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需要迁徙以避免严寒,但大多数鸟类选择留在本地过冬,依靠生理和行为适应寒冷。
寒号鸟实际上不是鸟类,而是一种镍齿类动物,名为腹齿鼯鼠,常在夜间活动并发出叫声。
鸟类通过绒羽、颤抖、区域异温和逆流热交换等方式保持体温,绒羽提供了极佳的隔热效果。
鸟类在冬天会蓬松羽毛,形成更多隔热空气空间,使它们看起来更圆胖,以应对寒冷。
鸟类通过区域异温机制,让脚部冷却到接近环境温度,同时通过逆流热交换保持身体温暖,防止冻伤。
带菊主要以昆虫为食,冬天食物稀缺,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体温,导致在极端寒冷的冬天几乎灭绝。
一些鸟类会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减缓新陈代谢,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以减少能量消耗,度过寒冷的夜晚。
普通夜鹰在冬天会进入麻木状态,体温降至接近环境温度,耗氧量仅为正常水平的10%,以减少能量消耗。
每年两次,候鸟南来北往。但是你知道么?候鸟只占所有鸟类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还有一大部分的羽毛朋友会留在本地过冬。 现在已经算是深冬了,特别是在北方的朋友, 能待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或者出去的时候,穿上厚衣服来保暖。 那这些小鸟是怎么猫冬的呢?
02:10 寒号鸟到底是个什么鸟儿?
03:50 小鸟的新陈代谢
07:05 热量怎么就没了?
10:08 怎么保暖?
12:03 哆嗦和冻不坏的脚丫儿
15:00 行为 - 一切为了保暖
19:33 挑食是不对的,几乎团灭的戴菊
22:10 实在太冷?那就睡了吧!
在2025年的元旦当天, 《鸟瘾综合征》与SEE基金任鸟飞团队,腾讯基金,施华洛世奇光学共同发起了“新年ONE鸟”的元旦数鸟活动。 不管您是专门去观鸟还是家门口随便看看, 只要在观鸟君上提交详细的记录就有机会获取来自于施华洛世奇光学,任鸟飞团队,还有我们的小礼物。 具体的参加方法,还有规则请您关注腾讯观鸟君的小程序,还有我们的公众号(奇趣自然)来获取 。
等下一期的节目,就是12月27日了, 我们也会推出我们的新年特辑,敬请期待!
这里还要感谢上两期给我们赞赏的两位朋友, Karri还有小鹦,感谢您的支持。 谢谢大家的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