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在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时,听当地船长讲述了70多年前一艘载有盟军战俘的船只在附近沉没的故事,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他利用自己的海洋探测技术找到了沉船,并发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决定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纪录片讲述了1942年一艘载有1816名盟军战俘和780名日本士兵的船只在中国东极岛附近被美军潜艇击沉的故事。船只沉没后,日军封锁舱门,导致大量战俘被困。中国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384名战俘,阻止了更大规模的屠杀。
方励利用自己的海洋探测技术,通过声纳扫描发现了沉船。最初日本提供的坐标与实际位置相差36公里,经过精细扫描,最终确认了沉船的位置,并通过物理结构和材料证明了这就是里斯本丸。
战俘们在沉船时唱着《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这是一首一战时期的军歌,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此外,中国渔民冒着日军扫射的危险,救出了384名战俘,展现了人性光辉。
方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寻找幸存者和相关历史资料。他通过在英国报纸上刊登广告,找到了许多战俘的后人,并采访了他们。此外,他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历史档案和录音,包括美军的战时日志和日本军方的机密报告。
中国渔民的救援行动阻止了更大规模的屠杀,如果没有他们的介入,遇难人数可能会超过泰坦尼克号的遇难人数。渔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384名战俘,展现了人性中的大爱和勇气。
方励在2019年组织了14位战俘的后人前往东极岛,让他们在沉船坐标上方撒下玫瑰花,向他们的父亲告别。这一场景让许多参与者感动落泪,成为纪录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幕。
日军在船只被击中后,将战俘舱门封死,导致1816名战俘被困在底舱自生自灭。战俘们试图突围时,日军开枪扫射,导致大量战俘死亡。这种行为被英国政府称为“现代文明史上军队的耻辱”。
方励团队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精确还原了沉船的结构和沉没过程。为了避免动画人物卡通化,他们采用了“人物不动,环境动”的策略,确保动画与真实场景的结合更加自然,增强了影片的沉浸感。
纪录片预计在9月初正式上映。方励计划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路演,特别是大学校园,希望通过年轻观众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主播】陈蕾
【OP】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
【ED】 Long Way From Home
【剪辑】王俊翔
【制作】番薯剥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