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5. 赵星:我在UEA英文写作Fellowship的经历和思考

85. 赵星:我在UEA英文写作Fellowship的经历和思考

2024/6/26
logo of podcast 新气集ThinkAge

新气集ThinkAge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赵星
Topics
李梓新: 本期节目邀请到赵星,他是UEA创意习作系T.K.Wong写作奖学金20多年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得主,在UEA驻留一年进行小说创作。我们探讨了他如何在上海保持英文写作状态、影响他的作家、如何描写上海“小黄金期”、在UEA体会到的新写作风格、写作一年来的最大改变、文学小说和类型小说的融合、中英文写作的异同、第二语言写作者的主体性、写作中的动作、对话、场景描写三者关系以及在英国乡村生活的感受等话题。 赵星: 我在上海保持英文写作状态,是因为我的思考语言是英文,阅读的书籍也大部分是英文的。我在爱丁堡留学期间几乎不讲中文,这帮助我完成了从中文到英文思考的过渡。在上海,我阅读了很多英文作家作品,并从中不断发现新的作家和作品,例如村上春树、Raymond Carver、Raymond Chandler、William Trevor、Margaret Atwood、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Christopher Isherwood等。我正在创作的小说以当代上海为背景,融入了我过去十五年在上海生活的经验,包括上海的“小黄金期”。在UEA学习一年后,我对想写的类型小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对文学性的小说里面加入悬疑元素非常感兴趣。我发现UEA的写作氛围很浓厚,大家写的都还不错,品味也都不错。在写作方法或心理上,我更加清楚自己对什么类型的小说更感兴趣,更希望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在中英文写作方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句法、词语选择和段落结构。英文的停留感比中文更长。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我写出来的散文风格是一致的。作为第二语言写作者,我不会刻意追求native的表达方式,而是追求最直接、最自然的语言表达。我会直接使用一些只有特定地方才会使用的词语,例如“麻烦”。在小说创作中,对话、动作和场景描写三者之间需要平衡,并通过情節来推动发展。我最擅长的是场景描写,我的描写比较视觉化。对话不难,但难的是写好对话,让对话帮助推进情节发展。动作描写比较难,需要专门学习。我喜欢研究情节的构建,包括情节的来源、发展和必要的元素。我更喜欢读对白很少的小说,因为我觉得很多对话是刻意的。 在英国乡村生活方面,我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与上海大相径庭,这里很安静,但是城市布局很奇怪,有很多环岛和坡,生活不是很方便。但是,我还是很感谢这里安静的写作环境,这里会成为我以后怀念的地方。 对于未来,我计划在曼谷完成我的小说,并申请美国的MFA项目。在出版方面,我觉得与英国本土作家相比,我更有竞争力,因为我的小说还没写完,在没有写完之前去联系代理商是没有意义的。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在UEA和我经常日常交流写作的赵星,他是UEA创意习作系T.K.Wong写作奖学金20多年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得主,2023-2024在这里驻留写作小说一年。

赵星(右一)

我和他交流了他在写作中的以上海为主题的小说。英文小说写作中的细微感受,在UEA生活一年的细节。

欢迎大家收听!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这些话题 6:45 在上海时如何保持英文写作的语感和状态? 15:06 对赵星影响比较大的作家是? 19:07 如何写作上海在21世纪初的"小黄金期"? 26:22 在UEA体会到新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29:37 一年下来写作上改变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31:48 文学小说和类型小说的交融探索 35:22 中英文写作的异同感 40:39 在英文里可能连cliché都听不懂? 45:56 第二语言写作者在英文写作里的主体性 57:43 写作中的动作、对话、场景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 1:04:14 英国的乡村生活感受如何?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中英文非虚构写作者 嘉宾:赵星,英文小说写作者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