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1. 和泓舟聊聊“海外徒手育儿”

81. 和泓舟聊聊“海外徒手育儿”

2024/3/24
logo of podcast 新气集ThinkAge

新气集ThinkAge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李梓新
泓舟
Topics
李梓新:作为海外徒手育儿的参与者,我深刻体会到平衡个人创作与家庭育儿的巨大挑战。我们都希望在育儿和工作中取得平衡,但现实是都很难做到,只能互相扶持着前进。中国式育儿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我童年时期的育儿模式差异巨大。如今的社会对新手父母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尤其在托育方面,这加剧了育儿中的焦虑。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承担责任。避免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保持精神上的粗线条,才能更好地应对育儿中的挑战。 在育儿过程中,夫妻之间需要从浪漫之爱转变为更现实的队友式、合作伙伴式的爱,互相体谅,共同面对挑战。 我们应该打破对父亲带小孩的刻板印象,根据夫妻双方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才能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 在育儿过程中,自我会被遮蔽,夫妻双方需要平衡自我发展与育儿,这需要阶段性的调整和取舍。 泓舟:我与伴侣都希望在育儿和工作中取得平衡,但现实是都处于磕磕巴巴的状态,互相扶持着前进。“徒手育儿”的优点是孩子更独立,缺点是父母更忙碌,且与老人相处会产生更多冲突。 中国式育儿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与我童年经历差异很大。我从小在工厂幼儿园长大,父母工作时间规律,没有接送孩子的焦虑。 如今的社会对新手父母在养育新生儿方面缺乏社会支持,包括托育服务不足、对女性生育环境关注不足等。新手父母需要避免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保持精神上的粗线条,才能更好地应对育儿中的挑战。 在育儿过程中,夫妻之间需要从浪漫之爱转变为更现实的队友式、合作伙伴式的爱,互相体谅,共同面对挑战。 打破对父亲带小孩的刻板印象,根据夫妻双方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才能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 在育儿过程中,自我会被遮蔽,夫妻双方需要平衡自我发展与育儿,这需要阶段性的调整和取舍。 育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互相支持,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目前居住在波士顿的作家泓舟,聊了聊我们作为"海外徒手育儿"参与者的体验。

泓舟在去年底出版了《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里面采访了好几种类型的父亲,包括"家具爸爸"、"周末爸爸"、"救火队员爸爸"、"帝企鹅爸爸"。 我们也谈了育儿中的男性参与。以及,在今天我们对教育的想象。

欢迎大家收听!

Timeline 1:10 个人创作与家庭育儿的平衡,可能吗? 3:30 “徒手育儿”和老人参与育儿的不同感受 8:20 对“中国式育儿”的理解 18:40 今天的新手父母是否依然缺乏社会支持? 24:50 如何避免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 30:45 人们还向往组成家庭吗? 35:30 年轻人对生育的认知如何建立? 43:07 育儿过程中伴侣之间“爱的表现” 52:32 打破对父亲带小孩的刻板印象 1:05:39 在带娃的过程中抽出自己的时间 1:18:30 社会评价体系对母亲和父亲的要求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泓舟,作家,著有《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