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1「杭州」你和宋画花鸟,只差一个浙江省博物馆的《问羽》

vol.41「杭州」你和宋画花鸟,只差一个浙江省博物馆的《问羽》

2024/12/4
logo of podcast 门道

门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藏
陈水华
Topics
陈水华:宋画,特别是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巅峰之作,其写实性远超预期。通过对174幅宋画中67种鸟类的研究,我发现宋代画家将自然观察与写实艺术完美结合,追求对鸟类细节的精准呈现,即使是简练的笔法也能准确描绘鸟类的形态特征。本次《问羽》展览聚焦宋代花鸟画,旨在清晰展现画家的艺术理念和实践,避免与后代画风混淆。展览分为三个单元:‘追千古’展示宋画真迹;‘访山野’通过高清图像与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对比,展现画家观察和描绘鸟类的过程;‘羽化万千’运用数字化技术,让画作中的鸟类动起来,还原宋代自然场景。展览中,《绣羽鸣春图》等作品体现了宋代画家的写实精神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览设计中,博物馆需在文物保护和观展体验之间取得平衡。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增加了展览的互动性和动态展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浙江省博物馆未来将更多地结合现代科技,尤其是在宋画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展示上。‘浙江一万年’展览的设计与展品选择,重点突出了浙江历史文化的重点节点,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新馆提供了更舒适的观展体验和多样化的展览形式,并注重数字化和多语言支持。博物馆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例如“云上浙博”应用,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和信息服务。未来的展览计划包括‘投龙’展览等,将继续通过高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更多富有深度和互动性的展览。 小藏: 《问羽》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多视角审美出发,将艺术与博物学相结合,这在当今展览行业中较为稀缺。当今展览行业竞争激烈,但安静、深入的展览越来越少,《问羽》展览正是这种“小切口、走心”展览的代表。展览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宋代画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以及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观展体验之间取得的平衡。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问羽》展览选择聚焦宋画,尤其是花鸟画?

宋画被视为中国绘画的巅峰,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宋代画家的写实性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陈水华馆长作为鸟类学家,研究了174幅宋画中的67种鸟类,发现这些作品的写实程度远超预期,准确识别率达到了88%。

宋代花鸟画的写实性如何体现?

宋代画家通过高精度的描绘,将自然观察与写实艺术结合,追求对鸟类细节的精准呈现。陈水华馆长通过分析174幅宋画,发现宋代画家用极简的笔法也能准确描绘鸟类的形态特征,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与理解。

《问羽》展览的三个单元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单元是‘追千古’,展示宋代花鸟画的真迹;第二个单元是‘访山野’,通过高清图像与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对比,展示画家如何观察和描绘鸟类;第三个单元使用数字化技术和3D展示,还原宋代画家面对的自然场景,呈现动态的鸟类行为和环境。

宋代画家如何做到将鸟类描绘得如此写实?

宋代画家通过三个步骤:首先,将鸟类抓来并仔细观察其形态;其次,观察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最后,到野外观察鸟类的生态习性。这种多层次的观察和描绘方式,使得宋代花鸟画在写实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问羽》展览中使用了哪些数字化技术?

展览使用了3D和XR技术,将画作中的鸟类动态化,还原宋代画家面对的自然场景。例如,李迪的《风云字迹图》通过3D技术展示了鸟类在野外的动态行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作背后的历史与创作过程。

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有哪些重要节点?

浙江省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最初基于西湖博览会。1993年进行了改扩建,2009年在西湖文化广场建立了武林馆区。2022年,之江馆区正式开放,标志着浙江省博物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浙江省博物馆的‘浙江一万年’展览展示了哪些重要文化?

‘浙江一万年’展览展示了浙江从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到两宋时期的悠久历史。重点展品包括河姆渡文化的陶器、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及两宋时期的书画和瓷器,全面呈现了浙江的历史文化脉络。

浙江省博物馆未来的展览计划有哪些?

未来计划包括‘投龙’展览,展示五岳到两宋时期的祭祀文化。此外,博物馆还将引进国际展览,结合现代科技,继续推出更多富有深度和互动性的展览。

Chapters
主持人小藏分享了参观浙江省博物馆《问羽》展览的感受,认为展览的多视角审美独树一帜,并指出当前展览行业竞争激烈,但真正做到深度、安静的展览越来越少。
  • 展览行业竞争激烈,深度展览稀缺
  • 《问羽》展览以小切口、走心的方式触动观众

Shownotes Transcript

时光探宝人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 《问羽》策展人 陈水华 -时间轴-

开场介绍 (00:00 - 00:56)

  • 主持人小藏介绍自己对浙江省博物馆《问羽》展览的看法。强调展览从多视角审美的独特性,指出当今展览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多视角的深度展览稀缺。
  • 小藏提到最近几年内,展览行业快速发展,但安静、深入的展览越来越少,自己被一些“小切口、走心”的展览触动,如《问羽》展览。

专访开始:与陈水华馆长对话 (00:56 - 01:48)

  • 提问: 为什么选择聚焦宋画,尤其是花鸟画?
  • 陈水华馆长回答: 陈馆长谈到宋画被视为中国绘画的巅峰,特别是在花鸟画方面的写实性。作为鸟类学家,他研究了174幅宋画中的67种鸟类,发现这些作品的写实程度大大超出了预期。

宋画的写实性与博物学视角 (01:48 - 06:23)

  • 陈水华馆长讲述宋画的写实性: 通过鸟类学家的视角,陈馆长分析了宋代画家如何以高精度描绘鸟类,认为宋代画家将自然观察与写实艺术结合,追求对鸟类细节的精准呈现。
  • 通过174幅宋画,他找出了67种鸟类,准确识别率达88%。他提到,宋代花鸟画家用极简的笔法也能准确描绘鸟类的形态特征,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与理解。

为何只聚焦宋画 (06:23 - 09:25)

  • 提问: 为什么本次展览只聚焦宋代的花鸟画?
  • 陈水华馆长回答: 陈馆长表示,宋画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期,尤其在花鸟画上,宋代画家的写实追求无可比拟。他强调,通过展览聚焦宋画,才能清晰展现画家的艺术理念和实践,避免与后代画风混淆。

展览的三个单元与展品选择 (09:25 - 13:50)

  • 第一个单元:“追千古” - 展示宋代花鸟画的真迹。陈馆长强调,展示真迹是吸引观众的第一步,但这部分展览的重点并不是展示技术,而是让观众面对历史的原貌。
  • 第二个单元:“访山野” - 通过高清图像与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对比,展示画家如何观察和描绘鸟类的形态与行为,帮助观众理解画家的观察过程。
  • **第三个单元:**使用数字化技术和3D展示,让画作中的鸟类动起来,尽量还原宋代画家所面对的自然场景,呈现出动态的鸟类行为和环境。

宋画的艺术技巧与博物学背景 (13:50 - 17:08)

  • 陈馆长继续讲解: 如何通过“绣羽鸣春图”展现宋代画家的写实精神。这幅作品通过将鸟类置于非自然环境中,揭示了宋代画家如何通过亲自观察鸟类的神态与行为,展现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展览中的其他关键作品 (17:08 - 19:16)

  • 陈馆长分享更多作品: 包括《百花图卷》、《雪树寒禽图》、梁楷的《秋芦飞鹜图》等,展示了宋代画家如何在写实的基础上,结合鸟类的生态习性与环境因素,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

展览的挑战与观展体验 (19:16 - 45:00)

  • 光线与展品摆放: 陈馆长回应观众对于展览光线、画作摆放角度的质疑,解释了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中如何兼顾保护文物和提供良好观展体验的平衡。
  • 与陈馆长讨论: 展览的观看角度、灯光及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陈馆长强调了博物馆对文物保护的严格要求,并提到观展体验中不可避免的局限。

数字化技术与展览未来 (45:00 - 50:02)

  • 数字化展示: 陈馆长谈到如何使用数字化技术(如3D和XR)为《问羽》展览增加互动性和动态展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与创作过程。
  • 未来展览计划: 陈馆长透露博物馆未来计划更多结合现代科技的展览,尤其是在宋画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展示上。

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与新馆建设 (50:02 - 58:03)

  • 陈馆长回顾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 从1929年西湖博览会到现今的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贯穿了浙江省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发展节点。
  • 新馆的意义与发展: 新馆的开设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展示能力,还通过先进的设施和展览理念,展现了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览设计与未来发展 (58:03 - 01:10:15)

  • 浙江一万年历史展: 陈馆长详细讲解了“浙江一万年”展览的设计与展品选择,包括展示浙江历史文化的重点节点,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
  • 展览的多元化设计: 强调新馆提供了更舒适的观展体验和更多样化的展览形式,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尤其是在数字化和多语言支持方面的创新。

未来展览和数字化体验 (01:10:15 - 01:12:51)

  • 数字化与智慧导览: 陈馆长介绍了“云上浙博”应用和其他数字化服务,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展览。
  • 未来的展览计划: 包括“投龙”展览等,陈馆长表示将继续通过高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更多富有深度和互动性的展览。

结束语 (01:12:51 - 01:14:20)

本期节目的相关资料,依旧会发在听友群里,想进群的朋友+v mmcg1011 联系进群

豆瓣: 《门道》在豆瓣播客)  欢迎大家给出豆瓣评分

小红书:门道小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门道‘》音频刚刚也入驻了微博,欢迎来敲门)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梁跃

视觉设计:赵月茹

新媒体宣推:余韵悠