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星期几播客,新鲜的思想,生气勃勃的故事,在这里集结起来,我是李子欣。大家好,欢迎来到星期几播客的星期。我也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因为这段时间都在勤奋地写作,在写一本关于朝善的书。然后对我来说是,其实是一个比较,
奇特的一种感受因为我学了一个英文创意写作之后现在回头来写中文的书就老想去融合一些英文创意写作的感觉一些学到的东西进来但实际上这两种语言呢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所以有时候也会挣扎在当中所以今天呢其实是特地邀请到一个朋友他也是之前三明治短故事的编辑现在仍在
加拿大温哥华的郑尼因为郑尼他也同样有参加一个在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的一个 The Writers Studio 的工作坊也是用英文来在创作那同时他也写了很多中文的一些作品所以我们经常有这个交流所以觉得哎呀这些交流
要不要把它变成一期节目来给大家一顿分享那珍妮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嗨大家好谢谢子欣邀请来参加这一期播客
对,那我在想听众们应该是会感兴趣说我们俩为什么又同时又用中文写作和英文又一起写作然后这两者的这个在我们写作的先后顺序啊或者又因为什么机缘来选择这两种语言写作那真理你跟大家可以讲一讲你中文和英文的写作是大概是分别怎么样开始的吗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汉语文学然后就是我大学时候就有写一些东西但是毕业以后就没有走文字创作的这个方向然后其实我真正开始做文学类的中文写作应该是从我到了加拿大以后然后发现有一些
跟我人生经历有关的一些故事啊,然后有一些想法想把它写下来,应该是在 2018 年左右吧,我记得那时候是我是第一次在夏明治有发表第一篇文章。那时候是中文写作,对吧?那个时候是很自然的想到用中文机器来写是吗?
对,因为那个时候是刚刚来到加拿大我觉得还是处在一个破冰的阶段所以我有很多就是内心的东西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自己消化因为我周边的世界别人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然后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他们的文化背景跟我都不太一样嗯,那好
后来是你大概从去年开始还是就怎么样想到切换到英文的写作因为你现在生活在加拿大英文应该会是你日常生活更用了更多的一个语言当然从普通语言到纸面的创作语言应该还是很不一样的这一步是怎么样子是迈出来的我觉得应该一开始我想要写英文是其实也是在 2018 年然后那个时候刚刚
决定定居在这里然后我当时也是想念一个 creative writing 在一个 college 然后那时候是需要两年然后念完这个 college 的
它是类似于一个 joint degree 和那个 UBC 在一起然后你还要再去 UBC 大概念四年左右的本科当时觉得这个时间跨度有点大而且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在加拿大感觉有非常踏实的那种生活状态吧所以我没有去选择这个方面但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看一些英文的文学类的作品
因为在我的英文教育经历里面就从来加拿大之前是没有文学作品渗入的大部分都是学术性的写作我也是对就像是雅思考试剧做的这些英式作文或是以前在高中或者大学里面其实很少涉及到写作本身更多是做阅读理解然后做题这样子
嗯,那想要用英文来创作文学,这个是大概你到了加拿大几年之后开始能够产生这样一个冲动?其实我觉得文学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我可能不太会用到作为我的一个作品,就哪怕现在我也不觉得它是一个…
它是一个能够去匹配文学这两个字的就是一种有重量感的东西它可能更多是我的日常的写作练习就这些写作练习会跟我内心的感受啊跟我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啊会有关系然后应该是说我从去年从
国内回来以后其实我是开始花时间和精力来写英文的作品因为我记得当时我用中文刚写完一个跟我家庭和父母有关的故事然后写完以后呢我就去了一下中国然后我又从国内回来我在看我那个中文的作品我觉得我的整个思路整个观念完全不一样而这部分的观念
所以我从回来以后就把那个旅行的经历写了一个小小的 essay
然后从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我跟我父母之间关系的这种反思或者是说或者探讨其实都是在我单方面的一个事情然后我可能会用英文来继续这方面的探索就你我记得你好像提过就是你觉得跟父母的这个关系的探索你感觉是更想用英文写或更适合用英文表达你觉得在中文表达里边
似乎有一些限制或你自己的这个阻抗这点上你可以再讲一下吗因为似乎也有别的朋友有类似的感觉当他们在写跟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的时候他们好像觉得换成一个第二语言或者新的一种语言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会帮助对因为在写用母语写作的时候我跟
這個文學 我不用文學這個詞 sorry 就是我跟這個作品裡的我之間的關係是很親密的
然後如果我用第二語言寫作我會跟這個我有距離感然後第二語言呢因為它是我在成年以後開始使用那個語言就在我 30 歲以後開始主要在用那個語言所以這部分的自我跟從原生家庭裡面出來成長出來的那個小珍妮之間的距離就會比較遠然後我可能也會用
现在的我去看这样的跟父母的关系或是看我小时候的故事就我觉得是可以把这部分的故事写成一个就把自己看成一个虚构性的人物我觉得这个对于写作无论是非虚构还是虚构都是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帮助就在于
我也许会有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这个人物的内心然后因为我始终是一个作者本身然后这个作者是现在的这个我嗯
对我来讲因为我用英文写的是非虚构我自己觉得虽然跟你一样就是用英文来表达自我我可能都年龄开始的更晚我可能大概 40 岁以后才开始用英文来写这些算你刚才说的这样一些文字但是我自己倒觉得还好就是说我在非虚构里面那个我那个 I 或者 me
它跟我还蛮贴近的我没有觉得它是有一个很大的距离那个 distancing 的那个感觉我感觉到的差异更多是在句子句法语境用词这些方面的东西或许这个东西也是我自己切换到写
英文的一个尝试的一种好奇一种小小的动力因为我感觉我在差不多 2020 年开始尝试用英文写的时候我那个时候中文
如果说中文的写作没有 30 年可能也有 20 年了因为 40 岁嘛你从一个那种十几二十岁其实可能还更早十几岁开始写中文东西的人我觉得中文我那时候能创作的中文文体有点成就
好像也不知道怎么样突破然后就像你说的从小的英文学习实际上没有太多文学的部分那你放眼世界那么多的文学其实很多是用英文写的或者说翻译成英文再转介给其他的语言的那我们好像
一直跟他是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平行时空也没有怎么去去看看然后我当我觉得因为我们毕竟都是有些英文的基础嘛然后当老师说如果有这个英文基础你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去自己看看能不能写一写
那或许有一些不一样的俗一点说风景不一样的伯赫斯说的那种小径那我就去尝试了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种对中文的那种时候的一个平静感或者说有一种创作上无法创新的这种倦怠感使我
导引进了这个英文写作的这个小镜里边那对你来讲我觉得就听你刚刚这样说好像是在情感表达方式和探索方式上的不同的选择是这样吗对或者说是视角上面的不同因为当我以前生活在国内的时候
就是我所受的影響無論是意識層面還是潛意識層面都是受都主要還是以中國的大陸的本土文化為主所以我怎麼樣來看待我的家庭關係然後怎麼樣來能確定我自己在這個家庭裡面的身份都是受到那一部分就整體大的文化的影響但是我到了加拿大以後我覺得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家庭的这个观念有所变化然后可能对于我自己本身的一个 purpose 你可以说是意图或者是说我的一种存在感也有所思考然后我会觉得这个想法跟我以前生活在国内时候是有变化所以我觉得这部分的内容呢
我觉得比较困难去用我熟悉的中文来做表达所以英文已经给了我更多的空间和自由那你觉得英文写作有没有帮助你发展出你新的一些人格呢
你在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你刚说有个小真理或者说现在的真理,中文世界里的真理。那现在你刚描述一下英文写作里面,你自己觉得你的那种人格是一个什么样的?这是很有趣的,是因为我上一次刚提交了三篇作品,然后三篇作品呢,每篇的语气都不一样。然后第一篇是一个小说,
然后那个小说是写的别人的故事然后它可能就比较像我以前用中文写作时候的那种那种紧张啊 留白啊这样子的一个状态然后第二篇是写的一个跟祖父之间的回忆然后那一篇就比较的有感情然后
有很多的意识流的东西然后第三篇是写的一个小小的荒诞故事然后那篇就很轻快像是一个童话
所以我觉得就是当我写英文的时候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能这个也是从我的中文写作里面转换过去的声音但是我注意到有一点就是我的句法它其实跟我中文的潜意识连接是非常的紧密就是我一个句子的切入点和思考的出发点我觉得还是很多的有这种中文思考的痕迹在
因為在我的工作坊裡面大家來看一篇文章它比較重視的就是大方面一個是 flow 還有一個是 clarity 就是你的整個篇章的這種節奏感是不是好然後是不是每一個詞都到位然後每一個詞都不可缺少所以我覺得
作为一个英语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然后再跟周边的英语的第一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放在一起然后来比较我们写的东西你会发现其实不单是句法上不同而是句法背后的这个思维模式是不同的
这是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列举体会到中英文写作的这种不同我们可以一一说来可能这也是我们想录这个节目的初衷就像我们在两条道路上探索的一个自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们到目前的自己的感受有可能过了几年我们会来听我们又有新的感受但我觉得这种过程中的感受也是
蛮珍贵的所以所以值得录下来值得记录下来所以你刚刚刚刚谈到的就是说因为可能呃重视这个这个节奏和这个清晰性嘛是吧 carrotty 可以可以这样翻译嘛就是呃他这个用词的准确性嗯
嗯我们好像也经常说过这个问题对吧就是呃首先你能解释一下这个节奏究竟是一种音乐感的节奏呢还是一个结构上的节奏呢这个节奏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嗯在英文写作里面应该是一种声音上的节奏嗯就是他们会用一个词就是 if it sounds good 就是他听起来好不好嗯如果
就是很多人他就会把写的东西大声地读出来然后就会发现在这个声音上面有一些磕磕绊绊的那你这个句子就要改但是中文我们好像就没有很强调这一点就从我的教育来说起码我们写东西都是默默地写然后也是默默地看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来说的应该是拓展了
另外一个来看文本的一个空间或者是角度因为在工作坊里面我感觉大家会很强调阅读体验而且这里的作家他有很多的 reading 所有的文学节或者是一些作者社交他们都会有 reading 的部分在里面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他的第一评价一个东西就是语感好不好就他听起来是不是顺畅是不是有乐感然后他们会有一些特别的词来说比方说他们会评价这篇的 musicality 就是他这种音乐感是怎样的或者是他会评价你的 prose 是 lyrical 所以刚刚说 reading 其实就是一个
读出什么朗诵的这么一个环节中文的这种朗诵感觉就是诗朗诵就不太有这种当然读书会可能他们会读一些但是我觉得他们读的那些可能读文学的也不是很多可能现在的读书会都是读一些看起来更有用的一些书但是这里的诗歌
朗诵起来它不光光是读它更多是 perform 因为我们有另外一个做诗歌工作坊带诗歌工作坊的老师然后他给我们也上公开课他的诗歌就是一场表演就是类似他的一个脱口秀他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去阅读不同的诗行然后
这部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体验,我说哇,原来你的语言不光是在纸上,这个语言是生活在你的身体里面,它是一个活的东西。是,是,这是更高阶的另外一个话题了,那我们从刚刚说的那个节奏性来讲,我们想在中文的这个节奏性肯定是有的,但中文的节奏性是什么呢?我觉得就从我这个
有限的这种体验因为中文的写作比较多还是原来写媒体后来写黑虚构我也不能说我有写小说的节奏的体验从我自己就觉得就是那两种文本在中文里边在过去十年它有一个趋势是在好像很多的分段
你刚刚说的要留一点白然后要其实是有比较明确的可能会想要比较明确的去推动一些事情的发展的节奏
而在我自己感受到我写英文的哪怕是我们说非虚构当然英文这个非虚构跟中文有点不太一样的定义就是哪怕是那种比较偏那个 memoir 第一人称的这个非虚构里边
英文我认为它的节奏是更看重像你说的一种剖析一种解剖一种对自身的动力这个事情的一个发展的动力当然它也非常重视描写它对于这个
事情的这种推动感或者说不断的有一些点出来这种点如果是在新闻写作就更明显了你得抓住那个选题里某个点去推动对吧他特稿里面他其实都有这样的一个讲究我觉得在英文的这种非媒体性的写作里边这种我接触到了把非中国放在文学下来说我觉得他们对这种
点的这种事件的推动不是特别在意他们在意就是说你能不能停留在那个时刻然后把内心啊跟环境啊互动啊动力等等去剖析清楚这个是我感受到的一个东西那这个东西算不算在节奏里面还是说这是一个 prose 的特点我也不太说清楚那在这点上你有什么观察或者共鸣吗关于这一点我听到的一个词是 pace
就是说你的这个篇幅的进展是有节奏感的大家能够清晰的知道每一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还有一个词就是 arc 就是你这个事情是不是给人一个有开头中间结束的一个弧线对我感觉这一点在目前来看因为
大家提交的很多有些是一个片段有些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文章所以在 Pace 上面不是有特多不是有特别多的评价但是 Arc 是一直在讲尤其是 Memoir 很多 Memoir 它是线性的所以你的这个 Arc 就很重要
然後這個 arc 它像你剛說的停留那可能就是在講一件事情或者甚至是這個主人公的一個念頭然後你就需要
体现出这个念头的动机是这个念头之前有什么动机然后之后又触发了一些什么行为这些行为又产生一个什么后果然后这个后果又触发了一个什么动机所以说它是这样子会把一个一个事件就无数次这样打破循环的来进行描写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在写 memoir 时候要求的这种停留嗯
跟我的 UA 学到的有一样也有不那么一样就比如说我们那里可能大家都对 memo 的线性结构有点厌倦就大家都想做实验不想按照这个时间顺序所以他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是不是要按照那个弧线来走我觉得他们更要强调的像你刚刚说的无论是 pace 还是你说的那种 flow
节奏感的一些东西然后我会蛮明显就是因为我的作品如果按照原来中文想的那种推虚构的那种东西提交上去的这种语感不是就是那种结构感提供上去的话他们就经常觉得太快了
就是觉得中国这个事情就是一波一波接一波的推进因为讲我从英国回来后我加入一个媒体后来我怎么样又再去做了三明治这个事情大概也就两年的时间当然中间发生一些事但他们好像不是那么在意想看你是怎么样从 A 到 B 的从一个点到另外一点这个过程中怎么样他其实很想看看你这中间的一些重要的节点
那些点可以放大他更想看看你重要节点的放大然后这个放大当然包含刚刚说的动机这个 motive 什么东西他会绝对到到下一步但是他最对发生了什么
他們好像還好,反正最終發生了什麼,他們會很看重在某個場景,某個你自己也很有感受的,能夠停留的那個裡面,能不能感受到那種人性的,或者他們能夠 echo 到的,resonate 到的共鳴點的東西,我覺得是他們判斷文本的一個標準,至少我在那一年的感覺是這樣子,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你的工作坊有類似的東西?
对 有类似因为我也有收到评价就说这一段你需要放慢因为有很多很多事情在这段里面发生我发现就是英文和中文很明显的不同就是中文写作可能很多时候是给出 statement 因为我们一直说你要 show not tell 但这个 show 也是一个客观
表象上的秀但它不是有时候就不会更多去挖掘这个角色的内心所以我记得我在写某一段我觉得是很有矛盾冲突的很有一个篇章当中我可能三言两语就把中间发生的一些戏剧性的片段给过去了
因为我觉得我可能这件事情的最后的结果它才是重点但是很多人就对中间发生的戏剧性的片段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周围有哪些摆设然后这个主人公穿了什么衣服然后他跟另外的这个主人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他们之前发生了什么可能就在我写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些好像都没有必要去交代但是在我工作坊里面大家觉得你
如果需要对一个故事有深入的理解要跟这个角色有深入共情的话这些东西是非常必须的是当我就是试图用这个方式跟中文的短故事写作者去讲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很类似就是说他是怎么写的完就是我每个地方我都要这样铺成开来的话他们会觉得那我写不完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么看吗
因为我一开始也是觉得我要提交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个是我的最终目标就是非常以结果为导向但是我发现我的很多同学他提交就是一些片段他的故事里面没有特别发生什么戏剧性的事情他可能就是一天里面经历了一二三个非常小的事情哪怕是喝一杯咖啡他可能都会可以写三段
所以但是这个里面有无数的细节然后可以去塑造这个喝咖啡的角色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同时也会给未来的这个故事去留下很多的铺垫就在这种层层铺垫之后然后大家读完了这个故事以后会觉得这个角色就是你身边的一个人就他是一个非常立体非常厚重的形象对我觉得可能
因为我问过很多写作者他们会觉得他们非常看重的是 character driven 就是在任何一种写作当中就是塑造角色是第一主导相对而言情节可能是由你这个角色来带动的往前发展但我觉得可能在中文的很多故事里面情节是
非常重要的大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对你这个人是怎么样子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
我觉得在阅读口味上可能中文读者也在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他们在读一些翻译的时候他们其实也能够共情到一些东西那借用你刚刚角色这个问题我其实跟最近在辅导一些短故事学院里面我觉得这个问题越来越清晰但是我觉得也没有好好讨论过就是第一人称的非虚构里面那个我虚
需不需要用也同样做一个角色来塑造我觉得这一点上是很多人他天天没有想这个事情的因为觉得那我都是非虚构了而且我要第一人称那我就你不是让我写那个所想所看的吗我就把我所想所看的给呈现出来但是你会觉得说读着看了整篇之后其实不知道这个我是谁因为中文里面又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其实是想隐藏作者
作者自己的,甚至作者這個身份啊作者的一些 position 啊,一些狀況他也不太想寫所以他會覺得,我好像自己就把我觀察了,我能給出來但是對於讀者來說,其實會產生一個問題說那我為什麼要看你們這個我再來評論這個比如前兩天有個學員他寫那個北京的那種讀書會他的觀察,就很有意思,他寫的還不錯但是這個我為什麼
在其中而且他有一點那種 cynical 有一點點吐槽的他但是你會看到他不斷的在參加不同的讀書會就是你其實會產生這個疑問但是他可能不太會有這個自覺說我要去透露這不能叫透露就是說如果你把他這個我這個 narrator 看作一個角色的話其實你也需要通過一些細節像你剛剛說的一些細節來塑造這個我那這個第一人稱非虛構的
我或者说有些时候呃不只是第一人称了比如说 autofiction 里边也是一个我吗但但他已经有点点虚构的东西那个那个我你觉得你你现在有一种说哎你也会去看这个我需不需要有一个作为角色来塑造的这样的一个必要呢我们在非虚构里面就我们非虚构有一个专门的那个课嗯他其实讲到了关于
我它是有三层意思一层是你的 writer 一层是 narrator 还有一层是 character 就是说当你作为一个 writer 你是那个在电脑前面的人然后你想你的构思怎么样去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你是要有一个全习惯去看这个 character 的我就是我刚才说的动机他的行为然后他的反馈
然后呢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呢这个 writer 就变成 narrator 然后这个 narrator 和这个 character 之间又是有一层关系就这个 narrator 他可能是去选择或者是 zoom in 或者是 zoom out 的方式去体现这个 character 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把这个全息的 character 去展示给读者
就他所谓 zoom in zoom out 他就是说在有一些细节上面他可能会放大把这个机里放的很大很大或者是每可能就是一秒钟的事情他可以写十句话但在有一些事情上面他会允许你的 time leap 就是你可以跳过特定的时间段就像你刚才说的你写一个你过去的工作经历那可能他们就想要看你一些特别重点的地方怎么样
有这些细节去呈现在这些重点的地方我觉得对这个是是我们非虚构里面强调的就是这个我他也是有一个三层次的我那我觉得这点讲的特别好我也刚才一直在回味这个东西比如说这个内瑞特的我跟科克特的我
因為他們都是出現在文章裡的嘛因為那個 writer 的我是不出現的文章就是你剛剛說坐在電腦前的那個人那個是 writer 的我就本我可以這麼說但是那個 narrator 我和 character 我都會出現但是他們出現有點不太一樣因為這個 narrator 他這個我他會有一個
你刚刚你说中英中澳也好他也可以 call back 或者他也可以拉前拉后他有不同而且他还要选择他的 voice
他这个去讲述有点像那个画外音的那种感觉也不能说是画外音 character 更像这个画里的人嘛那个画里的人画里的这个角色他说话的语调等等所以这个是两重那已经作品里面都剩的可能有两重我的叠加我觉得这个就是我最近在写朝鲜这个是也蛮挣扎的一个事情比如说我写我的小时候那个小时候就像个 character 的我
就是在那里边他有他的环境还有他的个人有他的语音然后但是我后来会觉得如果读者一直在看这个小时候的我的个人我觉得他会很闷我觉得他会觉得这个
语音又这个 voice 又很幼稚相对来说啊就是那我我还是想加一个这个 narrator 我去去平衡一下那最终我确实目前的版本我是加了这样一个一个我去去去平衡创造一种更不一样的一个
文本的体验但是我坦白讲如果是我没有读这个英文创写作之前我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中文非虚构写作里的我觉得就是我会学到的就是我们经常谈的何为啊或者我这个美国新新闻主义或者一些媒体里的一些东西我不太会用这个我不是说现在这样就高级或什么而是说就是是在写作上好像现在
對我來講就多了一些你說我們在談的這些算計法嗎好像不完全從計法去解讀而是一種一種寫作者思想就我覺得有更多的探索的空間去去思考在動筆之前這個有可能會有時候使動筆更加稠除或者說更加矛盾原來的時候可能因為你參考的樣本啊什麼你感覺也比較固定比如我剛剛說的中文復習功樣本啊什麼的然後你好像那樣寫呢就
比较快比较少纠结但是呢就像我刚刚说的最终我不是也对那样的文本不是很满意吗才迸发了去在英文世界里去去学习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就有我自己感觉啊就反正就有点写到一半然后因为首先这个可能一半都不到就是
能夠全日制學習的時間就一年然後前前後後就是靠一些自己的這種去體會然後我又半年前回到中國來就我還有更加失掉了這樣的一個英文的這個一些語境這些東西多多少少都是會有一些影響的所以我就覺得
但是这样的一些摸索吧我又觉得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就是然后就是能够一起探讨的人又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经常会跟你有这个交流之后才说我们要把这个过程中这个交流去记录下来
我不知道你自己学的这个工作坊其实还没有结束你还这个当中你应该还有你的甜蜜期然后你仍然还在一个西方的社会在一个英语的社会里边你觉得你现在这个身上的英语创造这个 momentum 是不是还持续的还蛮旺盛的你指的是英语创作的感觉对动能这种感觉像开了水龙头一样的那种感觉
其实我倒并不怎么觉得因为我前一阵子在改我们期末作品集的提交这个过程我感觉非常的 intense 因为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对我过去英语教育的反芻然后还有对于我自己现在状态的一个新的理解
可能我现在更多会关注于去修改我以前写过的东西而不是重新创作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一个故事它能够有几百种讲法然后现在我就特别想去专注于怎么样把这个故事讲得又好听又清楚
比如说这句话怎么说然后为什么要这么说然后这么说以后接下来的内容你会衔接上什么内容然后这个内容又会把这个故事带到哪里我觉得可能我会把一个故事去做三到五次调整然后才会发现有多少信息量放在这个故事里面是合适的然后我的语言和我的句法
用什么样的语法去把它组装起来是合适的我觉得到现在是这样一个风格的探索吧那你昨天其实讲到一个有点终极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者为什么一定要用英语来写呢就是写给写的他这个写的意义是吗你好像是这样问的是吗你当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问题
因为我觉得是这和生活环境有关系因为有和文化有关系就是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从语言层面来说比方说中文和英文它是不能够直接翻译的然后它都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文化投射在里面哪怕是同一个词所以我记得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就是开学第一天然后我们要写一个东西算是介绍自己然后这个东西叫做 land statement 我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我要写这样为什么我要写这样一个东西但它实际上是因为在加拿大很多省份它仍然是原住民所拥有的土地但是呢在加拿大
一開始就很久以前加拿大沒有建立之前的殖民者過來他們成為 settler 然後他們用了這個土地然後也沒有一個合適的契約然後反正就是歷史嚴格到現在然後就所以說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人文的場合當你去說你所居住的地方比方說我現在住 Vancouver 它會加上原住民的名字就是你一定要說 I acknowledge 我是在原住民的土地上
对于我来说这个概念就是非常的陌生因为我来自中国大陆我们没有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在里面然后我的同学他们每个人都写的都写到对于比如说殖民的反思啊对于自身和土地的联系啊然后我觉得我记得有论在哪里就是我
我就我只写了一句就是 acknowledge 这种非常官方的用语因为我跟这个东西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英语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生活在一个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里面有很多这种文化的细节或者是背景它都会不经意出现然后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然后这些东西它在我的中文语境里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在我现在的生活里面是存在的然后这部分的存在我也只能用英文去跟它做连接那这样不是证明了英语写作的意义吗不能说是无意对 我没有说无意但是我觉得可能有人会觉得英文写作是一种翻译的事情
像我有很多同学就学中医的同学就他们在加拿大生活的时间比我要很久要久很多啊他们会觉得嗯中文始终是他们的第一语言然后英文是种工具性的语言所以他们会觉得我去写英文非常的不可思议就觉得我我中文都写写的马马虎虎而为什么要去写英文就他们他们是这么觉得因为他们跟这个语言没有没有感情和文化上面的连接
所以如果你把一个语言纸作为一个工具或者作为一张名片作为你自己作为可能你自己的一张文化名片来说的话我就是觉得这个可能就要想想真正意图是哪里因为而且我记得以前可能跟哪怕是写中文的时候大家会跟一些人交流然后那些写作者他会觉得
他写作是为了要完成某一个就打卡或者是完成某一个任务他给你设定这样一个目标就是这样在这样一个动力下面来写当然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一种策略和方式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写那你那你可能就那你就会写下去但是如果你也许没有那么想写但是你要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一个写作者的位置上那可能
我不知道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真的是你想自己想要看到的吗对你刚刚说到那个说别人听你在讲用英文创意写作时候会有一点就是
不一定理解或者说带有一种种说觉得这个有点 fancy 的感觉我也碰到过因为我觉得在大众的认知里边因为你所谓这个被创造性写作这个名词有点唬人对吧就是觉得好像你都能用英语创作什么东西那你的英语得有多好我觉得在中文语境的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像一个心理的潜台词
那可能我没有读这个创写作之前我也觉得是这样子的那去读了之后我觉得这个创写作其实它的我见目前的理解它的精髓是让每个人去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是通过这个写作这个 sharp 去发出自己的声音那这个声音是可以是 imperfect 的就是特别是带有我们这种 second language 的 imperfect 甚至就是说当然你从出版的角度不应该有语法的错误但是如果是这个过程中还有些语法的拿捏不准还有一些这种表达的那种
带有东方特色啊或者什么的我觉得在他们手里都是一个你自己的 unix 的一部分然后当然有人会来从头来说啊因为这个东西是
白人世界和西方世界為了政治權利而來出了一個平衡所以你們就是變成他們點綴的民族裏面的一個要帶出來的宣傳東西因為最近現在的這種從平等的角度越來越多扶持這樣子好像你們就還是在他的霸權下我覺得這樣說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對我來說我覺得
哪怕是说那你确实目前在英文世界写的比如说 Chinese 或者说其他的一些族裔的人他确实是 minority 的确实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正因为 minority 你去发出你的声音我觉得是可贵的是珍贵的因为如果你 minority 都不发出声音别人的误解就会越来越深
然后如果你说我们的生活还得通过他们的人来写比如说他们今天 YouTube 的 speed travel 到中国然后一下子油管很爆他们就越来越是中国好固然那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这个国家的叙事都等于用外人来
来讲述那我觉得这个就太可惜了我们当然是有自己的这个话语或创作的这个主导权吧所以我觉得从这点上来说就是说我也是
就像我们之前谈的过在英文的创作品有一种少年的这种冲撞的这种冒险感就是不管不顾啦就是我特别是我到了这个课程以后因为你这个课程不管怎么样你该教的作品也得教你也不会说因为我这个太担心了我太害羞了我就不教了然后我觉得那些反而是一种非常粗利的我真的第一次教的时候我说我没有写过 3000 支以上的作品
这是我第一篇三千几章英文作品然后有一个美国同学他 50 多岁他是律师出身他是奥巴马的学妹低两届而已在哈佛华学院 JD 然后他很 nice 但是呢他说了一句话我当下我都会有觉得有一点点的
不舒服或者宣服就说他觉得啊其实有一些作品真的有有人去看过语法才能给大家看他可能是无情的可能是客观上我的语法是不是就不够但是你你被这个在过 shopping 的时候
人家在討論作品的時候他說提了這麼一句我都會有一點點的不能說是 hurt 什麼但是客觀上你確實我那個時候其實與法上在比如說你在 deadline 你沒法這個檢查的那麼仔細或者我們都看不出來的問題都會存在但是我又覺得就是說
到后边我觉得一方面我在这方面我会更加的斟酌和讲究然后但是仍然存在的时候那我也觉得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觉得大家更多看到是我那种写作表达里面的
这种自我的那个部分就是只有你自己能写的那个部分啊只有你自己能讲有些我们又是废墟过嘛对吧有有只有你能讲的那些故事的环境那样的一些刚刚说的气味啊啊那些左右无感的东西所以呃
所以真的我就是一路就这样我甚至都不觉得是一个硬着头皮的过程我也没有觉得很硬着头皮就是一种就是说头铁就是冲撞的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到最后真的就是说居然也还得了一个 distinction 所以我觉得也是也是也蛮神奇可能是这种他的标准如果说因为我相信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会得 distinction 但是那里边
几乎只有我一个十几个人里面只有我一个人是 second language 英语因为其他人他们都包括印度的作者他们应该都是就是低语言的作者那如果你刚刚说从语法从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来讲那我比这些低语言的一些作者那
就是就是肯定是远远不如那那但是我就说这样的一个学位上的一个一个打分吧他虽然他也不能够去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音乐水平我觉得啊就比如说我今天我今天现在学了一个所谓这个学位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
不是说我在这个句子和单词里面提高了多少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就是说你大概知道了创业写作英文创业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你是不是开始能够把它纳入做 one of 你的一个可以表达的一个自我的一个方式我觉得这一步是初步达成了这一点我都已经觉得很感激了所以我倒没有太觉得就是说会要去怀疑嗯
英语学家的一个意义虽然我知道这个在这里边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对我来说有一定的挑战的乐趣有一定的我能白羊心作的那种顶着两个脚乱双双的这个乐趣另外一个就是说你当你觉得多了一种表达方式然后这种表达方式的受众
还是挺广的因为英语的受众还挺广的你觉得好像自己也在四十多岁还希望掌握了新的一门小技能虽然这个技能目前掌握的还不是很充分也不是很熟练我是有这种感觉
我讲的有点长,你觉得你现在用英文学作,你觉得它给你带来一些什么,或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你刚刚讲的特别有意思,我想到了好几个点,让我想想我还能记住哪些点。就是第一个你说的关于是 minorities voice,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就想要去表达个体然后跟这一点相反的是也是我最近反芻的一点就是在过去的公立英语教育里面我们学的英语是没有个体声音的我们学的都是 academic 声音而且那些文章那些课文它跟我们的生活相差非常非常远它都是一些非常硬性的科技教育历史性的话题所以说这个语言就变成了跟
数学一样它属于一个逻辑题它跟你的情感跟你的表达跟你这个人本身没有连接所以说现在也是我在想的究竟我的方式我自己是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说这句话就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然后怎样说的这个方式它跟你用什么样的语法是有关系然后我说到语法因为我们学的都是
正确的语法就是说你的句子成分应该是这样这样这样然后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在文学写作里面它的语法是有跟风格有关跟你的意图有关就是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写作者的视角
就同样两句话你可以说你可以用现在时也可以用现在完成时然后那但你要想你这句话之前说了什么这句话之后又要说什么然后这你要选择用什么样的语法去表达啊甚至包括有一些道庄结构
你要想他跟上一句話是怎麼連起來或者跟下句話是怎麼連起來你要強調的是這句話裡面哪一個點你接下來的故事要從這句話裡面哪一個點去延展
我觉得是这方面是这方面的语法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讲过的就哪怕雅思考过了八分九分都没有被涉及到这一点对我来说完全空白也是我在修改我作品的时候发现的因为我的同学会给我做 line edit 他们会告诉我说这句话你叫提前这样会好一点然后这里已经说过了那你后面就不需要这样子有时候我会过度的去讲
强调 clarity 那就会变成冗余而有时候我这句话似乎又没说完然后我需要把最终落脚的那个词加上然后这一部分的训练是需要靠很多的时间去阅读去不断自己去练习去写来感受到然后我的老师还给我推荐了一个方法就是他建议我去听 audiobook 因为那是一种更加自然的英语表达
你可以感觉到这个英语表达的自然性是怎样去体现的因为一个句子好坏你就读出来才知道然后你刚才讲到的还有一个点关于第二语言写作的身份或者是站位我有一个同学他也是一个在法院工作的然后他上次给我留了一个言他就说你用第二语言写作让我想起我最喜欢的作家贝克特
贝科特就是一个爱尔兰作家但他用法语写作他就是那个等待割度的作者他就说用第二语言写作是一个 advantage 然后我的老师也说是个 advantage 因为你会把不同的视角带入到这个 native speaker 的世界里面而且我在
網上找了一下就是去看了一下貝克特的一些採訪就關於他為什麼用第二語言寫作因為他覺得法語比英語來說能夠讓他更清晰更沒有 style 的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英語對他來說是個約束而且他覺得在用法語寫作品的時候他能夠暴露自己的 vulnerability 他覺得這是對自己更多可能性的一種探索
我觉得我们也有点这种感觉在用英语写作的时候会更内心像一点然后在中文的这种约束舒适区也不舒适啊我觉得中文的这种我们今天谈到这个问题中文的 cliché 太多了就层次烂掉太多因为你很容易就是
就是我像我们说过中文很难通过一些什么精准的词来组合起来所以那个它只能够变成句子来表达一个更个人的一个个人感受它很难通过就是说单纯从词汇去的选择上去出彩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个创作空间词语词间的组合去怎么创新但是我觉得我现在
就都有点洁癖吧就可能这样都不太好因为有一个学员也跟我说那中文也都一直这么写可能这就是中文的特点啊比如说因为我们那天在做一个线下工作坊然后他就说阳光洒在
他在咖啡桌子上他怎么怎么样我就说因为这些太多人写过了但我就说如果你写阳光映在你的桌布上阳光怎么倒在你的桌布上可能都好一点然后我就觉得他们也能体会到这个不同但对他们他们就是觉得这个人会刻意要去避免掉他们日常说话的这种
因为他们我觉得第一语言都是这个问题你说话都是这样说阳光阳光就是这个刚刚应该是撒在我们阳光一般就用撒在就是这个东西是一个条件反射的一个组合但是我觉得在写作里面如果你一直都是用这些的话当然就是说你要看你不同的这个如果你是小说不同的人你要采取那个语境但是大多数来讲我会觉得那个
很多很多语言他们目前看到中文很多作品的语言还是太俗套了我对这个东西的忍受对现在有点低我不知道你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啊我前一阵子看了一个嗯多和田叶子的采访他是一个日本作家然后他是好像 15 岁 18 岁开始到德国去念书所以他后来就在德国生活然后他就变成了德语和日语双语作家然后他是认为
每一种语言其实都是暂时的一种存在方式就哪怕你对于母语的这种感受它也是一层滤镜因为它是你过去的教育经历的一个结果为什么你会觉得它俗套因为它在某些特定的语境里面出现让你觉得无法忍受你对它有这个价值判断在所以我觉得语言它是一种生活文化和
对是种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眼神以前我记得我特别不喜欢中文写作用成语但现在我有时候中文写作我发现成语放在那边好像这个音节听起来还不错然后也表达这个意思然后成语它有时候它会有一些
这种 nuance 在里面就它很精简的去把一些形容词给囊括了有时候它里面还会有一些比喻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种比较新鲜的体验可能也是因为我从英文语境里面来看这个成语和我在中文语境里面看这个成语之间就发生了这种差别和这种价值判断上面的不同
是 我觉得这个刚好跟我前两天一个事太确切的印证了因为我那天首扬我在那个因为有个冰岛和中国混血的音乐人叫林彬 Loffy 他有个小红书账号他上面发了他跟 Yellow Face 的作者
邝凌秀的一个对谈在纽约的然后他们都说中文的音节很好中文的诗意很好他说是诗意很好他说中文的成语诗意很好说邝凌秀说如果你要讲一个事情比如说你想把它给程度弄深你就把它叠音比如密密麻麻仔仔细细你都不直接仔细不够你仔细细细然后我就手痒我就回了一句说其实在中文里面用成语
反而是一个很没有诗意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是从一个英文的写作者来说他就觉得打比方说如果他们在英语写作里面用
中文成语的这种感觉或这种比喻我反而觉得因为那是对很多英文写作者英文读者来说它是一个新的那肯定就有实意但是如果在中文这个里边用这些刚刚说的这些成语太多的话我们确实觉得这个这个文本是不太好读的所以这个这个两者就像你刚刚说这个价值判断或者说这个文化上的这个我我就会觉得呃
挺有意思的或者说也也挺有挣扎的因为你像刚刚说在第一语言的这个大众不断的在一种语言重复的情况下你要去找出一个自己的中文的里面的一个 voice 我觉得其实是蛮不容易的一个事儿而英文来讲对我们来说我们现在
当然也有可能一种可能啊,因为中文我觉得我们还是在追求一种 publishing 的一个水准,那我们的英文有没有达到那种正式 publishing 出书的水准,我也觉得不好说,所以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其实我们可能这个标准上也不太一样,就是英文我们仍然在一种初学者,英文写作的初学者的一种冲撞的这种快感里面,
而中文我觉得我们确实会有对自己的一个更高的要求甚至考虑到读者的感受来要求自己吧所以我就会感到就是可能写中文的负担感我现在觉得可能我觉得可能无论是中文或者英文写作我可能会先看我的受众
是什么样子的就因为如果写中文的话那你受众是跟你生活在就是有更多文化交集的这部分人群然后呢你可能选择的这种内容或你怎么去讲这个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方式但是英文的话就比方说我要写一个嗯
改革开放左右的故事那可能在写英文的时候我需要把这个改革开放来龙去脉都讲清楚然后大家是怎么觉得就是人和人之间这种关系有很多这种用很多细微的词去讲但可能我写中文的时候我就不需要有这么多的背景介绍我可能进入这个故事会更加直接一点但这一点上我自己的体会反而是说我觉得
英文我觉得也不用讲太多的背景介绍就是这是我确实在 UEA 里面的感受因为如果讲太多这个文本会很难看然后我发现我写潮汕的时候我也没有太需就是你当然需要有一些这个去介绍但是真的是尽可能要去减少然后通过故事自然而然的去呈现
反正我就是觉得嗯现在感觉在英文的给我来说探索的时间啊长度啊深度来说还不够但是我的兴趣还是挺浓厚的所以就可能看看以后会不会再继续呃
在有机会去学习中文的话因为现在就是在我来说我现在就是有这个书稿要去完成我也不知道完成之后下一步会是怎么样那真理对你来讲你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都各有一些什么样自己的计划吗或者说你的你觉得你对你在心里来说对他们的这个分配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计划
就是我之前说的你的语言它是生活环境或者是你的文化处境的延伸就可能对于你来说以前在 U.E.A.里面有很紧凑的英文创作氛围然后现在你需要用中文去写这个潮汕的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呈现给中文世界里的大众所以说这个也是由你的你的这个环境和你所处的阶段来决定的嘛我觉得现在可能
起码在结束这个项目之前我会更多的写英文我会去考就是我会去去更加专注去考虑这个 flow and clarity 就怎么样把这个游戏玩好因为因为这是一个一个新的游戏对我来说那你会想要成为一个英文世界里边一个 less published writer 或者有一个这个明确的一个目标之类的这样吗没有
因为我还有另一份的人生就是我现在是在一个诊所里面做针灸师所以我觉得可能中医文化这方面对于我来说跟我作为我本身就是 who I am 的联系会更紧密一些因为我自从加入这个项目以后我就发现写作它是一个问问题的过程
然后中医啊然后疗愈啊它是一个回答问题的过程因为在这个中医逻辑里面所有的这个整个宇宙是完美的你只需要去了解这个平衡关系去看到你的患者身上的一些虚实然后帮他去补卸就可以了但是在英文的世界里面它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跑道的马拉松
就是你要不断的去问问题不断的去可能在各种交叉小径里面去去去横冲直撞然后精疲力尽然后最后你甚至有可能我写我写完东西我说我最近干了什么我觉得这么累但其中这个就这个探索过程上我感觉非常无形的一种就是它是一个很很激动的过程但它也是一种非常无形的强大的消耗的过程
那你还会再切回中文写作吗因为其实你的中文写作我一直很欣赏我觉得你有在中文写作你已经有一些英文的一些影子吧不能叫影子就是受到审美影响其实反而显得很特别然后我不知道你以后会不会也有计划会切换回中文写作
我会啊我现在前两天还就是我在修改作品集中间然后有点累的时候我就打开一个文档然后就开始写中文的东西然后因为我以前在中文创作里面主要是写的跟我个人生活就是非常现实的东西我没有写过奇幻型的作品所以我就开始试一下去写奇幻型的作品是怎样一种体验
但我觉得这些就是交流下来录下来也是有有它的价值的就是而且对我们自己可能过段时间回头来看啊什么的有可能完全推翻掉自己目前的这个感受也是有可能的对我记得我之前有一天跟你说我觉得
哪怕我是在写英文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孤岛那个是在前两个月的一种状态就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提交我的三篇就是 tone 非常不同的作品那时候我就想我应该用什么样的 voice 来讲一个故事因为我的 voice 是从我的中文写作 voice 过来的但是呢它好像跟这个英文的 flow 之间好像还需要调和所以
那时候我觉得我周围的人他们好像你可以看从他们写的东西里面感觉他跟这个人之间联系其实挺紧密的你觉得这个人在纸面上说话但对我来说我不是然后甚至有时候像我写 email 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那个 voice 非常 stiff
就是是一个非常 academic 的书面的 voice 但是这里很多人写 email 他有很多这种感情交流的语言在里面但是那个就不是我的教育和文化经历的一部分然后周围也没有没有人可以去探讨这方面的东西因为他们都是第一语言的使用者然后我一个同学就跟我说 voice 是一个非常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靠时间去打磨的一个过程
然后我就想 OK 那那我可能还是刚刚开始探索吧
所以说我这个项目是从一月份开始然后到现在五月份这五个月感觉每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变化都有一些哪怕我对我自己想要写的东西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一开始其实我提交这个申请的时候我想写的是一个跟中医文化有关的故事有点奇幻就是有点平行空间的嗯
跟原生家庭有關 就有很多這種 element 在裡面然後到現在我會覺得 我可能專注的目前這個階段 我想做很多技巧上面的探索我可能就寫一個片段 一個篇章然後看有什麼樣的句子我可以去練習然後我就覺得這種變化其實是
就是以前没有想过的会是这样子是是我我我会觉得英文一个工创意学的工作坊里面可能大多数人他是你刚刚说的这种状态而我们在中文的世界里边我们在呃无论短故事工作坊什么大家还是会把完成看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事情好像我写到一半我放弄一段时间好像我就
变得我不一定会再写但是其实那样不能抹杀你在那个写的一些片段的意义的我觉得嗯对因为我我开始写的时候我是把自己的一个 plot 都写在上面了然后同学就觉得非常惊讶哇觉得你真的好有想法说你的东西好完整呃然后有起伏有高潮他们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嗯其他上了一个东西说我不知道这东西要往哪里走嗯然后他们来问建议然后还有就是
然后我会我可能是更多是这种洞察方面的建议就是说我觉得你这个节奏应该怎么样你的片段时间应该怎么样重新去剪辑就可能这是中文写作这种训练对于结构上的把握会高于对于内容上面的雕琢就细节上面雕琢 no 有可能有可能真的有可能我觉得当然我们现在就是正在
我覺得把中英的這兩種感覺結合起來嘛然後就其實我覺得也看個人的口味吧去結合有些人更想結合英文的這種感覺的像我我是有點在做這個事情但是也不可能完全照搬然後有些人可能會看看怎麼樣在更本土的這個語感裡面包括有些人是回到中國古代
古文的这种语感因为那样也很好对吧再去去看能能去发展嗯
好呀,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因为写作的问题也讲不完,我们看看过一个阶段再 recap 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感悟吧,你的项目也还在继续当中,然后我希望几个月内能完成我的书稿,然后再看看怎么样子。对,我还有一点想说,就是我觉得我的写作习惯自从进了这个项目以后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就是我之前提交都是 deadline driven 就是一直在提交当天我可能会写五个小时然后提交上去就是有些东西会没有没有没有很好去思考可能因为我觉得我的潜意识里面是我写中文的时候我就是很快的我一天写 6000 字然后我就发现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去去做句子上面的嗯雕琢
然后我现在就发现我可能是第一稿先用 free write 写下来然后第二稿再去修改当中的细节然后再去剪辑片段然后第三稿重点去做句子上面的梳理所以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
我说到这我又有点想一般补充了你说第一稿用 freightline 我现在在中文里面都是视同这种方式因为你刚刚说中文在写的时候是那种结构感和那种意图感太强然后因为我在写这书我确实也有我的结构和意图但是你反而现在里面你就写不好我现在就是有时候经常又感觉像通灵或通电找到那种感觉特别是我早上的时候一般像我现在是早上早上就是我写作时间觉得睡了一觉起来那种
没有被世界上各种事情 cover 上来的那种感觉还是比较通透的然后我就说这个时候能不能更用 freelite 的而且你觉得如果 freelite 能流动起来的文字往往就是效果更好你会最终采用可能性更高然后经常有些时候就是你太有意图的写写你就觉得有点阻塞然后最终你又不买又想改或者整段就不要了就是那种有问题就是无效写作那这种无效写作对我来说我有 deadline 的人我还是有一点点
怎么说呢就觉得我今天写这么多其实最终又没有推进往前一步的这种感觉然后其实很很宝贵的要想去捕捉那个能够 freelight 下来的时间但并不是每个时候都能找到那种有 freelight 流动起来的感觉你你会这样吗嗯啊
我觉得可能你要给自己一个特定的场景就比方说你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然后你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面然后你可能有个特定的音乐去帮你带入到一个状态里面然后你就开始写我最大的困扰就是我这种 freelight 的场景特别是高发的时候我往往不能在家里发声
就我得去外面找個咖啡館我現在住在郊區裡一個最近咖啡館都有兩公里多當然這個距離對於如果開車的人不是什麼但是關於就是說好像你就因為這樣你變得一個
就是都不能在家里不归家的人然后就家里很多 duty 也不能够 cover 到就会有这个两者的争杂我不可能说还没有狠心到这种像上班一样送完小孩立即就奔往咖啡馆我觉得家里有时候包括最近父母来一起住他也是有一些要照顾的一些事情我就觉得我没法做到但是如果在家里家里还有其他人的这种情况下我就觉得我那个状态好像进入了不能摆着摆
最多 80%那 80%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好像也就只有 80%那对我来说我就有点也不是特别的满意但是如果这样我就现在不断的在这个政策里面摸牌滚打的推进或者你可以录音就是你可能哪怕就出去散步 15 20 分钟然后你就直接就是把它录下来
因为你我因为现在我我我现在已经就习惯于这种就是你你读出来的东西是最自然的你是发音发出来的东西是最直接的嗯嗯可能他能够能够作为一个 freerider 的辅助好的谢谢谢谢你的建议那我们就今天聊到这里谢谢珍妮我们呃过几个月吧我们再转一步去再看看等你的项目结束啊对嗯谢谢子欣拜拜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