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也看到一些政策的动作或者政策的进化所以预期 2025 年扩内许为了提升消费的这些政策它力度比 2024 年要大如果让我提一个更加强的一个指标或者物价所以我们对物价的表现在 2025 年应该是说比 2024 年好这个态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创新它需要需求的支持那么尤其是科技革命它更需要持续的需求的支持它要投资它要承担风险那么一定要有人买这个东西它才会直接去做这个事情有人去买这就是需求这个买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买它是要普遍的有人很多人去买这就是广泛的应用
在正式开始之前主播提示大家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嘉宾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哦宏观健威 行业自助各位投资的朋友新春快乐 十年吉祥欢迎来到中金云会客厅的特别节目宏观会客厅我是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张文朗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持旧迎新画宏观这一期的节目跟以前形式上有所不一样大家关注以前的几期节目都是我作为主持人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来探讨资产配置或者说行业的一些发展的态势
今天我自己因为是做宏观研究的所以我自己会跟大家做一个汇报来讨论 2025 年宏观经济自上而下做一些展望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搭档是我们宏观团队的周鹏周鹏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分析师可以说是后起之秀感谢张博的介绍今天非常荣幸能作为主持人来协助张博进行这样一场汇报
那我们今天新年的主题是辞旧迎新化宏观那么展望 2025 年我们的这个宏观经济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今天就是我们汇报的一个主题啊
我们接下来先进行第一个问题我们有请张博先给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 2025 年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变化对 2025 年整个经济做一个简单的展望我觉得如果首先用一句话来总结观点我们对 2025 年充满信心也就是 2025 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大概率是比 2020 年要好的
一个是实际增长可能比 2024 年要好第二个是物价的表现也会比 2024 年好也就是说这样总结起来实际经济 GDP 增长加上物价都会好一些这会是迷你 GDP 增长
要高于 2024 年这是第一个简单的一个终结那么我们分项来看他在经常谈宏观的时候在短期谈宏观掌握了非常习惯于从所谓的三加码车三加码车他一般讲的是一般讲什么消费是吧内需里面消费投资还有外需里面就是出口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排序来看我觉得可能 2025 年的话可能在三加码车里面首先这个复苏比较确定的大概率是消费我们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消费相对而言比较弱但是在 2025 年由于政策力度的加大
所以我们预计消费可能它的表现是相对来说可能是排在最前面的三加码车里面可能是排在最前面的然后我们看到第二个就是投资投资里面我们看到是一般大家谈中国投资谈固定资产投资我们这里面投资不是想资产投资不是想资产配置是想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大家比较关注的习惯于去
探讨什么比如说这个制造业投资第二块是基建投资还有是这个房地产投资所以我们在这个投资里面可以看到跟 2024 年相比的话可能制造业投资相对来说比较稳其实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这个制造业投资都是比较稳健的
那么这一块的表现我们在 2025 年可能还会持续基建投资在 2024 年其实它也是比较强的尤其是最后的一段时间 2020 年晚些时候它的基建投资比较强我们预计在 2025 年基建投资可能会比 2020 年还要稍微好一些
房地产投资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等一会也会谈到的中国这几年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经济转型那就是我们讲的这个房地产的这个经历了一些比较大的这个调整所以我们过去几年看到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是比较弱的那所以我们预计这个现象在 2025 年的房地产投资有所改观
但是可能可以改观不会特别明显因为房地产投资有一个特点是吗它是滞后的它是滞后于房价滞后于房地产销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所以如果说即使房价或者房地产销售表现比 2024 年要好但是房地产投资可能不会出现一个特别明显的这样一个变化那么至于出口我们认为中国的出口表现可能也是不错
从这个出口的增速来看它可能比 2024 年要略低一点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有韧性的这个背后的故事我们当然有时间可以做进一步的焦虑因为中国的出口的竞争力
其实这几年一直是在改善的再加上外需相对来说外面的需求比如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也是有一定的韧性的所以我们对 2025 年的出口的表现可能相对来说还是有信心的虽然可能增速来看不一定像 2024 年那么高
所以这是三价马车最后我们谈刚才谈到经济形势一个是谈资金金融另外大家会关注物价中国这几年的物价特别是 2024 年一段时间物价的形势是不那么乐观的
但是我们预计在这个政策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我们预计 2025 年的物价也出现一个温和回升通胀会温和回升会比 2024 年要好一些这是我首先第一个第一个问题的理解就是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非常严谨一概的分享一下对 2025 年宏观经济形势的理解感谢张博刚才这一段简洁有力的展望
如果提出三个字的话那就是有信心张博刚才一开始就提出来 2025 年今年的整个的经济增长还有物价整个的水平都会比 2024 年要好一些如果提出来一个分项比较确定的话应该是消费在政策的支持下消费会比较好另外投资各个分项可能也会有一些好转
最后就是出口出口是比较有韧性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关注到过去几年投资者对于这个出口其实总是会有一些担心今年出口增速比较好大家又会担心下一年的出口增速会不会有问题但是这几年中国出口整体上表现的还都不错那么也想请教一下张博就是我们该怎么理解中国这个出口的韧性
其实刚才你讲的就是总结出口总是超于 7 那出口为什么总是超于 7 呢是不是其实我们最近大家有关注我们的研究我们做了一个深度的分析就发现一个什么现象就是从 2020 年以来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其实是上升的
我記得一開始這個中國這個 2020 年疫情爆發以後中國的出口占全球比重上升大家有一種猜想那是因為中國的這個疫情管控比較好我們能夠充分的生產別的經濟它沒法生產了所以我們的出口份額就上升了所以有一種猜想啊就是說疫情消失以後別的地方也能生產了中國的出口份額是不是下降但你現在看 2024 年已經過完了從 2025 年疫情
到 2014 年这个已经五年过去了我们的出口份额并没有回到疫情之前那个状态仍然是比疫情之前上了一个台阶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所以我们仔细研究结果是什么这个出口份额的上升主要是我们的中间品出口份额其实在上升
我们的消费品的资本品的出口份额是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中间品出口的份额上升的是比较快的大家会问中间品出口份额它为什么会上升对吧我觉得有一个逻辑可能是跟我们企业出海有关系
但是他这几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国内做得不错然后在各种原因下就有一个出海有一个加速的状态加速出海的到哪呢当然到新兴市场会比较多我们一对比中间品出口份额上升的这一些领域和我们这几年出海的加速的这些领域大致是比较吻合的
比如说我们出口份额中间比出口份额上升比较快的这些什么比如说建金属比较靠前的中间比出口份额上升比较靠前比较建金属然后纺织然后是机械电气化工还有塑料轮胎这样一些东西恰恰我们这几年出海的提速比较快的也大概
在这样一些领域当然不完全是我们企业出海带去了因为可能还有其他的地方比如说比如说我们看到印尼 越南他们的 FDI 流域比较多不光是中国企业去也有些其他地区的企业也到那边去设厂了设厂了之后他可能也需要
进口中国的中间品是这样一来背后反映的是什么还是反映中国的完整的供应链生产的能力它的竞争力在加强那么导致我们的出口的中间品虽然消费品占比有少加上但中间品的出口是在上升的那么这一来我们觉得展望 2025 年的时候我们认为出口可能相对来说
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可能不一定像 2024 年那么高但是可能还是有韧性的因为增速有一些激素的这些原因包括美国在 2025 年的经济民意经济币的增速可能稍微比 2024 年要低这是一个影响但是整体而言我们对出口还是充满信心也就是刚才说的为什么出口总是超预期我们背后分析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好的谢谢张博刚才张博提到了三个字特别重要什么呢就是中间品就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周期性的因素就是这几年啊中国整个的竞争力啊
比较强制造业竞争力很强出口了很多中间品中间体的占比它在上升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因素它支撑了中国过去几年来整体上出口的份额占比其实一直都没有明显的一个回落确实能反映出我们中国整个企业部门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刚才其实谈的还是一些增长展望一些问题我们
就是经济有很多指标像我们在谈明年展望的时候肯定各种各样的指标大家都会谈要您就一定挑那么一个指标要跟大家讲一讲的话您觉得您会挑哪个指标给大家讲的
我觉得刚才我们谈到了前面特别强调的出口的韧性那么除此之外我们从宏观指标来看另外一个就是物价因为为什么因为这几年我们特别是 2024 年大家关注到中国的通货运算是比较低的因为物价处于一个比较相对来说比较低弱势的这样一个状态而物价为什么重要因为它的企业的盈利是重要的对
因为企业如果卖东西它的卖的价格是上涨的那么它的盈利就上升如果说它的卖的价格不挡或者甚至是下跌的那么它可能就是利润就可能下降而企业的表现最后又反馈到居民身上因为居民只要工作是企业雇佣的所以物价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物价为什么说 2024 年物价比较低呢我们后面也会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就中国经济经历一个大的转型
这个转型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房地产的这样一个调整房地产调整对应的是市能部分的去杠杆去杠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需求下降的过程
需求的下降其实它反映在宏观层面就是物价走势会比较弱但是我们看到在不管是 2024 年的 12 月份的政治局会议还是谁自谁后的中央经济公司会议其实对物价还是相当重视的我们看现象就是中央经济公司会议应该是说
罕见的在物价低迷的时期谈到了稳物价而且他不光是谈稳物价而且还说到要实现物价的合理回升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表述以前在中央经济公共社会谈到稳物价的时候他更多是在
通胀比较高的时候物价往上走的时候他谈到五物价这一次我们刚才讲是罕见的是在物价走势比较弱的时候提到五物价而且具体的提到实现物价的合理回升就这样非常具体的表述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中央政府对物价还是非常的这个
重视的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价怎么去提呢是提需求物价当然说它是供需供给和需求的结果需求比较强的时候物价就会上升对吧供给比较多的时候需求比较弱的时候物价可能就是什么它可能就面临着下行的这样一个压力所以这样一来我们看到恰恰我们看到什么 2024 年的中央经济公司会议
就对内需的非常强调扩内需对这个事情扩内需包括提振消费的表示都是非常清晰的我们最近也看到一些政策的动作或者政策的信号所以预期 2025 年扩内需为了提振消费的这些政策它力度比 2024 年要大
所以我们在这个环境下我们预计我刚才说如果是让我提一个更加强烈的指标我觉得物价所以我们对物价的表现在 2025 年应该是说也是比 2024 年好这个态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明白刚才张博谈到物价的重要性物价为什么重要因为物价和企业的盈利直接挂钩但企业的盈利也是老百姓工资的来源所以说就在这个过程中
物价它对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张博刚才也提到这次中央精神工作会议也是很罕见的去关注这个物价的这个指标那么
张伯您刚才谈了这个 2025 年这个物价会比 2024 年这个更好一些那您能不能做一个再具体一点的展望我觉得这个物价怎么去判断如果说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不是快速的提升那通胀是一个温和的上涨的这样一个过程
大家会问那怎么去跟踪这个东西呢怎么去跟踪物价的走势我们最近也是发了一个报告也做了这一方面的一些研究咱们可以参考一些国际上的这些经验我们看到国际清算银行它有一个研究它是基于一些多个经济体的一些研究就发现这个什么现象通胀在比较低的时候它物价之间的共振是比较弱的
通胀比较高的时候它物价之间的共振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通胀的上升它跟单个物价肯定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什么物价之间会共振比如说 A 物价
上升传达到 B 物价 B 物价传达到 C 物价 C 物价又传达到 A 物价他们互相之间形成这样一个共振所以这个现象我们看到刚才讲的是国际计算银行这一个传维的机构基于国际上的一些经验然后我们做了一些分析针对我们中国的物价不管是整体的 CQI 还是核心的 CQI 也有这样的现象就是通胀往上走的时候
它往往提醒为物价资金的共振在加强通胀往下走的时候它往往提醒为物价资金的共振在减弱而这几年特别是 2024 年我们看到中国物价的走势是比较低的那比较弱的这个时候我们恰恰也看到了物价资金的共振其实是比较弱的但一个好的现象是什么呢
回到刚才讲的我们具体来看那么回到 2025 年这个展望我们有什么好的东西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就是我们最近看得到我们编制了这个物价的共振指数不管是总体 CPI 它的共振指数还是核心 CPI 分享之间的这个共振指数已经连续有两个月是在上升也就是 2024 年的
11 月 12 月我们编辑的这个物价公正指数已经两个月见底回升而这个物价的指数我们看到从今年来上它会领先于我们的通货文章两个月刚才讲了这是两个两个月一个两个月是说我们看到这个我们编辑的公正指数 2024 年 11 月 12 月这个公正指数连续两个月往上走
同时呢这个共振指数它又领先于通胀两个月所以呢它就意味着我们的通胀可能已经是什么 CPI 通胀不管是总体的还是核心的特别是核心的已经见底了
至于未来的力度的话它上升有多快那么就取决于我们未来政策的力度其实我们刚才前面谈到政策力度比 2024 年要大所以我们为什么比较有信心的说物价会改善而且我们看到近期大家有一个关注中国的通胀特别是核心 CPI 其实核心 CPI
它的这个同比已经连续应该是三个月往上走也就是 2024 年的 10 月 11 月 12 月核心 CPI 已经连续三个月在往上行再加上刚才我讲的我们编制的这个物价共振指数已经又连续两个月在往上走所以这一年来我们觉得这个物价的拐点其实
膨胀的观点可能已经到了它未来可能是往上往上的指数往上的快和慢我们觉得可能取决于这个政策的力度所以我们这个指标可能还要继续紧密去跟踪大家关注这个话题那么也欢迎关注我们刚才编辑这个共振指数这个指标好的刚才张博提到这个物价共振的这个指标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它在经验上它是领先于我们这个
通货膨胀的现在这个指标已经两个月企稳了那么如果他在领先两个月的话那算下来就得有四个月就是这个通胀可能走在一个张博说的是缓慢复苏的这么一个道路上那么后面呢张博说要看这个政策的力度
那其实过去几个月啊这整个通胀的回升可能跟政策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从去年 9 月底以来整个的政策呢其实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的尤其是这个财政政策这个方面无论是在这个消费方面
在这个设备更新方面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在这个花债的方面推出了这个一揽子的这个花债的这个政策也想问一下张博您对这些政策就是我们这些财政政策的这个加厉您觉得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对它有一个什么样的这个评价展望 2025 年的宏观政策
一般来说宏观政策逆周期政策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那么宏观政策里面在提振需求方面我们认为可能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其实相对来说是提升的而我们也看得到在不管是 10 月份的新闻发布会
系列新闻发布还是 12 月份的中央经济公司会对财政的表述还是相当的用词这个力度还是比较清晰的所以我们预计财政力度相对于 2020 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提速那么财政的话它的发力它可能有资金的来源源源于资金的用途从资金的来源来看的话现在有一点分享就是财政这个话题它非常复杂
其实每一个经济体它的财政它的指标是不完全它的口径不是完全统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谈了这个话题就是财政的口径它各个经济体不完全一样到了中国我们有一个广义和狭义的财政狭义的财政比如说大家经常管理的就是预算内的资质率它是一个狭义的那么更广义的就包括什么
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有我们知道地方政府专项债甚至一些平台发的一些债或者借的一些款是吧它都可以算到准财政至于中国的看中国的财政不光是关注于狭义的财政还要关注广义的财政所以从资金来看我们也看得到官方的一些表述比如说次数率会提升专项债可能会什么规模会加大
还有超长期特别国债那可能也会加的所以这几个指标放在一起所以财政的力度后来的资金来源可能较 2024 年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速至于它的去向刚才讲的是来源去向的话大家
其实已经看到了比如说我们这个债务置换缓解这个平台的一些资金的这些压力去向你们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其实我们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对投资的这个支持比如说政府提到讲这个两星两星不是要扩围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要扩围对吧还有这个投资的项目比如说叫城市更新包括这个城中城改造
会提出包括对这个薪资生产力可能他的支持这个也会是吗更大的这个支持的这个力度还有刚才我们前面谈到消费的时候啊惠民生促消费也已经看到了一些官方的表述啊他的力度可能会加大那这是我们对这个财政的这一些理解定性的这一些理解比如说今年财政啊
还是会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发力整个政策的定调非常的积极同时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政策刚才张博说的在对投资消费对企业债务对整个新金流的改善上都在起作用
那么我们想请问一下张博因为今年财政还会继续发力那么除了您刚才提到这些方向之外还有可能在哪些地方继续发力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些这个例子我刚才点到了一些有些还没有完全点的比如说
涉及促进生育率的提高促进生育率的提高这个实际上是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从一个长期来看一个国家人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人口多
对一个国家来说现在像现在这种生产能力特别强尤其是中国制造业能力特别强对吧人口的话它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有所下行我们也看得到中央经济工作也提到了在
是因为出台这个死去生育政策不是死去生育政策方面他可能也需要财政的这个加码啊还有惠民生惠民生呢刚才我们谈到促销被惠民生比如说两星里面这个已旧换新他就是直接这个支持这个消费的
那另外为民生支出还有什么我们看了比如说城乡的这个医保它的支持力度加大是吗还有养老它的支持力都会加大这都是为民生促销方面的一些体现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顺便跟大家说一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逻辑就是财政的方向它可以做投资当然它也可以支持民生我们看到这个什么现象就是在 2020 年这些重要的会议上这些表述是什么
其实中央政府对惠民生促销为他的提法是更加清晰明确在背后有一个什么逻辑就是以前的话中国的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比较喜欢比较善于或者倾向于做政府的投资但是我们政府的投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做得很不错包括我们的基建也是相当好我看到这段时间小红书上面他说小红书有一些外界人士也上了小红书
说哎呀 说中国来看了中国的高铁很好啊对吧很方便是吧然后他对比他们国家然后这个差别说很大啊就这个政府的投资过去一些比较长的时间做了呢是比较丰富的啊所以我们今天享受到这个基金的这个活动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话那么政府投资的这些项目其实它的这个增长速度放缓了就是一个自然的这个结果那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政府在往民生消费这一方面的倾斜这就是一个什么迅其自然的过程那么在这一方面支持利多加拿大可能会它的效率相对而言我觉得可能就是会比较比较高那这是我们从这个财政利多我们稍微跟大家做一个做这样一个补充啊
也就是说呢张博刚才提到的啊几个点啊第一个就是提高生育率因为财政这个去做生育率的提高呢相当于因为人是国家的财富啊
这方面很重要另外呢四个字就是民生消费在这方面呢财政花钱可能还是比较有效率的能真正的这个见到实惠也想请问一下张博就是很多人他他知道财政应该发力要发力要做但是与此同时啊大家还是比较担心这个其实政府债务的问题对有的人就会觉得哎呀是不是政府债务和私人债务一样你这借多了总是不好嘛对吧那我们
怎么去认识政府债务和私人债务这个区别以及您觉得从债务这个角度去看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财政的持续性我们知道政府债务是一个存量赤字是一个流量
赤字加起来就成了政府债务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谈政府债务的时候空间的时候其实也是谈的是赤字的空间对我这首先第一句话中国政府的债务空间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去负债的赤字率的提升也有比较大的空间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清楚回到政府债务和私人债务的差别有一个点是什么其实私人债务是顺周期的
政府債務更多它可以起到一個作用是逆周期什麼是大家經常聽到順周期逆周期比如說經濟越來越好的時候經濟在往上走的時候世能部門不知道世能部門就包括居民和企業它就傾向於什麼借更多的債加更多的槓桿然後經濟就進一步的好基本上它又去加槓桿所以這是一個什麼順周期的行為政府的債務是什麼更像一個逆周期的行為
就是私人不加杠杆的时候那么政府为了去稳增长那么政府可以去加杠杆去增加负债增加资源这是一个逆周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政府的债务的持续性是远远强于私人部门的因为私人部门不能发行货币政府是发行货币的所以它的天生的政府的债务持续性是高于私人部门的
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大家会探讨这个政府债务的空间或者市值率的空间的时候刚才我说了定性的说中国债务的政府债务的空间还是比较大提升市值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至于怎么去分析这个其实在学界有很多这样一些分析那么现在我们看到在学界里面一个非常通用的一个框架就是什么就是看政府债务的利率
和 GDP 的增长孰高孰低如果说政府债务的利率它长期是低于经济增长的那么它的结果就是政府债务与 GDP 的比重这个比例它就不会爆炸式的不会很快的上升它就会比较平稳如果说政府债务的利率发债的利率它低于经济增长
而且是长期的当然不过是一年两年它中长期长期上它都是低于经济增长的那么政府的债务它就不会出现快速的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界就认为政府账目是可持续的
你看我们用这个指标来讲就很清楚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比如说拿到十年级国债率来看大家看到中国十年级的国债率长期来看就低于我们 GDP 增长的对吧还低的还比较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以中国政府的债务的持续性
是比较强的如果从这个比例来看比如政府债务占基地的比例来看中国在主要经济体里面也是比较偏低的那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其实中国的债务呢我们讲中国的债务的空间呢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我们刚才张博的这个我们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中国政府的这个债务的空间
还比较足赤字的空间还比较足财政发力的潜力还是存在的那么结合刚才张博分析的就是我们新的一年我们对财政政策还是可以有期待的整个的空间比较大发力的方向呢在投资啊消费啊以及潜在的提升声誉啊混民生啊这些方向都有可能这个就是我们今年对财政政策的一个总体的一个理解啊
那么刚才其实张博在说的时候有一句话我不知道投资者们有没有关注到就是现在财政政策的重要性更强了比过去以往都要更强也想请问一下张博怎么去理解这句话而且我们中间其实很多年我们讲九个字叫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能不能一块给大家讲一讲就是我们怎么理解这九个字以及刚才您说的为什么就是这个财政现在
要更重要了这个地方就是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这样一个转型我一开始就提过中国经济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中这个转型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实际的改善所以这是我所理解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我们转型转的是什么就是以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它比较依赖房地产
比较依赖传统的基建那么这几年我们看到房地产的经历的一个调整房地产对经济的调整的过程中它对经济带来一些下行的压力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已经体会到了房地产有一个什么特点它是需要什么是加杠杆的不管是开发商去开发房地产去买土地它要加杠杆因为土地的单价
比较高所以开发商去开发土地的时候买土地他又去加杠杆的而老百姓去买房子的时候他也需要加杠杆因为房子的单价也比较贵所以他背后需要一个什么信贷的支持所以信贷
推升房价房价一上涨了又带来大家又希望去买更多的房子又推升这个信贷上升他们螺旋式的这样一个上涨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讲的我们一直讲的一个金融周期的这个概念那金融周期是房价和信贷互相影响互相加强形成的这个周期这个周期呢特别长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 2018 年之前的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呢就是我们讲的中国金融周期往上的进来
那么 2018 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尤其是 2021 年之后是我们看到中国金融制度往下的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带来的结果就是刚才我说其实它就是一个什么房地产调整带来的居民老百姓在去杠杆
那么去看看这个过程之中大家借钱借这个去增加负债的这个意愿就会比较弱然后银行的话他看到他的抵押品比如说因为最好的抵押品土地或者房子土地的在价格的调整房子的价格调整那么这个时候银行他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他去放贷去给这个放贷的这个意愿也会有所减弱
所以这个时候为什么说这就是我们讲的净信用它是一个市场自发的行为信贷它会自然的这样一个放缓那么净信用就是三个字是这样理解的那么生货币所以就是说既然说我在市场在有一个自发的净信用的行为这个时候我要去稳增长或者稳增长价格那我需要什么生货币和宽财者那么生货币就是讲了这个意思我们利率降低
我降准当然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针对性的这种货币政策降低大家的负债成本那么这是生货币还有刚才我们讲的是宽财政我们前面谈到一个什么就是谈到这个失能债务和政府债务的差别是什么
因为私人债务它是顺周期的而政府债务可以做一个逆周期的作用恰恰我们这几年经历的经济转型或者房地产调整它是私人债区杠杆我们需要政府去加杠杆作为一个对冲也就是宽财政财政的加码其实对应的就是政府的债务上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收获比宽财政
所以在私人部门企业居民借贷依然比较弱的时候你送货币对经济的提升的效果它可能就不一定就一直是那么强开始可能强后来可能会它的效果可能会减弱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逆周期的政策就是更多需要是
宽裁政府来加杠杆这就是我们说的几心勇宽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什么就是政府来再做一下这样一个对冲这是我对几个字的理解好的这几个字确实内涵非常的丰富刚才张博花了很长的时间其实是来解释这仅仅就解释这九个字其实因为背后这对应了中国经济就像张博说的一个很大的一个转型
这个紧信用本身就是房地产与信贷相互加强的这个金融周期它现在转向了它会产生一个自发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了去
应对增长的一些压力那么就需要松货币宽财政而这里面呢因为这个私人部门加杠杆的这个空间有限了所以宽财政更重要所以说我们刚才也是先讨论了这个财政政策啊毕竟还是有这三个字啊松货币啊而且货币政策我们也知道一直是宏观经济调控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啊
那么也想请问一下张伯您觉得就是这新的一年货币政策方面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或者可能会做哪些事情大家关注货币政策通常特别关注什么降准降息
大家很关注这个事所以我们讲这个这个四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后适时降准降息这个在 2025 年当然是会做的是充满这个期待的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货币政策能做的其实是多于这个东西的这个最近如果关注我们的报告也是周鹏写了一篇报告
就是这个什么货币政策它是在这种经济调整的这种情况下它如何去做一些超常规的事情这就谈到一个什么东西我们谈到利率它是一个体系利率有多个利率有这个利率那个利率我们看到中国这个利率体系里面多数利率其实是在下行的但是也有少数的利率其他都是在上升它趋势往上走了这就很有意思了
它为什么少收利率尤其是我们看的是主要是民间的利率它的趋势是往上走了那么为什么出现这样一个背离呢这就反映了另外刚才我们提了一个现象刚才前面没有谈到的就是风险溢价我们知道这个利率这个市场的这个利率比如说利率塌封两块
一块叫无风险利率对叫无风险利率另外一个叫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它就等于什么刚才讲的民间借贷的这个率它就会是什么可能是它的风险溢价是在上升的那风险溢价什么意思它体现的是一个什么我们叫经济的 economic agent 比如居民也罢企业也罢它的一个风险偏好那它的风险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那么资产价格在调整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规避风险那么风险相对而言可能比较大的这一些借款人去借钱的时候他要求说你要给我比较高的利率这就体现为风险溢价的上升就回到刚才我们讲这个利率是一个体系里面主要是风险溢价少数利率它是上升主要是风险溢价才上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能做什么
刚才讲央行或者货币当局除了说它降准降息对吧降准是增加流动性那降息实际降低无风险率它还能做的还可以做的什么就降低风险一下所以你看得到我们在应该是中央经济公司会议 2024 年中央经济公司会议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省省功能宏观省省金融稳定这些功能还有金融公布的创新所以我们在关注 2025 年货币政策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降准降息我们还要关注它
在降低风险偏好在探索拓展宏观生存金融稳定这一块的功能方面我们也非常值得关注比如说我能想到几个点比如说对小微企业它的贷款率是什么因为小微企业刚才讲民间借贷率是趋势是上升的它对应可能是小微企业比较多所以这一块那么在货币当局咱们在货币政策里面可能这一块还是在 2025 年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
可以自在期待另外就是在房地产支持房地产比如说收储方面对吧我们也自在期待还有一块就是广义的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在降低风险溢价方面其实我们觉得在货币政策这一块也自在关注总结而言就关注 2025 年的货币政策不要只逐渐于大家通常看到的降准降息还有就是降低风险溢价方面我们也
应该是嘛去关注他那他的这一块努力也是对我们这个稳定这个经济形势啊和金融市场啊也是有帮助的嗯刚才张伯提到了一个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啊就是大家都觉得这两年利率下降的很多啊但是刚才张伯指出来其实
不是所有的利率都在下降的有一些利率还在上升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大家应该说这个风险溢价或者说是大家心里的一种主观的一种偏好大家就是觉得可能遇到风险比较高的经营不是那么稳定的这个人来借款的时候呢大家需要的这个补偿可能就会高一些所以这个利率没有下去那么货币政策呢可能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张博刚才也提到了探索中央银行的宏观稳定职能包括我们在去年的政治局会议上也提出过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等等我们可能在新的一年除了降准降息还可以在其他的一届方面去关注货币政策的操作
刚才我们在谈货币政策的时候张伯已经提到这个词了叫金融周期这个确实是中国经济整个大转型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刚才张伯也简单给大家解释了一下就是那也想请张伯能不能再跟大家说说这个金融周期以及很重要的中国现在处在金融周期的什么位置出来一个什么过程对这个过程这个金融周期这个概念谁恨只有四个字
但是我觉得去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前面谈到金融周期他讲的不是股市周期也不是债市周期他讲的是房价和银行信贷互相加强而形成的周期
比如说我刚才说买房子买土地因为它单价比较贵所以一般都要借钱就叫信贷
所以房价上涨它对应的是信贷的扩张然后同时房地产的土地又是比较好的抵押品对吧所以银行就在放贷款他喜欢倾向于用房地产土地作为抵押品所以你看到什么信贷扩张催生房价上涨房价上涨之后银行又看到它的抵押品价值的上升他又更愿意放贷放贷房价又上涨所以他们会螺旋式的上升这是一个上升的周期
但是既然我们说是周期周期一定有上行也有下行对吧这个是一个国际上的这个经验那么中国来看其实我们说的中国金融周期的这个上行的这一次上行的这个顶点差不多在 2018 年左右 2018 年特别是 2021 年之后呢我们就看到中国的这个房地产这个金融周期其实在下行的
下行的时候它会带来刚才我讲的房价和信贷它们互相是吗也是互相影响的就是方向跟上行的周期那个阶段不一样它也是互相加强互相影响只是方向是往下的这是一点我们要注意的至于说中国金融池道什么阶段
我刚才我说我们根据我们这个估算我们这个框架其实是应用的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框架那么中国金融作业的顶点这一轮的顶点大概是在 18 年左右 18 年之后它基本上往下但是比较好的是我们最近看得到中国金融主义根据我们这个估算它大概已经接近底部了这就是意味着我们也就是它映射房地产的调整了
可能是接近一个什么尾声了未来调整的空间就不一定那么多了所以中国金融作息它有见底的这个吉祥这是非常好的这样一个事情但是金融作息下行的过程我们看到什么经济刚才我们说就是私人部门再去看看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有所加大它是自然的过程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好的现象就是经济结构它其实是在改善的
比如说你在房价上涨的时候上行周期的时候信贷在扩张的时候那么这些资源的分配它会流到请你相遇流到房地产相关的领域对吧流到这个房地产相关的金融的这个领域对吧
那么现在如果说金融数据的往下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社会的资源包括信贷它就会放非房地产去因为我们知道房地产这个东西它本身它不是一个特别高效的行业因为我们买房子买的是土地买建材建材是不需要多少钱的你说同一套房子我放的是北京市的市中心
好像在还是方展北京市的四郊区它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它地段不一样可是地段又不是你创造的是吧所以房地产本身它不是一个特别高效的这个领域所以我们在虽然金融制度在下行那么这个时候看到这个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什么好的现象就资源的分配就会往这个更高效的领域去比如说我们谈到了前面谈到制作业
自制造业但是看中国这几年你看到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在加强的大家现在非常想把这个钱往这个制造业里面去投尤其是高端的制造业不是说抢车往防卫上去投这就是资源分配往这个更高效率去投这就是我们讲经济质量的一个改善
所以这是我们讲金融周期下行它带来一些结果一方面我们看到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另一块我们又看到经济结构在改善资源的分配往更加高下的部门去走这就是我们看到这些现象明白明白
刚才张博其实谈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金融周期它现在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义以及中国现在处在金融周期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金融周期是信贷和房价
组成的一个周期那么中国现在处于什么呢处于下半场刚才张博说是 18 年开始转向对吧我们今年 25 年这是 7 年了 7 年了就是一个接近底部的时间它的含义呢就是房地产的接下来
它已经在寻底了即使再调整的话幅度是不是也会比前几年有限对 也有限应该是有限然后张博刚才其实还谈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其实金融周期的下半场有什么样的好的有什么特点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上有什么特点里边其实刚才张博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说经济有下行压力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我们就是要客观的看待它另一方面它确实在结构上
对中国经济呢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为这个房地产它刚才张博说的就是大家买它主要买的是土地但是土地它不是一个生产性的或者说它不是那么有效率的那么一种资产那么我们现在这几年其实大家能看到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人才更多像制造业集聚它其实提高了整个中国的整个的这个生产的这个效率还是对经济结构还是有一定的这个改善作用的
其实在我们刚才也谈到啊这是在金融中心下半场确实那有下行压力那财政货币这个协同估计啊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松货币和宽赛政可能还一直都在那么就在这个背景下您觉得就是我们投资者啊就我们这个其实观众们也都是投资者想问一下该怎么在这个环境中去适应这个变化啊就是如何去调整自己的策略能不能给大家一些这个建议
我觉得这个里面就谈到资源的分配在金融主体下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其实是在改善的所以我觉得有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是从总量的概念去理解就是刚才我们讲的资源的配置或者信贷资源的配置的问题它往哪去它支持哪一些行业还有一个我们从非常微观的层面来理解就是哪些行业的回报率会比较好
回到刚才讲的金融周期这个框架里面我们看到以前在金融周期往上走的时候 18 年之前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金融周期往上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 ROE 你看到什么现象房地产有关的 ROE 它其实是在上行的当然包括房地产的上下游有一些行业的 ROE 非房地产的特别是一些制造业的 ROE
他反而可能是受到这个意志的这就是刚才我们说在金融主义上去过程中性大的分配或者资源分配包括人力的资源分配他就倾向于往那个什么往这个房地产有关的去房地产本身的建材我们讲
建材可以有高质量的但房地产本身更多是土地它实际上质量是不高的所以在金融制度下行的过程中我们就资源的分配往更高的分配那你也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在 18 年以后看到一个态势就是我们看到 ROE 上市公司的 ROE 里面它发生变化了与房地产有关的这些行业包括开发商自己它的 ROE 其实是在下行的
原来那些非房地产在房地产在金融主义上行几年 ROE 受到抑制的那些领域那些上市公司它整体来看它的 ROE 在 18 年以后它反而是往上走了这就是从微观来看这一些现象这个现象当然是一些大的方向了是吧
至于说你说制造业里面然后哪些可能上的更快一些我们就要仔细的去分析哪一些赛道这个里面后面的故事它就更加丰富在我们提到出口的时候还提到出海对吧也是那么我们不知道这就是一个里面的一些指向了这个里面的故事可能就更加丰富可能要接回一个行业再进一步去咱们去探讨
明白其实刚才张博这个其实中心思想是比较清晰的就是第一呢是要看 ROE 要看这个整个的这个基本的这个回报率哪些行业的回报率更高呢这个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它和上半场是不一样的上半场的时候可能金融啊地产的回报率比较高那现在呢可能非地产的实体部门可能它的回报率在逐渐的一个上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可能要结合行业的一些判断
其实我们刚才说的结构偏多但是大家对增长这个问题肯定还是很关注因为低增长低通胀的这个过程中大家还是想找寻一些希望您觉得在金融周期下半场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增长动力可能来自于哪我首先要谈一下我们现在中国是低通胀你还不能说低增长
从金融周期来看因为金融周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我们看到美国同样经历过金融周期的过程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比如说 2008 年之前美国的金融周期经过了十几年的往上升然而 2008 年之后它经过长达大概也有 6 年左右的下行然后在 2014 年以后美国的金融周期又往上但是在 2014 年之后那一波往上的金融周期就没有 2008 年之后那么猛烈
因为美国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金融监管其实是加强的监管是在改善的所以这一轮 2014 年以后美国房价也上涨了甚至在现在美国的房价均值仍然超过了 2008 年之前那个高点并没有说美国的房价又到达泡沫
因为它监管其实在加强的也就是说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金融秩序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当然美国那个时候在金融秩序下降一定是低通胀低增长的这是很清楚中国我们这一轮的金融秩序调整并没有通胀比较低但增长还是比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健的这也是说明一些
中国的这一些经济有些特别的一些韧性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这个讨论了但是我们回到你刚才问的那么经济增长动力怎么来的这个我们稍微展开一下我们觉得大家有一个关注我们的研究我以前也一直在多个厂
说过如果简单的回顾比如说之前的 20 多年再找到未来一段时间中长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它的动力驱动力发生了哪一些变化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比如说我们看到在 08 年之前的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出口特别强尽尤其是 08 年之前靠近 08 年之前的前面几年我们出口占 GDP 的比重甚至超过了 35%
那么出口为什么特别强呢当然这个里面我觉得有一些原因比如说我们中国劳动力特别丰富劳动力比较便宜但还有一些我们当时以前的改革开放的一些红利比如说我们加入 WTO 这是开放的一个标志性的变化用内部来看我们在之前也做了很多的改革的动作导致我们的供应能力生产能力一下子释放出来的
所以我們的供應能力在 2008 年之前釋放出來人口的比較豐富 勞動力比較豐富然後我們改革開放也提升了我們供應能力在外國來看美國在 2008 年之前有一個泡沫有緣取在歐債危機也有一個泡沫所以他們的需求很強我們的供應很強導致我們的出口比較強我們出口比較強最後又會導致我們的投資會比較強
当然这个故事大概在 08 年大概就出现了一个变化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的外需的走弱同时我们内部的劳动力的增速其实是放缓的所以在 08 年之后我们大概到 2018 年之间这段时间中国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金融周期概念这个框架
基础作業的上行它對應的是房地產的加速發展房地產加速發展也帶動我們政府融資的便利就是我們的基建也是發展的比較快的當然這個背後有一個原因也是跟我們人口的城市化提速有關係否則你人口城市化不提速你進了房子誰去住城市裡面你進了高鐵你進了高鐵誰去坐你進了高速誰去開車它背後也有我們人口的城市化提速的原因
而且就是刚才我们提到在 2018 年左右就出现了一个变化 2018 年以后我们看到中国金融数据在下行这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增长的隐形驱动力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我们经济的增长里面就是三个钥匙一般讲三个又是劳动力
劳动力资本和这个生产效率是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什么这个阶段看到的什么我们的生产效率其实是对我们经济增长的贡献重要性是在提升的因为我们劳动力增速在放缓或者下行但是我们的
机器人它是可以替代劳动力的替代生产加上我们政府一直非常强调创新非常支持创新这个事情是因为我们的生产效率对经济的重要性其实在
其实这也对应了刚才我们谈到金融制度下行的资产的回报因为效率的提升它就体现为什么非房地产这行业它的 ROE 回报了这样一个上行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在金融制度下行和这个阶段包括未来更长一段时间金融制度下行可能慢慢见底了但是在我们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它不会再回到从前
它会就开启了一个新的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增长的驱动力它可能就是更加的依赖这个什么创新也是依赖这个生产的这个效率这个对应到刚才讲投资就是 ROE 各个行业的 ROE 表现其实是不一样的张博刚才的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这个新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哪我们中国已经经历了
两轮切换了第一轮切换是什么时候呢是大约在 08 年前后张博刚才说的从我们的出口切换到了金融周期加这个人口成人化这个过程然后第二次切换可能就发生在 2018 年左右这个切换的过程呢就是从金融周期这个框架切换到了效率更加依靠科技创新这里面呢这个企业的 ROE 就出现了变化
房地产行业的金融行业的这个 ROE 可能下行的就要比之前要快很多它就在下行那其他的行业就是非房地产的实体部门相对房地产部门它的 ROE 可能就是在上行这就是这样一个效率的提升有这个科技创新的这样一个发展
其实科技创新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啊大家一提到科技创新都觉得非常神奇而且就非常的不确定啊就是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诠释啊既有从这个人物出发的啊也有从这个企业出发的啊有从很多事件出发的等等啊这个
但是这些读起来很有意思啊但是就感觉确实这个科技创新确实太神秘了那你应该请教一下张国就是如果从宏观的这个视角去看这个科技创新的话就是他有没有一些就是宏观角度的一些一般性的一些规律的理解啊
我稍微补充一下刚才我们谈的转型切换是回顾过去 20 多年到现在因为你再往前推我们还有更多的关系只是说从过去 20 多年到现在我们进行了两次切换那么我就说你再往前看更长时间内肯定有更多的切换对
你回到这个又回到刚才回到这个切换时间又回到了这个创新这个话题你刚才谈了这个创新那它有什么特点对吧有什么特点创新大家知道它是充满这个什么是非常什么这个这个有很有魅力对很有魅力很有魅力因为它充满不确定性它带来的一旦成功它带来的收益是很丰厚的
但是它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所以它就是一个风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那么我们从宏观来看创新它有什么特点这就是回到基本面那么创新需要什么东西来支持它创新不会是天然的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
大家通常讲的创新好像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历史上全球的几十大的科技革命还不是简单的创新科技革命但是会讲整洁很多的规律这个规律那个规律但是有一条我们的研究也做过讲过这个事情我们以前就是前不久发过一篇报告叫需求引领科技革命它凸显的一个观点是什么就创新它需要需求的知识
那么尤其是科技革命它更需要持续的需求的支持为什么这样讲呢就刚才我说创新有一个特点就是高收益高风险你投资下去这个产品能不能成功它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它是比较有大的风险但一旦成功它的收益比较高可是如果保证它成功你一定要有这个东西有人要有人要买这个东西如果你生产这个东西你创新这个没人去需要
那你猜做它干什么的你注定就没有收益需要一个什么需求的这样一个支持而回过头来看我们就不谈小的创新就谈过去这个全球的这个三次所谓的科技革命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它背后都有需求的支持这个逻辑就是刚才我说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要去创新它要投资它要承担风险那么一定要有人买这个东西它才会直接去做这个事情
而买这个东西就通俗的说买这个东西有人去买这就是需求这个买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买它是要往普遍的有人很多人去买这就是广泛的应用所以你回过头来看我们看这个创新的科技革命大家会说把科技革命一轮科技革命分为几个阶段比如说开始是吧起始阶段然后又扩散了然后成熟了然后这样一些什么这样一些几个阶段比如说四个阶段的划分
他的棋子 我这样当然最初在开始阶段也是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科技革命能不能持续能不能成功他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在第二阶段能不能跳过去顺利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就是广泛的应用广泛的应用就是我们讲的不是一个需求两个需求而是整需求的支持创新它需要需求的支持我们前面讲我们以前写的报告叫需求引领科技革命你比如说回顾这个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家会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怎么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讲了很多故事你可以讲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叫光荣革命吗或者是上次的革命它解放了生产率这些故事但是其实这是工业级段的故事制度性的故事但还有一点我们的分析很清楚显示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它有一个现象它的通货本仗是提升
为什么同货本仓提升我们知道在金本位在金属货币商品货币的时候同货本仓很难提升的因为金属它的货币没法增加黄金没法增加你能突然就增加不会但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有一段时间就是在美洲
他发现了金矿突然黄金增加了就相当于今天突然印钱了印货币了突然发现了金矿美国的金矿淘金金矿开采导致了很多黄金就流入了欧洲导致欧洲的物价从那个年代大概我如果我没记错不一定准确大概 153 几年左右还是什么时候你看欧洲的物价一步一步往上升
刚才我前面说了物价是很重要的物价上升对对那企业盈利上升企业有了盈利的上升他才有资本才有资金才敢去什么做创新这样一个投资这是英国公益给面除了当然除了黄金的增加相对于印钱导致通货本账上升导致企业盈利上升然后他就去什么创新了还有他的人口增加
人口英国人口的增加也是大概好像是说我我的理解如果没记错好像是因为土豆土豆增加中土豆了土豆是我觉得土豆的抹茶量特别高到这英国人口也增加了是吧人口增加就是一个需求的这样一个增加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有类似的故事这个只是故事背后不一定是不是黄金的不是说这个人口了那么他有其他的这个故事
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科技革命大家看美国起源于美国大家也可以看得到美国在大财政方面财政力度的加大然后全球化方面然后政府的购买方面都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回顾科技革命你可以看得到需求是相当重要的那么回到中国的话我们觉得
我们当然可以做一些探讨中国的需求方面哪一些创新的那一些优势正好张博也都提到这刚才张博说的整体上历史从宏观来看
科技革命很重要的两个字是什么是需求这个其实和平常接触到的观点不大一样就是刚才张博也给大家讲了这个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就是整体上来讲没论科技革命我们都能发现需求其实扮演了一个还挺重要的一个角色这是历史上的一般性的规律那么回到中国张博您觉得中国就是在整个的科技创新上就是有什么样的优势我觉得第一个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这就谈到一个产业政策啊
产业政策在几年全球其实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发现产业政策很重要中国在这个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的产业政策的支持第二中国的人才人才其实我们的人才总量是非常靠近的在全球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优势那么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市场的优势大市场就是规模经济我们
我们在报告里面有多次提到这个叫规模经济什么叫规模经济就是我同样的投入我带来更多的产出我同样的投入我的产出会上升那证明是你单位的成本是在下降单位的产出在上升这就是规模经济那么规模经济它需要什么东西需要大市场你要知道亚当斯密赛我记得有个媒体说在谈到这个风空的时候你说一个村子只有几个人只有那几个需求你如何风空
这个分工需要城市因为城市人多他需求多我才能给分工创造条件如果在农村里面就那几个人就那几个人需求他没有那么多需求你还去分工哪有那么多能力能够分工呢这就是他这个非常朴实的一个原理就是市场的这个重要性中国我们知道是人口多
然后我们人均购买力也还是不错的我们整体购买力还是比较强的这就是我们大市场的优势大市场对于制造业非常的重要它可以摊薄成本摊薄成本是吧所以说你同样的投入我会带着它产出越来越多因为用的人越来越多买的人越来越多单位的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我的利润就高利润高了我就起有更多的钱去做下一任的投资
这就是在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放缓的这个年代中国这个大市场的优势它就体现出来的如果是一个小的经济体它的全球化的情况下因为它有全球的市场比如像瑞士它是一个小的经济体它的这个比较精密仪器它可以依赖全球可是如果说全球化是放缓的
那么这样小的机体的话它的就有一个劣势就是它市场是不够的而中国在这种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的这个大市场有时就天然带了这样一个非常有利的这样一个条件你可以看到到这几年你看我们生产一个新产品出来很快它就卖完了这个企业就盈利盈利的时候它又就拿到这个钱做下一步的这个创新还有一个有时就是数据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科技啊现代科技的发展呢其实它是有一个叫数字经济是吧现代的高科技是离不开数据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啊
例外数据数据有什么特点它天然就是有规模经济的我们知道数据它是非排他性的比如说你读了电子版的书我也可以读如果是以前你打印了这个书你读了那我就没法读了但是现在电子版无情无情的读条件一个电子版它无情无情的读别人读了这个信息你也可以读读了这个信息它是可以重复制的它的编辑成本几乎是零的中国又是因为人口多
所以我们的数据也是有天然的优势数字经济在发展的一个重位的要素就是数据数据是天然带来它是有规模经济的优势至少说我们大市场包括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比较多的这样一些优势如果回到短期的话我们现在看得到刚才谈到需求
其实大市场其实他谈的是一个需求的问题大数据他谈的是供应的这个数据的供应比较丰富然后我们再来看近期回到这一组谈的政策我们现在政府是比较重视内需的重视消费提升消费要扩大内需财政政策要加码他就回到一个短期的问题了所以短期来看
长期来看我们大市场大数据的这个约束短期来看我们 2025 年政府也是在提升这个政治的支持定制组织的这个力度提振这个内需从这个角度来我们不要低估财政
它不光是提升某一年的增长它不光是短期逆周期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它不光是支持 2025 年的消费或者内需它从长远来看我们就发现财政增长作用它是升华的提升的需求其实对于我们科技创新它也是有深远的意义的所以我们不光要从
短期角度来看这个逆周期政策的作用也要从跳跃超出这个短期从中长期来看提升需求这样一些逆周期它的意义我们觉得更加的重要感谢张博其实刚才张博对于科技创新尤其是中国这个
规模优势啊这四个字的阐述应该是非常深刻的需求来自于哪一定要来自于大的规模刚才张博说过小村子没有分工只有大的城市大的规模才能产生足够的这个需求产生足够的一个创新动力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辞旧迎新化红光啊张博聊了很多其实我感觉他这个辞旧迎新其实今天我们讲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告别 2024 迎接 2025
那这个过程中呢我们会对今年 2025 年的这个展望我们预计啊增长啊物价呀都会比 2024 年好一些整个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一些也会有新的方向除了传统的已经做了的投资消费之外还会更加的向民生啊消费啊提振声誉啊这些方面去更加的努力
那货币政策呢除了传统的降准降息我们也可能看到一些新的这个降低风险溢价的一些尝试那么第二个层面的这个持久迎新啊应该是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的这个持久迎新刚才张伯也提到啊我们过去这二十多年我们经历了两次转换我们现在就在这个第二次转换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在这个新的模式里面了对已经在迎新了对我们已经在迎新了啊就是在整个的我们在
告别过去的这个以金融中心的增长模式对 传统的增长模式金融周期主导下的这个信贷啊这个房地产呢领先的这个领导的这个增长模式我们在转向更加依靠效率更加依靠这个科技创新的这个增长模式而张博也提到了无论是从中国这个总体的结构性的这个优势上这个大的规模产生的这个效果还有从我们这个短期的政策上其实都是更有利于啊我们这个呃
迎来我们新的增长动力所以说就是这两个层次的辞旧迎新我觉得今天也是感谢张博也讲得非常的充分
你看一下张伯还有什么要跟投资者说的要补充的一直在跟大家传递一个不停的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过去几年我们经济下行压力虽然是加大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我们经济结构里面内心的动力在改善经济结构在改善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这些好的现象我们不要去忽视它
只是因为房地产它调整的时候它的下降力量比较大大家会容易去而且房地产会跟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人都要住房子它的涨和跌影响大家的影响经济质量也会影响大家的财富你会容易被注意力被它给吸引过去往往忽视了刚才我们讲的房地产虽然在调整但是我们看得到了这几年我们经济结构改善新的新经济
它在拙劣成长它就会这一方面的关注可能会少一点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不要把这个过多的注意太注意太放在这个房地产调整方面忽视了这个好的现象但是现在刚才我们说这个金融数据调整接近这个
房地产调整未来可能下行的空间可能也是有限的是因为我们已经在新的模式里面我们随着刚才讲的政策力度增加我们的吸引力我们注意力可能会越来越更关注到大家讲的新进展新的进展好的现象可能大家会未来会越来越关注这个方面
这个就是我们最后我要跟大家再一次做一个强调这一点我们也是说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应该看到好的现象那我们对未来应该是充满信心好的那也感谢张博感谢各位关注我们宏观会客厅栏目的关注们
新的一年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这个十年吉祥投资收益越来越好我们今天宏观会员这一期大概就到此结束下次再见谢谢
风险提示中金财富及嘉宾提供的任何信息和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中金财富不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承诺投资收益或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集播客中的内容及演示材料版权归中金财富所有
未经中金财富书面许可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摘影编辑截取以及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感谢大家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