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淡豹】02 坠入爱(上):爱情如何发生?

【淡豹】02 坠入爱(上):爱情如何发生?

2019/10/25
logo of podcast Matters流动课:悬浮课 / 爱情课 / 游戏课

Matters流动课:悬浮课 / 爱情课 / 游戏课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爱情课的第一节,叫做,“坠入爱”。

我们实际上要讲的是关于,存在一系列隐喻和叙事(trope)。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无限新鲜,令人激动,一切都是崭新的,但同时,我们用来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爱上对方、理解自己在爱情中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理解爱情各个阶段的划分、理解冲突和分手、或者谈论自己对爱情的理想,和在这段爱情中的不满时,我们会使用一系列现成的修辞,经常是下意识的,不自觉的。

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们暗恋一个人,可能会说自己患上了相思病,这在英文中也有对应词lovesickness,作家⻢尔克斯也写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把恋爱中的人比作传染病威力下的病人。这就是一个关于爱情中人的状态的常见隐喻。这个常见的隐喻是描述人在爱情中的状态的,就好像生了病一样。

再比如,我们抱着愤世嫉俗的态度去看待一段意义有限、“肤浅造作”的感情时,可能会说,“爱情是一出戏”。

再比如,我们形容爱情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时,可能会说爱情就像⻰卷⻛。

那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些隐喻和叙事呢?不是因为我们关心语言学或者文学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关心现实。它们是“说法”,是我们现代人不自觉就深陷其中的爱情话语。它们是原型一般的叙事模式,构成了我们理解爱情、理解自我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框架。它们不仅是语言表达,也是引领我们做事思考的现实力量

那我们今天的课程会分三个部分来讲。

第一部分我们来讲关于爱情如何产生的说法,一⻅钟情就是一种“爱情发生学”,那今天我们主要讲“坠入爱”这种关于爱情产生方式的隐喻。之后我们讨论一下**“主体性”的概念**。最后我们会列举一些关于什么是“好爱情”、“坏爱情”的隐喻,看看它们怎么体现了我们爱情理想和标准的时代变化

(一)关于“爱情发生学”的隐喻

我们先来看《坠入爱》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个隐喻。它不仅是在说爱情过程,它也是在说,**当我们坠入爱情时,我们同时是在坠入关于爱情的现成修辞、现成说法之中。**它们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范性的。描述性指它是对爱情实际发生过程的描述和总结。规范性,指的是,向往爱情的人,处于爱情中的人,受这些隐喻的指引,来理解自身爱情的生命史,甚至在它的指引下活着,来树立自己的理想。它们不仅描述感受,而且生成感受与情绪。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坠入爱”不是fall in love这种外语说法的中文译文吗?**为什么说它也影响我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呢?**其实我们在汉语里,说“陷入爱情”是一个意思。

我们来看几个故事,帮助我们理解隐喻对于爱情的力量。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写过一篇非常有趣的短篇小说,是总结和讽“罗曼司故事”,也是总结和讽刺我们流行的爱情话语。叫**《幸福的结局》**,我觉得很有必要念一下它的第一节,

“约翰与玛丽坠入爱河并喜结连理。他们的工作令人尊敬且报酬优厚,他们还总能在工作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他们买了一所漂亮的房子,房产升值了。接着,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他们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孩子们也尽如人意。此外,约翰与玛丽性生活和谐、刺激。他们有忠诚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假期。然后他们退休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亦是多姿多彩。最终他们死了。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大家看,爱情开始于“坠入爱河”,落实于婚姻,在各自作为个体的成⻓中、在生儿育女、在共同衰老中,爱情成熟,发展,爱情表达了自身。最后,他们死了。

**这一段是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关于爱的叙事,也是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过上的一种完美人生。**那我们看,这个故事里,爱情是如何发生的,人是如何走入爱情的呢?阿特伍德简要地讲,“约翰与玛丽坠入爱河”。没错,“坠入爱”是爱情发生学的基本隐喻,也就是说,我们经历自己的爱情和理解别人的爱情时,往往要去定义,去寻找一个自己爱上对方的具体时刻,才能让爱情开始

**这个时刻是什么样的呢?**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曾经引过萨特的一段话,非常好地形容了“坠入爱”的过程。

这段话出自萨特的《恶心》:“世界就在一个玻璃缸里,虽说近在咫尺,可是看得⻅却摸不着,它跟我隔离,是用另一种材料构成;我身不由己,不停地坠落,没有晕眩,没有云雾,我在明晰精确之中堕落,仿佛吸了毒似的。”(转引自《恋人絮语》第88⻚)

大家看,这里所形容的状态是,人感受到隔离,坠落,身不由己,各种感官被爱唤醒,变得极其敏感。

那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关于“坠入爱”的表达,说明这个隐喻多么深地左右着我们对爱情过程的理解

比如:女孩子说,“我在夏天第一次看到他打球,印象很深,但并没有喜欢他,到秋天,某天他穿着白衬衫,我一下子爱上了他。”

比如:你会听到朋友的分享,将要结婚的人在回忆,“我和未婚妻相处得很好,但似乎一下子就进入了稳定状态,不像我和前一位女友那样,能清晰地回忆起来爱上她的时刻。我觉得我是爱未婚妻的,才愿意她共度终生,但我说不清楚我是如何爱上她的。”

这说的是日常生活的表达。**在文学中,电影里,虚构故事里浪漫故事的“高亮时刻”往往就是“爱上对方”的时刻。**比较复杂的故事,可能是譬如男主⻆先有一个爱上女主⻆的时刻,女主⻆心有他属,之后经过很多纠缠,女主⻆也爱上了男主⻆,到这时,皆大欢喜。

大家想**《傲慢与偏⻅》**中,故事开始运转,就在于男主⻆达⻄爱上了女主⻆,但伊丽莎白不喜欢他,到他求婚时拒绝了他。而故事的高潮,是女主⻆终于反过来,也爱他了。

电影《傲慢与偏见》(2005)

大家看,“坠入爱”的时刻往往非常具体,它就是浪漫故事的核心场景,浪漫所在。伊丽莎白玩笑地说她坠入爱情的时刻,是看到达⻄大宅子的那一刻。而相爱的核心事件是达⻄帮助伊丽莎白家处理她妹妹的私奔事件。这样,故事到达了高潮,之后故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求婚成功,之后很迅速地在两三⻚内讲述了结尾,也就是婚礼和共同生活。

最主流的关于爱的叙事,就可以总结为,⻅到他,认识他,爱上他,和他结婚,然后生活在一起。**其中爱上他的那一刻是最重要的。**而一段悲剧的构成是什么样呢?可能是少年维特爱上了少女夏绿蒂,很具体明确,之后他反复表达自己的情意,可夏绿蒂始终没有爱上他,维特陷入失望。

**那这样的叙事左右着我们对多种亲密关系的理解,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友谊。**比如在粉丝文化中,可能表达为,“看到他做的广告海报时,还没有喜欢上他,后来看了他一部电视剧,他在某个场景,比如从悬崖上跳下去救女主⻆时,简直帅呆了,我彻底爱上了他。之后进入粉团,每天去打卡,为他刷数据。

我在这里举这么多例子是想说,我们习惯要在爱情中寻找一个“坠入爱”的时刻,来给我们的爱情设置一个起点。大家可能觉得很自然,但他反应了一些我们的爱情观念。

而我们讲“坠入爱”,也是希望用它作为例子,来看“浪漫爱”这个话语的内在含义——“浪漫爱”其实是爱的主体关于爱的浪漫想象,起先人的关系是中性的,逐渐经由相互了解,从朋友或者普通恋人状态,经过了某个事件之后,经过了一些共同生活经验以后,或者某个电光火石的刹那,人深深地爱上了对方,进入了“爱情”状态。那这种时刻在语言中表达为坠入爱的时刻。

大家要注意,所谓坠入爱的时刻,未必是每段关系存在的真正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前面所强调的一种叙事模式。就是说,人们习惯用这种模式来理解自己的生活,描述自己的生活。

而且,这种流行的隐喻和叙事,不仅主宰了我们普通人对于自己生活的理解,学术话语也会以这种爱情话语为基础

比如,研究者去做实验观察爱情中的人内分泌的变化,激素水平,再找个参照组去看不在爱情中的人。这种实验的设计前提就是,认为爱中的人,经由某个时刻之后,成为了不同的人,这种变化,在生物体上也有反应。又比如,大众通俗心理学会给出各个标准,让你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处在爱情中了——比如,开始对新事物感兴趣,世界观更开放,感到嫉妒,心跳加快,梦到对方等等,都是“坠入爱”的标志。

所以,这些隐喻力量很大,也是无处不在。

那关于坠入爱,我们最后要再谈谈,这个隐喻内在延伸的意义,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关于”坠落“的隐喻怎样左右了我们对于爱情的认识。

你看,坠入爱,这个动作它意味着:

第一,我们常常会觉得人进入爱情是无法自控的,人往往是在事后才发现自己曾处在这种状态中;

第二,坠入这个动作本身,我们认为人在爱情中是脆弱的。爱可能是一种危险状态

第三,我们认为爱中的人部分丧失理性,自控

第四,坠入可能是从高楼到平地,爱是一种“转化”,一种新的主体性的“生成过程”,人从“前爱状态”,成了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正在爱”的主体,完成了从不爱或者仅仅是喜欢,到爱的转换。这是一个人类学上讲的“过渡仪式”。就是说,人经过了一段危险状态,进入了新状态,像成年礼一样。

最后,“坠入爱”这个大隐喻内部还有几种类型。坠入爱可以是像刚才《傲慢与偏⻅》的例子那样,先认识,从不爱到逐渐爱上。还有一种特例,就是“一⻅钟情”,爱的速度极快,而迅速发展出⻓期的、稳定的关系。“一⻅钟情”这种叙事是“坠入爱”的一个特例。

那像英文中 lovestruck 这样的说法,这个具体的词,也和“坠入爱”这种话语有相关性。

lovestruck 指的是,爱情像雷电一样击中人,像大棒一样砸到人

这些词汇背后都体现了社会对爱情类似的观念:人丧失主体性,爱情的来临不可控,爱中的人是脆弱的等等。反过来,这些词汇也塑造了我们每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比如我们在谈恋爱时,会”物色“、”回忆“、”找寻“那些陷入爱情的时刻,如果没有找到,会惘然若失,觉得这段关系少了点什么。也是因此,我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构造一个故事时,总会强调这种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