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 我认为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可以分为两类:神魔题材和民族主义题材。神魔题材的电影,例如《封神第二部》和《哪吒2》,虽然都改编自《封神演义》,但其核心表达却截然相反。《封神第二部》侧重于姬发的成长,展现的是一种正面的、建设性的力量;而《哪吒2》则更强调反抗精神,表达的是一种破坏性的、颠覆性的力量,虽然在国内语境下,反美也代表着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民族主义题材的电影,例如《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蛟龙行动》和《唐探1900》,则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绪。《射雕英雄传》展现了一种和平主义倾向;《蛟龙行动》表达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唐探1900》则开辟了“屈辱叙事”的新赛道,通过展现民族历史上的屈辱来唤起观众的共情,最终达到忆苦思甜的效果。
总的来说,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很有特点,并且都与国家、社会、政治相关,试图激起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情绪,但又不敢轻易触碰现实生活题材,最终都以神话或类似神话的方式来讲述主题。
阿吴: 我认为《哪吒2》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安全地宣泄了当下社会被低估的反抗情绪。这种反抗精神并非完全是动画改编时赋予的,哪吒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反抗属性的人物。但《哪吒2》的反抗精神是经过了包装和调整的,它符合合家欢的标准,并且巧妙地利用反美的隐喻来表达反抗,规避了风险。
与《哪吒2》不同,《唐探1900》开辟了“屈辱叙事”的新赛道,通过展现历史上的屈辱来唤起观众的共情,最终达到忆苦思甜的效果。这种方式巧妙地平衡了爱国主义情绪的表达,既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又避免了过度煽情。
此外,我还注意到,《哪吒2》中对申公豹的人性化处理,以及对敖丙形象的塑造,都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的幽默感也恰到好处,既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又不至于显得低俗。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