) 17’13” (2025-04-15)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