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53. 粤语| “深水区”的对话需要主动打开自己

153. 粤语| “深水区”的对话需要主动打开自己

2025/6/24
logo of podcast 你讲乜嘢 | 粤语

你讲乜嘢 | 粤语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S
Siri
玛利奥
Topics
Siri: 我这次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就是自己一个人去跟团。我有点害怕,因为我是一个假的J人,又懒得计划行程,也怕自己一个人出问题。在旅途中,我发现自己全程都是独自一人坐巴士,吃饭时大家聊家常便饭,很难深入。最后两晚和团友同住,才开始聊深入话题。我懂这种技能,但高反让我说很少话。我可能会比较依人的状态,喜欢很欢乐的氛围,即使我不说话,吸收的资讯都很多。我发现自己是被带走的,你要找出你的好奇心。我可能要等人家主动去讲一些自己的信息,我不会主动暴露一些我自己的信息,令人家去有好奇怎样去继续过往深入去讲。我可能很少会主动讲我自己的信息,所以对方也没有对我提问的。我可能不太想跟某些人有一些深入的关系,所以才不会。我旅游很开心,但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日常的分享,你觉得我这种日常的分享其实是没有深度的,是不是这种状态。我赶旅游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我很开心,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日常的分享。简单来说就是我赶旅游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我很开心,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日常的分享。我旅游很开心,但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日常的分享,你觉得我这种日常的分享其实是没有深度的,是不是这种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我赶旅游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我很开心,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就是日常的分享。 玛利奥: 走万里路不只是看景色,而是看不同的人和事,很有趣。接触圈子以外的人,可以大胆展开话题和问题,可以在谈话中找共同点,很有趣。我现在会很好奇别人是做什么的,会问很多。我不会只聊饮食,会聊行业内的东西和人生经历。我最近的观察力上升了,可以抽离地听别人说话,察觉到对方隐藏的情绪和视觉盲区。我会补充对方看不到的角度,对方会觉得被击中。我更容易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尝试更多地倾听,整合分析观察反馈。倾听者比较被动,可以主动一点,但没有技巧,要用心聊天,跟随当下的感受。我觉得你应该尝试角色转换,做输出者会感到分享和好奇。你是不是很有控制欲?单独和朋友不说话会不舒服吗?你喜欢回避触及这些领域,问题比较浅显,有一定的防备心态,难以真正打开自己,难以进行真诚的对话。你需要找出你的好奇心,重新去找回你对人、对事、对各种东西的好奇心。要逐渐找回好奇心,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你可以更大胆一点,将有趣的人扯去单独相处。察觉到限制性信念,尝试扔开。你怕问到隐私,预设太多,限制了对话的流畅性和深入。你处于无功无过的过程,不喜欢犯错。你怕冒犯人家,所以不敢问,把主导权交给对方。

Deep Dive

Chapters
Siri和瑪利奧討論了假期長短的問題。Siri分享了自己最近放了七天假,去了很多地方旅遊,而萬利澳則表示自己一年只有10天年假,並要儲起來。
  • Siri放了七天連續假期,去了很多地方旅遊。
  • 萬利澳表示自己一年只有10天年假,需要儲起來。
  • 歐洲普遍有25天年假,不包括公眾假期。

Shownotes Transcript

聊天谁都会,但是有多少关系是可以通过对话而不断深化的呢?为什么有些人聊着聊着可以成为好友,而另一些人却始终停留在表面?或许问题在于,你是否在一场又一场的对话中真正敞开自己?

关键不在于“聊什么”或“怎么聊”,也许只有当你愿意打开自己,对方才可能跟着你一起踏入”深水区“,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以人为镜,在沟通中照见各自视野的盲区。

本期借由一趟旅游作为引子,一起重新思考我们的沟通方式吧!

【时间线】

  • 2:00 旅游有多少种形式
  • 5:00 跟团旅游有更多新的人与人的相遇机会?
  • 10:24 跟初相识的人如何交流
  • 20:30 二人聊天局中如何进行深度对话
  • 38:44 如何在对话中主动打开自己
  • 53:40 寻找可以一起“潜入”深水区的对象
  • 1:02:40 自我察觉是改变的开始

【本期主持】

节目主持:Siri, 玛利奥

【后期制作】

文本/封面设计:玛利奥

节目剪辑: Siri

录制时间:2025.6.22

【本期音乐】

ED: Just the two of us - by 藤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