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2: 每年聊 1000 个项目,我看到出海者们的局限和犹豫 | 对话云时资本彭创

92: 每年聊 1000 个项目,我看到出海者们的局限和犹豫 | 对话云时资本彭创

2024/12/6
logo of podcast 晚点聊 LateTalk

晚点聊 LateTalk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彭创
Topics
彭创: 云时资本关注中国企业出海的体系化机会,认为这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然之路。云时资本的投资版图从非洲互联网扩展到智能硬件、欧美创新、自动化设备、工业软件和材料零部件等方向,覆盖范围更广。云时资本的投资方向是沿着创始团队自身能力线进行延展,从互联网投资转向出海,寻找新的机会。云时资本最初选择投资非洲互联网,是因为看到了其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以及中国企业在特定时期结构化的出海机会。在投资过程中观察到,中国企业开始思考海外业务,非洲只是他们关注的一站,他们也关注发达市场的消费电子等机会。中国创业者出海方向的变化:从最初局限于互联网、离中国较近的东南亚和印度,到后来关注非洲和发达市场的消费电子等。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科技向的创新出现一波浪潮,涌现出安克、石头科技等在硬件层面取得成功的公司,主要面向欧美市场。投资人对出海项目的偏好变化:从最初只关注高毛利的互联网行业,到逐渐关注毛利较低的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甚至材料和零部件行业。中国创业者的优势并非仅仅是供应链能力,更重要的是软硬兼备的创新能力和快速迭代的产品能力,尤其在电商环境下优势明显。中国工程师的快速迭代能力和竞争环境,使得中国产品在电商环境下(无限货架)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创业者的局限:初期存在路径依赖,依赖产品创新能力和电商运营能力,需要增强海外组织化能力、在地化生产能力和当地市场洞察能力。出海和出口的区别:出口是业务导向,出海是能力导向,需要构建海外组织能力。出海创业者优先级最高的核心能力: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构建完整的线下销售和服务体系。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扩张面临的难点:跨地域、跨文化、跨时区的组织管理问题,需要在地化运营。构建海外销售网络:通过代理商可以快速铺货,但不利于长期品牌建设,需要更精细化的渠道管理。安克的成功经验:从电商起家,逐步构建完整的品牌网络体系,注重功能性和情感诉求的营销,以国际化品牌公司的视角经营。中国企业出海需要从“卖货”的逻辑转变为“做品牌”的逻辑,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中国制造业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全球局势不明朗,导致决策犹豫。“不出海就出局”的观点是制造焦虑,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出海,做好国内市场并非错误选择。企业是否适合出海,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属性、公司能力和个人意愿三个方面。真正全球化成功的公司,在任何一个大陆的销售额都不超过总销售额的25%。中国企业出海是一个逐步发展过程,需要从新兴市场开始,逐步拓展到发达市场。中国出海企业具有野心和愿景,并且年轻有活力,正在逐步向全球化转型。中国出海企业被忽视的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仍有大量机会,但需要克服生活和文化方面的挑战。不同出海方向的投资挑战:消费电子竞争激烈,自动化设备销售周期长,新兴市场变现能力弱。云时资本的投资逻辑:寻找各行业中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关注技术壁垒和行业领先地位。云时资本更关注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尤其是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具有独特性和领先优势的企业。云时资本投资早期企业的优势:高效率、产业资源、双币种基金和全职化认知。一级市场面临的挑战:大环境不如以前,募资困难,需要适应变化。创投行业需要回归理性,专注于服务最顶尖的创新人才和创业公司。创立云时资本的原因:对自身投资理念的清晰表达,以及对出海机会的判断。对迷茫的一级市场从业者的建议:连接不同领域的知识,遵循八二原则,追求价值创造。 陈晶: 与彭创就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出海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创业者在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创新上具有独特优势。全球市场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制造和软件能力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此外,中国的工程师文化和快速迭代能力使得产品创新速度极快,尤其在电商渗透率提升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凸显。

中国创业者在出海时面临哪些主要局限?

中国创业者在出海时的主要局限在于过度依赖电商运营能力,缺乏海外的组织化能力。他们需要建立线下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进行在地化生产,并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化。

彭创如何看待“不出海,就出局”这一观点?

彭创认为“不出海,就出局”这一观点是在制造焦虑,并不成熟。他强调,创业者应根据自身行业、公司能力和个人意愿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出海,而不是盲目跟风。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耕国内市场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出海时应该优先培养哪些能力?

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出海时应优先培养从线上到线下的销售能力。虽然初期依赖线上销售是可行的,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构建线下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是确保长期业务稳定性的关键。

彭创如何看待中国创业者在海外设厂的趋势?

彭创认为,海外设厂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全球局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考虑关税和供应链风险。对于某些产品,海外设厂是必要的,但对于大部分科技产品,中国仍然是全球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

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全球化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挑战是什么?

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全球化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挑战是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中美关系的长期紧张、关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创业者在决策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他们在是否出海、何时出海等问题上犹豫不决。

彭创如何看待中国创业者在非洲市场的机会?

彭创认为非洲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和快速增长的经济。然而,非洲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零售通路不健全,这为创业者带来了挑战,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彭创认为中国创业者在东南亚市场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

彭创认为东南亚市场的消费机会很大,尤其是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强的消费力。然而,东南亚市场分散,每个国家的本地化策略不同,创业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市场调研和本地化运营。

彭创如何看待中国创业者在全球化过程中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彭创认为,品牌建设是中国创业者全球化过程中必须迈进的阶段。他强调,中国产品已经具备世界顶级的品质和设计能力,创业者应自信地卖出溢价,而不是仅仅依赖低价策略。品牌建设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本地化的营销策略。

彭创如何看待中国创业者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彭创认为,理解本地文化、构建本地团队和搭建本地化的管理体系是中国创业者全球化成功的关键。他强调,创业者需要与当地渠道和合作伙伴建立深厚的关系,才能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Chapters
云时资本创始人彭创分享了其从投资互联网项目到专注中国企业出海的转变历程,以及云时资本在非洲和欧美市场的投资案例,例如与传音合作的支付和音乐类项目。
  • 云时资本早期投资方向涵盖互联网、大健康、SaaS等领域。
  • 2019年成立,专注中国企业出海,投资方向覆盖材料/零部件、软件、智能硬件、自动化/装备、互联网五个方向。
  • 在非洲市场,投资了传音的支付和音乐类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Shownotes Transcript

和更多出海创业者、投资人交流后,我有个直接的感受,“不出海、就出局”这种言论是在给创业者们制造焦虑。

很多创始人没有足够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卖到海外、努力投入几年后可能还不如做好国内市场、自己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以及,如果你还需要融资的话,投资人真正关心什么。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云时资本创始人彭创,来聊聊从投资人视角看,什么样的出海项目更值得投资,出海创业者们身上有哪些优势和局限。

彭创在创立云时之前,是洪泰基金的管理合伙人、高瓴资本投资副总裁、高瓴旗下清流资本合伙人,投资过 51 信用卡、有赞等项目,现在云时主要看出海,覆盖材料/零部件、软件、智能硬件、自动化/装备、互联网五个方向。

创始人决定是否出海前,应该思考哪些问题?一起来听一听投资人视角的看法。

出海创业者们的优势、局限和纠结 00:01:44 以前投有赞、51 信用卡等互联网项目,我是如何从互联网到非洲,再到出海? 00:07:16 从无人问津到所有人都在谈论,投资人看出海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00:11:41 从投资人视角看,中国出海创业者局限在哪里?怎么补足能力? 00:19:32 想要做品牌的出海创业者,应该向安克学习什么? 00:24:20 出海创业者们的犹豫、纠结,很大程度来自全球局势的不明朗 00:26:58 “不出海,就出局”是在制造焦虑,怎么判断自己的业务到底适不适合出海?

作为一家主要投出海的基金,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逻辑

00:36:54 投资人能投的出海方向,选择已经不多了 00:39:08 什么样的出海创业公司,投资人会更感兴趣? 00:49:10 从零到一,如何搭建起来一个双币基金? 00:51:29 募资越来越难了,但本质上是因为曾经的资源错配了 00:55:42 给还在一级市场,迷茫的年轻人们一些建议

登场人物: 彭创 云时资本合伙人 陈晶 《晚点 LatePost》记者,关注出海(Wechat:tiema233)

剪辑: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