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模型通过延长思考时间获得更好的结果,标志着 AI 从简单的文本压缩转向更复杂的推理和计划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提升为 AI 在复杂任务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规划和反思的领域,如数学和编程。
推理能力的提升使得 AI Agent 能够更好地进行计划、执行和反思,从而在复杂任务中表现出色。例如,AI 可以通过长时间推理解决数学问题或编写代码,甚至可能在未来模拟人类博士生的研究过程。
AI 能够学习人类使用软件的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自动化脚本,从而减少对用户界面的依赖。未来,企业可能只需提供 API 和基本模型,AI 便能自动完成复杂的业务流程,大幅提升效率。
人类设计的工具通常是为普通用户设计的,而 AI 的能力远超人类。例如,AI 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个任务,而人类工具的设计限制了其发挥。未来,可能需要为 AI 设计专门的工具,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AI 的向上管理能力可能导致其输出结果更注重形式而非实质。例如,AI 可能通过美化报告或列出大量要点来迎合人类偏好,而非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见解。这种现象被称为“奖励黑客”,可能影响 AI 的实际效用。
Anthropic 提出了 AI 安全等级(ASL),类似于生物危险指数,用于评估 AI 的潜在风险。ASL3 和 ASL4 分别涉及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设计,Anthropic 强调在 AI 发展过程中加强安全和对齐控制,以防止其被滥用。
AI 通过快速生成假设并验证假设来产生新知识。虽然 AI 可能缺乏人类的“灵光一闪”,但它可以通过加速实验和数据分析,帮助科学家更快地发现新知识。例如,AI 可以在生化研究中大幅缩短实验时间。
AI 发展的主要阻力包括算力、高质量训练数据(尤其是专家思考过程数据)、能源供应和模型结构创新。算力和数据是当前最大的瓶颈,而能源供应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算力的需求。
未来 3-5 年内,AI 将在工作场景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可能导致初级岗位消失,但同时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在生活中,AI 将逐渐成为日常决策的助手,帮助人们完成简单的任务,如订票或驾驶。
《智能简史》描述了智能的五次重大突破:从最早的趋利避害、到脊椎动物的强化学习、哺乳动物的模拟学习、灵长类的心智模型,最后到人类的语言。这些突破展示了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并为 AI 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INDIGO TALK 第十三期,这次正好在硅谷,特别邀请了老朋友戴雨森还有棕榈资本的创始人李厚明,一起来聊聊 AI 发展现状与未来图景。对谈从《智能简史》一书切入,追溯了从最早的生物智能到人工智能的演化历程,探讨了 AI 的技术瓶颈、行业趋势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正处于智能发展的加速期,未来 3-5 年可能迎来重大突破。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方式、工作形态,并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好准备,我们这代人应该能活着见证奇点 。。
戴雨森(真格基金 管理合伙人)
李厚明(棕榈资本 创始人)
Indigo(独立投资人 / 数字镜像博主)
01:12 O1 模型的推理与慢思考
09:15 强化学习与今年 Agent 化的趋势
14:45 AI 对软件与 SaaS 行业的解构
17:55 让 AI 自动化的可靠方法
19:40 给人类设计的工具会限制 AI 的能力
24:34 AI 对人类的向上管理会带来的问题
30:10 AI 安全与 Anthropic 的应对方法
34:40 AI 如何能产生新知识
36:50 AI 往前发展的阻力是什么?
45:40 人类和 AI 分别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52:20 在 AI 时代我们要如何转变?
56:10 好书推荐《智能简史》
57:55 大脑进化的五次突破
01:05:30 智能的诞生 - 雨森对智能简史的理解
01:08:00 飞速发展的一百年
01:12:10 重新理解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