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9: MiniMax 创始人闫俊杰:千万别套用移动互联网的逻辑做 AI

99: MiniMax 创始人闫俊杰:千万别套用移动互联网的逻辑做 AI

2025/1/20
logo of podcast 晚点聊 LateTalk

晚点聊 LateTal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闫俊杰
Topics
闫俊杰: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逻辑不适用于 AI 领域。移动互联网强调用户越多,反馈越多,算法越聪明。但 AI 大模型和产品的真实关系是:更好的模型可以导向更好的应用,但更好的应用和更多用户并不会导向更好的模型。基于此认知,MiniMax 的首要目标是加速技术迭代,而非增长或收入。我们开源 MiniMax-01 模型系列,正是为了加快技术迭代,提升研发效率,并加强技术品牌。中国 AI 行业存在误区,认为用户越多,模型智能水平越高,这导致许多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流量购买,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提升。实际上,AI 智能水平的提升与用户数量无关,它取决于对模型能力的清晰定义和分级,以及通过技术手段不断逼近目标的过程。我们 MiniMax 始终坚持技术驱动,即使在产品层面,也优先考虑技术领先性。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从关注移动互联网逻辑到跳出其框架的转变,这反映了 AI 行业和从业者自身的快速迭代。我们认为,技术是行业核心驱动力,但技术和产品应分开看待。技术应专注于提升能力上限,产品则专注于满足用户需求和商业化。在技术和产品发生冲突时,技术优先。我们对 AI 的信仰并非定义 AGI 本身,而是智能水平的持续进步。我们相信,通过分阶段逐步提升智能水平,最终能实现有意义的目标。创业并非天选之子,而是需要独特的理解和持续的创新。我们 MiniMax 的发展路径是模型驱动产品,而非产品驱动模型。即使重新选择,我们也不会只做应用,因为我们希望基于未来技术创造产品。我们认为,Agent 是 AI 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它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并带来新的交互形态和社会变化。MiniMax-01 模型在架构层面支持长上下文处理,为 Agent 时代奠定了基础。我们优先发展长上下文记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而非盲目追逐 OpenAI 的某些方向,因为我们认为扎实的基础更重要。我们认为,中国 AI 公司普遍缺乏自身特点,多在对齐 OpenAI 的输出,而我们 MiniMax 正在努力建立自身的技术品牌和特色。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客观、扁平、灵活的沟通方式,以及模型、基础设施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实力。我们注重技术迭代,而非短期目标,这导致我们 2024 年的收入和产品目标未达预期。但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调整了目标设定逻辑,不再套用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我们更关注技术研发目标,并以此驱动业务和产品变化。我们认为,AI 产品的成功关键在于用户留存率,而非用户数量。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是逐步提升 AI 智能水平,并将其应用于更复杂的场景,例如信息获取。我们不追求成为第一个进入某个领域的公司,而是专注于将技术做到极致。我们相信,技术驱动是 AI 公司成功的关键,而持续吸引优秀人才则是最大的挑战。 程曼祺:作为主持人,我引导访谈,并对嘉宾观点进行总结和提问。

Deep Dive

Chapters
MiniMax 首次开源模型 MiniMax-01 系列,旨在加速技术迭代和加强技术品牌。海外用户关注 MiniMax 的多模态模型,而国内用户则对 MiniMax 的技术创新表示认可。
  • MiniMax 开源模型 MiniMax-01 系列
  • 海外用户关注多模态模型
  • 国内用户认可 MiniMax 技术创新

Shownotes Transcript

更好的模型可以导向更好的应用,但更好的应用和更多用户并不会导向更好的模型。

头图是 Dota 2019 国际邀请赛决赛(TI9)中,OG 战队的 Ana 使用 IO(小精灵,图中球形发光体)的经典作战,OG 在 TI9 中夺冠。为什么用这个图,播客里有答案~

经过 “一切在加速” 的 2024 年,围绕中国大模型创业的讨论,从 “谁又融资了?” 变成 “谁会第一个倒下?”

行业分化时刻,我们访谈了中国大模型六小龙之一,估值已超 30 亿美元的 MiniMax 创始人兼 CEO 闫俊杰,聊了 MiniMax 的新技术目标,他们刚刚发布的首个开源模型系列 MiniMax-01 ,去年一年公司的变化和人员调整,以及闫俊杰作为一个“练习时长 3 年”的“新人 CEO”的自我复盘。

10 个月前,我们就访谈过一次闫俊杰。那次他提了很多字节;这次再聊,明显感到他主动提字节少了,提 Anthropic 多了。这与行业风向形成微妙的反差。

在他更在意字节的 2024 年 3 月,大模型创业最是烈火烹油。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大厂对创业的压力,MiniMax 本来是看起来相对 “安全”:它的 AI 社区产品 Talkie 的最新月活用户数已超过 Character.ai,成为同类产品全球第一;其在中国的 AI 社区产品 “星野”,用户数、使用时长和留存率也都是第一,高于字节旗下的同类产品。

闫俊杰却自己推翻了这些优势,在他现在的认知里,用户数等指标并非 AI 竞争的核心,他说: - 千万别套用移动互联网的逻辑来做 AI。

移动互联网的逻辑是:用户越多,反馈越多,推荐算法越聪明。而闫俊杰认为,AI 大模型和产品的真实关系是: - “更好的模型可以导向更好的应用,但更好的应用和更多用户并不会导向更好的模型。”

在这个认知更加明确后,闫俊杰说他做出了取舍,现在 MiniMax 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增长,也不是收入,是 “加速技术迭代”。

不到一年的两次访谈,我们从聊移动互联网到聊跳出移动互联网的逻辑,从讲 2024 年的目标到闫俊杰复盘当时定目标的逻辑就不太对——AI 行业和其中的人都在快速变化与迭代。

时间线跳转: ·聊 MiniMax-01 新模型系列:为什么开源? 02:12 为什么开源——加速技术迭代 & 加强技术品牌 08:22 行业误区:认为更好的智能水平要依赖更多的用户;其实不然 13:01 想清楚这个逻辑后:模型要追求不断提高上限,而产品就是产品 15:11 明确 MiniMax 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聊对技术的态度:“一年前最喜欢说信仰的人,信仰都兑现了吗?” 18:01 “随热点而动?”这是对我们的误解 20:13 现在没人能定义什么是 AGI,只能定义智能水平会不断进步 22:00 作为创业者,不是说 Scaling Law 撞墙了我就放弃了,而是努力找方法延续它 23:59 一年前最喜欢说信仰的人,信仰都兑现了吗?

·聊 Agent:long-context 很重要,探索 coding 之外的 Agent 场景 25:31 Agent 能处理复杂任务,复杂任务指在专业领域达到专业人士水平 27:51 Agent 需要模型架构和能力的提升;MiniMax-01 做到了第一点 29:08 01 改传统 Transformer 里的非线性注意机制为线性注意力机制,提升了处理 long-context 的能力,这对单 Agent 交互质量,和多 Agent 通讯都很重要 35:07 为什么没发 o1 方向模型? 39:40 多模态能力在 OpenAI L1-L5 的 AGI 路线图里很重要 41:04 AI 编程助手 Cursor 的成功并不基于 o 方向的模型 41:51 蒸馏 o1 数据复现 o1,没那么难 44:09 编程之外另一 Agent 落地场景:信息的获取 51:09 中美模型的一个区别,前者缺少内部 benchmark 55:19 MiniMax 的技术团队特点:模型、Infra 和工程的综合能力强;客观、扁平、灵活

·聊模应一体:市场不是有 A,就不能有 B 01:01:38 模型、应用一起做,还有必要吗? 01:03:59 即使更晚创业,也不会做只做应用的公司,因为想做基于未来技术的产品 01:04:44 海螺文本的失利——没有坚持技术驱动 01:06:48 Talkie、星野的暂时领先——因为更懂用户 01:07:34 做技术的人大部分觉得自己很牛,但我不是这么认知世界的

·聊竞争:不要区分大厂和创业公司 01:07:56 不用把创业公司单独当一类公司 01:09:22 DeepSeek 也很纯粹;智谱第一个有 AI 路线图 01:09:59 MiniMax 的路线图?——逃出生天,下一步最重要 01:11:19 一年来大模型竞争最大的变化:更多人意识到这和移动互联网是两件事 01:12:29 没和字节谈过被收购,从来没想过把公司卖一个什么价钱 01:15:02 24 年没完成年初目标,定目标的逻辑就不太对 01:16:28 大厂投入和竞争激烈程度都在预料之内 01:18:46 AI 产品该看什么指标? 01:20:25 大公司之外,更大的“危险”还是来自自己的认知

·聊团队和自己:放下 ego,深度思考 01:22:49 不要假定团队没有流失,流失才是正常的 01:23:24 MiniMax 需要的两种人 01:25:48 确定研发优先级需要做取舍,不见得每个取舍都对,纠错很重要 01:26:56 CEO 决策什么不决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组织有共同决策标准 01:29:48 让所有人都觉得公司被管得很好,这不是一个目标 01:30:28 打造 AI 组织的难点:持续吸引更好的人 01:31:17 半年多前焦虑,现在不了,因为已做出取舍,以技术迭代为最大目标 01:32:08 去年反思最多的问题——认知能力为何不能提升得更快? 01:32:16 放下自我,思考得更深入 01:34:29 为什么一直被叫 IO? 01:36:38 25 年对自己的期待: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相关链接: 《晚点对话 MiniMax 闫俊杰:创业没有天选之子》2025 年 1 月) 《对话 MiniMax 闫俊杰:AGI 不是大杀器,是普通人每天用的产品》2024 年 3 月) MiniMax-01 开源系列模型技术博客)

登场人物: 嘉宾:闫俊杰,MiniMax 创始人兼 CEO 主播: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组负责人。小红书 @曼祺_火柴Q) 即刻 @曼祺_火柴Q)

剪辑:甜食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