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部分我想讲讲对这种浪漫爱的效仿如何以悲剧收场。
一个例子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它的结束在于社会力量和家族制度对爱情的扼杀。剧本中的爱情“本相”,是没有瑕疵也没有裂痕的,两人始终深爱对方——它的悲剧性恰恰在于此,一种强烈的力量,在偶然性的操弄下,扼杀了另一种强烈的力量。而生命逝去了,爱情不死,外在没有让内在变形,这样的悲剧叙事并没有人逃避爱,而是让人更信仰和尊敬爱情。
但我们在日常现实中,所看到的往往是另一种悲剧:爱情死了,理想遭遇现实后破灭了,或者,直接戳穿说爱情不存在过是种幻想。前一种,遭遇爱破灭的现实,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鲁迅1925年写的《伤逝》,主人公子君和涓生自由恋爱破产了。是因为两个人像两只小⻦,没有高⻜过,但又一直梦想着高处的空气,同居后,他们一方面承担不了生活里为稻粱谋的重负,另一方面发现自己并不能与旧时代一刀两断,他们的自我革命是不彻底的,身上全是旧时代性别观念、幸福观念、家庭观念的影子。
后一种,戳穿爱情不过是种幻想,可以举一部张爱玲小说《五四遗事》的例子。《五四遗事》其中的爱情故事是讽刺性的,实际是对小布尔乔亚恋爱游戏的批判——张爱玲笔下的文艺⻘年脱离了包办婚姻,但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浪漫真爱基础上的婚姻,反而又纳妾,过上了新的庸俗生活。那这种失望,我们可以说不仅是对爱情的失望,而是对启蒙现代性的失望,根本不相信从自由恋爱自由家庭的试验中,从革命中,能“产生新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那我们举完离我们近的中国叙事例子,再回头来看看伯格曼,他在电影中,其实直接杀死了浪漫爱的美梦。
故事的所谓“结局”是这样,莫妮卡怀孕了,孩子出生。两个人没法再像之前那样抛下工作、脱离日常、生活在相看两不厌和蔑视社会规范、逃脱工厂,逃脱资本主义制度束缚的“自由”之中。哈里这个年轻父亲,有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整天在工作。莫妮卡不得不待在家里。她非常无聊,难道浪漫爱导向的就是这样的日常生活吗?不仅看不到浪漫,而且只能感受到束缚和贫困。她又出去跳舞,遇到了旧情人,浪漫爱的故事重新开始。
豆瓣的内容总结是这么描述电影结尾的——“莫妮卡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是)莫妮卡和曾经的情人旧情复燃,一个本来美满和睦的家庭开始分崩离析。”
但不是这样。从来不存在什么“本来美满和睦”,这种想象就是把从恋爱进入合法婚姻,又有了孩子的完整家庭,就看作美满和睦。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浪漫爱话语生产出来的婴儿,以为从自由恋爱、从一⻅钟情、从热恋开始的关系,就有感情基础,只是因为碰到了一个男人,才分崩离析。而我们其实刚才看到,整个这段关系,简直好像暴力革命一样,它席卷你,朝一个必将失败的地方呼啸而去。如果借用张爱玲在《小团圆》里的句子,“她只听信痛苦的语言,她的乡音”,也许可以这样说莫妮卡,“她只听信浪漫的语言,她的乡音”!现代人向往恋爱,辨认那些能标志爱的符码,之后人向往戒指,受困于创伤,也容忍并且着迷于创伤,死去活来,生命就像沙子一样从我们的手指缝中流下去。
用这部电影作例子,我们讲了人对浪漫爱这个爱情理想的效仿,它的形式是对这个美梦的讽刺。
现在我们来讲讲这段叙事的“前史”——浪漫爱这个美梦是如何造出来的。
上节课我们讲过,浪漫爱是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中发展出来的,最初,浪漫爱与婚姻恰恰没关系,是婚外情的性质,是骑士与已婚夫人之间的关系,经常也并没有肉体关系,就是一种浪漫的倾慕。但它逐渐地变成了婚姻的基础。
问题在于,在小说中,在罗曼蒂克的电影中,叙事是会终止于某个时刻,经常是最美满的那个时刻,这标志着浪漫爱的实现。而在现实中,像莫妮卡与哈里这样,同属于劳工阶级的两个年轻人如何能实践和实现浪漫爱呢?他们只能去试验,没办法去实现。因为浪漫爱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是不相容的——如果你要崇拜爱人,崇拜爱情,你必须得崇拜生活。而这种处在资本主义工厂内的、处在家庭制度下的生活中其实没有可崇拜的部分。
也就是说,伯格曼还指出了这种制度下工厂与家庭的同构性,你逃不开,没法靠工作或者成⻓成熟逃开这种压抑的结构。莫妮卡受困于贫穷和短缺,家庭像监狱,她以本能反抗着这一切,因此恋爱,结婚,出轨。但她无意识的反抗又受困于这一切,所以反抗的形式,是她从电影里学来的浪漫爱,不是独立、成⻓、或者革命。而哈里受困于什么呢?哭闹、任意的出轨、自身对他者的需要。
大家看,在这个社会里面,人反抗的形式,也受制于所反抗的对象。而人对于他人的需要,虽然是构成爱和社会关系的基础,结果也几乎必然是悲剧性的。这两种限制,这两种必然性才是真正的悲剧。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够好的社会中,对浪漫爱的追求几乎注定令人痛苦。并不是你倒霉,出于偶然才不幸,而是你几乎必然不幸。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以电影作例子,眼睁睁地看着导演伯格曼用自己的电影,对立于人物莫妮卡所看的那些大众浪漫电影。伯格曼描述了一个女孩子如何爱上爱情,之后伯格曼又亲手帮她杀死了浪漫爱的美梦。这也是在帮银幕之前的我们杀死这个美梦。如果再认为莫妮卡和哈里本来享有一种“美满和睦的家庭”,恐怕就是大大的误读了。
所以在今天课程的末尾,我们想说的是,最重要的不是相遇与疼痛与创伤那些桥段,不是那些浪漫爱的情节,也不是“如何获得浪漫爱”的人生技术。**如果要真正获得幸福,很悖谬的,或许第一项要做的工作,就是不再浪漫。**不再受浪漫爱话语的困扰,从幻梦之中醒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爱的形式。正好,我们下一节课讲的就是新的爱的形式,爱中没有主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