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石川 “从业多年,最初的梦想你还记得吗?”11月8日,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里,简单的一句问候,让人深受触动。对于广大记者来说,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我们一直在路上”,也许没有哪个群体比记者对这句话更有深刻理解。今天,无数记者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去新闻现场的路上。无论拿起话筒还是按下快门,无论凝神笔端还是敲击键盘,他们都在倾力工作,以慰心志。 “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对于每个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荣耀不是平台赋予的,也不是行业赋予的,而是跟自身追求息息相关的。用拼搏为这个职业带来荣光,这个职业就能传递给你荣光。因此,每个新闻从业者都可以问自己,有没有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有没有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有没有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身为记者,职业尊严来自何处?来自一篇篇推动问题解决的报道;来自不懈求索,用调查抵达真相;来自情系群众冷暖,心怀百姓疾苦,用滚烫的文字与人民共情……一言以蔽之,惟有始终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才能当好记者,拥有职业获得感。 记者是一个须臾离不开理想的职业。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抱负、理想,不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的国家、广大群众所要求希望于记者的。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与其他职业相比,记者这个职业也许更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并为实现抱负和理想而勇毅前行。没有抱负和理想,记者等同于文字匠,文字里没有情怀,没有责任,也没有勇气和力量。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记者变得颓废,且不无“油腻”,他们失去了理想,甚至也不再心存梦想。身为记者,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所从事的职业,就不可能赢得尊重;如果忘记初心,丧失一颗赤子之心,也不可能写出直抵人心的报道。不必自怨自艾,更不必自轻自贱,记者所有的荣耀都来自坚持,来自对公平正义的追索,来自用心用情用力践行新闻理想。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从纸(台),到端,再到矩阵……与新闻有关的介质,仿佛一切都在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新闻现场永远都是记者的主场,发出光与热永远都是记者的职责。这是一个人即终端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越是如此,身为专业记者,越需保持痛感,保持敏锐,保持激情,保持与时代同行的自觉。 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好新闻是“跑”出来的,用“脚力”丈量山河;透过现象看本质,用“眼力”观察社会;守正创新不止步,用“脑力”思考社会;力举千钧纸一张,用“笔力”创作精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不缺席新闻现场,记者的报道就有一席之地;只要为社会所需,记者这个职业就不会被淘汰。相信新闻的力量,相信记者的价值。 有句话说得好:“不管铁轨延伸到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站台出发;不管太阳西沉于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日出眺望。”致敬奋斗,致敬向上,致敬每一个为民瘼国猷而默默前行的新闻工作者。在这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中,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历史保存底稿,所有的热忱都不会被时代所辜负。(作者是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谢小婉 校对 | 彭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