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64. 警惕伪勤奋:一次有效尝试胜过一万次无效折腾

064. 警惕伪勤奋:一次有效尝试胜过一万次无效折腾

2025/4/13
logo of podcast 折叠人生

折叠人生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初
老颜
Topics
小初:我们应该警惕对勤奋的过度崇拜。学校的单一评价体系让我们误以为勤奋等同于好结果,但社会评价体系更复杂,勤奋的作用被高估了。我们习惯于勤奋,不愿让自己闲下来,这会让我们失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无法判断大的趋势。被动投资(躺平)的长期收益往往超过频繁操作的主动投资,这说明勤奋的折腾并不一定带来好结果。习惯勤奋的人很难享受到躺平的快乐,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判断大趋势。勤奋会让人只关注短期收益,而忽略长期趋势和思考。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和认知的重要性提升,盲目勤奋的意义下降。减少精神内耗的方法之一是,在充分思考后,再行动,并尽可能将行动结果最大化。 老颜:学校教育的单一评价体系(勤奋=高分)让我们误以为勤奋能带来好结果,但社会评价体系更复杂,勤奋的作用被高估了。过度勤奋会损耗身体和精力,导致决策能力下降,最终无法做出好的选择。过度勤奋会让我们麻木,失去主动选择的能力,无法过上自我决定的人生。很多人宁愿承受肉体上的痛苦,也不愿承受思考的痛苦,这是一种逃避。真正的吃苦是选择后的长期等待、可能失败带来的煎熬以及坚持的痛苦,而不仅仅是体力上的辛苦。我们应该反思对勤奋的过度崇拜,因为简单的重复并不等于勤奋,真正的勤奋应该带来进化和提升。我们应该警惕盲目“折腾”,因为有些事情存在即合理,盲目改变可能事倍功半。“不折腾”体现了一种躺平的智慧,即思考是否真的需要去做某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反勤奋”意味着聚焦,将能量储蓄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释放。在中国的文化中,无所事事被认为是一种罪恶,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短暂的休息和放松,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并意识到一些事情的意义。我们应该警惕那些没有取得足够成就的人给出的建议,因为他们的经验可能不具有普遍性。过度勤奋可能限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让人错失更大的可能性。人们为了逃避思考,会愿意做任何事情,而真正长时间思考的人值得尊重。思考应该勤奋,但行动应该慎重,在充分思考后,再将行动结果最大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翻转折叠的世界过上自我决定的人生我是小初我是老颜今天和老颜来聊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叫反勤奋

是好学生又开始日常反思了吧对 是的因为我们最近其实都在反思自己身上一直有的那个好学生的心态所谓好学生的心态我觉得有很多方面比如说你会非常的在意外界的评价然后以及

你从小到大其实获得正反馈的那个路径就是你一定要不断刻苦要勤奋然后这样我觉得本身也是好像中国人特别特别看重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就如果你这个人你是特别能吃苦

特别耐脑然后特别勤奋的话好像不管你最后结果怎么样大家都会觉得说你这个人是一个很靠谱的人但是反过来你看从小到大我们身边的人如果这个人他平时所谓的是那种

偷奸耍滑所谓的爱偷懒即使他最后成绩比较好或者是说最后在社会上赚了比较多的钱好像往往我们也不会给这样的人很高的评价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人他就是运气好或者他就是不靠谱我想为什么我们会给一个人的这个

因为我觉得难度和勤奋它本质上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嘛它只是说形容这个人他爱不爱折腾形容这个人他每天的动作频不频繁但最后却被我们好像套上了很多道德的色彩嗯 是 是

小叔说这个我是想到了最近的一句话就是说这些年积极进取的人最后都负债累累就让我想到了我觉得我也会去时不时的反思一下勤奋的副作用因为我觉得我们确实习惯于勤奋了就是这个勤奋不仅体现在你认真的对待每天推向你的很多事项还包括就是你自己好像也不愿意让自己闲下来

但是这种勤奋有一刻你可能会站在一个疲倦和好像要继续去忙碌的那么一个点上面然后再去犹豫然后会觉得好像勤奋是不是

能带来更多的价值或者说更多的一个收益对就是就拿投资这个事情来说对你其实我们去看过去十年二十年的市场嗯如果你就是定投你被动定投嗯指数嗯呃

标普也好然后纳斯达克也好甚至是 A 股的沪深 300 对然后你最后发现你就定投你不折腾你最后发现你的收益其实能跑赢这个市场上 99%以上的个股

是是的这就是躺平带来的价值对但是好像这是一个很反直觉的事情就是可能对于很多比如说有投资经验甚至是有很多名校毕业或者是反复调仓的投资经理来说大家会觉得会更信任这些人会觉得他们当然理所当然长期来看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投资回报但最后你发现哎

如果你是一个躺平的人然后如果你不费心去什么打听内幕消息然后不去频繁操作然后你最后长期积累下来的那个收益那个回报率远远超过那些就是频繁去折腾条仓的人是的很多人最后可能都会发现就是一通操作猛如虎

会都发现原地主而且还觉得有点像 250 这都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来聊一下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种这种错觉就是勤奋或者是说频繁的折腾好像能够给我们一个好的结果那肯定首先我猜原因我觉得肯定是因为学校的教育

因为学校教育是单一评价体系嘛你勤奋了比如说你背单词背的多了然后你试卷做的多了题目都熟了所以上去考试的时候你的分数比别人高嗯它是一个单一系统里面的一个正反馈所以就会让人觉得我只要比别人努力刻苦一点我的成绩就比别人好嗯

但是到了社会系统之后其实大家会发现他的很多评价体系是综合的他不再依托于你个人的一个努力了他其实可能更多时候依赖于选择依赖于运气而且还依赖于很多这种莫名其妙的一些这种偶然性然后最后他综合下来之后大家会发现努力在里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没有那么大了

所以就会让我们很多人开始去反过来思考就勤奋的人好像会

就是比较辛苦一点对我觉得就顺着老颜的这个我就想到说如果说你已经养成了那个勤奋的那种行动模式的话其实你很难去享受到躺平的快乐因为你好像你已经习惯说每天忙的像个陀螺一样那种其实我觉得它有几个副作用吧第一个是你没有时间去思考

没有时间去判断大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因为你每天把自己陷于那种积极的忙碌之中就好像自己在创造一些事情好像自己在接近自己的目标嗯对就好像他会有一种人会陷入一种那种因为忙碌带来的那种嗯

看起来很有希望的充实对会觉得很充实包括我们也说家长他们也会觉得说你的工作其实忙一点好忙一点说明有人需要你啊什么的然后这个是第一个我觉得你会没有时间去真正的思考然后第二个就是我觉得勤奋还有一个副作用是嗯

就是它会让你就是只能去捕捉到你那个勤奋那个努力的那个动作带来的那种短期的收益就为什么我们说我们学生时代就依赖于比如说频繁的集海战术或者去做题就是因为你知道说你比如

你比如说努力这一点你今天努力推这个石头然后你就能进步那么一小点因为肯定说实话就是你靠你日常的那种努力带来的其实都是那种日积月累的当然你的思维模式可能是

不太相信说居然真的有一个支点能够撬起一个地球的那种事情因为那种事情在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它就是一个偷懒的或者就是一个运气的事情是是哎小叔你刚刚说的我可以补充两个点就第一个就是我最正好今天中午的时候看到呃

泡泡马特那本书里面有一个点他就说美国人向欧洲人炫耀说是你看我们国家今年的 GDP 增长了多少我们的人均收入然后增长了多少我们每天都在往前进然后结果他收到了就是他把这个邮件发给了欧洲人然后欧洲人的邮件自动回复是我们不在假期讨论工作的事情哈哈哈哈

就是我们正在度假就我当时我看到这个我就立即想到了其实之前有一个作家叫阿姨就是江西的一个作家他写过一本短小说叫模范青年那里面有一个主人公叫周启元他就是一个超级勤奋的一个男人

男生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一直很勤奋玩的苦背单词然后满足领导的所有要求然后同时自己也希望能够在所有地方上面都让别人满意但是他很快的就是在这种过度勤奋之下他身体首先就垮了

所以他就得了鼻癌然后那后面的结局大家就知道了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当时我读完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没有想特别多但是在这两年里面我陆续的听到了一些或者说也亲身的经历了一些这样的一些就是因年遇到了很大的身体疾病或者说是遇到了很多人生就直接中断了的

这种案例之后我开始去思考我觉得勤奋的就刚小厨说完的副作用我觉得可以再加一个就是就是你的勤奋其实有时候对你个人的损耗其实很多时候人是看不见的就是勤奋它能带来什么当然能带来那些所谓的成绩但是其实勤奋还能带来的就是你比如说你的身体可能已经累垮了

然后你的脾态你的决策在那一刻其实已经极度疲劳了其实你已经麻木了你没有多少心力再去思考说你接下来还可以做什么样的选择和改变你只是在被动接受而不是在主动选择

那么就像我们开头说到一样过上自我决定的人生这件事情对勤奋的人来讲几乎就不可能了因为你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了然后呃这是我想到的一些吧嗯

是的我觉得就是像老颜说的那样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肉体上的痛苦对但是很多人其实宁愿去承受这种皮肉之苦他也不愿意去经历就是思考的痛苦因为

比如说我说躺平其实你说躺平的人他真正的是什么都没做吗我觉得也不是他更多的其实面对的是他要去推演他要去推演这个事情发展的规律然后他要去压住或者是他要去思考和想象很多未来的那种

可能性这种其实他受到的那个痛苦是就是一个长期的就是你要经历这种比如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投资的标的那你需要经历长期的耐心长期的等待然后那个痛苦但是我觉得

可能是很多就宁愿承受肉身之苦的人不愿意去面对的是是好像之前是道圣和夫还是谁有过那么一段话吧就是你以为的吃苦好像就是体力上面对很辛苦啊然后熬夜什么的但是其实真正的吃苦是选择之后的

长短的没有结果的等待然后以及那个可能短期内失败或者错误带来的煎熬然后以及所有人都怀疑你最后你自己还坚持还坚定的那一刻的一个你自己就也都找不到原因了但是你还得坚持然后那些时候其实那才叫苦

那些苦大部分人是吃不了的是的就是我们如果说仅仅是靠我们我刚刚说的比如说我们动作的频繁动作的重复对然后就能意味着勤奋的话那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事情是所以我觉得古人有句话虽千万人无网椅我们以前念的时候觉得好霸气但你现在想想就是那个

一个人能够去向千军万马去对阵的时候其实他究竟所付出的是什么代价或者说是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大部分人是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所以这种我觉得他其实也是说回来就是我们对于勤奋是时候可以去反思一下就是对这种勤奋的崇拜为什么这么讲就是我想到之前因为

应该是蒋正克导演他有过一次访谈他里面提到一个点他说我们的上一代人也就是意味着四几年五几年出生的人然后甚至六几年出生的人他们都经历过很多苦难然后他们会觉得苦难是一种资格他们会觉得后来的人也应该经受苦难否则你就没有办法和我并家齐去或者说没有办法和我去谈论很多共同关系的问题

然后蒋正克他就讲了一句话他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痛苦然后你以前吃的那些苦比如说呃上上山下乡然后去受了很多体力的苦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在为精神的很多痛苦再比如说呃接受很多精神内好和很多的这种呃

同辈的压力这样的痛苦其实和那些上一辈人所谓的吃过那些苦他们不能就是你不能拿他们去说就是后者就微乎其微其实大家是不一样的就是各自解决各自的那个苦

那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可以延伸来谈一谈勤奋这件事情我觉得就是我们也是时候可以去反思一下勤奋我们很多这种崇拜心态里面不好的地方因为就像小初刚说的他有些时候那种勤奋如果你是

没有任何刻意练习的重复或者说是动作的比如说十年前你干的就这个工作十年后你还是在干这个工作你能叫自己勤奋了十年吗其实你只是重复了十年你没有带来任何新的进化对是的有很多人可能他做这个事情做了十年但是其实他只是把他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对对对所以这种勤奋我觉得就是呃

不可取的然后第二个呢我是觉得就是对勤奋的这种警惕吧就是也会回到一个我们之前有个说法嘛就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中国有个口号就叫不折腾不折腾呢那个时候就是说叫消归草随嘛就是之前的很多好的东西我们正常用就行了现在有些这个不好的也不要动不动就立即要革命要去改变因为什么呢

存在的毕竟是有合理之处的我现在觉得那么有些时候你去动它的时候你要考虑到它可能是一个系统然后这个系统里面有很多是你看上去好像无光通远但是你真正去改变它们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可能是一个推倒屋子在重新建设的过程是很费劲的所以我觉得关于勤奋这里我们就可以去谈一个就是这个折腾大家究竟

就这个折腾大家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面是可以继续去用勤奋给他增加一些变量的但是更多时候呢可能勤奋到了一定的临界值就不应该再去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我们去思考的也就是大家比如说在每天都感觉到疲惫都感觉到很累的时候这个时候还你说鼓励大家再去学习

可能很多人他本身就学不动了但这个时候如果告诉他说你可以换一个方式去思考一下接下来有哪些是可以去让自己不那么累的我觉得很多人又是愿意去的这可能就是我自己思考的关于勤奋的一个反思的点然后还有一个也是从我自己的一个就这几年一个感受上面来谈我觉得不折腾其实暗含着一种躺平的智慧就是

很早之前应该是有一个叫挖爱语音的一个李学林他说他的同学后来回忆他因为他后来已经很有钱了然后他的同学回忆他就说上大学时候这个李学林就是特别爱睡懒觉的大部分时候都在睡觉然后李学林他后来回忆起来这件事情他就说就是我为什么要去像他们一样每天去学那么多东西学那些东西能给我带来什么这是他想的问题

我觉得这可能又像刚小叔开头说到一个点就是很多人其实都是给你一张试卷你就想去做但是对于一些有点想法的人来讲就会觉得我非要做这个试卷吗就这张卷子是我必须要答的吗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答这个试卷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呢所以对所以我觉得就是反勤奋的他

都可以把你的能量储蓄起来然后等真的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会或者是说你遇到了一个好的资产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能量才能够释放出来然后你那个时候才能说我集中我的精力去干这个事情然后我干完这个事情是为了我之后更好的谈平对对对是的就是呃

松弛嘛然后和这个紧绷然后他其实应该是互换的然后这样一来一个人的状态其实可能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程度否则其实一直处在一种过度平分之下其实这个人大概就是很累很累的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了对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再接着去聊一个怎么去

摆脱这种说我就是很想要去勤奋的那种心态吧因为我自己曾经包括我觉得我偶尔也会是这种

心态的受害者就跟刚刚最开始的时候我聊到的一样就是我会天然的觉得说我这个人努不努力或者勤不勤奋他本身就是对我个人素质的一个评价和衡量然后如果说我有一天看上去不努力了之后好像很担心

这个社会会怎么看我是就无所事事这件事情好像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对好像是尤其是我觉得在中国人的社会里面好像就觉得修养身心然后暂时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这个事情好像是一种罪恶对就是一种罪它甚至是比你去

失败比好多人去拿出自己家产去投资倾家荡产好像更不值得原谅因为我发现我们的文化里面它甚至是更鼓励的那种

更鼓励更鼓励就是乱折腾之后的那种失败因为这样别人就会安慰你说不管怎么样反正你都尝试过了对对对是是是这里要转入我们的一些个人经历了 2022 年的 6 月份我印象非常深就是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然后我们就没法不管是客户也没法见然后工作也没法搞

所以当时我们就后来请教了一些医生朋友就决定回家一段时间我们回家之后家里人就觉得

这不就完了就是怎么能这么闲呢每天好像没事挺干我那段时间其实给我特别大的一个刺激因为我 30 多岁以来的人生确实都是勤奋为主的就是好像大家都觉得你很忙然后结果突然一下你自己闲下来之后你发现周围人看你的眼光都不对了

然后那个时候让我有一个非常大的刺激我就我就其实反思了一个点因为我发现嗯

我理解了很多道理比如说你看农民就很勤奋对农民就很忙但是农民的收入可能是最低的他们的这种忙碌和勤奋有些时候不太能够带来更多的一个超额回报然后你同时你会发现有很多比如说投资人还有很多这种就是

怎么来讲他们发现机会的这种捕手他可能一辈子也就那么两三回但是他得到的回报是巨大的那个时候让我意识到了就是我们有些时候应该警惕身边很多人给我们的建议因为如果说他没有用这个方式去获得足够大的成果那么他给你讲的道理我觉得其实是要慎重听取的而不应该就直接就全盘接受

然后第二个呢就是我当时有一段时间我也去请教了我很多身边的师长他们有些人很勤奋然后确实比如说就是从学生然后再到硕士博士然后再到讲师副教授最后到博导这一条路都是靠勤奋写了几百篇文章然后做了很多的研究然后最后站到了一个他认为的一个顶点但是我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

那些成果其实是一个系统对他的一种规训就他本身可以做出来更大的成果但是他用这样的勤奋其实最后去讨好了这个系统之后貌似给到他的比如说职称给到他的荣誉但是这个人本身的可能性和潜力其实也就被约束在这里了他没有更多的可能性了我

我当时有一个老师跟我讲他说他本来计划是自己想去写创作很多作品的但是最终发现就是那条路不容易走他走了其实另外一条就只靠勤奋就能给他带来足够多奖赏了所以他一年发几百篇的论文然后最后确实也获得了这样子一个地位但我每次想到他当时就是说起来这个事情他的那种怅然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可惜就是呃

这个世界上面不缺任何一个高产的教授但我觉得可能缺一些更有想法的一些创作者但是在某一刻他们都觉得用勤奋可以去交换所以就拿勤奋直接去完成了自己这一生的一个安排了

这是让我特别特别惊醒的所以我现在我就有的时候我一旦觉得自己要更勤奋了我就会我就会我就会提醒一下我说不要不要不要这样也是因为王兴之前也讲过嘛就是人类确实会为了躲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那我们有些时候当你看到一个人愿意长时间去思考的时候

我觉得确实是应该去尊重他的那个那个躺平或者说那个不折腾他的反勤奋因为确实他可能一直在琢磨只是还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是的我觉得就是人脉象成功的姿态他真的不一定是说我们一定要每天把我们的

每天都要日行千里然后每天都要把我们的邪魔难然后带着一个伤痕累累带着一个非常疲倦的姿态走向终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在

洞察了规律之后他们在把握了规律之后他们其实是笑着他们是其实是非常轻松的去迈向那个终点的是的然后在这过程里面当然他们也会吃很多苦但是那个苦绝对不是勤奋两个词就能概括的我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个点就是前段时间我去了一次长三角嘛然后我就坐上了那个著名的金户高铁哈哈

我觉得几乎高铁确实给人一种焦虑感就是你要不忙碌你要中间不接几个商务电话你都不好意思但我就没接我就在中间我就听我当然也回了很多消息但我就听他们打电话

我确实觉得好多的忙碌毫无意义就那些勤奋说实话最后可能完成的也就是一个买卖那个买卖其实他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很高大上或者说显得自己好像很充实有很多事情我觉得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不应该浪费那么多时间但是大家反正也就在这趟高铁上面那就尽情的去享受勤奋带来的这种虚假的这种充实感我是这样理解的

可能有些人要过来喷了没有我们只是提出我们的观点因为之前其实我很忙我首先说就是我觉得那种忙碌里面有些时候人会人会误以为自己就是这样就是对的对因为你那个时候你就会有那

那种所谓的成就感或者是什么就像刚刚老颜说的那些例子我就觉得就可能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因为勤奋你去交换那个安全感和稳定之后你好像看似你能够获得一个逐步上升增长的机会但可能你就是错过了一个指数级别的增长

对对对所以我觉得我们最后可以聊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在反思完伪勤奋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正视一下就是勤奋我们的理解比如说我觉得勤奋里面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思考应该勤奋但是你的动作不要那么

平凡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比如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把它想细想透想深然后让它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可以做完无数多个思想的实验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对这个事情已经做好了深思熟虑之后我们才来做那个决定就所谓的三思而后行其实它是个很对的一个方法论但是我们可能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

就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你的身体或者说你的状态你的能量是充足的所以你会先于想法先行动就你会敏捷嘛然后你碰到一个机会你就会抓然后你可能职业里面比如说在前三年前五年你会觉得我抓住了无数多个机会但是最后你发现你抓这些机会的那个敏捷随着你年龄增长你会变得越来越迟缓

然后这个时候人的经验开始发挥作用了人的认知和这种阅历开始为这个人的选择去加注了那么这个时候的勤奋他的带来的意义就不大了我觉得这可以一定上来解释就为什么大多数的公司他都会对 35 岁之后的人做一个优化就是因为会觉得其实你的你的

就是你不会那么像年轻人那么勤奋了就是你换回来的东西其实是给自己更好了而没有对公司更好所以公司他从一个更优化的角度他就会选择让更勤奋的人来到这个体系里面去冲但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你自己可能确实就透支更多所以我想说的一个点就我觉得

是我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想的时候不妨敏捷一点想的多一点然后勤奋一点但是干的时候不妨可以更慎重一点然后同时你一旦开始行动你就尽量的让他那个结果最大化嗯

其实只要你想的足够的明白你的动作上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调整是的是的是的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们减少精神内耗的一个方法就朋友们如果你现在正处在勤奋之中可以适当的让自己放慢一些脚步然后同时去理解或者说去思考一下就是有哪些地方是可以优化自己

让自己的效率提升然后同时让自己的勤奋不要带来那么多副作用比如说身体的疲惫精神的涣散然后甚至可能好多时候状态都比较低迷然后可能是有帮助的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带着一种轻松的姿态然后去迎接那个巨大的数量级的成果对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好

i know you're my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