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7. 又一轮跨国搬家后,夫妻新年对谈

87. 又一轮跨国搬家后,夫妻新年对谈

2025/2/14
logo of podcast 新气集ThinkAge

新气集ThinkAge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徐小创
李梓新
Topics
李梓新: 我觉得从九月份开始,我们就在忙着告别英国和客居异国的生活,回到上海是一个重建的过程。这次回流蓄谋已久,是作为创业者、创作者、育儿父母、国际游牧者等多重身份交叉下的一个综合选择。我们住在上海郊区,用租房的方式体验生活,租房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用一个可控的成本。在英国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唤起了我内在一直存在的想写家乡的种子。青春期的出走是为了认知世界和自己,最终走向内心真正想要的方向。 徐小创: 我也马上要推出自己的播客。在上海租房非常高效,整个服务链条发展得很好。在伦敦租房的效率较低,供需关系紧张。我本质上不能完全喜欢在英国的生活质感,在英国做写作、育儿和管理公司这三件事挑战太大,家庭这块占了50%的精力。我对儿童中文这块事业有使命感。回到上海,支持系统回到文化主体,交流的掌控感更好。这次回来有点借机重启,解决了之前在上海没有那么settle的问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里是星期几播客新鲜的思想生气勃勃的故事在这里集结起来我是李子欣大家好欢迎来到星期几播客的新一期哇这也是龙年的最后一期实际上你听到的时候都已经开始舍你了龙年在今天结束我们现在是除夕坐在我们上海的郊区的新家里边跟我一起录的还有小创

哈喽大家好星期几的朋友们我也马上会推出我自己的播客所以先广告一下哎呀星期几都已经很久没有录了这特别是这半年了这半年在忙什么呢在我的心目中你在忙什么在你的心目中我在忙什么我觉得从九月份开始我们就是一个都在忙告别这件事情告别什么

告别英国呀然后告别欧洲然后告别那种客居异国的生活然后回到上海但是回到上海又是一个重建嘛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长的一个中间地带我们在酒店里住了两个月刚刚的就是

几天前过上了一个三年前上海封城以前那时候我们曾经有一段想看看在青浦郊区的房子然后很快就封城了一切就没有往这个方向启动现在虽然不是在青浦但是同样的住在郊区然后用一种租房的方式体验一下

我觉得挺好的哎呀我绝对觉得租房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最好的发明其实租房是我们生活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环你觉得呢就是可能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会觉得哎呀这个你租房就表示你很漂泊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或者是说你整个人还没有定下来这个形状但是我觉得

对就是租房真的是很可以帮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就用一个可控的成本过去这年量大部分的时间更多是在伦敦租房然后你说说在伦敦租房或者这个上海租房你的感受是什么样子

首先是效率是完全的不同我觉得在上海整个的服务链条我觉得我们整个中介的发展这个也是真的是一个国粹了吧就是说在过去 20 年这个当你想要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想要租房子觉得你看我们也试过在成都在北京在广州上海对吧就别提了就各个区其实我们

每一次租房都还算是非常高效的但是在英国我记得你当时找房子就特别的兜折我觉得其实是一种供需关系如果你看到背后的话不完全是文化我觉得伦敦当然比上海更国际化它的来来往往的人更多尤其我们 2022 年底的租当时在诺丁山这个房子的时候

更加是个高点啦就是那个时候什么来屋编剧什么罢工什么都影响到我们的这个那里的房子的生意就是因为住房人变少了但是我们那个时候是前一年所以其实伦敦的住房市场里面这么多学生这么多来来往往的人

它实际上使到特别是这个开学季前后就伦敦居然还是一个很受九月份开学季影响的一个住房市场这个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现象然后人家上海没有那么明显的这种感觉像现在上海房子我觉得还是

过去的房子建了太多了所以现在就是其实对租房者来说当然是一个租房的买房市场租房市场对然后退房的体验也很不一样对吧一下子又谈到这么严酷的这种体验没有啊我倒是想有点想就是先沉浸下来谈谈我们现在就是在伦敦和在上海

居住的不同的感觉好坏坏的一些 moment 吧 2024 的龙年你现在闭着眼睛能够回到当时伦敦的那个场景吗 2024 年龙年你说在伦敦居住的场景对所以年里面的一些

我觉得 2024 年就是一个迎来送往吧我在伦敦的感觉因为有些朋友他们也搬来伦敦嘛然后我让我们其实是我自己是在年初的时候就计划要往回搬了嗯但你你是没有决定对吗然后我能想到的 moment 就是

一个是当时我们的大儿子高中毕业然后他其实是从英国要直接去美国参加他的下一段人生吧他就先是一个夏令营然后再次去开学了然后我们我能想到的就是我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其实你们你们其他几个都没有那么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对吧因为是比较诺丽莎的 iqonic 对啊然后所以你如果说

我整体的一个大印象就是我们在那边三个四个人穿了四个颜色的衣服然后我们请了一个摄影师来帮我们拍一个家庭的和这个社区的照片然后最神奇的就是说我觉得这个也是伦敦一个很好的一个回转就是他让我们觉得好像伦敦永远有一些地方是不变的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个嗯我觉得在伦敦就是

有一種確實要去適應那邊的一個生活文化的一種東西對於新鮮者來說這個是一種新鮮但是久了之後就是看你是不是能夠真正的喜歡考驗你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如魚得水比如說那種實際上比如早上的咖啡或 brunch 固然不錯但是久了一直還是那些咖啡和 brunch 然後

是不是你会真的喜欢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你有选择别的中餐的早餐啊或者说一些别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然后出行上我觉得也是有一点点辛苦,因为伦敦的地铁公交系统都不怎么发达而且贵又不能随意的打车

对这个迎来送往有现实层面就是我们很多的朋友也决定搬来英国然后我自己是在年初的时候就有这样想法但是是在暑假的时候对在暑假的时候我觉得我就确认了这个想法

但是我觉得这个迎来送往不仅仅是这个层面的也包含就是我内心可能真正在疫情开始之后去对过去的这些经历也好经验也好或者是一些心理状态也好做一个迎来送往的预备吧所以可能一个很关键的时间节点就是我们的大儿子其乐他在

暑假的时候七月份的时候他结束了他的高中然后直接去到美国开始他的下一段旅程然后我觉得作为他的妈妈就是其实或者是我们整个家庭当你家里有一个高中生和有一个大学生的那个调那个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有没有感觉到嗯

虽然我们并没有那种哇我们有一个高三的孩子那种压力感但是其实他整个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好像这个进度条已经走完了然后他必须要不管怎么样好像要去到下一个进度条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我觉得他心理状态上其实会让我们整个家庭也是会有一些紧张感你会觉得吗或者说那种责任感

但是我觉得他上大学之后我就好多了我还好对我来讲是其他的高中或者中学的部分时间是在

原来跟我们八战打不着的一个英国的小城 Vefa 去完成的然后我相信他应该培养了一些感情但是他跟我个人的体验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我是在我出生的这个城市我们都在我们出生城市高中去考一个大学然后他是好像空降到一个地方然后

我觉得他对英国无论是 Baffer 还是伦敦好像也都没有完全有那种我的城市的那种培养出那种感觉也不像我们说我们另外一个朋友去澳洲之后他已经很有把澳洲当作自己的主场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是全家一起移民过去所以感觉是不一样然后我们还是一直一直有一种

悬浮但是悬浮不代表完全不好其实是在跟地面有一定的距离的方式在观察和做事情所以他通过这样子完成了他的高中学业对我来讲

我也不知道这段会意味着什么,但是我觉得这段有它的意义是在于他逃避的国内资源,说什么升大学的时候那么焦灼,什么申请美本,按道理他也是申请美本嘛,但是他没有那么焦灼,就是只申请了一个美本就中了,也就这样子,所以其他都没有太花。

其他额外的功夫我刚刚想修正一下我前面说的就是我会觉得过去这几年就是其乐在上高中的这五年吧其实前后是有将近五年的时间吧因为 19 年他相当于去英国就开始算是进入高中了然后中间因为疫情又前后反正整个就五年的高中时间

对我来讲我感觉就是一个我们全家的一个青春期因为我们都在一个剧烈的震荡期好像他的青春期在他身上都没有那么明显但反而是好像我们帮他一起

一起分担了这个份额的感觉也是我们创办了公司的青春期对就是整个公司创办到差不多那个时候其实也才五六年然后那季就好像一个青春期可能这公司的住民跟人类有个系数的关系吧那个时候可能有点像个十二三岁

六年当上班 12 岁的感觉然后我们开始他想往外找想去探索跟外部世界的可能性然后内部呢也有一些不稳定的东西真的有背叛也有一些就是压力也有一些摩擦经过这几年对其实是

现在感觉成熟一点了如果你说五年技术是二的话就等于等于人过了十年所以现在二十一二岁感觉这个公司有没有来到二十一二岁嗯差不多嗯嗯所以刚刚说到这个一个是说回流这个事吗我就是说我前面是说我自己住英国随随地中最近这样也算三年多下来我觉得我在 texture 上面

就本质上我觉得我不能够完全喜欢那样的生活

在一些这个质感方面在一些日常生活上当然有很多喜欢的东西嗯还有很多会会怀念的他特有的东西但是呃一个 overall 的这个年龄来讲身上有写作然后育儿还有管理公司那从职务的中年人来讲我觉得放置在英国去做这三件事挑战太大了哪一 part 是挑战挑战最大的嗯

我覺得肯定是家庭這塊,體力真的不計在那邊因為沒有開車,日常的採購、購物、做飯還有各種應對英國規章制度的一些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東西隨便沒到,到晚都會有這種東西出來

我觉得这块也就占了 50%的精力另外一个 2 30%的管理公司本来我就是不擅长也做的不好所以最终也在这个下半年就交了给你我觉得自己是感谢你啊能够 tech 我这个做的不够好的这么一个事情让我回到一个就是 advisor 的这样一个其实相对来说是更适合你的角色但其实是主要的责任不在我这我觉得这个其实是莫名而言是也是一种

不公平但是因为对你来说你待会可以说从你的叙事上来讲你可能对这个我们的中文这块儿童中文这块事业你还是有你的这个使命感所以你还是依然的 take 了过去很有责任的今天不想工作吧对今天不想工作但是对我来讲我同时在英国做这三件事在那样一个时空在那样一个环境在那样一个心态我觉得对我来说是挑战不一

现在感觉回到上海然后我可能三件事缩成两件半或者两件事然后整个的支持系统支持的系统能够回到文化主体的这个感觉和自己能够去跟自己同样皮肤和语言的人文化的人相对交流的这种掌控感都使我其实相对觉得好很多也愿意在这里多做点事情我为什么觉得过去五年像是我们全家的青春期呢就是

其实因为整个外部世界是发生很大的改变嘛然后我们又是那种以肉身去去到前线然后去探索去眼睛去看去行动的这样的一个类型所以可能很多人人家有这个想法但人家就不一定动但是我们就属于说有这个想法我们家也有点多动嘛就能动性也很强然后又有点多动所以就

比较摆动吧这样子就好像是在东西方世界这两种文化中传说其实我觉得我们回到上海或者说你刚刚讲的回到这个文化的母体

当然是在这些落地的日常生活饮食衣食租行的这些方面让我们感觉到更加的熟悉和安顿但是这种安顿的感觉其实以前我们在上海是没有的就在我们经历这一番出走和摆荡之前是没有的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以前还是一个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好像是一个不能说偏西化而是说其实我们是一直带着一个学习的态度在吸取外部的另外一端的这些文化给到我们的一些启发的所以我们再次去到英国的时候并且决定要在那里住下来然后两个孩子也都在那里上学甚至我们还在英国试着去做一些我们自己的事业的延展的时候其实

我觉得我们在那个时候还是忽略了四十多岁的我们对这个母体文化的这个根的这个部分的重要性就比如说你是在英国用

英文学习英文写作的过程中唤起了你内在其实一直都在的这样的一个想去写你的家乡的这样的一个种子对吧那个种子其实一直在它埋在很深的土里面它在 20 年的时候就当时有一点要发芽的样子你那个时候是完全纯自发的好像

受到一个天启一样的开始那个时候自发地在用英文写这件事情那后来其实又中断了所以我觉得其实人对自己潜力的认知或者说人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的那个确认确认再确认的这个练习其实是不够的那我觉得青春期其实在做这件事情它看起来你是可以去多动的好像可以去颠覆掉

现有的一些事情但实际上你最终它是一条走向你内心真正想要去到那个方向的一个旅程吧你觉得呢我觉得青春期的出走当然是其实是认知世界认知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对家庭来讲甚至对我们的事业来讲它都是这样对我们自己更加是这样子所以就过去这几年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更加需要了解自己是想要什么,所以这次回来其实有一点点借机重启了一下,其实解决了你像刚刚说之前在上海没有那种那么 settle 的问题,其实里面很大一个程度就是因为上海市区很难找到适应我们家庭结构又住的房间。

因为我们其实需求的那个面积是有点大因为两个孩子最主要还要在家工作对

对,因为以前那个时候如果你一直在出去住下去你很多东西就变成孩子的上学啊什么的这次因为孩子回来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学校我其实相对来说也是力主又在郊区去找那么一个然后因为郊区的话那你选择的房子就是相对来说就是有大一点的这种我觉得也刚好适应了我们这个时候的一种一方面也不见得每天要去城市里

对我们日常居住的生活空间是有各种功能区块的花分的需求,同时又能跟孩子的上学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启,如果一直在上海的话,我们就未必会走出这一步。

你不是说几年前曾经试着走出这一步但是似乎当时就觉得真的要告别城市然后住来乡村吗其实还是有一些不确定的觉得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动作对吧

我是还好但是就说那个时候哎刚刚这个也说了反正万事都有它的原因了对所以你看这个青春期我其实觉得青春期还是一个

很残酷但是也有有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一段时期的其实我自己的青春期我觉得没有经历这么大型的震荡因为那个时候是在小城市长大嘛那你如果说十多岁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比如说跟同学的关系啊跟父母的关系啊就可能更多是

这些但是你对外部世界整体来说还是挺向往的然后后来其实我觉得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很早就组建了家庭嘛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讲这个家庭它是一个年轻的家庭它前面还是一个不断的像小婴儿一样在探索呃

所以我会感觉其乐他相当于是设定了我们这个家庭的某一种节奏所以当他经历青春期的时候我们也就传染了这个青春期症状就变成了一个青春期症候群然后那个时候他去英国我们想陪着他去英国一起去探索一下对

所以其实也类似确实你这样说起来也类似对那我们这个过程很痛苦啊但是我觉得从现在这个角度我们是经历了这个穿越自己的青春期和这个家庭的青春期之后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讲根本定的一个阶段就是不管是你和我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更清楚知道自己

喜欢什么要做什么然后我们整个家庭也更稳定一些对包括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种对伦敦对世界顶级城市的趣味啊就把它生活化日常化之后知道它的好坏坏我也不会说啊

好像原来哪怕五年前我们觉得我们去伦敦生活重新生活一段时间因为我们第一段生活是我们做穷留学生的时候那个时候也不太一样但是后来觉得能够用哪怕不是留学用自己的力量能够再去伦敦生活还是有一定的那种光环感现在就想起来觉得会很比较正常比较平常

我们很多的朋友目前也在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讲我觉得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好好坏坏然后就看是不合不适合自己那我是试了三四年下来我觉得至少在这个阶段像刚刚说的没有最适合然后我会留存那些我觉得很好的东西有机会再回去看看感受一下比如包括英文写作的氛围书店的氛围等等

那他没有到就是说足以构成我日常一定一直待在那里就是离不开的那种这种感觉嗯包括果然你也可以说说你觉得果然回来之后变化很大是吗你觉得他在英国是他其实回来两个月才不到有很多朋友肯定会担心问你这个问题孩子愿不愿意回来啊孩子怎么看啊之类的这些

对我觉得就特别特别有趣这个孩子的一个情况他看起来也是一个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一个孩子从小就是所以他在英国我观察他当时的一个情况他当然去上学他是开心的但是如果能不上学他是更开心的是吗我觉得一般一般不上学他也会无聊

嗯是但是他一想到说明天不用上学他是开心的但是你知道上个星期他跟我说我好想去上学呀嗯就是我觉得这句话是他在英国的时候我没有听他说过的当然我也有一点点

轻微的忐忑就是说他回来之后他毕竟三年级的高龄要去插入一个现行的体制吧虽然是一个双语学校但是他毕竟还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搭建了一个系统所以我觉得他的很多的枝叶和他属于他自己本身很特别的一些板块他如何去跟这个

群体和这个学校去进行一个互动其实这个我觉得这是她的个人的一个挑战啊其实我作为妈妈我也不会过度的担心我只是纯从观察的角度我觉得她回来之后第一呢就是肯定是变得更加爽了这个是现实生活层面就是吃东西一直住行啊

很多东西的方便吧那因为他是个中国味的小孩所以在这边可以换着花样吃东西上海又非常非常方便所以我觉得吃这件事情在英国是我们一个压力的来源吧因为你连续三天都在家里做饭之后你会想啊我后面在吃什么然后我们又不太能

适应那种哇简单我今天就一个三明治解决掉以顿的这样的一个会重复嗯

对他又是对重复这件事情容认度非常的低所以我觉得他因为吃得很好所以他整体的状态就感觉爽很多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朋友多因为这边我们的社会关系同事然后包括我们自己有的这样的一个小社群吧就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同事等等等等就包括我们的会员其实他在这边是更容易交朋友的

另外我觉得语言的板块它也是天然清净的它对中国的神话历史包括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上海的这些状态他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他在上海一个多月他就学会了游泳这是他原来在英国上了

两年的游泳课就是学校的游泳课啊不是额外的他其实都没能克服掉的一个心理的挑战还有就是他可以一个人过马路就是哪怕是三五分钟的两段马路挑战了他一下对然后他可以骑共赏单车在有陪伴的情况下骑在里面

对所以我觉得这个对于他来说其实不仅仅是他的胆子变大了也是我的胆子变大了就是我敢去让他试试看从点对点的说你只要过两条马林去楼下拿个东西或者是你自己从这里去到 A 点到 B 点因为我有很多的方式去确认他的安全所以对你来讲你是来上海已经 25 年多了

四分之一个世纪你现在再次回到上海你觉得你人生这个阶段中上海现在这样的一个再次的遭遇你自己的感受呢我说实话我以前有的时候会嫌弃的就是会因为嫌弃上海的一些事情然后想要离开但是其实每一次离开上海主要都是你的想法大多数情况都不是我 19 年可能算你三个月了

19 年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 20 年初的那一次是你对吧我当时都说我不要去然后你软磨硬泡的然后 22 年也是又一轮然后我觉得我可能之前嫌弃上海想离开上海的时间点更多是在我 20 多岁的时候嗯

所以可能为什么说这种想要离开一个地方的这种青春期症状就是你觉得我为什么不能走呢我可以闯闯我可以去看看上海以外的世界所以我那个时候哪怕我觉得我要去乡村你知道我在上海大学毕业之后我就觉得我要去

什么支教啊我要去到那些很偏远的地方去西藏啊就是那个时候就想离开这种看起来成功的精英主义的叙事就觉得我想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嘛二十多岁但是不是因为很快就生孩子了嘛就是组建家庭生孩子然后你就不得不什么很多事情都固定在这个城市里然后也走不了那段时间是我最想离开上海所以那段时间我们就是半年一年的婚姻

然后我当时觉得上海太冷了那时候上海其实很多地方没暖气没有强暖现在有些暖气比以前多没有那些只有空调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冷到不行然后作为我们都南方人所以当时觉得好像是小时候印象没有这么冷的

我当时想要离开上海就更多是因为天气就像我去年想要离开英国我觉得对我来讲食物都是其次的因为食物我多少我还是可以管控的我可以自己调试对吧但是天气这个外部因素我是不能调试的我是应该食物容易打一天气稍大一点但总之这两个都是 top two 对我觉得 2010 到 19

我还是在上海以完整的待了这九年其实这个还是感恩这九年我们从英国回来之后有自己的探索之后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然后其实也拥抱了这种所谓的这个中国还算合一的这十年的这个时间所以这个九年吧一零到一九是一个我觉得

也無打無撞也就這麼一下的一個階段然後現在這次回上海會不會同樣再待個 89 年那麼長不好講但是我覺得是能夠感受到能夠持續

1989 年就是能够在新的十年做出新的更运的一些的东西我觉得我还蛮期待的尤其现在是 2025 嘛我相信 2015 年的时候开头我们的事业刚起步也是刚翻到长寿路那个地方所以一切都很好我觉得

我是愿意这次看看再待个多少年,因为其实能大概感知的四五年已经算很长了,四五年已经 2030 了,后面再说,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我前面没说完,就是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当时是想离开上海的,也做过不下五六次离开上海的行为吧,就是,

从上海搬走去温暖的光省广州潮州汕头都去过然后又去北京觉得想要拥抱那种宇宙中心的那种奥运会啊那个时候搬过去所以喜欢那种北方的更加大气一点的文化然后又后来搬去香港所以到后来又去英国什么的就是我觉得我二十多岁是

真的是一直想离开上海的就是想去看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但是就像你说的三十岁回到上海的时候就像整个三十岁就将近十年的时间其实都是上海给予我非常的多我觉得所以当我四十岁经历了就过去五年的一个青春期震荡之后

我还是感恩的我就觉得不管怎么样虽然我这么多年我其实是没有去学说上海话或者是试着跟这个城市有再进一步的各方面的一些把自己全身心放进来的或者同化自己的行为就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上海的外地人但是我仍然很感恩上海给我

给我这样的一个土壤吧然后并且这次回来其实过了五年再重新回到公司的日常工作中真的很感恩就是说

这片小花园还在在这样经济寒冬就是大环境之下就觉得我们的这个小花园还是有着它自己的湿度有着它自己的温度有着它自己的花果然后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做文化教育这个事业本身它带给我们的养分吧所以我就感觉到非常的非常的被被恩宠到就是

嗯当你经历了这一番剧烈的震荡之后这个地方仍然是有一个位置然后就想说啊那我就好好再做一个园丁吧就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对这个城市的心态就觉得

想要把这件事情好好地好好地再做下去嗯那就看 2025 年在上海或者说年在上海你说年往后就是能够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就像你现在在郊区开始种花可以实现你这个能够

种花的这个愿望对我现在坐在这儿我就是闻着这个我朋友送的这个辣梅花香然后看着朋友送的柠檬树我在想哇这棵柠檬树它是不是可以真的把它养护成可以结成结成柠檬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个柠檬来切片做菜和泡茶

很期待在这里可以鲜花自由种上很多小花 绣球 各种玉金香在一年可以 哎呀就是暖暖的 暖暖的今天早上就特别暖你想就是温度照进来太阳照进来房间里有 20 多度就很舒服就也觉得上海不冷了最后来之后我就安安心心在郊区写作《育儿》

就是这两个事然后我现在很开心所以我又重新拥有了一辆车然后扩别了五年的驾驶生涯这样过的也就有点像美国的这种生活就是就开车去超市但因为有车自己能掌控四五公里十几公里真的觉得不远天哪四五公里我在伦敦市区

我就得半个多小时有时候剩下四十分钟一个小时的那种你要等个公车天气这样又怎样我仍然觉得伦敦是适合二十多岁的或者是三十多岁就是说你体力也不错你可以骑车你风顺雨打你都觉得这有什么因为伦敦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一件事情你知道像什么吗就在我离开伦敦之前因为有很多朋友给我送别嘛

然后就晚上就会觉得反正就不用说啊待在家里宅着或者带孩子什么就觉得都要走了然后就出去跟朋友聚会然后一下就也认识了几个新朋友然后你就觉得这种

他特别适合的是短期的居留就是你可以旅居个一个月两个月那还有很多人是拿了工作签证然后还暂时没成家的年轻人他们那种状态也还

还可以吧虽然他们也有他们的挑战因为有的生活成本也挺高可能基本是月光但是可能那个人生的那个经历那个东西还是或者我觉得他适合那些就是可能一直没有在英国生活过的人因为我们这个因为相当于是第四趟

就是第三趟就是我们是进进出出英国三趟了所以我觉得没生活过人还是很值得我觉得伦敦还是很庞大的生去生活一两年两三年我觉得伦敦前三年没有太大问题的就是你在那比如说你读个书然后在 PSW 待个两年就是任何时候我觉得伦敦确实它不会让你 boring 的而且你一个人的话你行动很自由你可以欧洲各地方就够你跑

待個三五年其實年輕的時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就是這些點都沒有都不在我們的時間節點上我們的古典跟這個不一樣我們的事業對我們來說有這個牽掛我們覺得我們不是在那裡就是好像有一個什麼工作就很多人也不想按這個房子然後就

很顺利的买个车就 settle 下来就它是一种很新奇的文化体验但是对我们来说我还是觉得是因为这个花园在这里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有它需要你来除草吃肥这种日常照料的这样的一个呼唤所以当然这个事情占了 60%然后孩子的中文的文化这个也是占了 30%

所以我们刚刚所有说的这些什么天气食物就是哇我们把我们自我挤压的好少就是好像就是自我的需求都只在这 10%里面那很多人在天下是把孩子的放在 80%然后委屈自己去跟着孩子跑的人也大部分人在

所以那个 60%已经是我们的自我事业部分的自我了可以这么说所以加上自己的 10%的生活就是 70%了所以已经是比例十倍了

对然后我觉得还有一个点是在于我们自己养育大的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会觉得其实我们那个时候做很多决定不是以他作为一个大头来就是超过比如说 60%以上来考量的就是你看那个时候那么小带他去英国就是我们养育大的儿子的时候

就是也没有说哎呀他会不会没有安全感我们频繁搬家到时候考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更多是以我们这个家庭为主体来做一个考量的嗯所以

回想龙年当然特别的我觉得最后其实我时隔十年还在再度踏上欧洲大陆的土地我觉得真的是东京可能深耕得太难办了还是怎么样加上又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很多现实客人然后哇我还是能想起在北极圈那个 Airbnb 里面还是很开心的我觉得那间还是一个蛮特别的一个

我觉得我每年还是想要去一趟欧洲的至少我都觉得我每年去一趟北极仙不同的时间我觉得对北极仙还是很有感觉的不知道为什么当然我对罗马我觉得很好那我们最后要不要来玩一个这个卡牌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大部分人快乐哇

为什么抽到这个问题我之前在写潮汕的童年哇在在我在又痛苦的又又甜蜜的在写这个我的童年我觉得我的童年以今天的文化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是很特别

哦 是吗对 这个文化意义上朝善的那种整个包裹的那些东西那些特色东西我现在试图用文字去把它呈现出来让别人能够看得懂也能够感受到的这是有一个很大的使命和挑战但是我又觉得哇 这个东西这么的珍贵不写的话我自己可能会忘记然后别人也未必能够有

这种诉说的这个完整的欲望像我现在还是有一个去诉说这些东西的一个欲望然后哇我就在写的时候当我写的感觉到要哭的时候那个文字以往是最好的

那种哭不完的感觉是那种不好的不开心的哭嗯当然其实真的是是你的情感的悲对很多是很很感动的哭有时候尽量在写那个父母的一些时候啊有你的童年你是觉得到几岁为止

這個怎麼說呢?我現在寫這個童年我一直可以可能要寫到我差不多 18 歲因為童年?因為它整段是非常完整、連接的系統的在我整個人沒有往外部世界打開之前我童年跟你不一樣我到 19 歲才第一次走入朝善地區那個封閉感、那個自成一體感對我來說是完整的

我连乔杉以外都没去过所以更不存在有什么比较或者说就是完全就是你觉得一个人你想长大理其了这么大一直觉得在一个地方你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然后你电视里能看到一些外部世界但那些东西不真实就是你从来没有去真正体验过真实的带着一种很强烈的神秘感那个外部世界我觉得我的童年比大多数人都快了

你童年到几岁了到十岁吧这么短后面就进入少年了呀就是对我来说我的童年是非常快乐的因为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好像是从我们省会城市还是在哪里出差他给我买了一本我的相册叫金色的童年

然后那本相册我们家现在还有就是我每次因为它放在我的书桌上我每次写作业写到一半或者什么的我就会拿出来翻然后家里如果有亲戚朋友来然后也都会翻所以我觉得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然后我爸爸在那本相册的

第一页就是用钢笔在那边写就是许璇你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愿意永远怎么怎么怎么就是写了大概几百个字吧所以我觉得我的童年它就是还蛮金光闪闪的而且它是我父母关系也比较好然后我自己也是在一个比较自意生长的一个状态下

长大的一个可能就像果然现在那个状态只是说我后来很快就大概九岁半十岁这个样子我就进入到一个更加现实的就我也转学我也住在我父母家然后我也就是开始要去跟这个很粗利的世界进行碰撞然后去像一颗小石头一样

一次又一次的就是扔到先是一个小湖里面然后再是一条小水沟然后可能就是一直这样的有他自己的一个旅行然后后面就我觉得

但因为有一段金色的童年所以我觉得我的那个童年的光它一直是在我的心里的然后它也为什么延续到我现在在做的事情里面因为我会觉得这个部分是特别宝贵的就如果我能够用故事然后用很多这样子的我们现在叫生命教育但其实是

怎么讲呢就是我觉得是一种灵魂的养分吧它是可以对一个人一生有很大的影响的我觉得童年的时候如果是这一天家里已经进入了有一种紧张有序但是又有跟平时不一样的感觉除夕的这一天我妈已经进入她又拜各种

张罗准备用英文写的第一次浮现说你即是 priest 这个词他想跟你既是妈妈真的有那个你既是的气质非常有掌握了这个大小的流程然后让我们跪下来他在旁边就是说啊你公啊老公老妈薄荷还有就是苦所以我就

好的,我们去切顺联吧!嗯,对,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如果那时候还有鞭炮,就想起鞭炮,开始穿新衣服,然后,平时相对来说是比较简朴的。

但是这两个是很特别是我们今天也可以去买点鞭炮然后我们现在住在乡下我们应该是可以放放烟花好的祝大家蛇年蛇年都好好的对因为听到的时候已经是蛇年了对好走龙蛇拜拜拜拜

北西南风 北西南风 何必问芳中天地不欠东风 冰水又相逢看吹走一池 春水何从容几度夕阳 两袖清风 路未有何尘寒痛

北西南风 北西南风 谁可惜北风天空一个站 人间尽 看吹动我风人影匆匆 歌曲歌唱 谁不听从耳边风冲啊

其实想往哪里去风落不尽何尝不是受不动北西南风 北西南风像云吹像马风据说有大会随时会出

看小猪听了哪里干不喝不睡继续沉醉只怕张声浪不作风冲已来其实想往哪里去风不经

二乘不失受过诺对心安风对心安风万花生老孤只说听风笑出风谁到最后把灿烂送到阔中

誰去得了你被風吹浮華的十二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